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83章 西线无战事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83章 西线无战事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83章 西线无战事

第283章 西线无战事

高加索南麓,格鲁吉亚边境,圣十字地。

小高加索山脉中,一支短小精悍的骑兵队奔驰在山间小道上,他们的军容还算齐整,装备却并不精良,不少破旧的铠甲上还带有黑羊王朝科雍鲁家族的徽章。

但是,他们的骑术明显不俗,一看就是饱受训练之辈。

前方是条岔路,戴着头巾的队长举起右手,骑兵们勒住马缰,缓缓停下。

“兄长,怎么了?”

一位年轻军官走上前。

“原来的道路被泥石流堵塞了,这条路我们从未走过,我得看看地图。”

队长掏出地图,仔细看着,又环顾四周,寻找着临近的标志物。

“还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圣十字地就在前方了。”

队长笑了笑。

他叫阿尔斯兰,自称宰德派后人,追寻最古老的伊斯兰教谕,坚持契约精神,曾获得黑羊王贾汗沙的欣赏,一直跟着他奋战到最后一刻。

黑羊王朝信奉什叶派,但什叶派之间也有争斗,同为什叶派的萨法维教团就将科雍鲁家族视为仇雠,伙同信奉逊尼派的白羊王乌宗哈桑一起葬送了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

黑羊王朝灭亡后,白羊王朝和萨法维教团开始着手清除他们的残余势力,阿尔斯兰不愿向萨法维低头,在东罗马商人的帮助下,一路向北迁移,来到格鲁吉亚边境。

这里是白羊王朝统治的薄弱区,民族多元,信仰驳杂,一些萨法维的反对者通过商队得知了阿尔斯兰的消息,来北边避难,组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部落联盟。

当然,这个联盟的实力非常弱小,满打满算也仅有四千余人,满打满算也只能拉出一千多军队,白羊王朝根本不屑一顾,将他们赶出边境,跟萨法维教团知会了一声,便再也不管。

这里位于五种文化和四种信仰的交界区,为数众多的盗匪和流寇躲藏在深山里,前一批刚刚剿灭,后一批又冒了出来,防不胜防,管不胜管。

阿尔斯兰带着自己的部下攻灭了一股匪徒,占据了一座条件还不错的山谷,和附近的四个小村庄签署了保护协议。

山谷位于小高加索山脉中,西边和南边都是白羊王朝的亚美尼亚聚居区,东边是萨法维教团的主要活动区,北边则是处于圣安德鲁骑士团庇护下的圣十字地。

为了阻挡萨法维人的入侵,阿尔斯兰找上了北边的骑士团,和他们签署了协约,共同面对咄咄逼人的萨法维教团和其他的盗匪流寇。

“兄长,萨法维再度来袭,那个阿莱克修斯还能撑住吗?”

阿尔斯兰身边,他的弟弟库塞看着谷口。

“要知道,去年的攻城战中,他们可不是依靠自身实力守住城堡的。”

“别小看他们,据我观察,这半年里,他们的实力上涨了不少,阿莱克修斯虽然不怎么拉拢人心,在领兵作战上也看不出什么天赋,但他所带领的并非一个国家,也不是一支正规军,而是一个军事修会组织。”

阿尔斯兰说道。

“他们在圣十字地施行正义,保护平民,为普通民众提供医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可以让他们得到巨大的声誉。”

“对于这种军事修会组织来说,最重要的恰恰就是这个。”

“只要他名声在外,只要他足够虔诚,只要他能给苦难中的百姓带来希望,很多郁郁不得志的勇士都会受到鼓舞,自发地向他聚拢。”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阿尔斯兰顿了顿。

“在阿尔达比勒城被旁支窃取后,萨法维教团没有一片根据地,没有一座堡垒,没有一个子民。”

“但是,只要海达尔愿意,他随时都可以利用自身影响力从世界各地召集信众,募集资金,从安纳托利亚到波斯,萨法维的信徒们纷纷赶往吉哈德的战场,毫不犹豫。”

“这也是信仰的力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一样的。”

库塞沉默片刻,看向哥哥。

“我们也是先知的后裔,要是我们也能像萨法维一样,那该多好。”

“我们的力量太过微末,什么都干不了,先活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

阿尔斯兰叹了口气。

“再等十年,东帝国和白羊王朝必有一战,这或许是我们的机会。”

“我们和阿莱克修斯签署了契约,他也是个重视诺言的人,这已经是个不错的开始。”

“我们是古老教谕的遵守者,和萨法维这些整天吉哈德圣战的叛教者不是一种人,皇帝肯定容不下他们,或许能够容得下我们。”

阿尔斯兰目光闪烁。

“不说了,继续前进,萨法维再度入侵,我们得把这个消息告诉阿莱克修斯。”

“好久没见了,不知道他们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

骑兵们策马奔腾,沿着峡谷直指前方,不一会儿,谷口已经近在眼前。

道路正中央竖起了一块石碑,石碑上隐隐约约刻着文字。

阿尔斯兰率众停下,好奇地凑上前去,念了出来。

“您已进入圣十字地,所有盗匪禁行!”

落款是大团长阿莱克修斯。

“五种文字,都是这句话,看来他生怕别人看不懂啊!”

库塞看着碑文,有些惊讶。

“看来我们没走错。”

阿尔斯兰耸耸肩。

飕——

几支利箭飞速射来,钉在他们身边。

两旁的山崖上,圣安德鲁骑士团的军士和民兵们露出身子,手上举着蓄势待发的弓弩和火枪。

“以主的名义,你们必须报出自己的姓名,萨拉森人。”

一个声音遥遥传来。

“是我,宰德·本·阿尔斯兰,你们的盟友!”

阿尔斯兰吼道。

“前不久,萨法维教团再度开始集结,还是朝你们这边来的!”

“我要去圣安德鲁城堡,跟你们的大团长进行协商!”

“我知道你们的规矩,只带了二十个人!”

一阵沉默后,又一个声音传了下来。

“萨法维来袭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大团长正在组织防御。”

“还是老样子,我们为你们提供一些粮食和武器,你们在外围袭扰萨法维的粮道。”

“东西都在圣安德鲁城堡,你们自己去吧。”

阿尔斯兰道了声谢,策马冲出谷口,眼前是一片河谷盆地。

盆地面积不大,东部的高山挡住了劫掠者的兵锋,北方和南方的隘口分别被圣安德鲁城堡和阿尔斯兰的部落牢牢守住,西部山势和缓,通过商路与第比利斯城相互连通。

这里坐落着六个定居点,三个格鲁吉亚村庄,两个亚美尼亚村庄,还有一个则是一支阿兰小部落的牧场。

农田中,农民们背着箩筐在田地中劳作,荞麦和黑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去年冬天那么冷,但他们似乎过得还算不错。”

库塞十分羡慕。

“他们本来就没种小麦,大部分都是耐寒的黑麦,蔬菜也以萝卜和芜菁为主,也不知道是怎么未卜先知的。”

“黑麦这玩意儿确实耐寒,哪怕海面结冰,黑麦的幼苗还能活着。”

阿尔斯兰看着大片的黑麦田。

“看到他们正在搅拌的灰白色浆糊了吗?那是骨粉,配合鸡粪一起用,效果十分不错。”

“黑麦最大的缺点就是产量低,但骨粉的使用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

“他们还有一种从远方带回来的新式作物,叫什么猪果,就是长在土里的黄色果实,据说是拿来喂猪的。”

阿尔斯兰皱皱眉头。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光听这个名字,我就根本吃不下。”

阿尔斯兰想了想,没想明白。

“算了,还是走吧,时间不多。”

骑兵们在乡间小路上奔跑起来,越过一片片农田和水沟,几十分钟后,山崖上的圣安德鲁城堡已经遥遥在望。

“城堡修缮了,塔楼增多了,投石机和弩炮变多了,守军人数也比上次多。”

阿尔斯兰打量着许久不见的骑士团城堡。

“看起来,我们的海达尔教长已经很难将他们从这里赶走了。”

“这是好事。”

阿尔斯兰微微一笑,回过头。

“我和库塞进去,其他人就等在这里。”

……

圣安德鲁城堡的塔楼上,骑士团的叉形十字高高飘扬,旗帜下,骑士团的军士和附属村落的民兵们在城楼上忙忙碌碌,检查武器装备,调试弩炮和小型投石机。

去年夏末,希尔凡和萨法维的劫掠者开始出现在圣十字地,抢劫过往商人,掳掠落单的农民。

作为保护者的圣安德鲁骑士团当然不肯袖手旁观,和劫掠者们爆发了数次冲突,杀死杀伤数百人。

但是,当萨法维的红头士兵出现在圣十字地后,骑士们逐渐落入下风,不得不退守城堡,将库拉河沿岸的基督教百姓安置在城堡背后的盆地中。

在此期间,大团长阿莱克修斯向四面八方求援,格鲁吉亚只派来了少量援军,反倒是南边的阿尔斯兰愿意和骑士团联手,阻止萨法维的侵略。

时间进入深秋,萨法维和希尔凡的联军扫清了骑士团的外围岗哨,开始围攻圣安德鲁城堡。

大团长阿莱克修斯宣布死战不退,率领骑士和民兵坚守城堡,阿尔斯兰从侧方骚扰粮道,一时间没能让缺乏攻城武器的红头军占到上风。

然而,萨法维的红头军实在太过狂热,这群被宗教情绪冲昏头脑的愚昧之人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发了疯地冲击着堡垒,以伤换伤,以命换命。

截止到深秋,圣安德鲁城堡已经摇摇欲坠,粮食和武器还有闲余,但人数已经降低到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

可是,一场暴雪的降临打乱了萨法维首领海达尔的布局,气温骤降,河流冰封,阿莱克修斯下令在残破的城墙上泼满冰水,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一道光洁透亮的冰城赫然在目。

围城战总共也就持续了几个星期,红头军的意志没有被残酷的战争击垮,反而因为气温的严寒逐渐消沉。

海达尔对冰封的城堡毫无办法,御寒衣物和取暖燃料的短缺使他不得不撤离圣十字地,留下一地残渣。

在他看来,这些小股骑士压根没办法给他带来多大困扰,等到来年开春,他的红头士兵照样可以将他们彻底撕碎。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场寒冬竟然足足持续了五个月,直到1470年的四月,冰雪才开始融化,大地才恢复生机。

温度上升后,海达尔迫不及待地继续出征,势必要一雪前耻,将挡在路上的顽固石头一脚踢开,延续父亲的事业。

他的父亲祝乃德就曾率领教众在格鲁吉亚一带大肆掠夺,一度抢到第比利斯城下,格鲁吉亚的诸位王公忙着争权夺利,完全没有共御外侮的意思,听凭他们抢掠百姓,烧毁房屋和农田。

圣安德鲁城墙上,阿莱克修斯看着出现在远方的萨法维前锋,神色自若。

他穿着君士坦丁十一世赠予的全身铠甲,铠甲外是圣白色的十字军衣,军衣上绣着鲜明的圣安德鲁叉形十字。

“大团长,红头军还是这个样子,和流寇盗匪没什么两样。”

阿莱克修斯身边,从君士坦丁堡归来的鲍里斯骑士不屑地说道。

“不要小看他们,在战争中,意志是最重要的。”

阿莱克修斯告诫道。

的确,现在的红头军还没有什么纪律,装备也比较一般,但就是士气高昂,悍不畏死,仿佛在他们心中,送死也是一种无上的光荣。

阿莱克修斯身后,格鲁吉亚公主玛利亚正带着村妇走上城头,把做好的热饼和腌好的熏鱼分给每一位骑士,军士和民兵。

玛利亚看着身披铠甲的阿莱克修斯,明亮的眼睛里满是笑意,快步走近,为他系好白色的披风。

阿莱克修斯靠在城墙上,揭开箩筐上的白布,拿起一块热腾腾的面饼,塞进口中。

“你从小养尊处优,何必来到这里,自讨苦头。”

玛利亚看着他,突然有些感慨。

“我在君士坦丁堡和迦太基的生活也不怎么奢侈。”

阿莱克修斯看向她。

“相比于物质,主的羔羊应该更在乎信仰和精神,我在每年四旬斋时就吃这些东西,母亲的宴会也很少参加。”

“你……你对自己还真狠。”

玛利亚苦笑着。

“这算什么,我哥哥打仗时可以连续两个月不下马,成天啃肉松。”

阿莱克修斯摇摇头。

“说到吃的,粮食和军需还够吗?”

“嗯,我们的黑麦和猪果已经丰收了,东帝国的商队还送来了一些,不少受我们庇护的商人也尽心提供。”

“话说,为什么要把那种泥巴里长出来的黄色果实叫猪果呢?怪难听的……”

玛利亚有些好笑地问。

“为了恶心萨拉森人的,猪果,猪米,猪薯,这都是我父皇定下的名字,再加上确实适合喂猪,也就传开了。”

“要是他们觉得恶心,也就会有偏见,就不怎么愿意种。”

阿莱克修斯笑了笑。

“不过,时间一长,他们还是会发现这些作物的好处的。”

玛利亚也笑了起来,点点头。

“那座小铁矿也已经勘探出来了,但暂时没有商人愿意投资。”

“没事,他们只是暂时怀有顾虑罢了,等我们再度挫败萨法维的进攻,他们有了信心,肯定有人愿意开发的。”

阿莱克修斯不怎么担心。

玛利亚仰起头,注视着阿莱克修斯棱角分明的脸庞和金黄色的长发。

“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一个愿意阻挡萨拉森入侵的坚强战士了,他们都很佩服你。”

“圣安德鲁不坠,格鲁吉亚就是安全的,父王也很感激你。”

“可是他不愿把精锐部队派过来,非要留着威慑其他王公,留着打内战,是吧?”

阿莱克修斯收敛笑意,别过头去。

“依我看,他压根就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他不配为王。”

“抱歉,我没办法改变他的心意。”

玛利亚听到这些,抿了抿嘴,眼神一黯。

“你为了我的祖国来到这里,我的祖国却没什么可以给你。”

“算了,他允许我招募格鲁吉亚骑士就行,整个格鲁吉亚那么多人,不乏优秀的勇士。”

阿莱克修斯想了想,拍了拍玛利亚的肩。

“我在帝国内原本有不少财产,已经几乎变卖干净了,连我母亲给我准备的结婚钱都要了过来,希望能有个好结局吧。”

“一定会的,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少教士也对王公们的不抵抗政策非常不满。”

玛利亚连忙说。

“你的名字已经在整个格鲁吉亚传遍了,不少人以你为榜样,这几个月,愿意加入骑士团的勇士越来越多了,不少人都慕名来到这里。”

“王公们的昏庸迟早会成为他们的棺盖,你的贤明迟早会成为你的冠冕。”

“算了,还是先守住堡垒吧。”

阿莱克修斯摇摇头,握紧宝剑。

“比起几个月前,我们的人数已经增多了不少,大家在上一场战争中变得更加团结,隔阂因鲜血而消融,信仰因硝烟而闪耀。”

“我的火枪已经全部到齐了,萨法维人没有这些东西,光靠狂热来打仗,迟早会吃大亏。”

“嗯,我相信你。”

玛利亚踮起脚尖,在阿莱克修斯额头上轻轻一吻,恋恋不舍地走下城楼。

“大团长好福气。”

楼梯上,宰德派首领阿尔斯兰一边上楼,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全副武装的阿莱克修斯。

“这可是整个格鲁吉亚最美丽和最温柔的公主。”

“萨法维的先锋军已经来了,你还待在这里干什么?”

“你要的粮食已经装好,你要的情报也都分享了。”

阿莱克修斯皱皱眉。

“我们签署了协约,当萨法维来袭时,你得从南方绕到东方,袭扰他们的粮道。”

“放心,我是个讲究契约精神的人,再说,萨法维本就容不下我。”

阿尔斯兰拿起一块面饼,大口啃着,凝望着远方的红头先锋军。

“我只是想看看海达尔的军队。”“看出什么了?”

阿莱克修斯问道。

“仅仅是先锋军,暂时还看不出什么。”

阿尔斯兰摇摇头。

“但是,比起上次,人数少了,希尔凡的正规军更是消失不见。”

阿尔斯兰指了指远处,红头军们正在扎营。

“看来,比起我们,希尔凡人明显更害怕你的皇兄。”

“希尔凡人在切尔克斯和哥萨克的铁蹄下瑟瑟发抖,他们没办法向萨法维提供多少帮助了。”

“至于海达尔,据我猜测,他只是不想让自己的第一次圣战草草收场,还是想来赌一把。”

“呵呵……他的父亲祝乃德依靠吉哈德圣战赢取了巨大声望,他恐怕也是这种打算,现在估计恨透了你们。”

阿尔斯兰看着阿莱克修斯。

“你有火枪,有充足的粮食和新式燃料,人数还得到了增多,他们已经很难攻下这座城堡。”

阿尔斯兰一笑。

“萨法维人最擅长虚张声势,千万别被他们吓住。”

“放心,我已经收到了皇兄的信。”

阿莱克修斯简单地说。

“也许在海达尔眼里,我们只不过是靠天气逃过一劫,一旦开春,等待他们的只是一座破烂的堡垒和几十个虚弱的骑士罢了。”

“但是,我们可不只是靠这些来打仗的。”

“那靠什么?我其实也挺奇怪的,你们的发展速度简直惊人。”

阿尔斯兰问道。

“信仰,虔诚?这些他们也有——”

“我家有钱。”

阿莱克修斯一脸理所当然。

“行吧,那我走。”

阿尔斯兰楞了一下,摇着头,走下城楼。

营帐扎完后,先锋红头军们吹响号角,敲响战鼓,气势汹汹地来到城外,在远程武器的射程外排好阵势。

见骑士团军容严整,武器充裕,士气高昂,对方踌躇片刻,一位红头骑兵跃马上前,挥舞双臂。

“不要攻击,我是海达尔首领的信使!”

“请你们的大团长出来说话!”

阿莱克修斯制止弓手,探出脑袋。

“我就是阿莱克修斯·阿维什·巴列奥略,斯巴达亲王,圣安德鲁和圣乔治骑士团的大团长,吾主耶稣的忠实信徒!”

“海达尔首领邀请您下来一叙,他发誓遵守古老的战争法则,您不用担心受到伤害!”

红头骑兵说完,毫不停留,跑马回阵。

他使用的是希腊语,城楼上的骑士们都能听懂,纷纷看向阿莱克修斯。

“殿下,不要去,萨法维不值得信任!”

鲍里斯压低声音。

阿莱克修斯想了想,摇摇头。

“当年君士坦丁堡之战时,穆罕默德邀请我的祖父出城谈判,他没有退缩。”

“这是战争礼仪,海达尔是个教长,他要想维持权威,不可能违背自己的誓言。”

鲍里斯还欲再劝,阿莱克修斯挥挥手,走下城楼,在所有人敬佩的眼神中,骑上自己的战马。

小门打开,阿莱克修斯全身披挂,马匹的背上覆盖圣洁的白衣。

阳光映射着白衣和银甲,为阿莱克修斯的身影镀上一层黄金。

对面军阵中,一位戴着头巾的少年同样单人匹马,来到阵前。

隔着一道壕沟,两人冲彼此微微点头。

“我是海达尔,祝乃德之子,法蒂玛的后裔,流淌着先知之血。”

少年高傲地说。

“我是阿莱克修斯,圣君士坦丁之孙,伊萨克皇帝之子。”

阿莱克修斯看着年方十二的海达尔,面色平和。

“古老美德的遵守者,冰封者阿莱克修斯,好久不见。”

海达尔淡淡说着。

“我无意与你为敌,让出道路,相安无事。”

“执意抵抗,你和你的骑士都将悲惨死亡。”

“你是西方皇子,为什么要为格鲁吉亚人流血牺牲?”

“我是基督徒,有我在,没人可以伤害主的羔羊。”

阿莱克修斯注视着他。

海达尔也看着对方,突然一笑。

“据我所知,你不好杀戮,笃行正义,在你的土地上,就连伊斯兰商人都能正常通商,不用担心强盗的洗劫。”

“你的名声流传在外,在我出征前,竟然还有一些商人提出异议,不想让我攻打圣十字地。”

海达尔的笑容扭曲起来,面貌狰狞。

“但是,你以为我不知道么,你和你的父亲只不过是为了格鲁吉亚的王冠罢了,何必如此虚伪。”

“你放我过去,我将格鲁吉亚尽可能搅乱,他们越混乱,你们的胜算就越大。”

“我们完全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必要,甚至可以暗中合作。”

海达尔见阿莱克修斯一言不发,眉目一亮。

“你的哥哥在北边大肆屠杀,大量的学者和知识分子被贬为奴隶,大量的桥梁和房屋遭到焚毁,他所经过的地方,简直比蝗虫啃过的农田还要干净。”

“你是个不错的人,如果你代替他成为共治皇帝,大家都很高兴。”

“我帮你当上格鲁吉亚之王,你以格鲁吉亚为基业,谋取君士坦丁堡的皇冠,也许能有不小的希望!”

“你觉得我的提议如何?”

海达尔口不择言,越说越兴奋。

“我以为萨拉森人不喝酒。”

阿莱克修斯轻蔑地看着他。

“什么?”

海达尔皱皱眉,不明就里。

“我还有些路易波士茶,等会儿送给你,醒酒的。”

阿莱克修斯撂下一句话,调转马头。

“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罢了,别到我这里显摆你那初出茅庐的计谋。”

阿莱克修斯冷淡地说。

“我知道你不成熟,没想到竟然如此异想天开。”

“你的那些支持者们把你当成神明一样供奉,你该不会真把自己当神明了吧?”

“你想打多久,我奉陪就是。”

阿莱克修斯纵马离开,留下海达尔愣在原地,气得满脸通红。

……

马尔马拉海东北部,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安纳托利亚城堡。

14世纪末,奥斯曼苏丹巴耶济德一世为了攻打君士坦丁堡,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修建了这座堡垒,在这里,博斯普鲁斯海峡非常狭窄,是最适宜进行登陆作战的一片区域。

十七年前,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出于同样的理由,又在安纳托利亚堡垒的正对岸修建了一座规模更大,火炮更多的堡垒,将其命名为鲁米利亚堡垒,又称“割喉堡”。

黑海海峡大概是全世界最容易封锁的海峡,无论是博斯普鲁斯海峡还是达达尼尔海峡都极为狭窄,只要在两边都建上堡垒,布置火炮,火力网完全可以将狭小的海面彻底笼罩。

爱琴海壁垒计划正式启动后,距离欧洲大陆最近的安纳托利亚堡垒第一个迎来扩建,大量的希腊劳工被强制征召,大量的石头和泥土被堆砌在此,如果不是苏丹陛下实在缺钱,恐怕就连昂贵的火炮都会多铸几门。

尽管如此,安纳托利亚堡垒还是成为了整个爱琴海壁垒群最坚固的要塞,城防齐整,火力强劲,可以覆盖小半片海峡。

战争爆发后,安纳托利亚城堡迅速被驻军填满,一千余名士兵分别驻扎在城堡各处,更多的机动部队分布在附近的军营之中。

正值夏夜,安纳托利亚要塞安静了下来,巡夜的士兵们举着火把,轮休的士兵则陷入安眠。

最高的一座塔楼内,堡垒指挥官端坐在书房中,伏案而写。

蜡烛滋滋作响,羽毛笔沙沙划动,夏虫的嘶鸣萦绕耳边,更显夜的宁静。

苏哈特停下笔,望着窗外的点点灯火,紧皱的眉毛舒缓了些。

苏哈特是个纯正的奥斯曼突厥人,祖上还迎娶过奥斯曼家族的公主,颇有几分势力。

穆罕默德二世转进安纳托利亚后,德夫希尔梅派遭到打压,突厥贵族重新登上权力舞台,他们迫使苏丹放宽了耶尼切里禁卫军的招兵标准,将自己的孩子也送进营中。

这一举动的确让穆罕默德二世赢得了不少突厥贵族的支持,但这些出身突厥贵族的“新耶尼切里”实在不比他们的前辈,不仅战斗意志较弱,还带来了不少从前没有的陋习,**,酗酒,抽大烟……

为了尽可能保持耶尼切里的战斗力,苏丹陛下没有将他们混编,德夫希尔梅制度下培养起来的称为“老耶尼切里”,突厥贵族组成的称为“新耶尼切里”。

当然,哪怕在二十年前,奥斯曼帝国都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突厥贵族们还没有彻底腐化,他们中,不少人依旧像祖先一样勇武善战,像祖先一样誓死效忠奥斯曼家族。

苏哈特就是这种人。

在他的管理下,安纳托利亚要塞保持着从前的高效率,一切军务都条理清晰,明明白白,没有给海峡对岸的希腊人一点机会。

苏哈特是个纯粹的军人,他也一直以此为傲,除了领兵打仗外,他根本不关心任何事。

但是,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实在让他始料未及,让他整日愁眉不展,心事重重。

苏哈特叹口气,拿起笔记本,静静阅读着自己的战争笔记。

“伊历863年初春,狂风暴雨暴雪席卷了整座要塞,天上完全没有太阳,士兵们养殖的牛羊鸡鸭开始死亡。”

“邻近的村子遭灾严重,他们没办法给我们提供多少补给,苏丹陛下的粮食又迟迟不到,大家都很担忧……”

苏哈特回忆起初春的暴雪,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

想了想,他继续看下去。

“水井被冻住了,士兵们不得不前往冰封的小溪凿冰取水,我们的燃料消耗很快,去年囤积的木柴眼看就要不够了。”

“又过了几天,木柴彻底告罄,原先负责给我们运送木柴的村民很久没有再来,我猜他可能死了……”

“我安排士兵们出城砍柴,征召兵还好,但耶尼切里们说什么也不干,我没有办法,只能以身作则,安排我的亲兵出城砍柴,他们这才满不情愿地离开了堡垒。”

“伊历863年3月,有人死了,活生生被冻死了,一群士兵在砍柴的时候迷了路,被发现时,已经是硬邦邦的尸体……”

“3月末,粮食不够了,我告诉士兵们,大雪堵住了道路,只要雪化,苏丹的粮食必然到来……”

看到这里,苏哈特有些烦躁,连翻几页。

“谢天谢地,苏丹的运粮队总算来了,粮食还算多,但质量已经严重下滑,不少耶尼切里十分不满,吵闹着敲锅,被我劝住了……”

“我告诉他们,现在是危急关头,外面的希腊魔鬼虎视眈眈,只要他们打过来,我们的家人全部都得死,他们似乎真的体会到了苏丹的难处,又或许只是被吓住了,安分了好长时间……”

苏哈特又翻过几页。

“863年5月,天气总算晴朗了些,粮食也变多了,据说是从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手上收来的,造成了不小死伤……”

“为了提振士气,我带着士兵们去河里洗澡,去海边拉练,大家唱起了古老的歌谣……”

“可是,就在我们唱歌时,海面上出现了一艘希腊军舰,安拉在上啊,我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军舰,黑洞洞的炮口直指要塞。”

“我敢说,海峡的风浪根本拍不翻它。”

“我们立马跑回了要塞,敲响了警钟,炮手迅速就位,随时准备消灭希腊入侵者。”

“可惜的是,他们一直在火炮射程外逡巡着,没有靠近的意思,不知为何,我的感觉十分不好,似乎有双眼睛正观察着我们。”

“当天晚上,就在我们进入梦乡时,希腊人的舰队再次出现了,在月光的照耀下,我看清了庞大的舰队,他们毫无进攻的想法,一直对着要塞开炮,尽管大多数炮弹都打不到我们。”

“那一夜,整个要塞都紧张兮兮,我立马通知了附近的驻军,他们在海岸边展开搜索,没有发现希腊人的踪迹。”

“他们的炮火持续了一夜,吵得我们压根睡不着觉,神经一直紧绷着,生怕他们在下一刻就大举登陆。”

苏哈特看到这里,重重叹了口气。

“第二天晚上,他们又来了,还是一样的套路,还是一样的炮火连天。”

“接下来,他们时不时对我们发起试探性进攻,胆子还越来越大,有一次,他们的几艘小船甚至摸到了岸边,我们的火炮竟然没有开火,索性巡逻骑兵发现得早,成功赶走了他们。”

“后来我才知道,士兵们还能轮休,但炮手是专业人才,没办法替代,整日整夜的盯防让他们神经衰弱,吃饭的时候都能昏睡过去。”

“我没有办法,只好削减了当值火炮的数量,让炮手们充分休息,这才使情况有所改观。”

“但是,最令我忧心的是,士兵们对希腊人的警惕心越来越弱,他们似乎天真地认为,希腊人不可能登上海岸,虚张声势的炮击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后来我才知道,爱琴海沿岸的各处要塞都遭到了相似的情况,只不过我们这里最为严重。”

“爱琴海壁垒的设计师和我的叔叔有一面之缘,我们对他十分放心,我们的壁垒群的确将所有适合登陆的地点保护了起来,也的确让希腊人十分难受。”

“但是,再伟大的堡垒也离不开坚强的士兵,最成熟的防线往往是从内部被打破的。”

“我们又能耗到什么时候呢?”

看到这里,苏哈特的眉头隐隐作痛。

“863年6月,粮食配给越来越少,弹药和武器也很久没有送来,我不知道苏丹陛下遇上了什么麻烦,但再怎么苦,也不能苦前线奋战的士兵啊!”

“不久后,东线开战的消息传到了这里,白羊王朝的大军分三路越过边境,卡拉曼和拉马赞不出意外地爆发叛乱,打成一团……”

“我听商人们说,很多地方都遭到了灾害,苏丹陛下十分为难,过度征粮只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地方爆发叛乱,我能理解他,但谁又来理解我呢?”

“863年6月底,又一则坏消息传到了这里,高原上的一些游牧部落开始劫掠了,苏丹陛下十分生气,他们要求苏丹拨款赈灾,提供粮食,种子和牛羊,但苏丹陛下又能从什么地方弄到这些东西呢?”

苏哈特默默地看着自己潦草的字迹,不发一言,翻到最后一页。

“安纳托利亚要塞离鲁米利亚很近,我站在高处,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割喉堡的城墙,看见海面上巡逻的希腊舰船,看见一艘艘满载货物的商船驶向康斯坦丁尼耶。”

“天气晴朗时,我还能看见康斯坦丁尼耶模糊不清的轮廓,那座城市是那么美丽而富饶,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

“奥斯曼家族说,这座城市终将属于他们,这是安拉的旨意,曾经的我深信不疑,但现在,我只能幽幽一叹,不知所云。”

“这几天夜里,希腊人的舰炮依旧敲响,与此同时,天空上飘来一朵朵火花,我知道这种东西,下面是燃烧的蜡,上面则是纸笼,很容易制作,希腊人曾经在北非用过这种东西……”

“但是,愚昧的士兵和百姓完全不懂,他们一心认为这是魔鬼的灯火,希腊皇帝则是火狱中的告死天使,还称其为魔鬼灯,简直令人生气……”

“大事不好,一些魔鬼灯落在了农田和森林中,引起了火灾,虽然及时扑灭,但这反而让愚昧之人对魔鬼灯的传说深信不疑,惶恐和不安继续蔓延,我实在无能为力……”

“在开战之初,苏丹陛下为了将整个爱琴海壁垒整合起来,曾专门设置了情报官,他们在每个要塞间奔波,我们则将最近的情报告诉他们,直接传到苏丹陛下的案桌前。”

“我曾将这些情况详细写明,一股脑交给了情报官,请他转交苏丹,请苏丹为我们解决问题。”

“但是,他却斥责了我,认为我们的要塞没有遭遇大规模入侵,依旧固若金汤,不需要为了这些小事劳烦日理万机的苏丹陛下。”

“我怀疑,这可能是因为我从不向他行贿,士兵的伤亡也如实汇报,从不和他瓜分空饷。”

“唉,这简直令人寒心,我承认,这种事非常正常,每一支军队都会发生,但这也得分时节啊!国难当头,一个个忙着抽大烟,吃兵血,将苏丹的粮食往自己的口袋装。”

“无论如何,我都会做好自己,绝不和他们同流合污,祖先拼死奋战得来的领土,绝不能在我们的手上轻易丢失!”

轰——

海面上,火炮又一次轰鸣了起来,紧接着,魔鬼灯悠悠飘过,像是漫天星辰。

士兵们已经对此感到麻木,无精打采地走出军营,无精打采地列队,领取自己的装备。

苏哈特站起身,放下笔记本,取下墙上的弯刀,慢慢披上甲胄。

门开了,仆人闯了进来。

“阿伽,情报官让我来问问您,发生了什么事?”

仆人小心地说着。

“他准备明早离开,您这周的情报却还未上交,他也让我催催您。”

苏哈特苦涩一笑,闭上满是黑眼圈的双眼。

“没什么事,让他好好睡。”

“至于情报,我没写。”

“那您……”

仆人有些为难。

苏哈特睁开眼睛,径直走出房门。

“你告诉他,西线无战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