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准备脱离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三十六章 准备脱离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三十六章 准备脱离

何白虽得到消息,但并没有多加理会洛阳城中的乱事。府中有罗培领头留守,想必不会出什么大事情。是时候准备远离京师,前往北海国上任了。于是令那名宾客重回城中,向罗培传令迁移之事。对于蔡邕一家,何白则下了严令,必须把蔡邕一家强行带上。

第二日巳时,何白与诸将商议大军出征的行军事宜以近尾声,何咸与张璋匆匆的飞马闯进辕门,不等守门的士卒阻拦,就直奔主帐而来,一见何白,何咸便扑倒在地,哭道:“兄长,兄长,我父于昨日被十常侍阴谋害了……”

诸将一惊,不想何白竟是何大将军之子何咸的兄长,是与何大将军同族的何氏近支子弟。难怪胆敢直斥何咸,而不被大将军所忌恨。然而此消息却被更劲暴的消息所震住,大将军何进竟然死了,同样与二十年前的大将军窦武一般,被宦官们所杀。那接下来的何氏,岂不成了叛逆者了?

当何咸陆续将事情的始末说出之后,众人才知,何咸于昨日回去时,本想提醒何进,却迟了一步,何进早就被十常侍假借皇帝与太后之令所谋杀了。

十常侍更颁下假诏免去袁绍司隶校尉与王允河南尹的官职,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在宫外等侯的袁绍、曹操等人得到消息之后,急忙退回府中商议。在没有何进之助的袁绍,又没有来自宫中的消息,商议许久也不得要领。

而何进在平日里能够做到克已待人,因此大将军府中的将领与卫士们都乐于效命。大将军属下司马吴匡等人得知何大将军被杀害,又恐被宦官们将之归于何进一党,事后问罪,于是想要带兵入后宫杀尽宦官们报仇。

然而他们的官职太小,深恐不能成事。于是有虎贲中郎将袁术愤然挺身而出,领麾下虎贲与吴匡、张璋等将联合,领兵乘夜一同攻打南宫。

天亮后,袁术下令毁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宦官们在南宫中坚持不住,这才入长乐宫奏报何太后,谎称大将军的部下谋反,乘机裹胁何太后、皇帝、陈留王协和省内官属,劫持宫内其他官员从南北两宫之间的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然何太后在后宫向来以精于算计著称,岂会不知是十常侍有异。碰巧有尚书卢植在阁道下前来救驾,于是在中途发狠,纵身跳下了天桥,被卢植所救。

当得知何太后获救之后,一夜时间都惶恐不安的袁绍与袁隗顿时有了凭借,矫诏何太后之令,召司隶校尉樊陵、河南尹许相二人前来杀死。又令车骑将军何苗引兵与袁绍屯于北宫朱雀阙下,挥兵攻入了北宫,并捕得十常侍中的赵忠等人,当场斩杀。

吴匡等人领兵从南宫追至北宫,因素来怨恨何苗不与兄长何进同心协力,而又怀疑何苗与宦官们同谋,更在董卓之弟奉车都尉董旻的挑唆之下,乘何苗的兵马攻入北宫时,在朱雀阙下当场袭杀了何苗,又弃其尸于北宫苑中。

张璋见情形不对,急忙奔出北宫,回到大将军府寻找何咸禀告此事。何咸在短短数个时辰之中,接连得知父亲与叔父同样死于非命,顿时悲伤惊乱的六神无主,好不容易想到还有何白可以依靠时,于是与张璋匆匆出城前来军中求告。

何咸泪眼磅礴的仰头问道:“兄长,父亲与叔父二人已经全部身故,京师全城大乱,皇帝不知踪影,吴匡等将更是暴乱不听,如今族中只有兄长年长成材,未知我何氏一族当何去何从啊?”

何咸自幼于京师长大,虽然能力不行,但是政治嗅觉却是不错。族中的顶梁柱何进与何苗双双身死,族中无人掌握大权,立时就想到了何氏一族的安危来。看来人在危急时刻的成长,是非常之快的。

何白敲敲额头,问道:“我虽然年长,但你才是大将军的嫡子,南阳何氏一族将何去何从,还要看你的决断。我是零陵何氏,只能为你出谋画策,却不能为你做主。不知子全你的志向是什么,想将南阳何氏带到何种地步去?”

何咸怔了一怔,这才哭泣道:“纵然父亲贵为大将军,执掌国家权柄,叔父贵为车骑将军,威镇京师,二人还不是说无就无。何咸无能,只想家中的弟妹能够平平安安成人,两位妹妹能嫁一个好的人家,我便心满意足了。不敢再对朝中权柄做何念想。”

何白点点头道:“如果只有这般想法,那南阳何氏这就好办了。大将军既然身故,则朝庭权力必有大的变动。你我不知继任之人对何氏是何种观感,未免遭受其的忌惮与打击,唯有速速解散府中的其他奴仆,只留十数名忠心耿耿的奴仆听用。收拾好家中的金银细软,不可太多,其余可全部散给雒阳百姓。清空大将军府,准备搬离,让给新的掌权者使用。之后或者回南阳老家,或者随我前往北海国皆可。”

何咸一愣,问道:“我何氏若离开雒阳城,那太后姑母与皇帝呢?还有父亲与叔父的后事呢?”

何白叹道:“世间多闻新人笑,有谁在乎旧人哭?大将军兄弟既逝,除了我等之外,又还有谁人会记得他们。而子全你们做为家族的希望,能够平平安安的脱离事非之地,便是他们在天有灵,也会认同我的见解。”

“至于太后与皇帝,他们都是此世间最为尊贵之人,一般人谁又敢害了他们。纵然因为没有大将军的支持,有可能会在朝中有些囹圄,但皇帝成年之后,必与桓灵二帝一般,重掌权柄矣。”

何咸本无多少主见,左右无法,只能同意何白的意见了,何白又道:“朝中虽有变故,但我远征青州之事却是大将军生前所安排的,已经拖了许久,却不可再拖下去。我决意即刻拔营出征,子全若是欲往北海,可速回雒阳准备,待我军至,便可一同离去。”

何咸大惊,问道:“走得如此匆忙?皇帝还未找到,安危尚且不知,朝庭亦还未稳,我等就远离京师,此非人臣之道也。”

何白叹道:“你我若不是何氏子孙,倒也不用如此,一切皆可按人臣之道行事,可是你我却偏偏属于与皇室极近的何氏,趟若迟了,恐有大祸矣。”何咸大骇,只得同意何白的安排,又重新与张璋回城去了。

何咸前脚刚走,何白就下令全军拔营,准备出征。有夕阳亭百姓闻知消息,请耆老前来营中拜问主君的动向,何白告知耆老们自已将要出征青州一事。耆老们听闻,一直表示请何白稍等半日,待夕阳亭百姓再度犒劳大军之后,明早再上路不迟。

何白想要将下军全军带走,可不想平白被董卓夺了去,需得乘其没有掌控大权之前离开。不然的话,等一切安定之后,董卓再以朝庭之名制止自已的出征,自已还真不能将下军全部带走。对于夕阳亭百姓的热情,何白只能是感谢了。

只是何白身为夕阳亭侯,曾对于夕阳亭百姓征收了不少税金,心中一时不忍,暗对耆老们说道:“京师近年恐有兵灾四起,再居京师只怕身陷战火。若是尔等有心,荆州是躲避战火的好地方。”

耆老们得此消息后,顿时对何白千恩万谢,何白身为朝庭官员,想必消息不差,于是匆匆离营而去。等何白领军准备出发之际,耆老们却又领着数百青壮到来军前,拜道:

“主君大仁大义,能提前告知小民们京师将有大灾来临,让小民们有了避灾之法,小民们感激不尽。然而小民们势单力微,前路渺茫,深恐欲逃无路也。因此特聚得亭中六百名青壮,追随侍奉主君左右,也好乘机避灾,不失我夕阳亭百姓之血脉也。还望主君不弃,收下这些淳朴的赤子。”

何白听后,心中万分感叹,短短时间内,就能让夕阳亭百姓做此托孤相随的决定,可谓十分的不易。同时也证明何白深受夕阳亭百姓的信任与敬重。历史中有新野十万百姓追随刘备,如今有夕阳亭百姓托孤相随,何白也有了一丝仁德主君的形像了。

何白一军万余人,浩浩荡荡的向东开去,因为军中多马,又有大车运输辎重,加上京师左近的道路宽大,所以行军的速度很快,不到下午五点,就来到了洛阳西门。何白望见城门大开,城头并无士兵值守,于是令人前往哨探,大军则绕南城而走。

不多时,就有探骑回报禀道:“城中并无士卒守卫,询问城中百姓,听闻似乎是皇宫火起,士卒皆去救火去了。”

何白想了想,按历史所载,应该是十常侍带着刘辨与刘协逃出了皇宫,向北跑了。而城中的士兵们则被百官们领着向北追寻去了。谁又能想到平日里戒备深严的京师雒阳,会在今日成为无兵守卫的空城。

来到南城开阳门,此门最近大将军府,只见何咸领着张璋在开阳门前等侯着,却不见何进的其他子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