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01章 达伽玛的远航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01章 达伽玛的远航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01章 达伽玛的远航

第201章 达伽玛的远航

克里特岛中部山区,近卫军第十二军团的士兵们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山崖上,用草叶盖住自己的身躯,在脸上抹满淤泥,专心致志地盯着下方狭窄的道路。

刚刚下了一场小雨,山谷非常寂静,林间的鸟雀时不时咕咕几声,甩干身上的水分,扑腾着翅膀飞上云端。

“旗队长,威尼斯人真的会从这里经过吗?”

掩藏在草堆旁的临时指挥部中,近卫军第十二军团旗队长卡西姆静静地坐在岩石上,咬着嫩绿的草根。

“米哈伊尔侯爵的大军已经攻下了霍拉斯法城和卡斯泰利翁城,南克里特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威尼斯殖民者的掌控,东部的扎克罗斯港早已落入帝国之手,西部的道路也被大军封死。”

“溃逃的威尼斯败兵要是想回到北边,就必须从山区经过。”

卡西姆笃定地说。

“我们守着的这条道路最为平坦宽阔,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留下来的大道,除非威尼斯人愿意化整为零,冒着被我们分割击破的风险,从其余小道依次北进,那么他们就必然会走这条道路。”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吗?”

亲兵疑惑地问。

“当然知道,但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要么直接投降,要么试着闯一闯。”

卡西姆冷笑一声。

“再者,人家知道我们在这里守着,但恐怕不会把我们当一回事。”

“一百年前的第一次圣提多大起义中,我们也在这里打了埋伏,但我们的武器太差,士兵们的战斗素质极其有限,虽然在最开始的确使他们陷入了混乱,但由于硬实力实在太差,反倒被别人打得四散奔逃。”

“前不久,我们也曾在这里设计埋伏,但内部出了奸细,导致四百义军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团团包围,最终大部牺牲,只有几十人侥幸逃走。”

卡西姆的声音有些哽咽。

“旗队长,内奸现在应该已经抓到了吧?”

“抓到了,但他并不是我们一直怀疑的意大利裔,反倒是个纯正的希腊人,据说他的母亲还姓科穆宁。”

“当时尼克波利军团长就是看中了他的家室才把他提升到这么高的位置,没想到他就是这样报答我们的。”

“恕我直言,他不配被称为罗马人。”

卡西姆摇摇头,眼神逐渐坚毅起来。

“最新的装备都发下去了?士兵们用起来怎么样?”

“都发下去了,三百张强弓,五十把劲弩,五十把火绳枪,还有长柄戟,连枷,战锤等破甲武器,都是君士坦丁堡兵工厂和迦太基兵工厂生产的好东西,足够那些威尼斯人狠狠吃一壶!”

亲兵扬了扬手中的新武器,得意地笑了笑。

“行!让兄弟们都打起精神,天快黑了,威尼斯人很可能会在夜深人静之时强闯!”

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近卫军第十二军团的士兵们咬牙坚持着,从包裹中掏出毛皮盖在身上,用以对抗春夜的寒冷。

南边的山路上,火光摇动着,马蹄声和脚步声由远及近,战败的威尼斯士兵们沉默无言,面色灰败,在火光的照耀下忽明忽暗。

“旗队长!”

卡西姆挥手制止,囫囵咽下口中的干粮,静悄悄地爬出土坑,观察着山路中的队伍,默默计算着敌我人数。

“这应该只是他们的先锋队,都是些征召民兵,马队和车队应该都在后面。”

“我们把他们放过去,不要打草惊蛇!”

亲兵点点头,招来传令兵,让他们将卡西姆的命令传到各个小队长的耳朵里。

威尼斯民兵队缓缓走过,本来被视作炮灰的他们竟然没有遭到袭击,一个个惊喜地环顾四周,步伐也轻快了不少。

“旗队长,民兵队后面好像没有其他军队了啊?难道是我们判断错了?”

“不要慌!耐心等着!”

卡西姆按捺住有些急躁的内心,死死盯住暗黑一片的路口。

又过了一段时间,路口处终于再度出现了火光,还伴随着马匹的喘气声,铠甲的铿锵声和大车的辚辚声。

“让弟兄们做好准备,大鱼上钩了!”

卡西姆的声音有些颤抖。

在近卫军第二军团八百名士兵的注视下,威尼斯大部队逐渐进入射程范围内,原本可供六辆马车并肩行走的道路在峡谷中间陡然变窄,威尼斯军队不得不放慢速度,调整阵型。

“差不多了,火油罐,石灰罐,巨石,滚木,全给我扔下去!”

“燃起火把,亮出我们的旗帜!”

卡西姆猛然站起,高举宝剑。

在威尼斯军队惊愕的眼神中,八百名士兵点起火把,在火把的光芒下,展开了圣提多的旗帜。

没等他们做出反应,滚木和巨石向山下滚去,火油罐和石灰罐如冰雹般砸向他们的头顶,军阵顿时慌乱起来,本就士气低迷的威尼斯军队开始四散而逃。

“为了皇帝,也为了我们死去的兄弟,杀!”

卡西姆高声怒吼,火枪齐射,弓弩连发,士兵们手持武器,发了疯一般朝山下冲去。

……

非洲西南部,东罗马帝国,新色雷斯殖民地。

五年前,第一支载着五百名罪犯的卡拉维尔帆船队抵达这片水草丰美的土地,在这里开荒种地,捕鱼打猎。

后来,越来越多的罪犯和移民者来到这里,在风暴角周边陆续建立起三座城镇,以最初的三艘舰船为名,分别是新色雷斯港,圣海伦娜港和哈德良镇,白人移民的人数达到四千。

最开始的两年里,新色雷斯殖民地的开拓非常野蛮,毫无秩序可言,被流放到边远之地的囚犯们心中充满怨气,对帝国中央非常不满。

但是,当粮食逐渐枯竭时,罪犯们不可避免地要为了生计发愁,他们开始自相残杀,劣汰留良,争夺食物和工具。

第一批的五百名罪犯中,只有不到一半人见到了第二批舰队的到来。

根据帝国中央的指示,每一批舰队只会给移民者们提供极少量的食物和堪堪够用的工具,从而从生计上控制他们。

在经历过血腥的残杀和时间的沉淀后,移民者们内心的暴戾逐渐消减,随着土地的开垦,他们有了新的敌人,每天忙着与凶残野兽和凶残程度不下野兽的土著作对,必须依靠帝国的补充才能站得住脚,不得不向帝国妥协求和。

他们开始发现,相比于争一时之气,更重要的事情是活下去。

于是,幸存下来的移民们开始建立组织,将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渡过艰难岁月。

接着,更多的移民者被送往新色雷斯,他们中有些是罪犯,有些是被解放的奴隶,还有些人在地中海沿岸混不下去,自愿前往新的土地。

与移民者们一起前来的还有皇帝的军队和官员,殖民大臣威廉和比热戈斯总督哥西亚带着几百名黑人卫队大摇大摆地在三座城镇中转了一圈,随后宣布整個南非为罗马皇帝所有,他们都是罗马帝国的子民。

在武力的威慑下,三座城镇先后宣布效忠罗马皇帝,在圣奥斯丁站稳脚跟的利姆尼奥斯伯爵领也并入殖民地,新色雷斯自此脱离了野蛮生长阶段,开始走上正轨。

根据以撒的最高指示,殖民大臣威廉再一次搬了家,将帝国殖民署迁往新色雷斯港。

哥西亚伯爵带着他的黑人卫队离开时,殖民大臣威廉已经搭起了新色雷斯第一军团的框架,还以武力慑服了周边几个科伊桑部落的酋长,和他们签署保护协议,将他们纳入新色雷斯殖民地的统治范围。

根据保护协议,科伊桑酋长们向罗马皇帝效忠,接受罗马皇帝的保护,享有自治权,无需上缴赋税,但战争时期需要提供仆从兵。

解决了内外问题后,新色雷斯殖民地迎来了几年的大发展,更多的移民来到这里,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更多的商品开始在集市上流通。科伊桑部落原始的信仰和不成型的文化在发展成熟的基督教和罗马文化面前简直不堪一击,传教士们从沿海深入内陆,为了心中的理想,不远万里地来到一片片蛮荒的土地上,向酋长们讲经传教,教他们说希腊语,同时观察各地的风土人情,测绘成图,记录成册。

为了减少传教的阻碍,以撒特别召见了几位名声远扬的传教士,叮嘱他们在婚姻上面不要太过较真,淡化一夫一妻制的理念。

实际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不少部落酋长心头一热接受洗礼后,很快便悔了过,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享受惯了妻妾成群的感觉,不愿接受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度。

根据五年间绘制的地图,殖民大臣威廉将非洲大陆的西南部划分为十二个行省,制定了新色雷斯殖民地之后的发展方针。

第一步,将重心放在最早开发出来的四个行省上,增加人口,开垦荒地,建设城镇,大力发展贸易,以珍惜动物组织和染料作物为主要出口商品。

第二步,从四个行省沿海岸线向四周探索,移民垦荒,将更多的土地纳入实际管辖区。

第三步,全面进军内陆,彻底占据这片膏腴之土。

为了尽快增加人口,殖民大臣威廉还出台法令,规定凡是学会希腊语,信仰东正教的科伊桑部落民可以随时找到镇上的治安官,登记成为合法镇民。

这个时候,来自北方的班图黑人还没有大举南下,科伊桑部落民还在使用石器,对土地的利用率极低,这为殖民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由于情况特殊,早期的殖民地很难形成大型城市,殖民者们全指着最好的土地占,完全不存在内卷,哪怕新色雷斯发展成型,也一定会地广人稀。

对于帝国中央来说,地广人稀当然是好事,没有大城市就很难有成型的工业,他们只能以农牧业产品交换必要的工具,衣服和其他工业品,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对本土就会产生很严重的依赖。

新色雷斯港的殖民署中,殖民大臣威廉正在举办一场送别宴。

宴席十分隆重,殖民地的各位高官贵族均列席其间,不少改信正教的科伊桑酋长也受邀赴宴。

几周前,一支大型舰队抵达新色雷斯港,舰队上不仅有移民者和商人,还包括一群远道而来的小贵客。

航海学校远洋学院的学生们。

宴席上,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狼吞虎咽地吃着眼前的烤肉,一边吃,一边殷勤地邀请一旁的哥伦布。

“喂,哥伦布,这可是烤长颈鹿肉,稀罕货,就连皇帝都吃不上新鲜的呢!”

“你怎么不吃?”

哥伦布没有动,眼睛直直盯着人群中的中年男人,眼里全是羡慕。

“哦,那是埃斯特旺·达·伽玛,他们家也是老牌航海世家,在几年前被我父亲举荐给伊萨克皇帝,现在担任远洋船队的舰队长。”

“这一次,他会带着一支由四艘卡拉维尔帆船和三艘补给船组成的大舰队向东航行,寻找香料和黄金之国,印度。”

迪亚士囫囵吞下烤肉,举起酒杯咕咕灌着。

“在他身边的年轻人是保罗·达·伽玛,他的长子,从十岁就开始参与航行了。”

“埃斯特旺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叫瓦斯科·达·伽玛,以后估计也会进入我们的航海学校。”

“为什么人家可以参加航行,我们却只能留在这里?”

哥伦布喃喃地说。

“我们还小嘛,还需要积累经验。”

迪亚士吃饱了,满足地叹了口气。

“就拿探索印度来说,你以为皇帝在风暴角发现后的五年里什么都没有做吗?”

“我不怕告诉你,在这五年间,已经有四批探险队从新色雷斯港出发远航,没有一丁点回音。”

“我听说,就为了这事,宫廷教师,那个顽固的巴西利厄斯在课堂上阴阳怪气,觉得大西洋的航海事业劳民伤财,认为应该把重心放在陆地上,说什么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罗马的旗帜越过黎凡特,插到波斯。”

“查士丁尼皇子气不过,把他骂了一顿,然后被陛下赶到克里米亚和鞑靼人打仗去了。”

“不当家怎知柴米贵,没有钱,什么都是一场空。”

“那为什么现在又重启探索之事了?不是在打仗吗?”

哥伦布有些疑惑。

“这个计划在五年前就立项了,皇帝当时非常有钱,一次性投入了几万个杜卡特作为航海资金,专门用来资助远洋探险。”

“嘿嘿,就在前不久,宰相伊苏尔特来找我父亲,试探性地提出从资金中抽出一笔钱用来打仗。”

“然后呢?”

“然后,我父亲就和埃斯特旺商议,立即开始航海,把钱花出去,免得他们惦记。”

迪亚士开怀大笑。

“你就不怕皇帝战败?”

“急什么?我父亲打听了,陛下最近从商人们手中捞了很大一笔钱,足够打赢威尼斯人了。”

“我父亲老了,顶不住海上的风浪,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还是得靠我们。”

迪亚士轻轻叹了一声。

“这位埃斯特旺·达·伽玛也是蹉跎了很久,几次请求葡萄牙王室的资助都没能获得成功,最终还是投靠了我们伟大的陛下。”

“我们的陛下真是一个不世出的雄主,其他君主都在费尽心思地享受生活,他却把每一分钱都省下来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

迪亚士回过头,望着哥伦布。

“说到有意义的事,你的论文写完了吗?关于几内亚大湾区的?”

哥伦布一愣,随即白了他一眼。

“你不能老是抄我的,几内亚大湾区我们一路上都看了,风土人情和地理特征也都了解了。”

“从西北到东南依次是谷物海岸,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每一条海岸对应着当地的特色商品,再随便加以分析不就完了?”

正当二人吵闹之际,殖民大臣威廉带着迪尼斯·迪亚士和埃斯特旺·达·伽玛向学生们走了过来,向他们讲解了埃斯特旺即将进行的远洋探险,鼓励他们多多学习,为日后的探险行动打好基础。

宴会在这一刻达到**,众人簇拥着几位即将远航的探险家们走出殖民署,来到停靠着舰队的新色雷斯码头。

埃斯特旺与威廉,迪尼斯等人依次拥抱告别,在所有人热切的目光中跳上旗舰圣拉斐尔号,向众人挥手示意。

舰队渐行渐远,消失在海天之际,一轮圆圆的太阳挂在天边,为波涛起伏的海面镀上一层黄金。

迪亚士望着高悬的太阳,突然心有所感,看向趴在栏杆上的哥伦布。

“还记得我们临走前,皇帝演讲中的最后一句话吗?”

哥伦布点点头,盯着远方,目光中透着痴迷和狂热。

“海洋广阔,边疆无垠,我希望有一天,在我的国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

1463年3月1日,埃斯特旺·达·伽玛和长子保罗·达·伽玛率领一支储备充足,人员齐整的大型远洋舰队从新色雷斯港出发,计划绕过非洲南部,探索遥远的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