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26章 这人谁啊?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326章 这人谁啊?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326章 这人谁啊?

第326章 这人谁啊?

随着两个大烟囱上冒出滚滚浓烟,这个庞然大物仿佛活了过来。

“走,跟我一起上去看看!”李伟有些兴奋的道。

这种大军舰可是充满了后世的气息,上面的舱室风格也是他依照后世的样子设计的,像玻璃、钢铁等等被大量应用在这上面。

蒋荃听到这话有些犹豫,劝道:“侯爷,要不还是让水手们先试航一下您再登船吧。”

第一次造到种庞然大物,他还真怕一不小心沉江里了,李伟可是重要人物,万一出个意外那可了不得。

而李伟则是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没事,不是还有人乘船在后面跟着嘛,万一真出个事,也能及时营救,不会有问题的。”

第一次造这种铁甲舰,他当然也有些没底,这次也是做了万全的准备。

蒋荃仍旧有些迟疑,但李伟已经当先走了过去。

这艘大船高达三丈多,走到船下仰望,就跟一座钢铁城墙一样。

现在这里用的是天然的铁梨木做的密封,这种木料不但耐磨,而且遇水有轻微膨胀,可以基本保证密封性,但是就这哗啦啦的漏水速度,没人管的话,用不了多久也得把这一段仓室淹了,所以就需要水手们时刻看着,不停的向外排水。

“好吧,再往前走走,差不多了咱们就回去。”

命令下达后巨舰便开始减速准备调头,但正在此时,李伟远远的看见前方的江边停了十数艘舰船。

现在船上虽然有蒸汽机,也可以装发电机发电,但是他一没电机,二没电灯,装上也用不着。

“前面怎么回事?”

站在甲板上居高临下,如同站在一座雄城上一样,只不过现在这座雄城却是可以移动的海上堡垒!

应付完了几人,李伟才来到尾轴的漏水处看了看。

其实这個速度并不算太快,普通的帆船如果顺风顺水,有时甚至能超过这个速度,但是蒸汽机的优势就是不依赖风力水力,只要有煤烧着,就能一直这么快!

蒋荃微微一怔,苦笑道:“侯爷,从京师出海要行八百余里,即便咱们这船的速度很快,也得天黑才能到,而且咱们初次试航,并没准备相关文引,沿江守御也不会放咱们出海的。”

李伟二人来到船下,沿着舷梯登上了这艘铁甲舰。

虽然这也算是个不小的瑕疵,但是相比起万料的铁甲巨舰,也是瑕不掩瑜!

蒋荃顺着他指的方向抬眼望去,随后轻声回道:“应该是巡检或守御在查抄走私船吧。”

铁甲舰沿而下,一路向长江出海口而去,一路上偶尔碰到的船只,见到这只飞速航行的钢铁巨兽,都是吓的远远躲开,生怕一个不小心被撞沉了。

“是。”

“是。”

李伟再次回到甲板上,乘着这铁甲巨舰破浪而行。

“咱们带的煤炭不够出海吗?”

蒋荃应声而去,将命令传达下去,随着一阵的巨大的气笛声,这艘铁甲舰终于缓缓移动,驶出船坞。

李伟指着远处那十几艘船问道。

在李伟的坚持下,铁甲舰又航行了两个时辰,直到临近通州李伟才在蒋荃的接连劝说下答应了返航。

在离开船头后,他便先去了船尾,由于螺旋桨需要探入水中,这个位置的漏水问题是他最关心的事。

“派人去问问情况。”李伟吩咐道。

蒋荃也没有多想,便召人来吩咐了下去。

驶入长江后,铁甲舰便彻底摆脱了束缚,在蒸汽机的强大动力驱动下,螺旋桨飞速转动,铁甲舰的行驶速度跟着迅速攀升,五里、十里、二十里,速度越来越快,一直攀升到四十里每小时的速度才稳定下来。

见李伟过来,几人就要放下手里的活行礼拜见,李伟摆手制止,让他们接着忙。

蒋荃轻轻松了口气,恭声应是。

李伟轻轻点了点头,现在也只能先这样了,等将来技术和材料都进步了再考虑油封什么的,而且再过不久等电动机的技术成熟了,可以把手摇泵改成电动泵。

李伟微微皱眉,也是,沿江都有守御卫所,若无文书凭证,是不可能放他出海。

李伟诧异道,他造这艘船可是用来征倭国的,当然得进行海试。

“是!”

李伟早就跟朱元璋谈过开海贸的事情,现在见到这查走私的不由心中一动,想要了解一下现在海贸的具体情况。

几个工匠和水手匆匆的忙碌着,有的提桶,有的用李伟设计的手摇抽水泵往外抽水。

见李伟盯着漏水处皱眉不语,陪在旁边的蒋荃出声劝慰道:“侯爷不必担心,这里只需命人昼夜看守,及时排水,就不打紧的。”

在船头站了一会,李伟便吩咐蒋荃让人把速度降低了一些,后面还有许多随行的小船,得等等他们,另外也得再检查检查船上的情况。

江岸上,船厂的众多匠人们看着这艘巨舰驶出船厂,满心的震撼与自豪。也只有李伟这位他们心目中的神明,才能带领他们造出如此奇伟的造物!

船尾的水密仓也是单独隔离的,巨大的传动轴如同一道大梁横跨其中,在轴封处不停的往外哗啦哗啦的漏水。

过了片刻,蒋荃出声提醒道:“侯爷,天色已经不早了,你看咱们是不是该返航了?”

李伟站在船头甲板感受着江风吹拂,长出了口气。

“传令下去,让水手们开始试航吧。”李伟吩咐道。

现在大明是禁止民间进行海贸的,一旦被巡检司查着,不但要没收货物,还会被治以重罪。

其实漏水这种事所有船都有,后世的现代化船只也一样,只不过人家可以半天才漏一桶水,他这不大会功夫就有了。

一条小舟被吊了下去,李伟的一个护卫带着水手乘舟向那些舰船划去。

前方,福山守御千户石竣截住了这十几艘海船正在查问,这些海船的头领是一个肤色黝黑,衣着破烂的男子,但是他说话的声音却有些特别,有些尖声尖气的。

“这位大人,我确实是奉旨出海的使臣,这些船上都是奉陛下之命出海搜寻的珍宝,并非走私的货物,还望大人明鉴啊!”

男子苦苦解释。

石竣上下打量着他,他身上的衣服黑糊糊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就这还是他们之中最好的呢,其他人更是披着烂布勉强遮住身子。

“你说你是奉旨出海,那文书呢?圣旨呢?”石竣皱眉问道。

“这……”男子语塞,无奈道:“我等远渡重洋,连遭风浪,许多物品都已遗失,文书圣命也在其中。”

“哼,连圣旨都敢弄丢,即便你不是走私也是大不敬之罪!”石竣冷声道。

男子闻言也是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但是他远航数万里之遥,能活下来已经是上天保佑了,哪还顾得上这些。

“大人说得是,等我回京后自当向陛下请罪,还望大人行个方便。”

石竣听完后眉头紧锁,这个男人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宫里的宦官,但是仅凭这点他也不敢轻信。

“大人,你看!”

正在石竣惊疑不决的时候,他身边的属下突然指着他的后方惊叫道。

石竣疑惑的转过头去,只见江面上一道巨大的身影缓缓驶来,灰色的钢铁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寒光,上面两根巨柱还冒着烟。

“这是……船?”

石竣双目缓缓睁大,惊骇无比的望着这艘铁甲巨舰。

“是……是吧!”

他的手下也有些不确实,结结巴巴的答道。

他们从来没见过如此巨大的船,而且还是披着铁甲的船。

正在被查问的男子也是眼神呆滞的望着这艘巨舰,心里震撼无比。若是有这种船给他乘风破浪,那即便远航数万里,他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惨啊!

石竣艰难的咽了咽唾沫,当年他也是跟着陛下参与过鄱阳湖大战的,见识过陈友谅的那种三层巨舰,然而那种船也不过十几丈长而已,跟眼前这艘长三十余丈高三四丈的铁甲巨艘比起来,只能算是没长大的小孩子。

就眼前这铁甲舰,莫说是打了,只需直接碾过来就能让他们粉身碎骨葬身这大江之中。

好在此时铁甲舰已经经过长距离的减速,在距他们尚有里许的地方停止了前进。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一叶小舟快速驶来,李伟的护卫来到石竣等人近前,拱手朗声道:“我乃江都侯贴身护卫,江都侯命我前来相询,你们这里是怎么回事?”

李伟现在封了侯,连带着他的护卫也与有荣焉,面对石竣这个守御千户也是不卑不亢。

李伟封侯也有一段时日了,石竣自然是知道的,听到护卫报出他的名号,不敢怠慢,连忙同样拱手道:“下官福山守御千户石竣,在此截住一批疑似走私的商船正在查问。”

“这位大人,我并非走私商贾,而是奉旨出海寻宝的内宫使臣,还望大人跟江都侯禀报一二!”

男子也跟着喊道。

石竣皱眉瞥了他一眼,但也没开口阻止。

李伟的护卫点了点头,又向石竣拱了拱手便乘舟返回了。

片刻后,护卫返回铁甲舰,来到了李伟面前。

“侯爷,前面是福山守御千户,在查问走私商船。”护卫恭声道。

李伟看了一眼蒋荃,笑道:“还真让你猜对了。”

蒋荃谦逊的躬了躬身。

“不过,这个被截住的人坚称自己是奉旨出海的使臣,并非走私海商。”护卫又道。

李伟闻言笑容顿时一滞:“奉旨出海的使臣?”

“是的,那些船上带头的人是这么说的。”

“小德子!”

李伟立刻惊喜的叫道!

三年了,这个名字他都有些陌生了,偶尔想起他也会觉得这个小太监应该已经葬身大海了呢,没想到今日竟然还能听到他的消息。

“快,快带我过去!”李伟激动的叫道。

小德子出海可是带着任务的,除了要寻找土豆红薯这些,还有更重要的橡胶,也是他专门交待过的。

发展工业的四大原料,钢铁煤炭已经有了,石油分馏也不难,关键是产量多少的问题,现在最缺的还是橡胶,若是小德子把这玩意带来了,那工业发展的道路便是一马平川了!

在李伟的吩咐下,大船上又吊下几只轻舟,李伟带领着一些护卫,匆匆赶了过去。

石竣作为沿江千户,当初也是因扬州倭寇袭城事件被抓了起来,是李伟求情才得以释放,现在见到李伟亲自前面,立即恭敬拜见。

“下官石竣见过江都侯。”

“无需多礼。”

李伟随意的摆了摆手,石竣记得他他可不记得石竣,现在他只想尽快见到小德子。

在应付了石竣之后,李伟就凝神在众人之间扫视,寻找小德子的身影,然而任他找了许久也没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李……李大人!”

领头的男子看着他试探着叫道。

李伟听到声音,也将目光落在他身上,仔细辨认了一下才认出来。

“小德子?你怎么……这么黑了!”

曾经的小德子那可是面白无须,而现在,要不是他主动张嘴,李伟都差点没找着他。

小德子鼻子一酸,差点没哭出来。

他洪武十三年离京,在海上漂泊了三年多,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其中艰辛真是难以言说,现在终于再次见到熟人,顿时就有点忍不住了。

“李大人,真是伱啊……”

“是我是我!哈哈,你回来了真是太好了!”

李伟走上前去拍了拍小德子,大笑道。

小德子出海三年多,虽然看着瘦弱,但身子却是结实了许多。

“哦对了,我让你找的那些东西找到了吗?”李伟急切的问道。

橡胶太重要了,他不得不急。

小德子平复了下激荡的心情,恭声道:“幸不辱命,陛下交待的粮种和大人您说的那些东西都找到了,就在这些船上。”

当初出海时朱元璋就再三叮嘱,他很清楚这些东西的重要性,所以在跑遍美洲,寻到这些东西后,路上历经磨难哪怕连圣旨都丢了都没弄丢这些东西。

之前出海时船队其实是有数十艘的,而现在回来的却仅有一半不到,这些东西可以说是用人命换来的。

“好好好!快带我去看看!”

李伟不知这些,只是欣喜的催促着,想快点见到那些东西。

“好,大人请随我来。”小德子抬手引路,带他走向那些被扣留的船只。

守在船边的将士见此,将目光投向石竣,石竣稍一犹豫,便挥手支开了他们。

虽然李伟当初的表演很浮夸,但那是知情人的眼中,像石竣这些沿江千户得知自己是受其恩惠才被放出来,心里还是很感激他的。

小德子所用的这些船也不算小,个个都有一千料以上,每艘船运输个五六十吨不成问题。

两人登上船后,李伟便见到了那些熟悉的东西:玉米、土豆、红薯、辣椒……

小德子很聪明,他虽然不清楚这些东西的种植方法,不过有人清楚。

在离开的时候,他特地命人掳了一些当地的土著,虽然语言不通,但是经过一番连比划带猜,加上钢刀架脖式教育,这些土著很快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将这些东西该干燥的干燥留种,该栽培的栽培秧苗,艰辛的远渡重洋将这些运到了大明!

除了这些,还有李伟最关心的橡胶,这些天然乳胶凝固成的半透明方块非常柔软,弹性也不错。

当然,想要便用还得将这天然橡胶进行硫化加工,还需要加炭黑什么的,经过加工后的橡胶更加坚韧,弹性也更好。

小德子不但带来了一些成品的橡胶,也带来的橡树的种子,不过这东西要从头培育,得好几年才能开始割胶。

但是没关系,现在有了蒸气船,只要有了航路,即便再次远渡重洋去美洲也不是难事,一年之内来回一趟肯定没问题,等打完倭国再造几艘运输船来回跑就行了。

“好,小德子,你立了大功啊,回去陛下肯定会好好的赏你!”

李伟高兴的笑道。

小德子也跟着露出笑容。

看完了这些东西,李伟便带着他一起下了船,来到石竣身前,说道:“石……”

“石竣。”

“哦石竣,是这样,这位确实是宫中的内臣,我可以为他作证,这些确实是奉陛下旨意出海寻来的珍贵作物,还望石大人行个方便,让他们随我回京。”

石竣闻言连忙恭声道:“既然有侯爷作保,那下官自当从命,这些人便交由侯爷处置了。”

“多谢!”

“侯爷客气了,都是下官应当的。”

李伟轻轻颔首,暗暗把这个石竣的名字记了下来,若有机会他不介意提拔一下这个千户。

在跟石竣沟通好了之后,李伟便让小德子等人重新掌握了这些船只,自己也准备回到铁甲舰上。

然而正当他们准备返航的时候,却又有一队人马从岸上奔驰而来。

“怎么回事,都给我站住!”

带队的人远远的就大喝一声,制止了想要离去的李伟等人。

众人闻声转头望去。

“这人谁啊?”

李伟蹙眉,脸色有些不悦。

自从他封侯以来,已经很少有人敢这么跟他说话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