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80章 加里波利炮兵学院

第280章 加里波利炮兵学院

北风呼啸,又是一年冬天。

最近一段日子,天气变得愈发寒冷,整个色雷斯都有不同程度的降雪,更北边的保加利亚地区和海拔较高的马其顿山区更是风雪漫漫。

北方的小溪小湖开始结冰,山区的道路已经被风雪掩埋,海面的大风吹打起浪涛,商旅和行人明显减少。

东罗马帝国从几年前开始的煤炭工程终于派上了用场,矿工们将一块块黑色矿石运出矿洞,再通过马车运往一个个煤炭工坊,在技工的指导下,工人们把矿石倒进高炉,烧成焦炭,送上市场,送到千家万户。

这个时候的煤炭没有什么其他的用途,也不存在开采枯竭一说,数量众多,价格便宜,不少买不起木炭的市民都会用焦炭过冬。

为了避免原始焦炭难闻的气味,工匠们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新式炭炉,尽可能地将烟雾导入烟囱,导向天空。

君士坦丁堡,帖撒罗尼迦,阿德里安堡,索菲亚,斯科普里……一座座北方城市中,黑烟滚滚升起,与白雪交相辉映。

干黄的草地上,一支军队向东方行进着,他们穿着毛皮大衣,身上裹着披风,披风下则是简单的链甲。

他们打着不同的旗帜,最显眼的是一面黄底双头鹰旗,双头鹰的头上戴着冠冕,腹部还绘有巴列奥略的十字β徽章。

在大旗之后,各色旗帜在风中翻卷,每一面都象征着一个巴尔干地区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德拉加什,布兰科维奇……

很显然,这支军队来自塞尔维亚大公国,年轻的大公已经平定了南塞尔维亚,正率领自己的军队响应皇帝的征召,捍卫帝国的疆土。

军阵中,曼努埃尔·巴列奥略骑着安达卢西亚贵族马,戴着象征塞尔维亚权位的冠冕,腰间还配备一柄利剑。

曼努埃尔环视四周,眺望着远方的农田。

这里位于加里波利半岛,前不久一样迎来了降雪,但由于纬度不算太高,又靠近温暖的马尔马拉海,没有形成多深的积雪。

偶尔可见的残雪没有熄灭农民们劳作的热情,他们赶着牲畜,背着箩筐,采集蔬菜,翻耕农田。

“看起来,他们过得挺不错。”

曼努埃尔身边,塞尔维亚大公国的矿业大臣罗伊斯顿看着有说有笑的农民,自言自语道。

“从去年秋天开始,帝国的大军和舰队陆续抵达海岸边的各大集结点,密密麻麻的军营铺满了整片大地。”

曼努埃尔不紧不慢地说。

“他们需要面粉,需要蔬菜,需要牛奶和鸡蛋。”

“你想想,这是个多大的市场,多好的商机。”

想到这里,曼努埃尔微微一笑。

“我听说,一些商人还会专门跟在军队后面,为他们提供粮食,娱乐,收购人畜粪便充当肥料。”

“皇兄约束士卒,粮食军需都按略高价购买,大把的金钱从国库流进军队,再流进农村和城市。”

“藏在仓库里的金子毫无意义,只有让它们流动起来,不断循环,才能实现国富民强。”

罗伊斯顿默默点头,有些感慨。

“陛下还真是有钱。”

“那么多的贵金属来源,那么多的海外航线,那么多的工坊和庄园。”

“仅仅一次东印度商贸,他恐怕就能挣到我们半年的税收。”

“塞尔维亚也是好地方,等我们把矿产资源开发完全,不会比帝国任何一个大区差。”

曼努埃尔摇摇头。

“等仗打完了,我们还是得延续招商政策,邀请帝国商人到塞尔维亚开辟矿场。”

“还有煤炭,我也会邀请帝国勘探队到塞尔维亚去考察一番,我们的人口本来就不多,不能让他们在寒风中冻死,也不能让他们在饥荒中饿死。”

曼努埃尔看了看一直沉默寡言的岳父康斯坦丁。

“你们都得转换思路,旧时代的东西已经过时了,一味压榨百姓是没法让我们富裕起来的,他们越有钱,他们的孩子越多,我们的税收就能越多,我们的军队就能越强。”

“殿下说的是。”

康斯坦丁低下头颅。

曼努埃尔瞟了他一眼。

“我知道你不太想到东边打仗,但我是皇兄的封臣,只要他征召,我就必须来。”

“北方的贵族已经不成气候了,我们留在边境要塞的守军足以应付。”

“老是剿匪是不行的,塞尔维亚的骑士要想重现当年的荣光,必须经历血与火的历练!”

“殿下,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康斯坦丁苦笑着摇摇头。

“我的意思是,您的妻子就要生育了,她是我唯一的女儿,我不希望当她分娩时,父亲和丈夫都不在身边。”

“原来是这样。”

曼努埃尔的脸色缓和了些。

“没事,皇兄已经送去了训练有素的医生,安娜很健康,孩子也很健康。”

“等战争结束,我立马回去看她们。”

“都听您的。”

康斯坦丁叹了口气,遥望西方的灰蒙天空,在胸前画上一个十字。

大军在乡间的土路上走过,前方出现了一个哨岗,一支戍卫队驻扎在这里。

对方发现了他们,一小支骑兵飞奔而来。

“我是曼努埃尔·巴列奥略,蒙主赐福,塞尔维亚的大公,圣海伦娜的君主。”

“我受到了皇帝的征召,奉命前来报道!”

曼努埃尔策马上前,冲队长点头示意。

“向您致敬,曼努埃尔大公,我们是加里波利行政区的皇家骑警,很荣幸为您引路。”

高大帅气的骑警队长鞠躬行礼。

“加里波利是集结点之一,陛下目前就在这里。”

众人走过哨岗,骑警队长跑上前,向驻扎在此的射击军说明情况。

“黑人?”

罗伊斯顿眉毛一挑,十分惊讶。

“估计来自北非的庄园,射击军在战争时期临时扩编,也会把这些农奴征召起来。”

曼努埃尔简略地说。

“罗马人的生命太过珍贵,送死的事情最好还是交给这些农奴。”

“黑奴比较少,大多数还是柏柏尔白奴。”

“不错的办法,殖民贸易还真是个好东西。”

罗伊斯顿有些羡慕。

“要是我们也有港口就好了,也许也能在探索与开辟中分一杯羹。”

曼努埃尔想了想,看向罗伊斯顿和康斯坦丁。

“要是我们在战场上立下功劳,干脆不要多少奖赏,如果可以的话,请皇兄租给我们一座港口,授予我们一片殖民地,你们觉得如何?”

“水手和舰船怎么解决呢?”

罗伊斯顿问道。

“好办,意大利有很多,我们可以去迦太基买船,去意大利招水手。”

曼努埃尔思考着。

“帝国的殖民地很多,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得到开发,商业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我是皇兄唯一的兄弟,他也许能给我们一个好地方。”

“依我看,我们还不如尽早开采矿产,武装军队,最好能把波斯尼亚打下来。”

老一辈的康斯坦丁显然对未知的远方不太感冒。

“要是我们能把波斯尼亚拿下来,出海口和人口都有了。”

“萨拉热窝是好地方,那里的温泉可是一绝。”

康斯坦丁笑了笑。

“以后再说吧,你们先随我面见皇帝。”

曼努埃尔摇摇头,看着近在咫尺的军营。

加里波利城外,营帐密密麻麻,一万余人堆在这里,战士的吼声和牲畜的嘶鸣此起彼伏,炖锅咕咕冒泡,篝火噼啪作响。

将近中午,战士们还在空地上训练,步兵们在指挥官的命令下不断变阵,骑兵们骑在马上,对面前的稻草人挥动马刀。

“陛下在不远处的看台上,您过去吧,您带来的军队会分到自己的扎营地。”

骑警队长向曼努埃尔敬礼,带着自己的分队跑马离开。

曼努埃尔点点头,翻身下马,带着罗伊斯顿和康斯坦丁绕过训练区,穿过人声鼎沸的军营,来到位于山坡上的看台。

“皇兄,我来了。”

曼努埃尔向以撒鞠躬行礼。

“我把能调来的军队都调来了,您要去看看吗?”

“不用,我相信你。”

以撒露出笑容,拍了拍幼弟的肩。

“长大了,要是父皇看到如今的你,应该会感到十分欣慰。”

“皇兄这是在练兵?”

曼努埃尔笑了笑。

“是啊,大战当前,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以撒收敛笑意。

“有几年没打仗了,士兵们有些散漫,必须好好训一训。”

“我的这支军队建立了好多年,大体上是没问题的,但贪污**,偷吃空饷之事难免会有,不能不训。”

“已经有好几个军官被我砍了头,还有十几个全家流放。”以撒指了指悬挂在木杆上的头颅。

“过一段日子,我还会去其他几个集结点,你要是不忙,便也跟着吧。”

“行,我也想看看皇兄平时是如何治军的。”

曼努埃尔点头答应。

“其实也没什么,保证军需,保证饷银,配齐装备,加强权威。”

以撒说着。

“至于平时的训练和战时的指挥,我其实不太在行,交给信得过的将军就好。”

“皇兄谦虚了,整个欧洲,谁不知道您是最具传奇的征服者,军事战术无人能及。”

曼努埃尔呵呵笑着。

以撒闻言,只是苦笑着摇摇头。

其实,以撒在领兵作战上的天赋真就一般,二十六年来,亲自指挥的战役屈指可数。

他的优势在于超越时代的卓越战略眼光,知道什么能打,知道什么好打。

至于战术指挥,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

“不说这些,来看看我新组建的炮兵团吧,这是帝国首次将火炮用于野战而非攻城。”

以撒指了指看台下方。

看台位于一座小山坡上,正对下方的试验场,场上堆积着各式火炮,炮兵们正在教官的指挥下装药填充。

“这些教官是我从勃艮第请来的,火炮图纸也是从查理公爵那里要来的。”

以撒向曼努埃尔介绍道。

“我准备和他签署一个军事协议,我们在火枪上有优势,他在火炮上有优势,二者互补,或许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曼努埃尔看向试验场,各色火炮喷发出一阵阵火焰和硝烟,将铅弹射向远方。

“库尔托炮,蛇炮,臼炮,库帕特炮。”

曼努埃尔一一辨认着。

“果然是法式炮兵。”

“殿下,这是勃艮第炮兵,不是法式炮兵。”

站在以撒身边的勃艮第炮长顿时不乐意了,一脸不高兴地看向曼努埃尔。

“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并没说你们是法兰西人。”

曼努埃尔冲他和善一笑。

“我看过卡斯蒂永会战的报告,法兰西军队也用到了这些。”

“是的,勃艮第就是勃艮第,我们的公爵可比那位蜘蛛国王强了太多。”

炮长一脸高傲地说。

“恕我直言,东帝国的炮兵已经有些落后了,你们在火枪方阵上的确领先,但你们的火炮大多笨重不堪,仅能用于攻城。”

“论野战炮兵,几十年前的胡斯人都比你们出众。”

“不过这也不能怪你们,东方的大炮都是这样,都搞突厥人的那一套,过分追求威力可不是什么好事。”

以撒已经对这位老炮长的骄傲习以为常,随意笑笑。

在这个时代,火炮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已经被欧洲各国使用了一百多年,得到了不少发展。

最早将火炮用于野战的当然是火药的发明者,勤劳而智慧的东方人,他们在火炮上的造诣比较深,在部分领域依旧领先于欧洲各国。

火药传入欧洲后,很快就被用于战争,大大小小的早期火炮逐渐出现在战场上。

英法百年战争堪称新式武器的试炼场,攻城火炮和野战火炮在饱受摧残的高卢大地上屡次出现。

诸如克雷西战役,普瓦捷战役,阿金库尔战役和卡斯蒂永战役等决定性战役中,火炮的身影都有出现,并且还在不断进步,直至今天。

然而,将野战火炮当做常备军和正规军来训练的君主只有勃艮第的大胆查理,这位伟大的军事改革家。

这个时候,勃艮第拥有全欧洲最庞大和最先进的炮兵部队,包括各色各样,种类繁多的野战炮和攻城炮,建制齐全,威力不俗。

勃艮第的野战火炮型号较小,可以用马匹拖拽,在战斗中转向和调位也不像攻城火炮那么困难,发射中小型铅弹。

单论野战能力,大胆查理手上的勃艮第强军在整个欧洲都是独一档的,他能在路易十一手上坚持那么多年,甚至到目前为止不落下风,自然有他的独道威慑力。

当然,他在外交手段上被路易十一扔出老远,被蜘蛛国王处处戏耍,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疲于奔命。

这个时候的野战火炮威力不大,需要提前摆好炮兵阵地,主要发挥威慑作用,可以极大打击敌方士气,提振我方信心。

如果对手有火炮而我方没有,我军在持续不断的炮火打击下很可能感到恐慌,士气就会一降再降。

杀伤力或许还在其次,但被压着打的感觉实在不太好受。

在即将展开的大土耳其战役中,以撒的对手奥斯曼帝国就拥有伊斯兰世界最为健全的炮兵系统,小号的野战火炮和大号的攻城火炮都有一些。

财政紧缺的穆罕默德二世可没这个功夫来继续发展火炮部队,但他的好父亲却留下了一个成建制的炮兵体系,炮手培养,火炮铸造,炮击战术……

把奥斯曼人当柏柏尔人来打,一定会吃大亏。

再就是炮塔和炮楼,据以撒观察,奥斯曼人为了防范登陆,在爱琴海壁垒的多座堡垒上设置了陆基炮台,黑洞洞的炮口瞄准海面。

在这些炮台面前,海军舰船不占优势,以撒麾下的不少海盗已经吃过了苦头。

陆基炮台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不少国家都在使用,英格兰人的伦敦塔早在一百年前就装上了几十门火炮,奥斯曼人在割喉堡和安纳托利亚堡垒上也用到了这种东西。

东罗马帝国也是一样,不仅在割喉堡上继续加装火炮,还在加里波利,直布罗陀等海峡要塞上建造了炮楼。

再往后,以撒还准备仿照斯特凡三世,在多瑙河两岸建造炮塔,将多瑙河下游彻底封锁起来。

从前,东罗马帝国在野战火炮上的确没花多少功夫,大把的金钱都被运用到新式火枪的开发和列装上了,这次恰逢大土耳其战争,正好可以对军队的火炮体系进行一次升级。

勃艮第的东西确实有可取之处,那就应该学习,这几个勃艮第教官是自己高薪租过来的,希望他们能为东罗马炮兵带来一些改变。

当然,以撒不可能像大胆查理一样过分重视野战炮兵,限制太大,意外太多,更加稳定而高效的枪刺大方阵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莱尔阁下,不提火炮,您认为我们的火枪如何?”

以撒看向勃艮第炮长。

“很不错,我本以为公爵大人已经很重视火枪了,没想到您才是集大成者。”

莱尔严肃起来。

“公爵大人的军队中,也有数目众多的火枪手,但他们还在使用老式的火门枪,比不上您的穆什科特重型火绳枪。”

“还有您的大方阵,简直太适合平原作战了,我已经将这些写信告诉了公爵大人,相信他会很感兴趣的。”

“那么我之前的提议……”

以撒看着他。

“我认为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勃艮第协助您组建炮兵学院,教育您的炮手,您则为我们派去大方阵教官,帮我们组建勃艮第大方阵。”

莱尔说道。

“再就是您上次送给我的簧轮枪,也非常值得学习。”

“行,我会向查理公爵写信,争取早日将炮兵学院建立起来。”

以撒点点头。

“我们两国之间没什么利益冲突,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一门火炮突然炸膛了,周围的炮手惨叫着滚向一边。

“胡闹!您的炮手真需要训练了,老是操纵大号的攻城炮,完全转不过思维!”

莱尔气急败坏地骂道。

“我下去看看。”

莱尔自顾自地走了,以撒拍拍曼努埃尔。

“我准备组建加里波利炮兵学院,系统性培养炮手和炮兵军官,虽然暂时看不出什么效果,但后人一定会感谢我的。”

“等学院落成,你也可以派一些塞尔维亚留学生前来学习。”

“那就多谢皇兄了,我也很早就听说过法式炮兵的先进。”

曼努埃尔笑道。

“我们在这方面的确有些落后,除了我们外,奥斯曼,匈牙利,波兰,我们这些东方国家在军事创新上还是比不过法兰西人。”

“嗯,我们之前面对的敌人都不怎么使用火炮,法兰西人可谓年年战争,他们的火炮战术是在一次次战争中锤炼出来的。”

以撒说着。

“等我把这批炮手培养出来,你就跟我去其他几个集结点视察吧,北非的部队正在向伯罗奔尼撒集结,我得去看看。”

“我还以为您会把军队集结到一起。”

曼努埃尔耸耸肩。

“不能集结到一起,至于为什么,你以后会知道的。”

以撒笑而不答。

“那您准备什么时候攻打奥斯曼人呢?”

曼努埃尔问道。

“现在还不行,军队没有整编完成,粮草和军需没有囤积完毕,天气不好,海面风浪大。”

以撒望向远处的海面。

“现在才一月,我们估计会等到夏秋之交,这个时候适合出兵。”

“趁着这个机会,我得好好把各个军团整训一下,就让奥斯曼人在惶恐中再等几个月吧!”

“到时候,神明会帮助我们的。”

以撒嘿嘿一笑,环顾四周,目光悠远。

火炮继续轰鸣,战士继续喊杀,海风依旧吹拂,吹过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的田野和乡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