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65章 怼就是了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365章 怼就是了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365章 怼就是了

“国公爷!”

“李邗公……”

一群人围上来向李伟见礼,李伟一边点头回应,一边扫视了一下。

文臣这边经过朱元璋的一番打压,现在所剩的李党已经不多了,也就工部的姜守清、蒋荃,以及王杰沈玠等人。

六部之中,吏部还是余熂在掌管,不过余熂余下的气也不长了,估计熬不了几年就得完蛋,看现在吏部的情况,恐怕是会让那个詹徽接掌了。

兵部还是何礼,礼部和刑部都换上了太子的人,户部的栗恕是从地方任升上来的,虽还没结党,但也属于敌视李党的文人一派。

除了这些人,六部五寺的其他人大多都是墙头草,谁得势了向谁倒。

倒是勋贵这边,有胡海、盛勇两位跟他关系不错,其他武将受徐达的潜在影响,对他的态度也大为改观,一时之间他在文武两边的影响力倒是形成了一种平衡的局面。

看着这些人,李伟不禁想起了茹太素吴伯宗他们,心里隐隐有些后悔,早知今日,当初就该出言保全这些人。

在与众人相互见礼后,李伟便向王杰询问起了朝中最近的事务。

他这次参加早朝可不是来打酱油的,而是真的要插手朝政!

王杰等人见一向不问世事的他主动询问政务,当下也是非常高兴,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跟他说起了朝中最近的事务。

受他之前的那些作为影响,现在大明发展迅速,各地城池路桥在新模式和水泥这种新材料的带动下飞速建起,宝钞也是通行天下,尤其是银行遍布各地后,更是方便了行商,来往各地使用银行的汇兑业务,再也不用随身带那么多钱了,既安全又方便。

当然,还有明黄商会,现在也已经是遍布全国,每年的营收高达千万贯,利润动辄都是百万计,直追朝廷税收,以前茹太素都眼红的不行,几次想朝他要钱,可惜李伟权势太大根本不鸟他,而且朱元璋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钱交出来给户部支配。

但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栗恕不一样,他自上任以来,几乎是天天吵的上奏,不但想要商会,还想插手银行,要不是朱元璋知道他们这些文人办不了事,恐怕早就把这些收归户部了。

不过现在不给,不代表永远不给,一直这么吵吵下去,说不定哪天朱元璋的心意就变了,毕竟文人也不是傻子,时间久了总能学会点的。

除了这些事,还有就是最最重要的科举会试即将举行,正在选择主考官。

李伟将这些事一一记下,心里默默的思量着对策。

虽然朱元璋是乾纲独断的开国之君,但朝堂之事也不是一言堂,他能把人贬谪,自己也能再把人提拔上来。

虽然朱元璋有掀桌子的能力,但那也是有代价的,就像这次削弱李党,也失去了不少能臣干吏,对朝廷来说也是一大损失。

这其中就是政治博弈。

从前他很讨厌这些东西,但现在不得不考虑。

鞭鸣鼓起,众臣列队入宫,李伟当仁不让的站在勋贵前例,把身后的一从侯爵压得死死的。

蓝玉现在地位提升,地位仅在他之下,上朝也是紧跟在他身后,看着眼前后来居上的李伟,蓝玉心里十分憋屈。

想当初他是侯爵时,李伟才刚刚入朝,什么也不是,然而现在,即便他得到了朱元璋的再次提拔,也依旧只能跟在人屁股后面。

李伟没有回头,他现在的目标不是这个小小的永昌侯,而是这深宫中高高在上的那位。

入得大殿,朱元璋登上御座,侍仪司引导群臣朝拜,朱元璋抬手,众人才起身退至两侧。

李伟站得靠前,朱元璋很容易就发现了他,顿时觉得有些诧异。

这家伙无事一般不上朝,甚至他派人召见也是磨磨蹭蹭的,今天怎么这么积极了?

看了他两眼,朱元璋便收回了目光,让群臣按照正常的程序开始奏事。

在接见过了来京办事的地方官之后,六部才开始上奏要事,吏部作为六部之首,当仁不让的排在前例。

“陛下,京中各处官吏尚有欠缺,臣搜集各地德高有才之人,列于册上,听凭陛下选用。”

詹徽出班奏道。

余熂虽然是吏部老大,但可能是觉得快退了有点混日子的意思,之前也是吴伯宗主持吏部事务,现在变成了詹徽。

詹徽说完之后,便掏出名册,准备呈上去,李伟瞥了他一眼,当下出班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大可不必!”

正要动身去接名册的徐寿,脚步顿时停住,目光望向朱元璋。

朱元璋有些错愕的看了李伟一眼,感觉有点奇怪,不过还是抬手让徐寿先回来,开口问道:“为何?”

李伟拱手道:“陛下,当下科举在即,待学子高中,正可补充这些职缺,根本不必再用这些举荐来的庸才!”

詹徽闻言,有些不悦道:“邗国公何出此言?这才都是下官精心筛选的,怎么会是庸才?”

“呵,那你筛选的标准是什么?是给你的钱多少,还是谁跟你的关系更亲近?”李伟冷笑。

詹徽脸色大变,怒道:“国公休要出言污蔑!本官从未收过分文钱财,更与这些人素不相识,何谈亲疏?”

李伟嘲讽道:“既然素不相识,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人德高有才的?道听途说吗?”

“你!”詹徽怒目圆睁,但又无法反驳。

他能知道这些人当然也是听其他官员说的,用道听途说来形容虽然有些过份,但也不能说完全不对。

“陛下,邗国公所言极是,朝廷选材还是应以科举为准,道听途说终究不可靠。”

王杰也出班说道,一口咬定詹徽就是道听途说。

“臣附议,如今科举在即,这些职缺也不急于一时,不如再等等。”

礼部的赵瑁也跟着出来说道,科举之事归他们礼部管,这可是一项大权,自然支持李伟的这番说法。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也是点了点头:“说得不错,那就再等科举结束再看吧。”

见朱元璋也同意,群臣更是再无议异。

詹徽看了看王杰,又看了看赵瑁,心里气愤不已,但科举是群臣达成的共识,他也无法反驳,只得咬牙认了下来,施礼退回朝班之中。

李伟几人怼完了他,也都退了回去。

吏部事毕后,新任的户部尚书栗恕便紧随其后走了出来,奏道:

“陛下,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还请陛下恩准将明黄商会划归户部打理,另外宝钞之事也该由户部执掌,掌行司应该归于户部之下!”

他的话刚说完,王杰就是脸色一变,李伟也是转过头去看了这个新上任没多久的户部尚书一眼。(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