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利在于缓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一十六章 利在于缓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一十六章 利在于缓

朱灵是走了,但是朱灵一军全军覆没,回去也没什么好果子吃。对于这点,何白深信。只要朱灵不死在袁绍手中,终会重新回来归降自已的。

是役,敌将王摩被临阵生擒,何茂被团团围困,不得已领千余步卒投降。王摩、何茂不过是普通将领,只有团长级别的才能,虽然投降,但还不得信任。所幸年轻,何白于是将二人送至北海,先上上军校,洗洗脑子,观察使用一阵再说。

鄃县则继续交给季雍,并派平原都尉陈魁领兵三千镇守。做为地势平坦,只有一条鬲津河可守的平原城前哨。何白自领一万大军继续向北而去。

何白原本是不想与袁绍这么快就交锋的,但是有情报传回来,袁绍在击破公孙瓒之后,就会把目标转移到青州何白的身上。因此,何白不得不与袁绍在龙凑打上一场,是打消袁绍军的气焰也好,还是扶助公孙瓒一把也好,此战都必须得胜。

就在何白进军之时,何白支援公孙瓒的物资,早已通过黄河的运输,进入了公孙瓒军的屯粮之所修县,使者也提前到达了龙凑,向公孙瓒报讯。

再次被任为使者的孙乾拜道:“我家主公知晓公孙将军于界桥小败,各种物资定有折损,于是推迟了出兵之机,于州中收集物资。如今终于集齐,特遣在下前来送礼。此是礼单,第一批物资也随之抵达修武,此后还有数批物资,还请公孙将军接收。”

正因界桥战败,大军折损近半,一连半月都是满面阴沉的公孙瓒,再见到孙乾之后,终于缓和了下来。令其弟公孙越接过礼单,问道:“天明何时领军前来?所领大军又有几何?”

孙乾拜道:“回禀白马将军,我家主公此次出青州兵万人,将于二月初六出平原,领兵向西,绕道鄃县,再转向北,将会在二月初十抵达绎慕之南,到时可与白马将军前后夹击袁军。”

公孙瓒不悦的说道:“才万人,袁绍数路大军,不下十五、六万,万人又能济得什么事?”

孙乾拜道:“我家主公言说,不计豫州周昂部四万人,东郡曹操部万人,河内张杨部万人。冀州方面袁绍只十万大军,袁谭部两万人有巨鹿太守李邵与田楷部牵制,安平高干部两万人有单经部牵制,加上魏郡又留守万人,剩余区区五万袁军,公孙将军与我家主公合兵足可敌也。”

公孙瓒嘴角一扯,已军于界桥新败,半月来征兵不下五万,加上旧有的七千骑卒,与一万三千步卒,虽然声势不小,可如何能敌麹义的三万大军。何白却也太看得起自已了。

公孙瓒说道:“我军新败,各地反抗之军纷起。杀我所任命的官吏,截我粮道,让人烦躁不已。我欲弃巨鹿、安平与袁绍决战,以定冀州的最终归属。然天明兵力太少,不足用也。还望你回转天明,从青州多多调兵前来,我军方能与袁绍决战。”

孙乾大惊,拜道:“我家主公言说,公孙将军已取得冀州大半郡县,这对袁绍的声势大不利也。时间拖得越久,袁绍就越发的失去界桥之战所带来的胜势。同时也将逐渐失去对北部郡县的管辖权,迫使冀州南北两分成为既成事实。”

“区区动乱,没有袁绍大军的支持,难成大事。况且袁绍兵势虽强,但比之公孙将军的处境更为忧患。南面有袁术,东面又有我家与陶谦,加上北面的公孙将军,与西面的董卓,可谓四面皆敌也。因此,公孙将军万万不可着急与袁绍决战。”

“我家主公曾于中山、常山国中伏兵万人,只要田楷与单经两部坚持下去,伏兵定会在适当之机相助二人击破袁谭、高干两部。他二人只要有一部取胜,巨鹿、安平等郡便可转危为安也。如此,时间越久,袁绍就越发着急,急则出错,公孙将军到时再与袁绍决战不迟。”

公孙瓒大喜的问道:“哦?天明于中山、常山伏兵万人,为何我不闻中山太守来报?”

孙乾拜道:“此是数年前,我家主公攻打黑山贼后,于两国所收百姓所练的私兵。已操练了数年时间,足可堪用。平日里入者为农,出者为兵,与普通豪强的族兵无异。因为是分散而居,所以世人多不知晓。”

公孙瓒喜出望外,不等继续询问,公孙越兴冲冲的叫道:“天明果真大方,此次援助大哥,有各类兵器两万套,皮甲一万五千领,扎甲五千领,鱼鳞铁甲两千领,足可组建一支两万人的精锐步卒。还有粮草五十万石,布帛五万匹,足够我军支用一年了。”

公孙瓒一怔,忙抢过礼单一看,一目十行,瞬间就将礼单上的数字看完。公孙瓒扫了笑眯眯的孙乾一眼后,又闭目细思。已军一路南下,不但召降纳叛,又强行征收赋税。在渤海与河间两国所得,也不过就是这个数的物资。何白如此的大方,却是为何?

公孙瓒睁眼看向孙乾,问道:“天明如此大方,可有何求?”

孙乾拜道:“我家主公言道,只要公孙将军对冀州百姓好些,不胡乱劫掠,但有所需,大可向青州提出,我家主公自会尽量满足公孙将军。”

公孙瓒眉头一皱,问道:“天明想要用粮草物资,迫使我公孙瓒从属于他……哼哼,不觉太过狂妄了么?”

“不敢,不敢。”孙乾慌忙拜道:“我家主公决无此意,公孙将军却是误会了。近来冀州有不少的流民亡命青州,我家主公闻知是公孙将军部属所为,深恐公孙将军因此而失去民望。虽然公孙将军并不顾忌,但是我家主公的护民之心,却十分的强烈,不乐公孙将军的部属所为。因此欲要以粮草物资来换取公孙将军的严肃军纪,日后不得再纵兵劫掠了。”

公孙越也在旁劝道:“是啊大哥,近半月来,我军所为也太过了一些。因为战败的戾气,使将士们心中有怨气难发,于是对百姓们胡乱施为。听闻在这段时间里,死伤在我军将士手里的,不下数千人之多。长此以往下去,可对大哥的名声不利啊。”

公孙瓒沉默一会,忽展颜大笑,说道:“久闻天明志在天下,却如此的妇人之仁。需知妇人之仁,终难成大事也。区区贱民尔,又何需花费重礼拜求。此等小事,不过我的一道命令罢了,这又有何难的。”

“不过,我身为兄长,却是不好多占天明的便宜,免得玲珑日后怪我。公祐你且回去问问天明,若是他对我并无其他要求,我却不好收下他的馈赠。日后也更不便向他张口了。对了,天明既然在中山有兵,那中山国就交给天明好了。一是方便镇压中山的叛乱,二是算我筹谢天明出兵救援及此番大力援助之德了。”

公孙瓒是个骄傲的人,他的傲气与众不同,是与异族屡战屡胜而得来的。简而言之,他是个讲究人。不肯轻易的受人恩惠,受了恩惠就想怎么偿还,不还人不自在。

两万大军的武器装备,在乱世时绝对是个有价无市的好东西。公孙瓒无武库可以劫掠,只有招降纳叛才能得到补充。绝对不如袁绍那般有整个冀州的武库支持,从而装备精良。界桥之战之所以战败,除了战术问题,未尝不是败在武器装备上。

而五十万石粮草,与五万匹布帛的价值。在中原豫州、兖州、南阳之地,因有董卓制小钱祸乱各地经济,已涨到数万钱一石,十万钱一匹的价格,较之往年翻了百倍之多。在冀州虽好一点,但也需要两千钱一石,与六千钱一匹的价格,也翻了十倍之多。

因此在公孙瓒大败之后,各种物资紧缺之时,何白的礼物绝对是有雪中送炭之效。令公孙瓒感激不已。而用中山国作为谢礼,一是中山国经过战乱后,只有四十万的人口数,国内百姓穷困,难以榨出什么。而何白在彼处有兵马在,也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还不如转送何白,卖个人情。

反正这是从袁绍处白抢得来的,公孙瓒并不在乎。公孙瓒在乎的是,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问何白要粮要物了。而且何白得了中山国,反而还会引起袁绍的仇视呢。此一举两得,所以公孙瓒方想到以地盘报恩,只是此恩报得有些私心罢了。

……

这场战斗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打起来的,谁也说不清。从麹义抵达甘陵,北上东武城时开始,两军就没有消停过,伤亡不大,但战况激烈的前哨战频繁发生,时起彼伏。

总体而言,公孙瓒的幽州轻骑占据上风,凭着优秀的机动力与聚散自如的优势,全面压制了袁军的哨探斥侯。

但是袁军也不是全然无还手之力,麹义别出心裁的将步骑混合使用,令零星的骑兵斥侯在前,小队步卒在后。遇有敌情后,骑卒迅速撤回,步兵就地隐蔽,利用强弩展开伏击。

此战法有利亦有弊。成功伏击的话,自然大占便宜,但许多时候未必这么顺利。诱敌的骑兵逃得稍慢,就有可能被射杀在半路上。就算成功把敌人引入到包围圈,敌骑也有可能强行突围。步卒,终究还是追不上骑卒的,也很难围住。

不过,几次的碰撞之后,公孙军的气势终究还是被打压了下去。互有胜负,就是消耗战。这对已折损了大量骑卒的公孙军自然大大不利。于是公孙瓒放弃了全面压制,使得袁军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战场屏蔽。

行军路上的零星战斗一直持续了十几天,直到麹义率军攻下绎幕城开始休整,公孙军这才放弃了劳而无功的袭扰战,袁军步步为营的策略暂时占得了先机。

只是就在麹义进入绎幕不两日,还未展开对龙凑公孙瓒军的情报探查,与小规模的战斗试探,南面就已经传来青州何白一军的逼近了。

麹义眉头一皱,这可不太妙啊。此番袁军的主将是麹义,副将是崔珍崔巨业。以逢纪、郭图为参军,共计马步三万余众。一半是袁绍自渤海时起,就操练了近三年之久的精锐,经历过界桥之战,可算精锐。另一半是新近招募数月,只经过短暂训练的新卒。

原本以得胜之兵,还可压制住公孙瓒的新败之卒。可此番有何白率青州兵来,虽只才万人,却也能够打破双方的强弱之势。敌军的前后夹击,胜负之机也可能就此逆转,从而令袁军再度陷入到劣势之中。

只是,这么想的人却不多。除了主将麹义以外,袁军众将普遍认为何军虽至绎慕左近,但与公孙军南北两分,相距数十里,中间又有袁军在,必然沟通不便,配合不即。因此袁军局势大优,利在速战。首先集重兵击破一方,再乘胜击破另一方。因此,自接到消息之后,袁军的中军帐内,就围绕着速战与缓战,爆发了一阵阵的争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