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46章 帝国孤儿院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46章 帝国孤儿院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46章 帝国孤儿院

第246章 帝国孤儿院

1466年的春天温暖而舒适,东罗马帝国结束了长久的征战,进入到和平与发展的时期。

意大利地区,拉斯佩齐亚大公会议有条不紊地展开,来自地中海各地的教士齐聚一堂。

一场大公会议往往会开很久,教士们需要时间来满足自己争吵不休的**,但会议的结局早在统治者的前期谈判中就已经确定了下来,他们的意愿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伊比利亚半岛的纷争远未停止,加泰罗尼亚人得到了法兰西贵族和纳瓦拉王国的援助,阿拉贡王国没能在短时间内结束纷争,在内战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卡斯蒂利亚的局势更加混乱,加利西亚地区爆发了近百年来第二次大叛乱,一个名为伟大兄弟会的组织占据了伊比利亚西北角的土地,抗拒国王和贵族的剥削。

然而,卡斯蒂利亚的内战双方显然对此无动于衷,围绕着托莱多和塞戈维亚两座城市展开争夺,战火燃遍了整个中部。

巴列奥略家族和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联姻事宜已经进入到最后的谈判阶段,远在塞戈维亚的伊莎贝拉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但她和外界的通信依旧受到严密的监视。

西境边疆区的阿贝尔伯爵拿到了以撒提供的初始资金,从南境军团中招揽了一批老部下,以此为基础在迦太基附近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正向贝贾亚城进军。

东印度舰队已经渡过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拉帕尔马总督区,准备依靠加那利洋流向南方继续航行。

在西非沿岸,他们会把搭载的货物倾销一空,获取充足的资金,从而购买东方的货物。

船不走空,这是基本的贸易常识。

保加利亚的战事已经彻底结束,索菲亚城被库曼游骑和保加利亚贵族搜刮一空,留给东罗马帝国的只是一座人口不足三千的空城。

留下部分守军戍卫西部边疆后,东罗马帝国保加利亚方面军就此解散,兵归故里,马放南山。

多瑙河下游平原上,皇家开垦团迎来了第一轮收获,由于播种仓促,水利工程尚未完工,马匹和其他牲畜尚有较大缺口,第一轮的收获只能说差强人意。

然而,大片的闲置土地依旧吸引了许多来自帝国内部的农民,人口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土地的短缺,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牲畜的增多使农民的生产效率大为提升,“贵族戍边疆”的政策又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不少农户选择将没有继承权的孩子打发出去,去往北方谋求生路。

在帝国的三片开垦区中,位于沙漠中的南境边疆区无疑是最不适宜农耕的,西境边疆区和保加利亚的土地各有千秋,东帝国的移民主要前往保加利亚,西欧各国的流民则把距离较近的西境边疆区视为第一目的地。

君士坦丁堡内,新规划的金融街吸引了绝大多数好奇和羡慕的目光,庄严大气的君士坦丁堡银行和金碧辉煌的君士坦丁堡证券交易所都矗立在这条街道上,除此之外,不少公司和商业同业工会也在这里建立了分部。

金融业是有门槛的,目前君士坦丁堡证券交易所还没有对底层市民开放,几大公司主要面向贵族和富商,东印度公司的股份在上市之前就已经被各个富豪瓜分干净,联合果品公司和皇家玫瑰公司则一直对外发行股份,吸引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首批对外发售的三大公司从事的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只有第一批投资者挣到了钱,才能带动更多尚处于观望状态的中小商人,自上而下,最后才是中产市民。

迦太基的三月阳光明媚,王宫的花园中,以撒正在举行一场家庭野餐,除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女婿和怀着身孕的妻子外,还有以撒的两个教子。

莱昂诺尔坐在躺椅上慢慢吃着果酱面包,温柔的眼光一会儿在儿女和丈夫的身上游动,一会儿在自己隆起的小腹上停留。

萨洛尼卡坐在树下,手上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小巴西尔趴在姐姐身边,手里拿着新鲜的柑橘,不时掰下一瓣,塞进姐姐的嘴里。

以撒的教子兼外甥,孔蒂的儿子泰提修斯正隐藏在另一棵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盯着树上的鸟巢,手上的弹弓早已蓄势待发。

以撒带着长子查士丁尼,教子阿尔布克尔克和女婿卡洛·托科围坐在餐桌前,桌上摆着美味的菜肴和陈酿的美酒。

“阿尔布克尔克,第一次来我们家吃饭,可还吃得习惯?”

以撒将一碟柠檬汁倒进烤鱼里,笑呵呵地看向年轻的葡萄牙俊杰。

“很丰盛,教父。”

阿尔布克尔克叉起一块烤鱼放进口中,感受着海鱼的鲜美和醇香。

“您的宴会不像西欧宫廷那么奢靡无度,但菜肴都十分美味,我很喜欢。”

阿尔布克尔克举起一杯葡萄酒,抿了一口。

“这些食材都是我派亲信从市面上买来的,在家宴中,市民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以撒笑笑,拿起一份葡萄叶包饭。

“比如这个,葡萄叶包饭,希腊地区的传统食物,在城市中比较常见,农村地区依旧吃不起。”

阿尔布克尔克接过包饭,啃了一口,含糊不清地问道。

“迦太基人也喜欢吃米饭么?我原来只知道阿拉贡人喜欢这些。”

“米饭是阿拉伯人带到地中海的,除了伊比利亚外,很多地方都有食用米饭的传统。”

以撒说着,又将一份包饭递给查士丁尼。

“这种作物其实不太适合在地中海沿岸种植,在东方分布广泛,印度就以米饭作为主食。”

“父皇,据我所知,地中海沿岸其实并非所有地方都不适合种植稻谷,埃及的稻产量就极高,单位产量甚至比麦子要高很多。”

查士丁尼耸耸肩,一口咬下半个包饭。

“这倒是的,埃及光照条件优越,尼罗河又保证了充足的水源,那里气候干旱,病害和虫害都较少,适合各种粮食作物的种植。”

以撒点点头。

尼罗河三角洲是一片农业沃土,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埃及水稻的单位产量位于世界第一。

“但是,饮食毕竟是一种文化,地中海人不把米饭当做主食,自然不会大规模种植。”

正说着,一名老宦官端着餐盘走进来,将几碗汤摆在几人面前。

查士丁尼舀起一勺汤,尝了尝,当即皱起眉头。

“海鲜汤,好腥!好咸!”

“没放酒,没放香料,盐倒是不少,厨子是什么回事?”

以撒瞟了他一眼,尝了一口汤。

“这就是帝国沿海居民常吃的东西,将各种海产,面粉和盐放进锅里,煮一锅大乱炖,有时也会放一些简单的圆白菜和椰枣。”

“在几十年前,煮盐业被贵族和商人牢牢掌控,百姓连盐都不敢多加,我最近在各地新建了很多煮盐场,这才将海盐的价格压下来。”

“他们没加香料,你应该好好想想这是为什么,难道是他们不喜欢么?”

以撒看向查士丁尼。

“我们这里不产香料,只能从东方买,价格居高不下,他们自然吃不起。”

“这也不是我的过错啊。”

查士丁尼抱怨道。

“他们缺香料,那我们就去东方要,他们缺肉,我们就引进更好的牲畜,他们连粮食都缺,那就得尽快对外购买,平抑粮价,同时开垦荒田,填饱百姓的肚子。”

以撒徐徐说道。

“作为一个君主,百姓有什么问题,你就得帮他们解决,他们的日子过好了,自然就会拥护你。”

“百姓们才不会在乎你建立了多么伟大的功绩,击败了多么难缠的强敌,他们在乎的就是衣食住行,吃好穿好,这就够了。”

“你要时刻记住,自己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是几百万的人民,让他们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以撒指了指自己面前的海鲜汤,看向长子。

“今天早上我去迦太基造船厂,路上遇到了几名渔夫,海产是他们送给我的,面粉是你弟弟自己种的,我特地命厨子按照普通百姓的标准来做这道菜,就是为了让你明白这个道理。”

“要想了解社会现状,绝不能偏听官员们的一面之词,绝不能完全相信他们的报表,去市面上走走,看看百姓在吃些什么,穿些什么,这就够了。”

“而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饮食文化非常重要,你想想,当一个外族人像我们一样吃喝,像我们一样生活,那他就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集体,再也分不清彼此。”

“当经济发展起来,人民生活安定而富裕,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自然会蓬勃发展,这就能起到很好的同化效果,比马匹和刀剑更加强而有力。”

说道这里,以撒顿了顿。

“至于那些被我们伤害过的民族,只要我们的文化足够繁荣,只要我们的科技足够发达,只要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更高,只要我们能够彻底让他们生不起一点反抗之心,他们自然会向我们靠拢,自然会争着抢着来当罗马人。”

“明白了吗?”

“这些道理我都懂。”

查士丁尼轻轻点头。

“论发展生产,支持文化,我不太懂,也不太喜欢管这些事情,可以交给信得过的大臣,我对自己的眼光一向很自信。”

“在我看来,正如您刚才所说,只要我们可以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自然会支持我们,文化和科技也会自然而然地蓬勃发展。”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财富,只要我们足够有钱,只要百姓足够有钱,我们的统治就不存在危机。”

查士丁尼摇摇头,将海鲜汤一饮而尽。

“陛下,您对百姓已经很好了,我小时候随家中长辈去过英格兰,在那里,不少贵族依旧保持着几百年前的**统治,林子,鱼塘,海产,蜜蜂……全都是属于贵族的,百姓要想使用,还得交上沉重的税赋。”阿尔布克尔克放下餐盘,摸出手帕擦嘴。

“在很多地方,百姓明明守着海滩,却连海鲜都吃不起。”

“您将这些资源的使用权全部放开,让百姓自由发展,看上去什么都不管,实际上蕴含着大智慧啊。”

“我前几天去马场买马,一路上看到的尽是一片生机,在葡萄牙,不少农户都养不起四个以上的孩子,但您的人民好像从来不会为了这些事情而发愁。”

阿尔布克尔克喝下一口酒,看向以撒。

“听说,他们孩子太多,负担太大后,还可以将多余的新生儿交给您,不用像以前一样抛之荒野,或者坐视他们活生生饿死,是么?”

“是的,这是我最新颁布的法令,一对夫妻在生育第五个孩子时,如果实在负担不起,可以将孩子交给帝国孤儿院,由我们进行抚养,一直到十四岁成年为止,无论民族,无论语言。”

“除了这些孩子外,父母双亡的孤儿也可以加入孤儿院,父亲在战场上牺牲的孩子会加入军属孤儿院,和帝国孤儿院不是一个系统。”

以撒见他感兴趣,微笑着点点头。

“现在,全帝国只有三所孤儿院,分别位于君士坦丁堡,迦太基和帖撒罗尼迦,共计两千三百多个孩子,从刚出生到十二岁都有。”

“在战场上失去丈夫的妇女将在这些孤儿院中担任护工,照料孩子,也能领取一份薪水,贴补家用。”

“真是个好计策,陛下。”

阿尔布克尔克感叹道。

“这样一来,小偷和强盗会减少很多,在孤儿院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将成为巴列奥略家族的忠实拥蹙。”

“但恐怕比较花钱吧?”

“的确,有些商人会向孤儿院定期捐款,但大头还是我们来出。”

以撒说道。

“最近类似孤儿院的民生工程非常多,要不是我在印度大挣了一笔,还真出不起这个钱。”

“现在又快没钱了,只能再去管印度人要了。”

以撒笑起来,查士丁尼也跟着大笑。

阿尔布克尔克看了看父子二人,无奈地撇撇嘴。

不愧是亲生父子,敛财的手段出奇地一致。

能抢别人的,绝不用自己的。

能剥削其他人,绝不亏待自己人。

“说得好,陛下,印度人软弱可欺,偏偏占据了那么多的财富,这是对上帝的一种亵渎,印度的财富理应属于最伟大的君主。”

想到这里,阿尔布克尔克连灌几口酒,脸上升起淡淡的红晕。

“等再过几年,请让我以您的名义前往印度,征讨不从,将无尽的财富献到您的脚边。”

“我看了马林迪人交给我们的阿拉伯海图,在印度的东边,还有一个富饶的国度,也是由萨拉森人统治,好像叫什么马六甲苏丹国,坐拥海峡通航之利,挣得盆满钵满。”

“如果我能在印度站稳脚跟,一定要将这个战略要地替您拿下。”

“好!”

以撒端起酒杯。

“为了财富,也为了远大理想。”

众人饮尽美酒,再度坐下。

以撒环顾几人,目光停留在女婿卡洛·托科的身上。

“卡洛,在想什么呢?最近一直没看到你的影子,跑去干嘛了?”

“陛下,最近一直在南边考察,买下了几片硝田,忙得脚不沾地。”

卡洛回过神,连忙答复道。

“最近几年,您在军队中大规模列装穆什科特火枪,不少欧洲国家也开始逐步提高火枪兵的数量,但硝田的产量还没跟上,这就导致硝石的价格一路走高。”

“我准备趁着这个时机创办一个公司,将硝石产业收拢起来,兴许能挣不少钱。”

卡洛平静地说。

“我派人考察过,整个欧洲适合开辟硝田的地方并不多,很多国家还在用厕所附近的硝土,效率很低,产量还极不稳定。”

“但是,北非一带有很多盐碱地,可以开辟大片高产硝田,部分地区还有不少硝石矿,完全可以形成一个产业,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甚至可以向欧洲出口。”

“嗯,做的不错,能看准商机,已经非常厉害了。”

以撒夸赞道。

硝石是制作黑火药的原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硝石市场将越来越大,的确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

“遇上了什么困难吗?”

以撒问道。

“钱不够了。”

卡洛尴尬地说。

“部分硝矿周围存在一些残存的柏柏尔部落,不得不聘请护卫,导致资金紧张。”

“去管萨洛尼卡要,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我平时给的不多,但她母亲和两个哥哥给了不少,小巴西尔的零花钱也在她那里。”

以撒转过头,冲抱着巴西尔讲故事的长女努了努嘴。

“她是你未婚妻,能不能要到看你的本事。”

“还有,你等会儿去找我的管家领一笔钱,记在萨洛尼卡名下,算我给她的嫁妆之一。”

以撒想了想。

“你要是想把这门生意做大,不妨去君士坦丁堡证券交易所上市引资,你是我的女婿,他们不会为难你的。”

“多谢父皇,我这就去!”

卡洛兴高采烈地站起身,正欲向萨洛尼卡跑去,想了想,转向路边的花丛,摘了一朵玫瑰。

萨洛尼卡没好气地收下玫瑰,又没好气地挥挥手,把卡洛赶走。

卡洛倒也不急,嘿嘿笑着,站在一边。

以撒没有管儿女辈的私事,回过头来。

又聊了一会儿,一名宦官带着一位年轻官员来到以撒身边。

来者正是迦太基留守大臣巴西利厄斯,此时的他看上去非常疲惫,但眼中满是喜悦和兴奋。

见他到来,刚刚还聊得火热的查士丁尼和阿尔布克尔克顿时停了下来,望向巴西利厄斯的眼神中满是不信任。

帝国高层都知道,这位富有才干的大臣是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不喜欢拉丁人,主张组建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政府机关,限制皇权,将皇权置于法律的监管下,从而避免日后出现昏君。

人人都清楚这对国家和民族有利,但要想统治者自动接受,可谓难于登天。

“巴西利厄斯,吃了吗?”

以撒温和地问。

“没有,陛下,不过我不饿。”

巴西利厄斯躬身行礼,快速说着。

“迦太基新一轮的文化工程已经完工大半,还请您前去检阅!”

“好吧,我还真想看看,拨给你的三千个索利都斯到底用没用到实处。”

以撒站起身,吩咐宦官收拾餐桌,带着巴西利厄斯走向宫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