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25章 钢铁为骨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325章 钢铁为骨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325章 钢铁为骨

第325章 钢铁为骨

朱元璋凝视着一脸慷慨无畏的李伟,心里一阵狐疑,沉声问道:“你为什么这么想打倭国?”

虽然扬州那次的事,李伟也算跟倭国有了私怨,但仅凭这一点他觉得还不至于让这个天天偷懒的臭小子如此积极。

李伟脸色一滞,他想打倭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后世的国仇,二是现在出海给自己未来准备后路。

不过第二点是肯定不能说的,于是他便痛心的将后世倭国的种种恶行说了出来:

“后世倭国入侵华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陛下这座京师,就曾遭受了倭国的血腥屠戮,数十万百姓丧命……”

朱元璋闻言惊怒交加:“后世王朝怎么会如此无能?竟让小小倭国如此肆虐!”

李伟瞥了他一眼,晚清是无能,但明末也没好到哪去。

后世的事情,李伟跟他说过一些,像是满清,但是他也没急着去把什么女真给灭族。王朝兴替不是屠光一个小小女真就能解决的,没有女真,也会有其他族群。

但是当他听到后世差点千万灭国之祸的竟是小小倭国引起,仍然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在他眼中的心腹大患一直是北方擅长骑射的那些凶悍异族,可从没将这个海外小国放在眼里。

“哎,不仅是倭国,还有极西之地的列强,他们乘着铁甲巨舰,远渡重洋,在天下各地殖民掠夺,而我华夏,还拿着大刀长矛跟人家的火枪火炮拼,你说怎么可能是人家的对手呢?”

满清虽然也有火炮火枪,但装备率低不说,还十分落后,李伟这么说也不算冤枉了它。

然而李伟却是不以为意的笑道:“我打算用钢铁做骨。”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不悦的哼了一声,合着这小子就是给他画大饼呢!

“那就先看火枪吧。”

现在的船只都是木料造的,想做大船就得用参天巨木来做龙骨,这种巨木本就稀少,而李伟所说的万料巨舰,长度至少也得三十余丈往上,这种巨木他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见了。

李伟立即惊喜的拱手。

虽然他见识过后世各种舰船,但是论到造船也是只知皮毛,蒋荃介绍的这些知识他也得多多汲取,以便将其改造升级。

“大人真要建造万料的巨舰吗?”蒋荃问道。

“呃,”李伟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那個火炮还没造出来,不过火枪我命人先做了几支,可以让人给陛下演示。”

“可是,如此巨大的船只,龙骨怎么办?下官可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龙骨,若是分段榫合,恐怕难以支撑这么大的船体啊!”

李伟带领鲁修等人恭送龙辇远去,才长松了口气。

虽然外表上看起来这种枪跟之前的燧发枪差别不大,但是在射程以及弹道稳定性上却有了大幅的提升,想要再进一步,那就得做出底火来,制造定装子弹的后膛枪了。

“用钢铁做龙骨?”蒋荃惊异的望着李伟。

朱元璋之前就亲自试过燧发枪,这次也不例外的亲自上手试了试,立刻就感觉出来了现在这种枪的优势,心里又是一阵惊喜。

但是这些船都比较小,不能满足他夸下的海口,而想要造五千吨级排水量的铁甲巨舰,那就得重新建船坞了,现在的这些船坞可满足不了要求。

蒋荃一边走,一边给李伟介绍着这些在造的船只。

他之前跟着李伟参与过扬州新城的建设,对水泥什么的使用起来也比较熟悉了,现在再建几外船坞也不难,李伟将这些事安排给他,便离开了船厂。

朱元璋听罢顿时沉默了,他如此重视李伟就是因为见识了后世那些火器的威力,仅是李伟现在做出来的燧发枪和火炮,在两次出征时就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更别提那些先进装备,若真有人拿那样的武器来打现在的大明,莫说是人口数百万的倭国,恐怕任何小族只需抽出万人成军,就能纵横无忌。

龙江造船厂,这是大明最早建立,也是至今为止最大的造船,地点就在应天的西南隅,在船厂有工部下设的提举司,综理造船事务。

“是!”李伟恭声应是,连尽快吩咐鲁修去准备。

船厂下设篷厂、细木、油漆、铁、索、缆等等六七个作坊,各有分工。

总算是搞定了,有了朱元璋今日的许诺,至少不会有不征之国这种事了,至于造船,这可是个大工程,没个一年半载的恐怕是完不成的,好在船厂本就在工部的管辖之下,能让他省不少事。

按照他的想法,首先是要将现在的这些船只改造一下,装上明轮,把蒸汽机搬上去作为动力,这样比较省时省力。

李伟轻轻点头,边走边听。

李伟严肃点头:“当然啦!”

看完了船坞,蒋荃又带他去了配套的作坊。

“谢陛下!”

虽然李伟已经跟他说过,但他还是有些难以相信。

已经被提拔为都水清吏司郎中的蒋荃,带着李伟巡视整个船厂,船厂沿江而建,一个个船坞排列在江边,在船坞里还有一些在建的船只。

“这些船只大多都是一千料左右的,有海船也有河船,海船船身较宽,以便抵御海上风浪,并且风帆船桨都比较大,主要靠风力和人力驱动,而河船则体型狭长,主要靠水力和人力来驱动。”

李伟轻轻点了点头,用木料做船受限太大,钢铁才是造船的最佳材料。

蒋荃为难的皱眉道。

早知道这番话如此管用,他就早点说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又问道:“你不是说火炝和火炮也有改进吗?拿出来给咱看看!”

“回头你找片空地,我要新建几个大型的船坞。”李伟吩咐道。

在经过这番谈话后他更加重视这些火器了。

蒋荃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试完了枪,朱元璋才勉励了他几句,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军器局。

李伟一一巡视,将这些东西都认真察看了一遍。

片刻后,众人来到试枪的靶场,工匠取来手工打造的几把线膛枪,装填开火,演示了一阵。

旧船改造并不难,只要他提出要求,现在的工匠也能完成,顶多就是蒸汽机调试的时候他得去指挥一下。

蒋荃恭声称是。

李伟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好啦,你就按我说的做就行了。”

深吸了一口气,朱元璋郑重的道:“那你就造吧,钱粮人手任你调用,等你造出这种巨舰来,咱就抽调兵马组建远洋水师!”

但要造铁甲铁骨的新船就有许多难题要解决了,首先就是蒋荃担心的这个龙骨的问题。

后世的船只都是分段建造,然后焊接的,现在没有那么高级的焊接手段,但是直接铸造一条上百米长的钢铁龙骨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已经想好了办法,那就是用那种比较简单的铝热焊技术,其中最主要的铝热剂就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混合成的,氧化铁粉末还比较好说,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就是这个,但铝粉就有点麻烦了。

在电解法出现之前,铝一直都是稀有的贵重金属,不过还好,他现在有电了。

在蒋荃组织工匠修建大型船坞的时候,李伟也开始制作电解铝的设备,顺便把电解铜的设备也一起做出来。

电解法是制取高纯度金属的主要方法之一,有了这些设备,解决了铜导线的问题,电动机的技术难题也解决了一项。

在匆匆的忙碌中,他也没忘了教导这些学生,这些学生在他的带领下几乎脱离了教室,天天跟着他在军器局转悠,他们本就是工匠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大人许多也都在军器局做工,有时候干完了活李伟就直接让他们家大人领回去了。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数月过去,在李伟的亲自督导下,军器局里又建起了两个作坊,用于生产铝、铜等金属。

现在的军器局已经逐渐脱离旧时的手工作业方式,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在有了蒸汽机做为动力后,锻打、切割、抽丝拉管这些工作都开始逐渐的脱离手工制作,走向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龙江造船厂,一辆辆大车运送着十米长的钢梁来到新建城的船坞。

巨大的船坞长近两百米,宽三十米,深十五米,周围都用水泥加固,中间有龙骨墩和边墩,用来支撑修建船舶,上方还有用滑轮做的航吊,只不过需要手动转动绞盘才能用,虽然远比不上后世的电动航吊,但总比人工搬运要强得多。

蒋荃跟随李伟站在边沿,看着这个庞大的船坞,心里不禁感慨万千。

如此庞大的船坞他不但是他生平仅见,更难得的是这是由他亲手指挥建成的,只是不知道李伟说的那万料大船是不是真的能建成,如果真成了,那他或许也能跟着名留青史也说不定。

“侯爷,船坞已经建好了,您打算怎么造船呢?”

蒋荃满含希冀的问道。

“嗯,那就从搭建钢梁结构开始吧。”

李伟点头道,虽然他没造过船,但也能明白其基本步骤,无非是先骨后皮,底部钢梁直接用铝热焊,其他的横梁可以用铆接、螺栓等。

一段段的钢梁被吊起放到了船坞里,摆放到预定的位置上,随后李伟便带上铝热焊的工具与一些工匠一起走了下去,来到两道钢梁连接处。

铝热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李伟亲自指导着工匠将钢梁对齐找平,然后用夹具夹好,套上制作好的耐高温模具,周边的缝隙用胶砂封住,然后往里面烘烤钢梁至微红,最后才将一个漏斗似的装置架在了上面。

这个东西结构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其内的氧化铁与铝粉反应产生高温,铝夺得氧生成氧化铝漂浮在上,而液态铁单质则下沉通过孔洞流进模具里,相当于铸造一般。

在点燃铝热剂前,李伟让人疏散了周围的人群,一个工匠跟点鞭炮似的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撒腿就跑。

随着漏斗里面的铝热剂开始发生反应,整个装置的缝隙间顿时呈现出刺目的亮红色,铝热反应的温度高达三千度,很容易就能融化钢铁,这些反应生成的铁水顺着漏斗流入夹紧的模具内,填充在两道钢梁中间,形成一段赤红的部位。

等反应结束,李伟赶紧道:“快去,取下模具,按之前教伱们的那样处理!”

“是!”

早就准备好的工匠立刻提着工具上前,将模具拆掉,用锤子大力的敲掉凸出的多余部位,然后才是等它冷却、打磨边角。

许久之后,两条钢梁终于变成了完整的一根,这种焊接还是比较可靠的。

蒋荃跟着李伟一起上前查看,见到这宛如一体的钢梁,不禁连连感慨:“真是……神乎奇技啊!”

李伟也是面露喜色,这种焊接方式不但能用于焊接船体,也能用于焊接铁轨,制造燃烧弹等等。

“主钢梁都按照这种方法焊起来,其他的横梁用螺栓、铆接搭建,都开始动工吧!”

李伟大声吩咐道。

众多工匠纷纷称是,开始按步就班的焊接搭建大船的钢铁骨架。

李伟虽然不用亲自动手,也不敢离开,造船这种大工程,比之前建设扬州新城还要复杂得多,他必须得紧盯着。

底部钢梁被一根根的焊接在一起,然后是往上的支架横梁等等,随着时日的推移,一个庞大的铁骨架缓缓呈现出来,然后是木质结构、钢铁表皮。

船坞里仿佛发生了时光倒流,这艘铁木结合的巨型舰船如同一只远古巨兽般从骨到肉缓缓诞生!

在船体施工进入正轨后,李伟便又将精力放回了军器局。

船体制造暂时没问题了,但是上面的设备还需要继续制造。

好不容易造了艘铁甲巨舰,他可不想在这上面还使用明轮这种垃圾玩意,必须得上螺旋桨。

螺旋桨主要是铸造,现在军器局的工艺也完全能做出来,不过由于材料问题,肯定没有后世的螺旋桨那些合金那般抗腐耐用。

另外随着巨舰一同即将诞生的,还有他的第一个孩子。

最近安庆的肚子是越来越大,李伟也是忙里偷闲,坚持抽出一些时间来陪陪这个小媳妇。

安庆生性活泼好动,自从怀上这个孩子可是苦了她了,被李伟安排的人天天看着,这也不行那也不让,下人们也都很懂事,即便安庆是公主殿下,他们也不敢让她乱来。

时光飞逝,天气由冷变热,又由热变冷,工匠们又充分演示了一遍什么叫人多力量大,只要钱给够,人够多,即便没有后世那些先进设备,施工速度也是快得飞起。

经过大半年的建造,世界上首艘铁甲舰终于提前五百年诞生在这大明的龙江船厂里!

此时船坞中,船身外皮已经披上了钢铁的外衣,两侧有密密麻麻的缆绳固定,灰色的钢铁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巨大的船身如同一座钢铁大山般震撼人心!

在船身上面,还有两个巨大的烟囱高高耸立着,由于还没点火,整个船身显得光洁靓丽,但是等到蒸汽机起动之后,这两个烟囱里冒出的滚滚黑烟,很快就会把这个巨舰熏脏。

“侯爷,咱们真的建成了!”

蒋荃心情激动的说道。

李伟面带笑容轻轻点头,不过随即又轻声道:“不过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船体是建好了,但是上面的设备还都没安装,也没下水测试呢。”

船上面除了要安装作为驱动力的蒸汽机,还得安装大炮、门窗地板等等各种东西,就像买了毛坯房还得装修装家具一样。

“赶紧把需要安装的设备装上,然后咱们就下水试航。”李伟吩咐道。

“是,大人放心。”蒋荃兴奋的答应下来。

李伟说完,便将这些扫尾工作交给他,自己回家了。

现在没有各种检查,他也不知道安庆什么时候会生,有些事情得提前准备。

首先就是无菌的产房,李伟专门让人腾出了一间屋子,天天打扫杀菌,各种衣服布料,都经过蒸煮消毒备用,时间长了还得更换新的。

另外他还让人做了产钳,这个东西能不用最好不用,但若是真到了危急关头,也是个能救命的东西。

还有产婆,他特意进宫向朱元璋要来了皇家御用的产婆,住在驸马府上随时准备着。

一个月的时间渐渐渡过,船上的设备安装完毕,蒋荃再次将李伟请了过来。

船坞门前,一众工匠手持工具,准备妥当,看着面前的铁甲巨舰,李伟心中雄心万丈,高喝道:“放水!”

“是!”

众人应声,随即搬防水的沙石,掘开坞门,江水汹涌而下,灌入坞室内。

随着水位的逐渐上升,船身在缆绳的束缚下开始轻轻摇晃,直到水位漫过四五米高的时候,才渐渐浮了起来。

待船身稳定后,李伟便命人撤去了缆绳,然后先是在坞内检查,比如是否有漏水等情况。

各项检查完毕后,才开始点燃锅炉,启动蒸汽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