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募风波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募风波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义募风波

正在邴原没奈何时,突然一阵响亮的笑声传来,“根矩,怎样了?北海诸位乡贤可对我的《北海兴国工程计划》大加赞赏并大力扶助?”话音刚落,接着,一个健硕的青年步入议事厅中。

邴原听到来人之声,立即起身朝来人迎去,并拱手苦笑道:“相君见谅,属下口舌不便,不能说动诸位乡贤分毫,让诸位乡贤共襄盛举。”

来者正是何白,当何白听到邴原的苦笑声后,不由大为奇怪。这建设家乡的大好事情,由官府出大头,各豪族富贾出小头的事情,还有不愿意的?于是出言问道:“哦?这是怎么回事?”

邴原只是苦笑摇头不语,何白只能在原邴原所坐之绵团处坐下,向两侧望了望,在邴原于右侧侍坐之后,这才开口问道:“诸位北海乡贤,之前五官掾邴根矩是没有与众位解说清楚吾的《北海兴国工程计划》么?”

何白这真正的北海最高文武主官来了,众人可不敢再与之前那般对邴原不理不睬了,于是右手一名四旬的壮汉在轻咳一声之后,拱手说道:“国相大人,您之《北海兴国工程计划》我等虽听得不甚不清楚,但大致还是了解了。此计划盖扩了驰道、河道、陂塘、水渠、学校、医馆、校场,可说以面面俱到了。只是此计划太过庞大,我等家财单薄,只恐支援不了此盛举啊。”

邴原在旁向何白介绍道:“此是胶东名族公沙氏家主公沙卢。”

何白朝公沙卢点点头笑道:“公沙家主只怕是误会了,此计划的确庞大,初步计算需要花费十四亿钱左右。”

“十四亿钱?”众人闻言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有想过上十亿钱之巨的,却没想到竟达十四亿之巨了。北海国相何白看着是个平平无奇的青年郎,不意竟是这般的大气。只是这大气说得不好听时,便是好大喜功,不悯民力,滥施暴虐了。

何白继续说道:“此计划的资金基本已经凑到七、八成了,只剩下一些小数钱粮,需要诸位乡贤襄助一、二。诸位乡贤都是北海的名族大贾,此是造福乡里的大义之事,想来诸位是不会小气的。本官让邴根矩邀请诸位前来,一是希望能得到诸位的人力支持,二就是希望能得诸位的钱物帮助了。多少且不论,只要有心,便是一钱,吾亦欢喜不尽。”

何白于暗地里早就计算过了,此时的普通百姓家有万钱的,是衣食不愁的温饱之家;家有十万钱左右的是中产小康之家;家有百万钱左右的是富贵人家;家有千万钱的就是地方豪族、富贾了。而在坐的基本上都是这个级别的人家,就是家产上亿的名族、大贾亦有好几个。

以他们的实力,一家凑个数十、百万钱的根本不在话下,九十七家的话,过亿钱也是轻轻松松的。多得话将有一、两亿钱,保守估计怎么也有个五千万钱吧,这可不能再少了。

不想一旁的公沙卢拱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既然何国相如此的诚恳,那我公沙氏便出钱一万,粮食百石襄助何国相一臂之力好了。”

何白一怔,亿万家财才出价值三万钱的钱粮,这公沙氏也够可以啊。何白不由面容一抽,干巴巴的说道:“公沙氏还真是大方啊。”

公沙卢却大笑道:“若是何国相还是不甚满意,那吾便献上一副自已的棺椁,以做建筑的木料如何?”

何白气得双手紧握衣襟,却搞不懂这是为什么。自已好生的相劝众人募集义款,所做的也是利及北海各县乡里的大好事情,说不定公沙氏的大量田地便需计划之中的渠道灌溉,没想到竟然还有公沙卢这般嚣张愚蠢的东西跟自已对着干?

献上棺椁一副,这是什么意思?辱没自已吗?难道他不知什么是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自已在北海军政一把抓,可比后来的府尹厉害多了,他凭什么这么嚣张?就不怕自已一意的对付于公沙氏,诛他满门么?

何白不知公沙氏的究竟与底细,一时也不好发作,只得转问另一人,强笑道:“不知这位家主情愿义募多少钱粮?”

那人乃是一名五旬过半的老者,冲何白拱手笑道:“啊呀,既然公沙氏都出钱一万、粮食百石,鄙家财力虽远不如公沙氏,那鄙家就出钱九千钱,粮食九十石吧。”

接着又有人说道:“鄙家出钱八千、粮八十石。”……

何白不竟被气乐了,好一个财力不足公沙氏,到底是与公沙氏串通了,还是惧怕募款超过这公沙氏?如若单单只是惧怕,那这公沙氏在北海国倒是好大的威慑力啊,这威势可比自已这国相都厉害许多倍了,方能让人只惧公沙,不畏国相。

何白大手一挥,说道:“吾不到北海国,尚不知北海国诸豪门之困顿也。也罢,若是财力都不如公沙氏的,本国相就一概不为难人了,就此散了,本国相另寻财路。”说罢,便愤然起身离去了,邴原连忙跟上。

公沙卢见何白走了,得意的一笑,略略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挥袖而去,其他人相互看了看之后,摇了摇头,也接二连三的走了,唯有一人老神在在的端坐不动,坐视诸人离去。

何白气愤的问道:“根矩,那公沙氏是何等的家族,公沙卢竟敢如此的藐视于我?”

邴原连忙拱手拜道:“那公沙氏乃辽东属国都尉公沙穆之族人也,穆之五子,名绍、孚、恪、逵、樊,并有令名,京师号曰:公沙五龙,天下无双。其中公沙孚官至上谷太守,算来公沙氏也是累世二千石之族了。然而自公沙孚之后,公沙氏已别无出仕高官的子弟了。”

“然而此公沙卢虽然不仕,在凭公沙五龙之望,加上族人众多,行事霸蛮,在北海国内也算一霸。而且其自幼性喜武事,时常聚拢乡党千余人演兵习武,威势颇大。彼时胶东多有贼寇,曾引黄巾贼万人进犯胶东,官兵大败,而有公沙卢却以千余族兵大破黄巾,因而在国内闻名,被国人视作为北海之擎天巨臂也。”

“听闻公沙卢之族弟数人曾在前国相麾下任职,而相君上任之后却大部罢用,因此公沙卢方有不满之处……”

何白听后,不由怒道:“吾用人之道,最不喜滥竽充数,尸位素餐的庸碌者。若公沙氏有子弟才能过人的,纵然德行不足,我亦会量才而用,绝不会关闭收纳之门。然而公沙卢今日这般的对我,岂不是有强自对抗之意?”

邴原摇头叹息道:“公沙卢自命不凡,有此作为也是应有之态了。只是他狂傲太过,连善恶是非都不分了,这就……唉……”

何白冷哼一声,这可能就是有私德而无公德之人的表现了。有私德者,虽能得到众人的敬服,但行公德事会祸及到自家的利益时,立时就变脸了。公沙卢击败黄巾,明着是为郡国出力,实际也是为了自保。如今让他募集义款,便就一毛不拔了。对自已的强抗,想来是他有击破上万黄巾的大功,而自已上任后却无一丝奖励的表现吧。

忽有东部督邮王修匆匆而来,望见何白便大声叫道:“听闻公沙卢自峙宗族强盛,又私下设置营寨壕堑坞壁自守,不肯听从官府的发派与调遣。属下请命追斩之,以警诸豪。”

看见杀气腾腾而来的王修,何白不由失笑起来,时人多视人命如草芥。特别是手中有权的,决对不会把人命看得多重。王修身为自已的下属,向有忠义之称,凡见到上司受辱,必会怒气冲天。

今日公沙卢有辱及自已的地方,王修心生杀机也是在所难免之事。而且他身为东部督邮,有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权责,无所不管。胶东县正好是王修所管之处,公沙卢族中没有官身,却聚大兵于乡里,更设营寨壕堑坞壁自守,雄居一方,却是犯了国法中的大忌了。王修杀他也算明正言顺,与国法相合。

只是自已如今要聚拢北海国全国之力,来进行征战天下,轻易还是不滥开杀戒为好。当以德行感化,以德服人。若是彼时还有对抗者,方可以雷霆之势剿除之。

以公沙卢如此的傲娇,等明年自已提出的摊丁入亩、废止人头税、官绅一体纳粮制必会遭到他的带头反对,到时再一并的收拾他好了。此时暂时容忍一下。

何白笑道:“叔治勿要气恼,吾欲以仁道之心治理北海,不欲为私怨报复于人。区区公沙卢虽恶,但吾看在公沙穆及公沙五龙有德于国的面上,尚且容之。日后他若再犯,吾再令汝出手吧。”

王修听后,由自愤恨不平,何白看了心头大悦,有此等忠义果敢之士为下属,自已当不会轻易受辱也。此时又有一名吏员前来拜见,说议事厅中尚有一人未走,想要义募亿万巨资用以北海兴国之计划。

何白、邴原、王修皆是一怔,亿万巨资?这可差不多是一家大豪的所有产业了,难道还真有如此仁义无私之人?于是三人齐齐重返议事厅,准备听听那人的说法。

重返议事厅后,只见一人屈身大礼侯见,何白与他见礼说话时,这才发现那人是一个白白胖胖的,二十五、六岁青年人,原来好像是坐于左侧第三、四的一位家主。

邴原在何白耳旁说道:“此是都昌县巨贾艾氏的新家主艾柯。”

何白笑扶艾柯道:“原来是艾家主,吾闻下属说艾家主有意义募亿万巨资,用以北海兴国之计,心中不甚欢喜,还请艾家主坐下细说,为何如此的大方,却与公沙氏之态相背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