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62章 十四世的终结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62章 十四世的终结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62章 十四世的终结

政权源于军权,因此军权自古都是统治者的禁脔。

道门理综隐派的山门下驻扎了大片军队。

密密麻麻的军卒将山门下的所有出入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名设关卡,暗设岗哨,但凡人员出入,都需登记备册。

易承派人下山打听,原来这些军队都是皇城的南城禁卫军,因说有贼人逃遁骊山中,他们奉命率军在此驻扎,同时守卫道门理综山门。

而此次统军将领名叫吕台,乃吕后之侄。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易承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穿越这么多次,易承对人性抱有的幻想要求越来越低,甚至有时候,他都会以更恶意的想法去揣摩人性。

自己说过自己的死期。

而距离自己这一世离世的时间,已经不足一个月。

吕雉这时候派军队来骊山下面驻扎,意思不言而喻。

她想印证自己会不会按时死掉。

如果自己按时死掉了,那么这支军队或将会成为给他送葬的队伍,但如果自己没有按时死掉,那恐怕这支军队就是令他送命的队伍。

刘邦不信任易承,即便自己帮助了他登上了帝位,完成了如同神迹一般的预言,可这个大汉的开国皇帝依旧对他没有完全的信任。

所以吕雉也不会完全信任自己,如果自己没有像自己所说的死期那般死去,易承估计,吕雉有极大可能会送自己一程。

掌权者永远在乎自己的权利是否牢固,为此,他们可以牺牲一切。

吕家现在是大汉帝国最大的军权掌控者。

吕雉不仅把自己的两个侄子安排成南北城两禁卫军的最高将领,而且还大肆提拔吕家人在军队中的地位。

所以面对山下驻扎的那些军队,因为早有心理准备,易承倒是没有表现出丝毫慌张。

不过倒是卢方、蔡争、程康等人如临大敌,每日惶恐不安,甚至卢方还私下找易承商量,是否是他们秦国影卫的身份暴露了,汉**队如此在山下集结,怕要将他们赶尽杀绝,需不需要趁夜逃跑。

易承有些哭笑不得,好生宽慰一番才让卢方相信,他们影卫的身份没有暴露,山下的这些军队,其实都只是为了在等他死而已。

对于自己的死,众人直到现在都很是狐疑,确实,预测自己的死亡,这对于现实世界来说,的确是一件离奇诡异的超自然现象。

更何况易承的年纪是如此年轻,看上去面色红润,身体健康,丝毫没有早年暴毙的迹象。

可手腕上的那个倒计时却如此真实,对此易承也没什么好说的,看着手腕上的数字,二十四天后就是他这一世的死期。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面对吕雉的恶意,易承却没想过要报复,本来在上一世,确定自己仅有几年寿命之后,易承就确定了自己的计划——辅佐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如今自己的计划已经圆满完成,他也没什么遗憾。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易承陆陆续续安排一番自己的后事,交代在他死后,不用陪葬,不用修墓,只要将他的尸身埋在后山上即可,且太宰之位到他这一代此为止,卢方、蔡争、程康从此作为道门理综隐派外室弟子守卫山门。

他所建造的那些鸡舍鸭舍,继续沿用他现在的养殖方法,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同时易承告诉他们,十年之后若有云游的道门理综隐派内室弟子归来,他们等人一定要尽心接纳云云。

之后就是妥善处理山门上的东西,那些当初从地里挖出的大量历史记录,又被易承从新放入箱中埋入地下,改良的蒸汽机也被易承下令拆除,以免被有心人利用等等。

因为山下有军队,所以张蕤现在也不能频繁下山,他和张良一起住在山门上,易承这段时间也是频繁找他们两人饮茶交谈,闲话弈棋。

随着接触的增加,张良和张蕤都非常惊异易承知晓他们曾经的秘密。

从拜师峨眉,到失约荆轲,从博浪沙刺秦,到遁走徐州,易承仿佛就是当年的燕枝,亲身经历一般讲述着曾经发生过的事。

‘汝究竟与燕枝是何关系,若是师徒,怎会知晓如此多的秘辛?’这是张良在惊讶之后问的问题,易承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明天辰时,我会死在三清殿的大殿内,届时吕雉一定会来,子房人在山门的消息,想必她已经知晓了,我身后之事,就麻烦子房了。’

张良听闻之后,良久不语,最后也是点头表示允诺。

九月十九日,易承起了个大早,换上了一身素服,把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一个人缓缓走向三清殿。

推开大殿门时,易承没想到,三清殿里已经有人了。

果然是张良和张蕤,看到他俩坐在大殿前的蒲团上,易承微微一笑,道:“子房和张蕤兄弟是来送我的么?”

张良也看着易承说道:“正是。”顿了顿他又说:“当年燕枝兄弟,也如此一般说过,当年吾不敢相信,如今汝也如此说,吾且来亲眼见上一见。”

“哈哈。”易承爽朗一笑,“那我今天可不能让子房失望,现在距离辰时,也差不多只有一刻钟了。”说罢,自己也在大殿中间找了一块蒲团坐下。

大殿中顿时陷入了一片安静,没有人开口说话,倒是易承,此刻回忆起这一世经历的点点滴滴。

从重生过来跟随太宰开始,见证了始皇陵守陵人的艰辛,再到进入始皇陵继承太宰遗志,以至于后来抱上刘邦大腿,封侯拜爵,坐拥山门,潜心研究四年,在山门上做了众多实验。

养鸡养鸭,改良蒸汽机,搞火药,烧玻璃,影响历史的大事没做太多,倒是真正实现了在山沟沟里苦心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心愿。

当然,创建了道门理综隐派的山门,是易承这辈子最满意的成果,从此以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了一处专属于他的传承之地,只要他能一直重生下去,这座山门,将能成为他这只穿越历史候鸟永远的迁徙之地。

思绪还在继续想着,可一股熟悉的黑暗感觉开始弥漫上全身,易承知道,时间到了。

再次重生的十年后,吕家应该已经快要倒台了吧,太子刘盈估计那时候已经挂了,刘恒刘启即将上位,大汉王朝早期的动荡时代,自己又会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

易承不知道,此刻,那黑暗的感觉已经袭满全身,他的意识最终消失在那片黑暗中......

......

张良眉头一皱,猛地睁开眼睛,轻声唤道:“陈耳兄弟。”

见坐在前面蒲团上的陈耳没有反应,他又喊了一声,“陈耳兄弟。”

依旧没有反应。

张蕤眼疾手快,赶忙起身去扶易承的身体,可易承的头已经耷拉下来,身子也已经绵软,张蕤的手刚一碰到,易承的身体就躺倒摔在了一边。

张蕤伸出左手去探易承的鼻息,右手则是握在易承手腕处把脉。

小一会,他才面色凝重的对一旁张良轻声道:“死了...”

张良没有说话,眼前这匪夷所思的场景,亲眼见到一个年轻人预测死在自己面前的震撼还令他不得其解。

“服毒?”张蕤又小声问道。

张良此刻也走了上来,检查了一下易承的尸体,最后缓缓摇头。

“死前未有任何不适症状...身体也没有一丝服毒迹象...”

“那究竟是怎么死的?”张蕤也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张良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走到大殿的门边,推开大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已经照进了院子。

“辰时...”张良深吸一口气,收复了一下心神,才对张蕤道:“去通知吕雉吧,她也是要来亲眼看上一看才会相信的...”

......

一年后,峨眉山峰顶。

司徒玄空穿着一身黑衣,负手而立站在峭壁边上,山风吹拂,将他的黑袍吹的猎猎作响。

张良一袭青色儒袍站在他的身后。

“张仪那边已经抵达了大秦,且接触了尤里乌斯家族,他们对我们同样感兴趣,此次,我打算让你走一趟大秦,去那边看一看,他们的家族究竟如何统治,同时接应张仪,你意下如何?”

张良颔首抱拳道:“子房定不负家主所托。”

司徒玄空转过身看着张良道:“玄字辈中,当属你与张仪最是聪慧,此去山高路远,我准你带张蕤,铁冲,盗跖三人,以及三百张家精锐,百万贯资产,在外面,切记多加小心。”

“子房遵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