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何兴兵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何兴兵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何兴兵

做为主将,麹义首先说道:“我军出兵时,为步卒三万,骑卒两千。一路立营十二座,每座三百人,至去三千六百人。而从最初的战情探查,公孙瓒自界桥战败之后,虽折兵大半,然而还有两万左右的军队。其中骑卒至少七千以上,按一骑抵三卒计算,纵然减去士气因素,战力上并不比我军逊色。听闻公孙瓒还强行征兵数万,虽无大用,在声势上却胜过我军。”

“然而青州何白一军,有骑卒四千,步卒六千。虽然只才万人,但士气正旺,战力不下两万大军。我军遭至公孙瓒、何白两军的前后夹击,虽有绎慕城可守,形势已然大大的逊色敌方。”

“我军兵马虽不少,然精锐只有半数。敌军骑兵众多,特别公孙瓒又是极擅使用骑兵的,正面对战的风险极大。依我之见,当依城而守,以逸待劳,并向袁将军请求兵力支援。既然我军在清河的兵力上有优势,就应该全面发挥出来。若袁将军不愿增援绎慕,也可对鄃城展开攻势,让何军也首尾不能兼顾!”

逢纪嘿然冷笑:“麹中郎将,你该不是怯战吧?公孙瓒、何白的骑兵多?可我军的弓弩也多啊!上次在界桥,还不就是这么把公孙军击败的?哦,是了,主公没有将三千大黄弩这等军国重器交予麹中郎将使用,麹中郎将便不会打战了。”

郭图亦在旁阴测测的提示道:“麹中郎将,你不要忘了。出兵之前,主公与诸君议定,此战宜速不宜缓。特别是不能让公孙瓒缓过气来,要一气将公孙瓒驱离冀州。如此,冀州的损耗方不会太多。不然的话,一个破败的冀州,主公取来何用?而且麹中郎将不会是忘了主公所下的赏格吧?万户侯,青州刺史啊……”

崔巨业冷笑道:“麹中郎将,一个公孙瓒让你小心谨慎还好,区区一个何白也能让你警惕不已?若是麹中郎将怯战,且将两万大军交于我,我可在一日内击败何白一军。再返回与你共战公孙瓒。”

麹义在袁军之中,是很特殊的一个人物,他祖籍地虽是青州平原,但却迁移凉州达二十年。后来被征调冀州从军,但始终被人视为西凉胡蛮。特别是同为西凉人的董卓于京中作乱,更使麹义被冀州人氏所猜忌。

因此,前冀州刺史韩馥虽然召揽了他,但并不重用。反而事事限制、克扣,惹得麹义大怒,率兵反叛。

后来,虽投靠了袁绍,也为袁绍扫平了不少的障碍;又在南匈奴单于於夫罗反叛之际,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袁绍依然不喜欢这种轻易反复,粗鄙无礼的鲁莽武夫。

最终,麹义虽视自已为平原豪强,邻近冀州的青州人。但是冀州人从不拿他当自已人,袁绍等豫州人也拿他当外人。从而,麹义在冀州袁绍军中孤立无援,倍觉凄凉。

偏偏麹义用兵之能高绝,又自持其才。为人更有武人的通病,高傲自大。更难被以名士群自居的袁军文武所喜了。袁军之中,除了一个好学不倦的河间张颌之外,再无友善之人。

这三人的话听在麹义耳中,怎么听怎么觉得阴阳怪气。何白相对白马将军公孙瓒来说,武名的确不盛。但其在董卓讨伐战时,表现的可圈可点。特别是数路大军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何白一军折损最少,斩首迫降却多。一战下来,大军不见减少,却日见增多。

而且何白用兵极为稳重,考量细致,很少冒进,属于擅用正兵之人。不过前几年冀州有流传,何白大雪穿太行,奇袭黑山贼一战;与派遣黄忠乘船夜渡大河,巧取敖仓一战,也不失用奇之道。如此稳重,又深明奇正相合之道的人,会是如此好易与之辈么?

更别说何白年纪青青,并无大的动荡,就轻取青州六国为业。期间更自暴其意在天下,有代汉自立的雄心壮志。将来不管是天下真的三分而治,还是何白独霸天下,光是这份视天下英雄如无物的豪气,就令人心折不已。

不过麹义既然决定了要辅佐袁绍成事,那么迟早是要与志在天下的何白一战。麹义料知此战的结局不会太好,既然崔巨业想去试试何白的深浅,倒也正合心意。自已可在一旁看看何白的用兵之道,日后好有专门的针对之法。

思毕,麹义冷然说道:“崔副将既有如此的雄心壮志,倒也不是不可行,我可以让你领兵两万前去对战何白。但是,此战若败,日后你不得再对我的指挥冷嘲热讽,阴阳怪气。不然,我定军法从事。”

崔巨业心头一惊,马上却又哑然失笑。以两万人马对阵何白一万人马,胜易败难。麹义如此言说,不过是深恐失了界桥之战所得到的名望,所以不愿亲自领兵去战未知的何白军。

若是自已取胜,麹义身为主将,多少能得不少的功劳;自已若是大意战败,不是麹义亲自领军,名望自然无损,更可令自已不再对其日后的指挥多做干挠。此一举数得,谁说麹义是莽夫了,莽夫也有算计嘛。

不过麹义有算计,自已也不差。自已若能击败何白,在主公面前证明了自已的统军才能。再凭自已与主公的亲近友善关系,这将来的大军主将一职,还不定属谁呢。

崔巨业立即拱手应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青州兵通过又一次改制之后,主战兵力为两万余,各统兵大将是:

步军以典韦为破锋校尉,领兵三千,以成齐、张璋二司马为副,赵俨为参谋;以黄忠为建忠校尉,领兵三千,以武安国、刘政二司马为副,杜袭为参谋;以付刑为立义校尉,以车靖、管亥二司马为副,钟演为参谋;淳于琼昭信校尉领兵三千,以陆平、楚护二司马为副,荀衍为参谋。合计一万二千人。

骑军以张辽为骁骑校尉,领突骑二千五百,重骑五百,以杜雷、宋果二司马为副,满宠为参谋。以程昱为骑都尉,校尉王方为副,领突骑三千,其中还以吕虔为参谋,以荀祈、庾乘等为教授,相助程昱掌军。武斗血骑三千,由何白自领,以余化、耶荀二司马为副,是仪为参谋。加上李乾、李进兄弟的二千李氏义从军,总兵力共二万三千人。

其他将领宗宝升为北海都尉,升周泰为海军都尉,并与管承、蒋钦二都尉同领六千海军。海军中尚有新近召揽到的,后世江东虎臣董袭与凌统之父凌操,以及管承所荐的乐安人郭祖,为三都尉的副手,暂试军司马,共同护卫青州沿海。

三万青州辅兵,分别由原青州六大校尉管统、刘询、彭安、严敬、汪昭、岑壁六将统领。除管统、刘询二人还算稍好外,其他四人勉强胜任。

因为此六人的顺服,加上何白早已利用低级军官的调换,副职、参谋的渗透,比如任命关羽、张飞为管统、刘询的副手司马等手段,已将青州兵精锐尽掌手中,因此对此六人的职务暂时没有改动。

最后的五千机动防御步兵则由卢植、张昭、王修、罗培、以及何白的二老婆阿诺娃五人执掌,主要是负责州内的安全事物、对各级主要官员及衙门的保护工作。等于后世的武装警察部队。彻底让战兵、辅兵与地方事物分离开来,实施文武分治,让外人对青州兵失去渗透的机会。

此番增援龙凑公孙瓒的一战,何白共调动了程昱、王方所部的三千突骑,余化所部的一千武斗血骑,成齐、陆平所部的两千步卒,管统、刘询、关羽、张飞所直属的四千青州辅兵,共计一万大军。此外,尚有三千预备役的辎重兵,一千人的工匠与医疗兵,共一万四千人。

刚刚在绎慕城南二十里外下寨,第二日一早,袁绍军就大举出动,出兵两万前来叫战。

何白挠挠头,通过昨夜郑步麾下的一名西凉籍间谍,大胆假冒麹义私兵,深入袁军之中探查消息的报告后,对袁军内部的情况大至已清。只是袁军如此急匆匆的前来叫战,怎知自已一定会应。不应的话,难道他还敢强攻营寨不成?

何白召来诸将会商,笑道:“斥侯来报,绎慕袁军副将崔巨业,领兵两万向我军而来。我军初至,未知士气如何?体力充沛否?诸位认为是战,还是不战?”

张飞立时大叫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即敢来,我就杀他一个片甲不留。此战当战。”

成齐亦拜道:“主公,我部已先期装备了精良的武器甲具,不战上一场,岂不让利器蒙羞。该当迎头痛击才是。”

同样没能追随何白讨伐董卓的余化、陆平二人也同时应声叫战。他们三人扮贼为何白夺取青州费力不少,但功劳却不得公之大众,所以只能私下重赏。此次随军前来,本就是想以他们为主力,与袁军大战一场,好得些功劳以做升职之用,自然是想战了。而张飞生性好斗,不用说也是要战了。

何白又将眼光望向程昱、王方、管统、刘询、关羽、是仪等人,众人皆点头赞同,并不以数日的行军为累。何白见士心可用,于是拍板定议,决定出战。

“既然要战,那就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要狠狠地教训袁军一顿,不叫袁军再敢小视我青州兵了。此战出战的阵形当如何排列,诸位可有何想法。子羽,你是参谋,先说说你的看法。”何白又问道。

“喏。”是仪拜道:“主公,按袁军在界桥之战时的战报,袁军多强弩,多长矛大戟等重兵,缺少骑卒。因此与我军作战,也必然是强弩列于前,长矛大戟重兵排于其后,最后以骑卒追击。”

“而我军甲胄精良,防矢能力强。抵近之后,凭新式弓弩的上弦速度,绝对可以大胜袁军。因此我军人数虽少,但战力绝强。大可与敌军针锋相对,拼一拼麾下将士的勇武,以正兵强行破之。”

“真愚夫之见,哪里有半丝的兵法可言。”程昱一声耻笑,顿让是仪面色通红,不能自已。程昱视而不见,拱手说道:“兵者,诡道也。崔巨业一心速战,我军何必随他的意。界桥之战时,袁军不是三鼓未动么?我军大可效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