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00章 科莱奥尼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00章 科莱奥尼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00章 科莱奥尼

第200章 科莱奥尼

亚德里亚海岸,伊什米城堡。

几十年前,这座位于都拉齐翁城以北,克鲁耶城堡以西的城堡只是一个人口稀少的阿尔巴尼亚村庄,村民们以捕鱼和种植小麦为生,生活拮据而贫困。

威尼斯共和国占领阿尔巴尼亚西海岸后,一直将统治重心放在都拉齐翁城上,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围绕着都拉齐翁展开,伊什米的民众并没能在威尼斯的贸易活动中分得多少好处。

后来,斯坎德培崛起,通过数场战争确立了自己在阿尔巴尼亚的统治地位,将四分五裂的阿尔巴尼亚拧成一股绳,正式成立莱什联盟。

为了应对斯坎德培的威胁,威尼斯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完善威属阿尔巴尼亚的防御工事,在此期间,位于克鲁耶城堡正西方的伊什米村迎来了大发展。

十几年的时间里,原来的荒芜村落已经变成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城堡,阿尔巴尼亚村民和迁来的意大利人围绕着城堡建立村落,人口多达两千。

由于战略原因,这座城堡的主要任务是防范来自东边的进攻,堡垒,箭塔和弩炮台也主要位于东墙,北墙次之,南墙和西墙最为薄弱。

威尼斯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强大的敌人自南方的沿海平原一路北上,依靠绝对的兵力优势和先进的火炮击垮了坚固无比的都拉齐翁城,兵锋直指伊什米城堡。

宽阔而奢华的大厅中,威尼斯佣兵元帅科莱奥尼坐在餐桌前,手持刀叉,正对着桌上满满当当的食物大快朵颐。

像其他的北意大利邦国一样,威尼斯共和国非常善于使用雇佣兵,往往会根据军事需要,和一些佣兵团签署长期或是短期的雇佣合同,委派著名的佣兵头子作为元帅。

这种完全依赖雇佣兵的军事理念在13至15世纪的意大利地区大放异彩,自然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

相比于征召农兵,雇佣兵们战斗技巧娴熟,作战经验丰富,装备较为精良,不会像大部分征召兵一样遭遇强敌后一触即溃。

相比于更加精锐的骑士,雇佣军团规模更大,在战斗中更加灵活,没有什么道德上的顾虑。

再者,佣兵头子们也许贪婪无度,也许野心勃勃,但绝不会是什么平庸之辈,大多都具有不错的战术指挥能力。

当然,雇佣兵的坏处也很多,见钱眼开,容易背叛,欺压乡里,不听调令……

最重要的是,一支外来的雇佣兵既不会把当地百姓当做同胞,也对效忠的国家缺少认同感,百姓,政府和佣兵之间相互猜疑,内部斗争和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15世纪之后,经济发展,人口猛增,冶金技术的进步使得铁质甲胄不再是贵族的专属,欧洲各大强权纷纷着手建立属于自己的常备军团,属于佣兵团的辉煌时代落幕在即。

在长期的交往中,雇主和佣兵们也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磨合,力求改变原有的雇佣模式,从而兴利除弊。

一些佣兵开始与雇主签订永久性或是半永久性的雇佣合同,从而达到近似常备军的效果,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白色佣兵团和匈牙利王国的黑军就或多或少参考了这种理念。

一些雇主开始对佣兵头子的身份做严格限制,规定他们必须来自本国国内,且必须向本国宣誓效忠,通过这种方式来尽可能获取佣兵们的认同感,威尼斯就是其中的典型。

但是,大议会很快就发现,这种模式并没有改变佣兵头子的本性,反而使他们更容易在国内站稳脚跟,绞尽脑汁地想割据一方,成为军事僭主。

该贪还是贪,该扰民还是扰民,该背叛还是背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佣兵都是这样,瑞士佣兵就一直以善战而忠诚闻名,只要协约签订,就会寸步不离地守护在雇主身旁,直到战死沙场。

威尼斯大议会对提升雇佣兵素质兴趣有限,他们更看重将领,倾向于发掘一个能征善战的雇佣兵首领,通过一系列手段掌控他们,使之为威尼斯而战。

在这些佣兵指挥官中,科莱奥尼算不上最善战的,也谈不上有多么忠诚,但他非常善于玩弄权谋,罗织关系,在各位雇主之间反复横跳,在经年累月的战争中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和地产,和大议会的诸位官员也有着良好的私交。

圣提多起义爆发后,东罗马帝国向威尼斯共和国发起全面反攻,威尼斯大议会人心惶惶,科莱奥尼不出意外地再次取得了佣兵元帅的头衔,奉命组建远征军赶赴阿尔巴尼亚。

这位元帅的生活奢侈无度,私生活混乱且荒淫,为了等自己的情妇在拉古萨城一待就是半个月,错失了解救都拉齐翁城的最佳时机,导致威属阿尔巴尼亚的统治中心就此陷落。

然而,在面对大议会的诘问时,科莱奥尼非常嚣张,不仅没有一丁点儿的歉意,还几次三番以辞职来威胁总督。

科莱奥尼十分清楚,现在的威尼斯大议会已经是惊弓之鸟,根本离不开他。

餐桌上,科莱奥尼抓起一块烤肉塞进口中,随意嚼了几下就囫囵下咽,还不忘伸出肥厚的舌头将手指上的酱汁舔入口中。

“元帅,莱什大公求见。”

在他身旁,督军的脸上布满疑虑,咬咬牙,还是打断了科莱奥尼的用餐。

科莱奥尼举着餐叉的手伸到半空,听闻此言,眉头一皱,一把将餐叉扔到盘子里,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不是说过,在我享受美食的时候,不要来打扰我吗!”

科莱奥尼怒声说道。

“别忘了你的这个职位是怎么来的!”

督军面色一僵,低下头。

威尼斯在设置佣兵元帅时,往往还会分派几名贵族作为督军,行使监察权和建议权,必要时也能领兵打仗。

然而,科莱奥尼在威尼斯国内手眼通天,他的几位督军全是自己指派的,都来自与他关系好的豪门世家。

“不吃了!把最近的情况汇报上来!”

科莱奥尼抹抹嘴巴,一把抢过督军手中的报告,看了起来。

“元帅,都拉齐翁城陷落后,希腊军队并没有急着进军,而是一边修筑城防,一边完善补给网络,等待国内的兵员和装备补给。”

“对面的指挥官名叫马鲁纳,父亲出生在罗马城,母亲是個威尼斯人,早年间混迹于热那亚城,闯出了一些名头,是最早一批投靠伊萨克三世的将领之一,南征北战近二十年,深受希腊皇帝的信任。”

“马鲁纳作战不爱出奇,一直稳扎稳打,结硬寨,打呆仗。”

“此外,由于他是佣兵出身,对佣兵作战模式十分熟悉,热衷于通过外交手段从内部瓦解敌人。”

督军停顿片刻。

“在之前的都拉齐翁围城战中,马鲁纳就是通过斥巨资收买了一位心智不坚定的佣兵队长,骗开了内城墙的大门。”

科莱奥尼不发一言,看完报告,神情也逐渐严峻起来。

“我之前对希腊皇帝的几位大将做出过系统性的研究,米哈伊尔易怒而少谋,易卜拉欣偏爱旁门左道,孔蒂骑士出身,限制太多,他们战术尚可,但战略眼光极度欠缺,可为将,难为帅。”

“哦?那照您这么说,希腊人是怎么取得一次次胜利的?”

“希腊皇帝本人就是最好的统帅,战术上并不突出,但战略眼光远超当下,遥遥领先于所有人。”

科莱奥尼眉头紧蹙。

“正是有了伊萨克三世的居中调度,东帝国才能精准地把握时机,以最小的代价牟取最大的利益。”

“伊萨克三世或许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但平生最会用人,知道应该把什么样的人摆在什么样的位置。”

督军有些明白了。

“您是说……”

“马鲁纳此人,正是他故意放在这里,专门用来对付我们的一把利器。”

科莱奥尼一叹。

“要是对手是米哈伊尔或者孔蒂,我有不小的希望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扰乱他们的战略布局,使他们的部署出现漏洞,从而分割击破。”

“但这个马鲁纳,他一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无论对手做出怎样的举措,一直不为所动,专心致志地修他的工事,和我们拼消耗。”

“在之前,我曾多次故意露出破绽,想引马鲁纳来攻,可惜他从未中计,眼里全然没有我们这个对手。”

科莱奥尼越想越气,一拳捶在桌子上,将几个餐盘震翻。

“要是马鲁纳一直这样稳步推进,绝不冒险,我们就毫无击败他们的可能性。”

“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都是正教徒,他们在这里算是半个主场,相比于我们,底层百姓还是更加愿意帮助希腊人。”

“只要希腊皇帝愿意,他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国力生生耗死我们。”

“那我们就这样干等着?真的和他们拼消耗?”

督军的神情也有些复杂。“我倒是想拼消耗,准备固守拉古萨城,但大议会里的老爷们可不这样想!”

科莱奥尼冷哼一声。

“本来兵力上就居于劣势,他们还屡次三番催我出战,真以为我是战神下凡吗!”

“元帅,您也要多体谅一下他们,本来希腊海盗就闹得凶,埃及的贸易站陷落后,共和国的财政收入锐减,不得已向本土加征战争税,底层民众怨气很大。”

督军劝解道。

“对外借钱是不可能了,我们之前欠佛罗伦萨的钱到现在还拖着。”

“实际上,我们已经没有充足的国力来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了。”

“不能卖官吗?我记得一个议员的位置好像能值一千个杜卡特。”

科莱奥尼想了想。

“还有征税,要是多努努力,总能挤出来。”

“能卖的早就开始卖了,能征的也早就开始征了,有些地方的税已经征到几年后了。”

督军无奈。

“我这次前来也是想告诉您,无论如何,我们拖不起了,您必须想办法打垮马鲁纳的大军,最好能够拿回都拉齐翁,夺回战略主动权。”

“要知道,共和国如果垮了,您也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科莱奥尼点点头,目光闪动。

“你刚才说,卡斯特里奥蒂想见我?”

“是,他于不久前在克鲁耶城堡召集军队,但响应者不多,最终只有三千余人,听说要和我们并肩作战,半途上还跑了不少。”

督军如实汇报。

“去把他叫来,我们是应该好好谈谈,也许会有什么别样的收获。”

……

“尊敬的陛下,战况紧急,军务操劳,我就长话短说。”

书房中,以撒正读着从阿尔巴尼亚寄来的信。

写信的是阿尔巴尼亚方面军总指挥马鲁纳,他虽然早就改信正教,也会说希腊语,但一直写不出希腊文,用的是错漏百出的拉丁文,非常具有辨识度。

“距离都拉齐翁城陷落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一个月里,我一直囤积军需,等待补员,修缮工事,恢复士气,积蓄实力,没有擅自出兵。”

“阿尔巴尼亚目前的情况十分复杂,平原地区的诸位城主已经向帝国效忠,但山区里的领主们依旧朝三暮四,还在做着坐山观虎斗的美梦。”

“我准备暂时忍下这一口气,以拉拢为主,至少也要防止他们站到卡斯特里奥蒂那一边。”

以撒点点头,深以为然。

“据可靠情报,科莱奥尼和卡斯特里奥蒂的合流已成定局,他们目前驻扎在都拉齐翁城北的几座堡垒中,试图卡死我北进的脚步。”

“科莱奥尼虽然贪婪,但也是个十分厉害的将领,在雇佣兵中威望崇高,没有那么好对付。”

“在之前的信件中,我已经将自己的战略方针详细地告知于您,并会依然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不会被威尼斯人的举动所干扰。”

以撒继续看信,后面的内容都是关于军需和兵员的补充以及立功将士的封赏,以撒自然同意。

目前,东罗马帝国同时有四处战场,分别是色雷斯,克里米亚,克里特和阿尔巴尼亚,前两者采用守势,后两者采用攻势。

克里特战场和阿尔巴尼亚战场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惨烈的持久战,金钱如流水般撒过去,就连向来淡定的以撒也有些急躁。

但他也十分清楚,马鲁纳的做法非常正确,对待科莱奥尼这种老奸巨猾的佣兵头子,就得稳扎稳打,让对方找不到一丁点机会。

科莱奥尼在历史上的名气不算小,是非常特殊的一位将领,军事天赋出众,指挥能力强,爱出奇兵,不拘一格。

但他也十分贪婪,在死后光是现金就留下了二十三万个杜卡特,加上地产,恐怕总财富直逼百万。

科莱奥尼是威尼斯人,对共和国算是有些忠心,但相比于虚无缥缈的情怀,他更加在乎金银财宝,知道自己的利益来自何方。

可以肯定的是,科莱奥尼肯定不会为了共和国拼至最后一兵一卒,这损失的不是佣兵,而是他自己的政治资本。

要是失去了军队,他根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想到这里,以撒开始给马鲁纳写回信,全盘答应了他的请求,还增加了一些柏柏尔仆从兵。

拼就拼,耗就耗,谁怕谁!

以撒犹豫片刻,摇摇铃铛,叫来侍卫长叶尔孤白。

“陛下,什么事?”

“你带上我的儿子阿莱克修斯和女婿卡洛跑一趟巴尔干,先登上摩里亚,再通过陆路前往前线,不要走亚德里亚海,明白吗?”

“是。”

“你们带上册封文书,宝剑和金钱,去前线犒军,顺便封赏当地领主,嘉奖有功之臣。”

以撒指了指书桌上早已准备好的册封文书。

“我准备将奥隆军区扩建为阿尔巴尼亚军区,首府也由奥隆城搬往都拉齐翁城,当地的大小领主原封不动,只要求他们提供士兵和粮草。”

“我明白。”

叶尔孤白点点头。

“阿莱克修斯负责代表我主持册封仪式,卡洛也和可以和他哥哥见见面。”

“我知道他不喜欢干这些事,但我和查士丁尼都走不开,他既然生于紫室,必须担起这个责任,你在路上多教教他。”

“自然如此。”

以撒又想了想。

“对了,我记得马鲁纳有个弟弟叫做维托里奥,在之前的战争中表现优异,应该予以特别嘉奖,就封他为男爵吧,在阿尔巴尼亚挑一个城堡作为领地。”

“还有该有的额外补给,士兵们的椰枣干,方糖块,军官们的咖啡,你去了必须检查一番,不准有人克扣!”

“是!”

“前线作战那么辛苦,总不能让将士们寒心。”

以撒挥挥手,叶尔孤白躬身退走。

1462年的冬季在纷飞的战火中悄然过去,威尼斯和东罗马的战争已经打了将将近两年,不仅没有停止下来的样子,反而有逐渐扩大的迹象。

威尼斯不愿倒下,正拿着积攒了百年的国力和东帝国硬拼,哪怕掏空腰包,哪怕逼反民众,也必须要维护自己在东地中海上的绝对权威。

失去了东地中海贸易的威尼斯什么都不是,只能待在亚德里亚海沟里慢性死亡。

大雪纷飞中,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钟声敲响,1462年的冬季已经消逝,1463年的春天悄然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