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方和议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方和议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方和议

何白问及公孙瓒在魏郡的战果。袁绍大军有绎幕联军的牵制,魏郡守兵又没了麹义的主持抵挡。袁春卿领诸军四处围剿,然袁春卿乃无用的世家子弟,颜良、文丑虽勇,但军略又差了公孙瓒不少,根本阻止不了公孙瓒在魏郡的肆虐。

公孙瓒的一万骑军横行魏郡近月,连破梁期、武安、黎阳、元城、馆陶五城,烧毁魏郡万石粮仓二、三十座,使得魏郡三分之一的地盘大乱。破挡截兵马六支,杀敌近万人,令魏郡数万兵马乱如无头苍蝇。眼见形势大好,再有一月就可令袁绍失败。不料此时却传来后路问题,着实可惜。

公孙瓒既退,何白就不能继续进攻袁绍了。如果袁绍与袁术和睦是实,那么袁绍豫州的兵马就将全部解脱,而兖州刘岱一向支持袁绍,袁绍至少有二十万左右的兵马可以一用。纵然袁军不精,战力减半,就是十万大军也是个不小的压力。

现在是轮到青州进行防御战了。不过何白早有准备,倒也不怕。

接下来就是公孙瓒决定抛弃哪些地盘了。渤海、河间两郡国地近幽州将全部占下,中山属何白,也全部占据。巨鹿郡距离魏郡太近,只能保有靠近中山、常山的两三座城。

安平国背靠渤海、河间可以占据一半,以下博、武邑、观津一线防御袁绍。清河国将全部放弃,但是绎幕、鄃两县,何白想保留下来,做为防御袁军的左右桥头堡垒。但是两县的百姓,何白就全部迁回青州地界,并不留给袁绍一人。

二人刚刚议定,就忽闻营外有天使从长安前来。

何白与公孙瓒相视一眼,汉室虽衰,各有野心,但表面的面子还有要给的,于是各领文武出营迎接。来者居然是太尉马日磾与太仆赵岐。

马日磾乃马融的族子,自身也是大名士,还是朝中重臣。何白在京时,他就是太尉了。可说是天下武官的真正长官。而赵岐不说他的身份与名望,只说他的年纪,此时已有八十三、四岁,无论如何都不能怠慢了。

二人慌忙将马日磾、赵岐迎入营中,准备香案,恭身听诏。

马日磾看了众人一眼后,展开圣旨读道:“初平三年二月初三日,皇帝策书制诏曰,袁绍、公孙瓒因私事无故兴兵,两相攻伐。何白不劝兵止戈,反助公孙瓒,扩大战事……特命休兵。尔其钦哉。”

公孙瓒本要休兵,又如何不应。而何白被董卓借圣旨以皇帝的名义大骂了一通,心中不爽之极,却也无可奈何。马日磾令公孙瓒遣使袁营,致书袁绍,互相讲和。公孙瓒也不推辞,当及作书一封,令麾下安平人张吉前往。

原本天使是先至袁绍处宣旨的,要讲和也是袁绍先讲。但袁绍以常俗,谁先遣使谁就输的观念,坐等公孙瓒遣使。张吉一到,袁军立时欢庆起来,直言已军得胜。公孙瓒得报后大怒,若不是后路真的危险,必要袁绍好看。看看竟究是谁胜了。

何白与公孙瓒设宴况待天使,马日磾借酒劲佯醉问道:“老夫于长安时,尝听闻关东有天明所作的异梦流传,却不知详情。未知天明可否详解?”

何白一怔,马日磾动问,这可不好解释啊。于是笑道:“既是异梦,必然怪异。子不语怪力乱神之事,太尉乃名士,学富五车,无需下问。”

马日磾举杯说道:“老夫乃朝庭三公,匡扶汉室是应有之责。如今偶闻异梦,涉及汉室的存亡,怎能不问。”

何白无奈,马日磾早知异梦的之事,只想寻找正主详问,瞒也无用。自已早已做好天下人共伐青州之役,却也不怕。于是将自已所造异梦一一说明。

马日磾眉头深皱,抚须不语。抛开黄帝吐石一梦的真伪,何白的第二异梦之相,在关东大地已逐渐的相吻合。

从弘农郡起,至河南尹,过河内,达魏郡,一路之上人烟稀疏,百里不闻鸡犬。相较三年前,户籍何止减半。纵是号为天下第一的上州,冀州州治魏郡,饿殍也是遍地可见。听闻豫州之地,更是千里不闻人声,四处可见尸骸。

看来汉室真的到了崩亡之时了,自已身为三公之一,百官之首,上不能制董卓,下不能安黎庶,实在愧对汉室的厚恩。

感怀良久后,马日磾问道:“传国玉玺果真在建章殿南的井中?”

“正是。”

“此时玉玺何在?”

“我本已经奉还给东莱王。然而不想,近日东莱王被袁绍遣人从东莱国劫走,如今玉玺想来便在袁绍处吧。”

马日磾眉头更皱,之前在袁营时,袁绍居然没有告知自已,可见其心必异。不是欲扶立东莱王分裂汉室,就是想要奉玺自已为帝。马日磾长吐口气,转而笑问道:“玉玺失却,天明不惧自已复成顽石乎?”

何白笑道:“人与石又岂会两相转遍,充其量是我大事不成,华夏苗裔难存罢。不过我已命人在青州大力打造海船,不数年就可载得吏民十万人。若华夏无我何白的立足之地,我将扬帆出海,另寻大陆而居,以保存我华夏苗裔不灭。”

马日磾深深的看了何白数眼,不进可退,何白行事倒也滴水不漏,不令自已深陷绝境。又问道:“不知天明异梦之中,可曾涉及到汉祚尚存几许时间?”

何白说道:“昔日汉室有功于华夏,虽然失权,然汉祚不断。百年之内无忧也。北方汉民不失,则汉祚不绝。”

“汉民不失,汉祚不绝……百年无忧……”马日磾喃喃自语,最终长叹道:“不说百年,二十年后,老夫只怕都成黄土一杯,也管不了那么长远。只要汉祚二十年内不绝,老夫就有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了。”

赵岐也叹道:“正是,汉室将倾,早在十数年前就有传言,非止今日。你我力不能及,唯有勉力维峙罢了。”

身为朝庭的三公,马日磾无能为力,但看还是看的十分清楚。汉室的衰亡不是一日之事,而是众人齐心掘墓的结果。想要匡扶,也不是任何一人可以匡扶得了的。如今天下人人思乱,想要让天下诸侯重新顺服于汉室,那是不可能的。反正凭现在董卓所掌控的朝庭就决不可能。

原本朝庭诸公是把希望放在袁绍的身上,但此时看来,袁绍外忠实奸,也是私心极重的人。等真的掌控朝庭后,以他的家世,必是下一个王莽。

如此看来,倒是一早表露心迹的何白更显真诚可爱了。不管何白的异梦是真是假,但至少他表明了态度,对汉室绝对不会无礼太甚。汉室虽衰,但好歹也如周室一般,可以延续下来。至少可以保证百年无恙,身为汉臣,马日磾很满足了。日后汉室是否还有刘氏如光武一般复起,马日磾可管不了那么长远。

第二日,马日磾、赵岐准备返回长安复命,何白与公孙瓒率众恭送。马日磾突然神情一动,问道:“天明,你若处于我位,该如何去匡扶汉室?”

何白愕然的看着马日磾,挠挠头道:“先除董卓,收拢兵马,整顿吏治,垦植屯粮。再效强秦之策,西伐羌叛,南服西蜀,待关东乱战疲弊,挥师出关,以堂堂正正之势重临天下。”

马日磾眉头一展,笑道:“天明果真奇才也,然董卓凶厉,为人又多疑谨慎,当如何除之?”

何白笑道:“我闻董卓部将多在雒阳、弘农、河内、河东及武关诸地,长安兵马多是皇甫义真的旧部,董卓只有数千嫡系。只要能收买得董卓一、两员亲将,寻机刺杀,西凉军群龙无首,必会归服朝庭。”

“好,好,好。”马日磾大笑,抚住何白的手道:“天明虽然志向远大,但终究不愧是我大汉的忠臣也。”

见马日磾一行走远,公孙瓒不解的问道:“天明为何教马太尉如此?若汉室果真复兴,我等……”

“我等重新为臣就是,只要不称王称帝,汉室复兴,我等也不失万户侯之封。”何白笑道:“此策本是董卓预备所用的,教给马太尉也无甚关系。只是我料朝庭无人可以主持矣。汉室终难复兴……”

……

两军议定疆界时,袁绍十分不满,他要的是整个冀州,如今被公孙瓒与何白占了近半郡县去,是何道理?

就在此时,袁绍突闻魏郡因为征兵过激,有兵马叛乱。又有长安所署的冀州牧壶寿,会合黑山贼于毒、于抵根、眭固、陶升等数部兵马,响应乱兵。袭破袁春卿一军,斩杀太守栗成,邺城被攻破。贼人十馀部,共四、五万人聚会邺中,横行无忌。

突闻魏郡兵反乱,邺城被破的消息,袁军上下诸文武官员有家小在邺城的,皆忧愁震怖,面容失色。或起身啼泣,肯请袁绍回师平叛。

袁绍此时心中也是哀叹不已,自已素来宠爱幼子袁尚。在起兵讨董之时,就慌不急的从汝南将后妻刘氏与袁尚送至兖州处,希望妻兄刘岱能够保护他们。

后袁绍与公孙瓒相交恶,那公孙瓒同样与刘岱有亲,想让刘岱将二人送至幽州。幸好刘岱最终决定相助袁绍,并将刘氏与袁尚送至邺城与袁绍团聚。不料二人才刚到邺城不两月,就又有乱军与黑山贼来袭。

如今邺城被破,二人恐将不幸于难矣。袁绍心中又痛又惜,然而此时正是两军议和之时,但恐被公孙瓒与何白知晓,不但议和不成,更有军败的恶果。

袁绍于是容貌不变,神色自若,反而善言宽慰诸人。并令人速与青幽联军达成休战和议。何白不知正史中还有此事,所以对袁军没有怀疑,迅速的签定了和议。

何白令陈魁领兵两千守鄃县,刘洵领兵两千守绎幕、龙凑,文官加紧对两县十万百姓的迁移工作,自领大军先一步回返平原,准备接收移民工作。直到返回平原忙碌一阵后,方才得知魏郡之乱。

不过此时的袁军在回师后已速破壶寿与黑山贼,并引军进入朝歌鹿场山苍岩谷围剿于毒残部。战机已逝,不能奈何袁绍了。何白也只能叹息一声,清理此番青、幽、冀三州之战的得失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