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四十五章 义帝投袁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四十五章 义帝投袁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四十五章 义帝投袁

“什么?东莱王与何王太后,唐王妃三人不知所踪了?”

何白闻讯大惊,这又是怎么回事?东莱黄县位于后世山东的蓬莱市,内有东莱都尉张奋镇守,海上又有青州海军巡查沿海,何人能够将他们三人劫走。

何白左思又想不明,但感觉必与徐州陶谦有关。于是急领赵云并数十轻骑望北海奔去。途经济南、齐国,令济南国的黄忠、付刑、张辽等将与齐国的典韦、淳于琼做好准备,随时出动,这才回到北海剧县。

一入府衙,就见卢植、蔡邕、张昭等人忧心忡忡的聚于衙内商议。望见何白返回,急忙想要见礼,却被何白大手一挥,制止了。何白坐于主位,问道:“这究竟是如何回事?张奋,你说。”

东莱都尉张奋这才迟疑的拜道:“主公,属下自上任东莱都尉以来,奉主公之令于三月之内剿除了昌阳贼王营。随后就按北海之政,统计东莱全国的成年男丁,开设校场,预备军役操练之事。因为黄县有东莱王,也曾派有五百兵丁日夜守护,不敢轻易调离。”

“在半月前,东莱王传出要去不其县崂山游玩的消息。东莱王好玩乃是人所尽知之事,隔上几日就会出去一趟。属下虽然得报,但也没有多加在意。只是念及崂山路远,准备亲领五百兵丁扈从。”

“就在东莱王准备起程时,何王太后突然言说,久闻不其山中有不少方士、巫师在山中餐霞修炼,她在东莱无事,也想访求一试。为表心诚,想要亲自前往。属下没有多想,于是扈从东莱王与太后望北海而来。”

何白暗道:何太后不学无术,只对权利钱财重视,何时会想去求仙了道。如是自已与卢植听闻,必知有假。张奋不了解她,自然会被她所骗倒。

张奋又道:“行了三日,速度倒也不慢,眼见就到掖县。突然有黄县留守吏员来报,说兖州刺史刘岱的东莱牟平族人有异动,已据有了牟平城,并斩杀了牟平县令,挟裹数千百姓望黄县而来。”

“属下大惊,急欲返回平叛。此时何太后言说,叛军势大,黄县凶险,她与东莱王及王妃就不返回了,可自行继续前往不其崂山。到北海之后,自有北海的兵马扈从。属下心急平叛之事,一时没有多加分辨。于是就在掖县与之分别了。”

何白冷哼一声,有东莱列侯刘氏宗亲刘岱、刘繇的族人做乱,攻占城池,威逼国都,吸引世人的眼球,来帮助他们逃离,这行动计划可真是周到啊。就算是自已,只怕也会中计吧。

张昭轻咳一声,说道:“没有张都尉的来报,我等自然不知。东莱王进入北海之后一路轻车简行,于路虽有各县乡亭吏员闻知,但东莱王侍从只说已报知北海知晓,不久自有人前来追寻扈从。他们又怎敢干涉,再见的确是向不其县而去,所以并没有疑虑。”

“后来东莱王途经壮武时,有贼曹下吏寻迹在四处擒捉行刺主公的女刺客。在搜巡之际,偶遇王驾,警惕的他们这才有所怀疑,并命人回传。等我知晓东莱王途经北海国而不告时,急派王叔治领一千机动武卫前往护卫。”

此时一脸风尘之色的王脩拜道:“属下刚到胶东,却闻贼曹下吏留守的耳目回报,不其山中突现三千精兵,簇拥东莱王望琅琊国而去。属下闻报大惊,急行军前往追赶,却于黔陬县之西被伏兵所破。折兵大半,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东莱王被带出了东莱,进入琅琊国中。”

“后来属下派人前往琅琊国探查,但却毫无踪迹。又遣使者与驻守诸县的泰山将孙观所部取得联系,询问此事是否是徐州陶刺史所为,然而回报,徐州兵将毫不知情。”

“后来在使者的重金求问下,才知陶刺史得冀州使者的游说,将会借琅琊一国的道路予袁军使用。徐州将对袁军进入琅琊国一事可以不闻不问。属下闻报大惊,急回剧县,只是刚比主公早一步抵达。”

何白冷哼一声,说道:“我本想让东莱王于东莱自得其乐,脱离了汉室倾覆时的灾难。不想他却不知好歹,并不领我之情。也罢,也罢,天要下雨,娘……且看在他人之手,会不会有在东莱这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

暗怒了一会后,何白却并不担心。自已要走的是下层的百姓路线,而不是走上层的士族路线。相对士族来说,百姓们早已对汉室彻底的失望了,不然也不会有黄巾之乱发生。若非黄巾军没有雄主,这天下也许早就变色了。

如今一直还心怀汉室的,只有各地的士族与少许寒族罢了。何白大可在青州广开民智,发展民生,集聚粮草,并以庶民士子替代士族。有青州三百万百姓的支持,再有十万武装到牙齿的雄军,横推天下也不是不行。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由曹操去干吧。

何白又道:“陶谦借道袁绍,日后定有他的大害处。东莱王不知所踪,想来是与袁绍有绝对的关系。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汝等也不用太过担心,此事于我并非大害。”

卢植沉声说道:“东莱王为禅位的义帝,有大义名份。如今又复得传国玉玺,名份愈正。加上还有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在旁扶立,关东可能会一呼百应,复尊东莱王为帝。而袁绍明尊实篡,这天下之势……将尽入袁本初之手矣,此岂非大害?”

说完,卢植连连摇头。卢植是忠臣,更是智者。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各持兵势,不尊刘氏,这汉室实在是不可能匡扶得起了。为了天下百姓,卢植也没有一心要为汉室死节之心。一直在找寻能够平定天下,使天下复安之人。

历史中卢植选择了袁绍,而此世,卢植却选择了何白。如今何白势弱,卢植自然会为何白的处境担心了。

何白笑道:“袁绍自讨董以来,以盟主之名威行天下,关东诸州无不奉令行事。虽有异议,也不敢直言。敢直言者如乔瑁、王匡、韩馥皆亡矣。其此时正是得意之时,必然不会将东莱王迎入邺城尊奉为帝的。”

卢植等人闻言大惊,问道:“这怎么可能?尊王攘夷之策,自古就有齐桓、晋文用之称霸中原。后来又有秦末项氏尊奉楚义帝,横扫强秦之典故。袁绍岂会不明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作用?”

何白说道:“奉天子以令不臣,是以天子的威望来使自己壮大,尊奉朝廷来威服四方。叫那些不服朝廷管理,目无天子的家伙们自食其果。然而,在壮大自已的同时,天子的威望也会日渐高涨。日后若想取而代之,彼时天子的威望将是其篡逆的绊脚石也。”

“因此奉天子以令不臣,只有在自已本身的势力弱小时,又或真正的汉室忠臣才会去做。其他只要有一丝割据与篡逆之心的诸侯们,都不会去自讨苦吃的。”

“在这两年中,关东没有汉帝行使权威,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名望几乎可以横行天下,无人能与之相抗。他如果尊奉东莱王为汉帝,那这四世三公的名头就必然被汉帝所压制住,这对袁绍来说,只会弊远大于利。”

“至少袁绍在没有亲见奉天子令不臣之威时,是不会主动去做的。因此,袁绍决不会强奉东莱王为帝,只会故作不知,还会克意的淡化汉帝在关东的作用。”

卢植闻言只能长长的叹息一声了,何白所说不错。观袁绍近来的所行所为,在一年前时,他还有过匡扶天下,令汝南袁氏永霸朝堂之心。一年后的袁绍,以然生出了代汉自立之心。的确不会将汉帝放在心上了。东莱王被劫走,只会是汉室的忠义之臣所为,必不是袁绍下令。

何白恐青州吏民对于东莱王的逃离会产生不好的想法,只得留在北海,并来往于齐国青州城安抚人心。因为陶谦的首鼠两端,何白不得不将淳于琼及汪昭两部从齐国调来,驻扎于北海平昌、安丘及东莱的黔陬三城,防备徐州兵马。

不久后,果然如何白所料,泰山太守应劭在接到东莱王母子三人时大喜,急匆匆的护送东莱王望冀州而去,并早一步派出使者向袁绍汇报。

然而袁绍大怒,急令应劭就地将东莱王母子三人收押,不得送予冀州,更不得让他人知晓东莱王在其手中。只令应劭夺取东莱王的传国玉玺,亲自送到清河去。

应劭愕然,却也无奈,只得将东莱王三人囚于东平国寿张县,怀抱传国玉玺向清河而去。何太后这才大悔,万万没有想到袁绍竟会如此的苛待自已母子,不禁深责臧洪。

臧洪虽恨袁绍,却也直劝何太后,等袁绍平灭何白、公孙瓒之后,必杀袁绍为东莱王报此大仇。并向袁绍请令,为东平相看守东莱王母子。

然而袁绍虽欣赏臧洪,却也恼怒臧洪自作主张。若是臧洪汇集青州诸列侯、世族的力量攻占东莱,并向北海发起进攻,必会令何白措手不及。如今失了刘岱家族的人手,却只得到一个无甚大用的东莱王,实在是太不划算了。于是只任臧洪为寿张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