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21章 给他也封个侯吧(新年好,红包到)

第321章 给他也封个侯吧(新年好,红包到)

第321章 给他也封个侯吧(新年好,红包到)

离开了皇宫,李伟就直奔刑部而去,杨靖在听到他有口谕后,就非常配合的将那群御医给放了出来。

众御医在刑部做客小半年,刑部明显待客不周,把这些御医养的面黄肌瘦、蓬头垢面的。

“谢李大人,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谢大人!”

戴思恭和刘春等幸存下来的御医对着李伟千恩万谢。

李伟笑着颔首:“诸位不必如此,你们本就无罪,陛下圣明,即便没有我你们早晚也会被释放出来的。”

诸御医微微一顿,又赶紧开口谢陛下。

当然他们心里清楚,若是没有李伟求情,即便他们能保得性命,也不知得在牢里呆多长时间,就大牢里的恶劣环境,说不定哪天他们中就得有人病亡了,能这么快出来,最主要还是得感谢李伟。

李伟救他们出来也是有目的的,当下也不迟疑,直接说道:“实不相瞒,我有一事烦请诸位帮下忙。”

诸御医闻言,心里顿时一沉,暗道不会是又有什么疑难杂症要他们治才给他们放出来的吧?这要是治不好,是不是又得关进去,甚至直接砍了?

“李大人但请吩咐。”刘春有些忐忑的道。

李伟将来福叫过来,让他给从御医取了些赏钱,府上的女官和仆人也都分了些,众人顿时连连称谢,喜笑颜开。

奉天殿上,文武分列,朱元璋高居御座,场面比当初徐达北征归来时还要隆重几分。

过了许久,戴思恭终于吐出一口气,起身向李伟拱手:“恭喜李大人,公主她确实有喜了。”

“算了,才一年,或许过不久小青也会有了。”李伟心里自我安慰道。

“恭喜驸马爷,恭喜公主殿下!”

安置好士卒,傅友德等诸将便入朝觐见。

李伟把他们捞出来就是诊喜脉的,若是诊不出来,他们还真怕李伟一个不高兴再把他们给塞回去。

想到小青,李伟不禁抬眼看了看她。

“大人客气了。”

在御医走后不久,朱元璋的赏赐便到了。

李伟点了点头,然后便带着这群衣衫褴褛的御医出了刑部。

四月初,天气转暖,傅友德带领征南大军乘船归京,龙江口岸登岸,一时之间旌旗蔽日,声势浩大。

看着戴思恭皱眉不语,不仅李伟等人紧张,他身后的其他御医也是惴惴不安。

送完他们回来之后,李伟看着安庆欣喜的俏脸,也不禁心中一暖。

众人也是眼巴巴的望着李伟,希望他说的不是救马皇后那样无法完成的事情。

诸人连忙答应。

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要当爹了。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

李伟也是非常紧张,他心里此时有些矛盾,既希望有喜是真的,又担心安庆年龄太小,生育不利于身体。

戴思恭躬身回应。

虽然他都而立之年了,但在后世的时候,一直觉得婚姻、子女,那都是离他很远的东西,单身快乐才是他的归宿。

“大人放心,我等定当尽力!”

这次南征意义非凡,平定云南后,大明就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西至滇藏,南至两广,东到沿海,北至雄关要塞,皆归大明治下。

小青跟他更早,都有一年多了,但是现在安庆都有了,小青却依然没动静,这不禁让他有些疑虑。

安庆作为最小的嫡女,也是深得这个父皇的宠爱,各种金银器物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很是大方,还特意交待她得多补身子,无需再斋戒吃素,当然,李伟没这待遇。

刘春这些御医也长松了口气。

文臣虽然以二品尚书为止,但是上面的加衔还有很多呢,尤其是三师三少这种,才是真正的国之柱石,荣耀地位非比寻常。

驸马府上,安庆端坐在桌边,小青小红等人皆围在旁边,戴思恭隔锦探脉,众人都紧张的注视着他。

戴思恭又嘱咐了些需要注意的事,然后李伟才将他们送出了府。

另外还有爵位呢,朱元璋答应过要先给他封侯,只等南征大军归来。

李伟也按下心里的担忧,笑道:“多谢!”

公主有喜的消息很快传开,朝中群臣纷纷来驸马府道贺,驸马府上一片喜庆之景。

刘春戴思恭等人闻人,顿时长出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是喜事,号喜脉虽然难度不小,但对他们来说却并非什么难事。

许多趋炎附势之人更是将目光投向了李伟这个特殊的驸马爷,谁都清楚,照这情况下去,李伟不仅能官复原职,说不好还会再进一步。

“太好了!”

戴思恭话音一落,众人顿时一阵喜悦,连连道喜,安庆小脸上也是忍不住露出欣喜。

由于大理段氏的归附配合,加上火器拔寨的优势,南征大军历时一年,终于将各土司各抚下来,云南全境归于平静,朱元璋下旨大军班师回京。

不仅如此,群臣还发现最近陛下的心情也好转了许多,谁都没想到,仅是驸马公主的喜事,竟把整個朝堂的阴郁氛围都冲淡了许多。

“哦,是这样,安庆公主,疑似有喜,不过时日尚短,诸位都是医术高超的名医,我想请你们帮忙给公主诊断一个,看是不是真有喜了。”

然而穿越到了这大明朝,仅仅两三年间,不但有了小青、安庆两个小媳妇,而且孩子也马上要来了,真是如梦幻一般。

不过这种事也不好开口直接问,这时代女人的传宗接代的压力很大,直接问他怕小青误会成责怪。

“众卿免礼!”

“谢陛下!”

众将齐齐行礼,朱元璋面带微笑的抬手。

“陛下,臣等谨遵圣谕,大军历时一年余,终于平定云南各土司,筑城临安、楚雄、澂江、景东等共计七座,得以顺利班师,特向陛下复命!”

傅友德恭声将云南战争简略汇报,这些事朱元璋自然是早就知道了,不过现在他说出来是给群臣听的,也有为诸将请功的意思。

此时莫说是胡海、张翼这些未得封侯的将领,即便是他这个老将内心也有些激动。

这次出征时陛下可是许诺过的,大军凯旋他就能封公了,开国公爵,位极人臣!

朱元璋轻轻颔首,赞许道:“尔等为国开疆拓土,功勋卓著,朕心甚至慰!”

夸奖过诸将后,朱元璋又目光扫视文武群臣,高声道:“自古封赏,以开国拓疆者为重,傅友德每从军征讨,累有战功,此次更是率大军越山度水,西取云南,此大功宜受重赏,即日晋封颖国公,食禄三千石,子孙世袭!”

群臣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傅友德,眼中尽是羡慕,尤其是武将,他们许多都是侯爵,但再想进封为公却是千难万难!

自开国六公之后,十几年来仅有汤和一人被晋升为公爵,其他人几乎都没动。

汤和虽然军功稍次,但与朱元璋关系亲密,甚至算是他的领路人,所以被升为公爵诸将也不敢有所怨言。

而现在的傅友德,他们更是只能眼馋,无可奈何。

没办法,傅友德的战绩实在太耀眼了,其实在汤和之前就应该先给他封公,只不过因为他是降将,才迟迟未得封。

此次他又立新功,封公也是理所当然,诸将不得不服气。

朱元璋的话说完后,傅友德立即激动的行了跪拜大礼:“谢陛下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平身。”

朱元璋抬手,傅友德再次致谢,才站起身来。

随后朱元璋又道:“征南诸将此番皆有功勋,王弼、仇成等已受侯封,今次再赏,当爵及子孙,食禄二两五百石。”

“都督胡海、张翼、郭英,开国以来屡效辛劳,此次从征云南,再立新功,亦当加爵,封胡海东川侯,郭英武定侯,张翼鹤庆侯,俱给诰券……”

朱元璋开口连封数位侯爵,胡海、张翼的确功勋卓著,由于李伟的极力推荐,胡海屡次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可是捞了不少军功,现在得封侯爵,心里不由对李伟升起了感激之情。

而张翼则在最重要的曲靖之战中偷渡佯攻,起到了关键作用。

至于郭英,他是朱元璋的小舅子……

除了几人封侯之外,其他的将领也都得到了各自的赏赐,钱钞绮罗,升官加衔皆有,宋忠、左威等人也都加了都督佥事。

当然最重要的副将军沐英此次功劳也很大,但他还是有些年轻,封公难以服众,朱元璋索性让他留镇云南,今后再伺机升赏。

诸将封赏完毕,纷纷拜倒谢恩,文臣武将皆赞陛下圣明。

然而,宋忠、左威和孙雷等人在谢恩过后,却是忍不住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陛下,此次李大人也曾随军出征,立下的功勋并不比诸将少,也当予以封赏。”

孙雷粗声粗声的拱手道。

宋忠和左威也跟着附和,李伟是他们的统领将军,他们都受了封赏,李伟自然也不该少了。

王杰等李党众人闻言,纷纷眼前一亮,跟着附和:

“陛下,孙都督等人所言极是,李大人虽未尽全功便被紧急召回,但当时云南已基本平定,李大人在此战中也是功不可没的!”

“臣附议,李大人确实当赏。”

场中的傅友德胡海等人安静旁观,对诸臣的此番奏请倒是并无意见。

此战中李伟的神机营确实立下了大功,他们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是张翼这些跟他不对付的人也无法忽视这些功勋。

但立于一旁的勋贵就不同了,先不说他们认不认同李伟的功勋,光是此前与李伟的数次矛盾,他们就不想看到此人受赏。

“哼,一个文官,不过是去走了个过场罢了,没了他神机营不也一样打仗?”

常茂一脸不屑的讥讽道。

“就是!”

孙恪等人附和。

王杰等文臣顿时哑然,他们不懂打仗,一时还真不知该怎么反驳。

“话不能这么说,若没有李大人的指挥操练,我等断无法取得此番战绩,更何况普定、曲靖这些重要战役皆是李大人亲自指挥,功勋自然该归大人!”

宋忠出言道,他们身为部将,自然最有发言权。

“我也这么觉得……”

胡海也忍不住开口,顿时引来了勋贵一阵白眼,让他把后面的话噎回了肚子里。

不过王杰等文臣却是找着了话头,跟着附和反驳。

御座上的朱元璋目光扫视,在群臣中找了找,没找到李伟的身影,便开口问道:“李伟人呢?”

“呃这……”

李党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宋忠几人也跟着举目望向两旁,然而在文武两边都没见到李伟的身影。

“回陛下,李大人他……他应该是在家陪伴公主殿下。”王杰硬着头皮回禀道。

群臣闻言皆是一愣,随即纷纷忍不住偷笑。

一个大男人不出来做事,天天在家陪老婆,这也太没出息了!

朱元璋脸色也有些难看,李伟天天宅家里陪安庆,这事他早就知道,起初对李伟这么爱护安庆他还觉得挺满意的,但是随着时日推移,他发现这小子真就啥也不干,这就让他很不满了!

“呵,大军班师这么重大的事他都缺班不来,如此怠懒有什么资格接受封赏?”

黄彬出声讥讽道。

“话不有这么说,李大人现在并无官职在身,不来也是情理之中。”吴沉出声道。

他这话不但是为李伟开脱,也是提醒陛下早点给李伟恢复官职。

“那你还叫他大人?”孙恪讽刺道。

吴沉语气一滞,李伟的称呼这事大家都知道,虽然没官职在身了,他们一般也是称大人不称驸马,不过朝堂上肯定是不能这么说的。

“不过是个称呼罢了,孙都督不要胡搅蛮缠。”

“就是,李驸马的功勋才是最重要的,臣以为当赏!”

“臣附议!”

群臣连连为李伟请功,武将纷纷反对,然而出征归来的诸将将对此却也都不反对,一时请功之言占据上风。

朱元璋皱着眉,心里把李伟骂了一顿,才将目光落在傅友德身上。

傅友德是出征的主将,所部诸将的功过他最有发言权。

傅友德刚得了封赏,而且本身就与淮西诸将不是一伙的,觉察到朱元璋的目光,立即奏道:

“陛下,李驸马随军之时,功勋确实不下于诸将,甚至犹有过之,他所带领的神机营凭火器之利在普定之战、靖江之战中皆立下大功,李驸马不但督造了这些国之利器,而且也指挥运用也颇有章法,理当重赏!”

“嗯,颖国公所言倒也不无道理,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也封个侯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勉为其难的道。

众将看着他随口就给封了个侯,还似乎不是很情愿的样子,纷纷有些无语。

不管他们怎么想,反正群臣和傅友德胡海等将领都是立即高呼陛下英明,众将只能跟着认了下来。

由于李伟不在,封赏的圣旨诰券只能在朝会过后由内侍太监给他送到家里去,不过朱元璋在诰券之外,又给他另附了一封敕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