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47章 主日学校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47章 主日学校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47章 主日学校

两人从王宫内走出,骑上骏马,在亲卫队的掩护下,走上迦太基城的大街。

“看来这街道又该拓宽了。”

以撒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不由自主地说。

“人多了,车多了,是该扩宽了。”

巴西利厄斯点点头,立马从马鞍中掏出纸笔,记下来。

“随着西部驿站的完善,交通便利了不少,越来越多的商品可以流入城市,工坊区的几家马车作坊整日忙碌,还是赶不上订单的增加速度。”

“这都是您的功劳啊,陛下。”

“真意外,你竟然还会说些好话。”

以撒有些意外地看向巴西利厄斯。

“这并非我一人的功劳,你也有一份。”

“至少,几年前的迦太基还没有这般整洁,很多地方都非常混乱,盗窃,抢劫和谋杀之事时有发生。”

“现在,迦太基市面上焕然一新,每一间店面和每一个集市都做好了登记,什么时候收税,该收多少税,你都打理得清清楚楚。”

“还有百姓的身份登记,户口登记,每一条街执勤长老的设置,你都做得很好。”

“在其他以转业军人为执政官的城市,这些东西都没有做得如此出色,甚至不少地方还采用放养态度。”

“看来以后还是得尽快完善政府机构,一直这么下去,终究不是办法。”

“陛下能够如此想,说明我此前的工作都是有价值的。”

巴西利厄斯欣慰地说。

“不过,若不是陛下在外征战,这一切都是无根浮萍,随时都可能被外敌撕碎。”

以撒没有说话,轻轻点头。

街道上的市民看见了以撒和他的亲卫,纷纷挥手致意,脸色红润而健康,眼里尽是尊崇和敬意。

“这样的场景着实使人振奋,我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来。”

以撒感慨道。

“希望有一天,每一个罗马人的锅里都有一只鸡,每一个中产市民的家里都有一辆马车。”

“呵呵,只要陛下还在,帝国的复兴绝不会停止。”

巴西利厄斯笑道。

以撒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

“迦太基孤儿院最近怎么样了?”

以撒问道。

“挺不错的,现在已经有九百名孤儿了。”

巴西利厄斯回复道。

“现在的孤儿院还是太小了,估计还得扩建。”

“还小?我可是把自己在迦太基最大的一幢庄园划给他们了。”

以撒皱皱眉,叹口气。

“算了,再给他们一幢吧,本来那是留给我女儿的,现在充当孤儿院,这是好事,上帝也会保佑我的萨洛尼卡的。”

“一定会的。”

巴西利厄斯眼见又骗来了一座皇室产业,非常开心。

“还有,你别老把主意打到我身上,还有那么多的贵族富商,你也去问他们要一些。”

以撒说道。

“如果他们不爱听你的,不想为帝国做贡献,那就让教士去说服他们,如果以信仰的名义做善事,会有人愿意的。”

“是,我明白。”

巴西利厄斯点点头。

又穿过一条人声鼎沸的街道,一行人来到郊区,眼前是一片大大的工地,工人们在大理石上精心雕刻,工程师围在桌边讨论图纸。

“这是我规划的新区,以文体事业为主,主要是为了丰富人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增加他们对城市和国家的向心力。”

巴西利厄斯对着工地指指点点。

“建筑代表文明,当蛮荒之地的异族看到我们繁盛的文化,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自卑感和尊敬感,甚至自愿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您现在站着的土地上曾经矗立着古代共和国留下的废墟,我以这些废墟为基础,能修复的修复,不能修复的推倒重建。”

“一批工程包括一座竞技场,一座斗兽场,一座图书馆,一座跑马场和一座大剧院,本来还准备搭建一座大浴场,但水资源有限,被迫放弃。”

“现在完工了多少?”

以撒问道。

“跑马场和竞技场完工了,其他的都还在建。”

巴西利厄斯尴尬地指了指已经基本落成的跑马场和竞技场。

“跑马场是诺塔拉斯老大公出钱建设的,他是个爱马人士,现在老了,骑不动马,但依旧喜欢看人骑马。”

巴西利厄斯冲远处的跑马场努了努嘴。

“他的条件是,希望我们可以定期举办赛马比赛,允许正常的博彩活动。”

“可以,赛马业也是个大产业,可以丰富百姓的日常生活,君士坦丁堡和迦太基的跑马场都可以开展赛马,但税收必须拉高,绝不允许大多百姓将辛苦钱投入赌博中。”

以撒首肯道。

“越来越多的人爱马,好骑马,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民的好勇精神,这是好事。”

“竞技场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骑士竞技场和奴隶角斗场,前一个规模较小,后一个十分庞大,可以容纳三千名观众。”

巴西利厄斯继续介绍。

以撒看了看竞技场,依旧是仿古建筑,基本上参照了罗马城中的罗马竞技场,只不过没有那么精美的浮雕。

“钱只有这么多了,罗马城的竞技场可是能足足容纳几万人呢。”

巴西利厄斯惋惜地说。

“差不多了,再大就劳民伤财了。”

以撒不置可否地耸耸肩。

“竞技场又是谁出钱建设的?”

“骑士竞技场是您的儿子阿莱克修斯出资的,没有什么条件,并且特地叮嘱我们要禁止博彩,只要求每月举办一次骑士竞技大会,他会力所能及地提供奖品。”

巴西利厄斯说道。

“角斗场是北非的几个奴隶贩子出钱建设的,他们希望定期让奴隶上去决斗,就像古代那样,并要求一半的门票收入和博彩税收。”

“可以,但不能太野蛮血腥,战败者可以投降,不准随意杀戮,以免城市形象受损。”

以撒说道。

“胜利者免去奴籍,战败者继续当奴隶,就是这样。”

“嗯,我会跟他们做出谈判的。”

巴西利厄斯提笔记下。

“斗兽场也差不多完工了,我建议您要求殖民地进献异兽,最好是狮子,老虎,棕熊之类的象征勇武的猛兽。”

“虽然已经有一个罗斯商人将家里养的熊送给我们了,但他的熊太懒,没办法用。”

“好的,我会叮嘱殖民大臣。”

“还有,斗兽全凭自愿,有些人的确喜欢挑战自己,但大部分人肯定心怀恐惧,不准强迫,你得做好监管。”

以撒回过头,望了望其余几座建筑,要么仍是一片废墟,要么连地基都没搭起来。

“建好的几座建筑都有人出资,那我给你的三千个索利都斯呢?你贪了?”

“怎么敢啊,陛下。”

“每一笔钱财都有详细的记载,迦太基的法官不喜欢我,向来盯我很紧,您要是不信,去问他好了。”

巴西利厄斯连忙挥手否认。

“前几座建筑都是有利可图的,尤其是博彩,不仅商人和贵族喜欢,百姓也喜欢。”

“我之前在迦太基城弄了一个信箱,任何百姓只要有意见都可以往里面塞,结果很多人都提出城市缺乏娱乐项目,我才将这几座建筑放在第一位。”

“我最想建造的其实是图书馆和大剧院,但一方面耗时长久,另一方面没人愿意投资,导致工程进展缓慢。”

“您给的三千个索利都斯都花到实处了,但还是很快就花完了,材料,人工,运费,这都需要很多钱。”

“您虽然有很多奴隶充当免费劳动力,但工程师和高级工匠还是得出钱聘请的,这些钱没办法省。”

“还有文体区的住宅,配套的商业街,水渠和其余基础设施,这些都得花钱。”

见以撒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巴西利厄斯明智地闭上了嘴巴。

想了想,他又开口道。

“陛下,在我的规划中,文体区将作为迦太基的一个新区,如果可以修建完成,是可以承载大量人口的,迦太基城至少可以扩张三分之一,税收和人民幸福度也会迎来大量提升。”

“如果您愿意再给我三千个索利都斯,让我把新区建设完成,我可以保证在五年内收回成本,也许还能有所剩余。”

“况且,文化事业对国家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只要您的城市足够发达,移民自然源源不断,同化也会轻松很多。”

以撒沉默片刻,缓缓开口。

“我最近准备扩军,三千个索利都斯没有,最多给你一千。”

“现在君士坦丁堡,迦太基和帖撒罗尼迦都在开展大建设,君士坦丁堡的工业新区,金融区和帖撒罗尼迦的大学都需要用钱,这里用一点,那里用一点,你以为我是下金蛋的鸡么?”

“而且,你招引投资的手段明显不到位,先请几个马戏团,或者歌手诗人什么的来迦太基做露天演出,把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号召他们捐钱捐款来建设自己的城市。”

“再者,给歌剧院和图书馆改个名吧,就叫神圣歌剧院和圣安德鲁图书馆,找几个在民间声望高的教士来为建筑赐福,从而让信仰虔诚的商人和贵族出钱出力。”

“短时间内没有大量金钱可以给你了,等第二波东印度商船回来,或许还能再给一笔。”

“那好吧,我再想想办法。”

巴西利厄斯叹息一声,在纸上记下以撒提出的建议,突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我上次给长公主上课时,偶然听她说,您还有一笔预留款,独立于各项开销之外,似乎留了好多年了,您看——”

“想都别想!”

以撒顿时炸毛了,打断巴西利厄斯的话。

“这是我留给儿女结婚用的,查士丁尼一千五百个索利都斯,阿莱克修斯八百,两个小的暂时只有五百,都是我这二十多年从自己的开销中节省出来的。”

“查士丁尼马上就要办婚礼了,你敢从他手里掏钱,就不怕被记恨上?”

“都是为了罗马和人民,又怕什么记恨呢。”

巴西利厄斯摇摇头。

“况且,皇后应该也挺有钱的,就算您将您的预留款暂时给我,皇子的婚礼也不可能会因为没钱而降低档次吧?”

“那你去问他们要,如果查士丁尼和阿莱克修斯愿意给,你就来我这里支取。”

以撒无奈地摇摇头。

“好吧,我等会儿就去给他们写信。”

看了看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以撒转过头,看了看高高升起的太阳,又从口袋中掏出一封信,略微翻了翻。

“你这就去吧,该看的也看完了,跑马场和竞技场可以开始举办比赛了,等第一天比赛时,我会前来观看。”“我还有其他事,先走了。”

以撒和巴西利厄斯分别,在亲卫队的保护下,来到迦太基工坊区的小教堂。

迦太基的工坊区坐落于城西南的山脚下,山上的泉水汩汩流淌,注入迈杰尔达河,为简单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与君士坦丁堡不同,迦太基的工坊区虽然在规模上与前者相差无几,但种类更加单一,仅仅分为三个区,分别是冶金区,纺织区和农产品加工区。

由于阿特拉斯山脉丰富的铁矿资源,迦太基的冶金区非常庞大,各种金属的年产量等于君士坦丁堡工坊区和帖撒罗尼迦工坊区的总和,武器铠甲和火枪火炮的产量也非常可观。

纺织区规模一般,主要有以撒投资建设的迦太基棉纺厂,麻纺厂和羊毛纺织厂,其他商人也拥有几座不小的纺织厂,马车工坊和家具制造厂,主要负责供应中低端市场,虽然产量不错,但在利润上依旧赶不上君士坦丁堡,帖撒罗尼迦和米斯特拉斯等地的纺织区。

即使在棉纺织品出现后,丝绸依旧是最值钱的织物,它不仅仅是一种衣物,更是一种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品。

农产品加工区则乏善可陈,和君士坦丁堡相差无几,只是多了不少由柏柏尔人投资建设的椰枣加工厂。

迦太基的工坊区还是照搬君士坦丁堡的老样子,将城中已有的简单工业集中在一起,原材料供应和商品销售都交给商业同业工会和政府部门,工坊主和工人只需要埋头苦干,干的越多,挣的就越多。

在这个时代,压根不需要担心什么生产过剩,就算国内市场饱和了,以撒还有埃及和刚果来进行泄洪。

以撒翻身下马,走进小教堂。

教堂里的弥撒刚刚结束,工人家属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堂,见到以撒和亲卫,纷纷鞠躬行礼,自发地让出一条道路。

以撒冲他们微笑地点点头,在众人尊敬和爱戴的眼神中走进大厅,找到本堂神父。

神父非常年轻,是个柏柏尔人,祖籍比林奇,是以撒统治下第一批成长起来的北非本土神父,而且是工人出身,能够得到工人及工人家属的爱戴和尊敬。

“埃德拉斯神父,我到了,不知您说得那位贝卡斯先生今日来了吗?”

以撒问道。

“我就是,陛下,每天都在。”

埃德拉斯神父旁边的中年男人向以撒深深鞠躬,眼中满是激动,红红的酒糟鼻显得越发红润。

“陛下,贝卡斯先生,请随我来。”

以撒和贝卡斯跟在埃德拉斯身后,走进他的书房。

书房中正煮着一壶路易波士茶,埃德拉斯拿出三个玻璃杯,斟上琥珀色的茶水。

“贝卡斯,听说你想见我,是有什么事?”

“是的,陛下,我正准备过几天去王宫拜见您,没想到您亲自过来了。”

贝卡斯快速说道,举着玻璃杯的右手微微颤抖。

“您可能不清楚,我的父亲曾跟您打过仗,在科林斯之战中牺牲,都有二十年了。”

“他的灵魂一定会升入天堂的。”

以撒轻轻点头。

“我想也是的,在父亲死后,我和母亲带着您的抚恤金辗转在各个城市中,后来迦太基光复,我就来到这里,从一位忙着逃走的哈夫斯人手中收购了一座铁匠铺,师傅和学徒全部留用下来。”

贝卡斯在胸前画上一个十字,继续说道。

“后来,我的铁匠铺侥幸得到了军队的订单,挣到了不少钱,我靠着这些钱继续收购其他的铁匠铺,最终响应您的号召,将这些铁匠铺整合起来,变为一个完整的冶铁工坊。”

“嗯,挺好,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以撒喝下一口路易波士,随口问道。

“是这样,我发现,您的工坊区虽然看起来蒸蒸日上,但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贝卡斯搓着手,有些犹豫。

“直说就行,有问题就得改,能发现问题也是大功一件。”

以撒说道。

“陛下,现在的冶金区采用木炭为主要燃料,随着冶铁工坊的扩大,附近的几座树林被砍伐一空,很多山头都变得光秃秃的。”

贝卡斯说着,指了指窗外的土山,土山上已经没有多少高大树木,黄色的土地上长着稀疏的杂草和灌木。

“不仅是迦太基,我曾去君士坦丁堡考察过,那里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果我们的冶铁业继续发展,迟早会把附近的树木都砍光。”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得不前往更远的山林砍木烧柴,导致成本大为提高。”

“不仅如此,城市附近的树林砍伐一空后,每逢雨季,很容易发水灾,这对城市的发展十分不利。”

以撒微微颔首,的确已经有官员向自己反应过这个问题,但暂时还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工业的发展需要燃料,百姓的生活需要燃料,北非虽然以土石建筑居多,依旧少不了木头。

“陛下,前年的这个时候,我遇上了一群英格兰商人,从他们口中得知,英格兰的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使用一种名为煤炭的黑色矿产作为生活燃料,当时我就想,能不能以煤炭取代木炭来进行矿物冶炼呢?”

“成功了吗?”

以撒问道。

“只取得了部分成功,陛下。”

贝卡斯尴尬地笑笑。

“用煤炭炼出来的铁太脆了,往往还需要用木炭再炼一遍,成本并没有降低。”

“但我认为,这个发展方向是对的,这次求见陛下,也是希望能够获得部分研究资金,从而寻找煤炭炼铁的出路。”

以撒闻言,无奈地摇摇头。

最近找他要钱的人实在太多了,东印度公司带来的收益的确十分可观,但也不是无穷无尽的啊!

“贝卡斯,你说的这个问题我很早就发现了,你的研究方向十分正确,但光凭自己,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突破。”

“你也知道,我们的第二批东印度舰队已经扬帆起航了,我已经叮嘱过他们,到了印度后,着重搜寻有关科技和文化的书籍,大力招揽先进人才。”

其实,刚刚开采出来的煤矿石是没办法直接用于冶炼的,必须进行一道加工来将煤炭转变为焦炭。

对于15世纪末的地中海世界来说,焦炭炼铁是非常高端而先进的技术,甚至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是,在遥远的东方,早在许多年前前,人们就开始使用焦炭进行矿物冶炼和生活取暖。

在唐朝末年,勤劳而富有智慧的东方人开始摸索更加先进的炼铁技术,出现了焦炭的雏形,后来,焦炭炼铁法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大发展,到明代已经臻于成熟,并开始向周边扩散。

而且,当前在地中海世界已经广泛使用的早期高炉炼铁法也是从东方传过来的,据今天也不过两个世纪。

“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印度也是文明古国,同样诞生出了璀璨的文明,他们的炼铁技术和炼钢技术也比我们强,值得学习和借鉴。”

以撒说道。

印度的炼铁业同样历史悠久,乌兹钢就是他们的手笔。

“第二批东印度舰队会着重搜集东方的先进技术,包括乌兹钢,木质人力纺织机,煤炭炼焦技术和焦炭炼铁技术。”

“你再等上一阵子,等第二批东印度舰队回来了,我或许就能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以撒承诺道。

他十分清楚,现在最先进的焦炭炼铁技术也不可能达到近现代的水平,不可能完全将木炭取代,但这终究是技术的进步,值得推广和鼓励。

保留一颗科学的种子,在战争的刺激和财富的浇灌下,很可能会在日后长成参天大树。

“陛下,您是说,学习印度人?”

贝卡斯小心地问道。

“他们也有这么好的技术?”

“不止是印度人,还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甚至是马六甲人。”

“别小看他们,贝卡斯。”

以撒喝下一口茶,看向贝卡斯。

“他们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于我们,只要是好的,没什么不能学习,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这样才能有所长进。”

其实,15世纪末的欧洲还没有完成文艺复兴,大航海也才刚刚开始,科学技术并不比东方的阿拉伯,波斯,印度和华夏强。

造船业的确是遥遥领先,火枪略有领先,天文学和数学有所发展,造纸业和印刷业基本追平,其他方面还真就全盘落后。

尤其是医学,城镇规划等涉及民生的技术,比东方还差得远。

以撒大力招揽阿拉伯医生,将著名的阿拉伯《医典》翻译为希腊文和拉丁文,就是为了快速推动帝国的医学进步,尽快进入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解剖时代,摆脱愚昧与无知。

至于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些东西压根没有先进与否的概念,一件好的西非土著工艺品照样可以得到欧洲贵族的喜爱。

“好的,陛下。”

贝卡斯没要到钱,遗憾地点点头。

“尽管如此,我在信上的承诺依旧有效,学校已经建立好了,第一批学生已经招收完毕。”

“陛下,贝卡斯先生是著名的慈善家,出资建设工人学校也是响应您的号召,这是帝国第一所主日学校。”

埃德拉斯神父为以撒斟满茶汁,笑着补充道。

主日学校,顾名思义,在星期日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会学校,为底层百姓提供一个学习宗教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机会。

这当然也是以撒的手笔,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素质,同化异族人民。

主日学校由商人,贵族和教会出资建设,是一种慈善学校,提供免费教育,教师多为博学多才的神父。

以撒目前是没有能力开展全民义务教育的,只能通过这种手段来略做弥补。

“这很好,这所主日学校是由你来担任教师么?”

以撒看向埃德拉斯神父。

“是的,学生都是工人子弟,我也是工人出身,在神学和文学教育之余,也能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工艺知识。”

埃德拉斯神父点点头。

“辛苦你了,教学必备的书籍,纸张和笔墨可以向商业同业工会购买,我会叮嘱他们给你最优惠的价格。”

以撒说道。

“主日学校对帝国意义重大,我会要求其他教区向你们学习,同时号召商人和贵族出资捐款。”

以撒想了想,再度看向神父。

“既然是第一所主日学校,不妨把规模扩大些,我记得这附近有一座小庄园,二十年前属于哈夫斯家族,我在去年送给了我的次子阿莱克修斯,你给他写封信,请求将庄园改造成主日学校,他应该不会拒绝。”

“还有帝国的商人阶层和商业贵族阶层,他们在二十年里跟着我挣了不少钱,是时候回馈社会了。”

“正教没有赎罪券,不妨就把这些慈善事业神圣化,捐的钱越多,日后上天堂的几率就越大,过去造就的罪孽也能得到原谅。”

你信奉上帝?那为了上帝的神圣事业捐些钱,应该没问题吧?

不想捐?那肯定是你的信仰不够虔诚,以后再有什么好的商机,一定不会带你。

“行了,那就这么多,我还得回去准备一下。”

以撒将路易波士茶一饮而尽,走出小教堂。

1466年春,东罗马帝国开始整顿内政,在各大城市开展大建设工程,大量的资金从上层流入民间,给普通百姓提供便利。

3月20日,以撒在迦太基王宫签署法令,号召各个教区建立主日学校,号召上层信徒捐钱出力。

远在保加利亚垦荒区的二皇子阿莱克修斯率先响应号召,将父亲和祖父赠予的四座庄园全部捐给迦太基,君士坦丁堡和比林奇的主日学校,条件是允许农奴的孩子参加教育,禁止身份歧视。

在此之后,皇族的其他成员也相继捐赠钱财,提供场地,大皇子查士丁尼以未婚妻伊莎贝拉的名义将自己在迦太基最大的庄园捐给了教会,并将其更名为伊莎贝拉学院,后续的教育经费将由伊莎贝拉提供。

皇族做出了表率,其他大贵族也不好一毛不拔,一时间,各种各样的主日学校纷纷涌现,部分小贵族虽然出不起教育经费,但允许学生们使用他们闲置的住宅来进行教学活动。

近年来,农业技术得到了提升,冶铁业的兴盛使铁制农具大量流入民间,养殖业的发展让农民手中的牲畜越来越多,农民和市民手中的财富都得到了很大的增长,年幼的孩子不再需要整日待在家里帮助父母,稍微开明的父母也愿意将孩子送往主日学校。

为了提高贵族们的积极性,以撒还在迦太基和君士坦丁堡修建了纪念碑,将对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贵族和富商的名字雕刻在纪念碑上,接受百姓的敬仰和教士的祝福。

时间飞速流逝,在大建设带来的火热氛围中,春季将尽,盛夏将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