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84章 卡尔西顿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84章 卡尔西顿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84章 卡尔西顿

太阳挂在天边,微风轻拂大地,海洋慵懒地翻着波涛,在阳光的映射下,卷起一片碎金。

古老的海滨小镇外,成群的舰队在海面上巡游,排成一字长龙,侧舷炮隆隆开火。

舰群中,一艘艘小型桨帆船悍不畏死地向岸边冲去,奴隶桨手们拼命划动着沉重的木桨。

这里是卡尔西顿城,安纳托利亚西部的古老城镇。

卡尔西顿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和君士坦丁堡隔着一条狭窄的海峡遥遥对望。

比起君士坦丁堡,卡尔西顿更加古老,早在拜占庭尚未建城时,卡尔西顿便成为了马尔马拉海岸著名的古希腊城邦,也是著名的贸易商港。

然而,尽管这两座城市都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但拜占庭古城的地理条件和港口状况都遥遥领先于卡尔西顿,很快便将这位隔海相望的孪生兄弟远远扔在身后。

后来,拜占庭被君士坦丁大帝设为首都,更名为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也迅速成为了东部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绝对中心,发展速度飞快,更是让卡尔西顿望尘莫及。

当然,卡尔西顿城的宗教价值依旧不可小视,这里不仅是早期基督教传播的重要枢纽,还曾在公元451年召开了著名的卡尔西顿大公会议,确定了基督二性论,将一性论斥为异端。

但是,随着君士坦丁堡的兴旺发达,近在咫尺的卡尔西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挤压,泯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从一座贸易港口演变为以农业生产和渔业捕捞为主的小城镇。

截止到15世纪初,卡尔西顿甚至已经不能被视为一座“城市”,人口稀少,工商业几乎为零,村民们在古老遗迹的废墟间挑水种地,猪马牛羊在倒塌的石像边啃食青草。

然而,卡尔西顿村却是东罗马帝国最晚丢失的领土之一,东罗马皇帝直到1453年还保留着卡尔西顿村的税收权,这里的民众依旧属于古老的罗马。

十七年前的君士坦丁堡之战前夕,以撒曾下令将除了君士坦丁堡和伯罗奔尼撒之外的零散领地全部放弃,将残存的人民迁往君士坦丁堡保护起来,避免他们遭到奥斯曼人的攻击,卡尔西顿也正式荒废了下来。

后来,奥斯曼帝国丢失巴尔干,许多突厥人从巴尔干逃往安纳托利亚,不少人都被穆罕默德二世安置在卡尔西顿和安纳托利亚堡垒旁边,让这些心怀仇恨的人民为他铸起第一道防线。

由于卡尔西顿的地理位置着实算不上多好,爱琴海壁垒计划中,不远处的安纳托利亚要塞得到了大量资源,卡尔西顿却仅仅建起了一座规模不大的木制堡垒,连火炮都没有配备。

从某种方面来说,奥斯曼帝国的决策无可厚非,海岸线那么漫长,经费就那么多,他们不可能把每一片海岸都安上大炮。

而且,卡尔西顿着实不是什么理想的登陆地点,这里的沿岸低地较为狭窄,海流较为湍急,登陆大军很难在同一地点抢滩登陆,很可能会被海流冲到四面八方。

况且,安纳托利亚要塞就在北面,要塞周边还驻扎着不少军队,骑兵们每天都会在海岸边例行巡逻,一旦发现敌军的踪迹,要塞周边的机动部队很快就能赶到这里,将零散敌人迅速消灭。

实际上,博斯普鲁斯海峡虽然短小而狭窄,但这里的海流并不平静,最适合登陆的区域就是割喉堡和安纳托利亚堡垒之间的一小段海域,最适合建造临时浮桥的地方也是这两座堡垒连成的直线。

在其他地方,就算东罗马帝国抢滩成功,也绕不开坚固的安纳托利亚堡垒,必须将其完全拿下,才可以将大量士兵和各式重武器通过浮桥运往亚洲。

围城期间,奥斯曼的机动部队就能获得充足的时间完成集结和整编,可以在守军的配合下,将立足未稳的东罗马军队推下海面。

至于同样逼仄却更加狭长的达达尼尔海峡,这里的海流更加湍急,在地方要塞严防死守的情况下,持续骚扰尚可,大规模登陆却无异于自寻死路。

当然,奥斯曼土耳其的西部海岸线实在漫长,除了这两条海峡外,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的其他海域宁静而和缓,不少地方依旧具备施行大规模登陆的潜质,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必须分散防守。

从来都没有毫无漏洞的堡垒,堡垒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将大规模登陆的困难程度提到最高,从而用远少于对方的机动兵力完成整片海岸的防守,实现“以一防十”。

夏季到来后,东罗马帝国的登陆计划正式开始,十多万的大军分别集结在君士坦丁堡,加里波利和莱姆诺斯岛,一百多艘各式舰船也分别驻扎在各处港口,持续不断地对奥斯曼海岸进行骚扰。

大型战舰分做几批,轮番上阵,对爱琴海壁垒的各座重要城堡进行轰击和封锁,拖住他们的兵力,消磨他们的军心,击垮他们的精神。

其余的小型战舰则避开了这些设有岸防火炮的大型要塞,时不时在海岸各处进行小规模入侵,从他们从不深入内陆,一直活跃在海岸周边,敌人一来就立马坐船逃跑,敌人不来就原地扎寨,持续增兵,直到对方忍无可忍。

在接连数月的频繁袭扰中,奥斯曼的军队渐渐展露疲惫之态,四处救火的感觉十分难受,军需不足的感觉更难受,东线战场的一边倒局势和高原部落的劫掠袭击更是让他们意志消沉,赶赴战场的速度越来越慢,也不再像开战之初那样对登上海岸的小股部队誓死追杀,开始转为驱赶,漠然注视着他们爬上舰船。

他们就待在岸边,反正也追不上,反正也杀不完,还不如省点力气,也好少吃几顿粮草。

与之相对,由于东罗马帝国具有绝对制海权,战争的主导权尽在他们的掌控中,什么时候袭击,在什么地方袭击,全由进攻方说了算,奥斯曼却只能被动防守。

在一次又一次的小规模入侵和连续不断的袭扰下,奥斯曼军队的“下限”被迅速拉低。

开战之初,一百人的东罗马军队在早晨登上海岸,不到中午就会被附近的奥斯曼骑兵赶下大海。

战争持续三个月后,三百人的军队在早晨登上海岸,还能在夕阳的余晖下吃顿饭,抽根烟,这才看到远方的游骑姗姗来迟。

直到现在,东罗马帝国的登陆人数从少到多,停留时间从短到长,登陆主力也从之前的海盗水手变成射击军,再变成精锐大方阵。

有些精锐士兵还能凭借火枪和长矛之利让奥斯曼游骑逡巡而不敢前,只能向临近的堡垒和城市请求更多援军,这才有足够的实力将来犯的东罗马军队赶下大海。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就像一头躲在洞里的笨重棕熊,搬起石头堵住洞口,自以为金城永固。

东罗马帝国则是一只迅捷而凶狠的恶狼,时不时将爪子伸进洞口的缝隙,在棕熊的的身躯上狠抓一爪,在它的底线上反复试探,一步一步地消磨着它的意志,一滴一滴地耗干它的鲜血。

我承认,阁下的堡垒非常不错,但要是我拿出绝对的制海权,绝对的兵力压制,绝对的经济碾压和绝对的战略优势,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开罗之曜号宽阔的瞭望台上,以撒从望远镜下抬起头,微微一笑。

“已经可以了,让他们撤吧,舰炮记得掩护。”

“是,我这就去吩咐。”

一旁的海军上将菲德尔点点头,找到掌旗官。

开罗之曜打出旗语,四周的舰船也紧随其后,尚在半途的登陆舰减速折返,已经登上海岸的士兵们大摇大摆,陆续登上停靠在岸边的舰船。

不远处,奥斯曼的游骑越聚越多,已经排好了冲锋的阵势,但却毫无冲锋的打算。

卡尔西顿没有多少岸防火炮,东罗马的舰炮虽然命中率感人,但毕竟数目庞大,他们也不愿蒙受不白损失。

“卡尔西顿的确不适合登陆,十几艘登陆艇一起出发,真正抵达预定沙滩的只有几艘,分布还十分散乱,如果他们敢冲,我们的军队恐怕会损失惨重。”

皇弟曼努埃尔眯起双眼,看着远处的沙滩。

“没事,给他们施加压力罢了。”

以撒淡淡地说。

“他们知道这里不适合登陆,但还是不敢赌,必须从四处调集军队过来防守。”

“我们时不时吓吓他们,他们原本紧绷的神经就会逐渐松弛,等我们真的开始大举登陆时,他们反而会不知所措。”

“至于损失,反正这次只是佯攻,派上去的全是征召过来的射击军,损失了也不心疼。”

以撒呵呵一笑。

“我们不是没有失败过,奥斯曼高层还是有能人的,有几次的小规模登陆全军覆没。”

“不过,他们杀死杀伤的几乎都是奴隶兵和海盗水手,他们粮食短缺,养不起这些人,又不敢让他们加入守城,俘虏了也只能杀死,这导致后来的登陆部队誓死血战,以命换命。”

“反正我的舰队还能一直补充,我的征召兵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北非运来,我的士兵无穷无尽,奥斯曼人却越打越少,士气越打越低。”

“皇兄实在高明,如果我去指挥奥斯曼军队,完全想不出有什么破局之法。”

曼努埃尔笑道。

“谈不上高明,纯粹以势压人罢了。”

以撒摇摇头。

“奥斯曼人从开战之初就盼着我们大举登陆,从开战之初就想着在大陆上和我们打一场决战,赌一把国运。”

“但我偏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就是要以势压人,用绝对优势的国力拖垮他们。”

“安纳托利亚果不其然遭到了旱灾,再这样拖下去,他们自己就会发生内乱。”

“等到我们真正开始大举登陆时,他们能够集结起来的兵力就会大为减少,翻盘的几率几乎为零。”

曼努埃尔点点头,想了想。

“您在海岸各处制造声势,那您到底准备在什么地方展开登陆呢?”

以撒沉默片刻,指了指北方的海峡。

“我还是打算走博斯普鲁斯海峡,那座堡垒是一定得尽快拿下的。”

“如果我们拿下了雷穆斯堡,完全可以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最窄处建起一座临时浮桥,将大军从罗慕路斯堡运到雷穆斯堡。”

奥斯曼人起的名字实在太随意,在以撒的指示下,东罗马帝国已经为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两座双生城堡定下了新名字,欧洲一侧的割喉堡更名为罗慕路斯堡,亚洲一侧的安纳托利亚堡垒更名为雷穆斯堡,希望这两位神话中的罗马奠基人可以世代守护君士坦丁堡。“雷穆斯堡可不好攻。”

曼努埃尔说道。

“无妨,慢慢耗,我们会时不时在雷穆斯堡的南北两侧发起佯攻,让他们摸不清头脑。”

“我们肯定不能直接从雷穆斯堡发起登陆,最好能在马尔马拉海或黑海的水流平缓处发动突袭,赶在他们大军到来前将一部分精锐送上海岸,摆好阵型,以待大军上岸。”

以撒顿了顿。

“奥斯曼人在伊兹密特城驻扎了一支一万余人的大军,紧急关头还能再拉出五千征召兵,他们就是我们的主要对手。”

“为了防止其他部队的增援,南边的袭击和佯攻不能停下,但精锐部队得秘密调往君士坦丁堡待命。”

“嗯,听起来可行。”

曼努埃尔说道。

“时间呢?您之前的统筹和计谋都大体实现了,什么时候发动全面进攻呢?”

“肯定得在冬天来临前完成第一阶段的战役,雷穆斯堡势在必得,伊兹密特只能争取。”

以撒指了指东南方的港湾。

“要是能在大雪降下前攻下伊兹密特,我们的收复计划就能大大加快。”

“战争实在太烧钱了,打了大半年,我的战争储备金已经减少了四分之一。”

以撒叹了口气。

“等下一批的东印度商船回来后,我们还能再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

“一年时间,仅仅攻占一座狭小的半岛,唯一一座大城市还不一定攻得下来,是不是有些太慢了?”

曼努埃尔小心地问。

“没事,以后会逐渐加快。”

以撒安慰着。

“奥斯曼的战争潜力已经开始极速下滑了,再来一次大雪,他们的经济就会彻底崩溃,起义和叛乱也会层出不穷。”

“据我估计,只要计划进展顺利,我们可以在三年内收复小亚细亚西北部的伊兹密特,尼西亚,布尔萨等大城市,再通过漫长的争夺战逐步平定整个爱琴海东岸。”

“至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估计还得花很长时间。”

以撒耸耸肩。

“没办法,地势太复杂,突厥人又太多,天气还不好,一年中有小半年都没法出兵。”

以撒看着若有所思的曼努埃尔,拍了拍他的肩。

“你的士兵表现都不错,等我们结束第一阶段的战争,你就带他们回去修整一段时间吧。”

“你的女儿刚刚出生,你也不能常年在外。”

就在前不久,曼努埃尔的妻子安娜在圣海伦娜城为他诞下了一名女婴,塞尔维亚大主教为她洗礼,取名为伊琳娜。

“我已经准备了一份礼物,现在估计还在路上。”

“多谢皇兄,等这个孩子长大一些,我就带她来见您。”

曼努埃尔躬身行礼。

“现在不说这些,还早。”

以撒笑着点头。

“走吧,看样子,奥斯曼人已经很疲惫了,这次佯攻的目的基本达成。”

“卡尔西顿其实也是不错的地方,等这里重归我手,我准备重新做出行政调整,将卡尔西顿及雷穆斯堡都划归君士坦丁堡管辖,将君士坦丁堡设为皇帝直辖区,色雷斯大区的首府则是阿德里安堡。”

“你觉得这个思路如何?”

“挺不错的,这样一来,君士坦丁堡将会是全世界唯一一座跨越两片大洲的城市,一定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曼努埃尔表示支持。

“嗯,希望在我临死前,君士坦丁堡能够完全恢复过往的荣光,最起码也得恢复到五十万人。”

以撒微笑着。

“地中海最大城市的名头,可不能老让埃及人占着。”

舰队开始返航,以撒和曼努埃尔走下瞭望台,来到宽敞的甲板上。

正走着,菲德尔舰队长急匆匆地跑上前,将一封信递给以撒。

“君士坦丁堡的信,来自宰相伊苏尔特。”

菲德尔简单地说。

以撒拆开信封,掏出信纸,粗略扫视着。

“皇兄,怎么了?”

曼努埃尔问道。

“那个卡拉曼的伊沙克贝伊,他有些坐不住了,想向我们借兵。”

以撒将信件折好。

“白羊王乌宗哈桑似乎准备支持他的兄弟和儿子,但似乎从来没有接触他的意思。”

“您要管么?”

曼努埃尔问道。

“暂时管不了,可以让他到塞浦路斯先待着,给他一笔钱,看看他能拉拢到多少旧部。”

“不过,他已经改信了正教,也许拉不到多少人马。”

以撒思考着。

“伊苏尔特说,他还为我带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谁?”

曼努埃尔疑惑地问。

“此人名叫梅苏德,自称是格尔米扬贝伊国的王室末裔。”

以撒目光闪动。

“格尔米扬?他们不是在四十多年前就绝嗣了么。”

曼努埃尔撇撇嘴。

“是啊,可是这并不重要,有人信就行。”

“回去吧,我们的舰队和士兵需要休息,过几天再来。”

君士坦丁堡离卡尔西顿很近,以撒已经可以看见海岸边的市民,他们一边欢呼,一边挥手致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