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307章 这TM不是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307章 这TM不是

作者:那个李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8:45

第307章 这TM不是

“好了大家都散了吧,各自回堂!希直你留一下。”

宋讷有些烦躁的将众人挥退,单独将方孝孺留了下来。

等众人退去后,宋讷才苦口婆心的劝解道:“希直啊,之前你那些圣贤文章写得不是挺好的吗?那些经典都是儒家圣贤上千年来的积累,都是天理正道,你可不要被那个李伟几句胡言给迷惑了本心!”

方孝孺沉默片刻,叹息道:“宋大人,学生之前也觉得这李伟是个奸佞小人,但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后,学生发现此人虽缺点极多,但同时也有不少优点,比如一些实用的技艺,一些新颖的想法……”

宋讷不耐烦的挥手打断:“这个李伟能权倾一时,自然有些蛊惑人心的能耐,但你要保持自己本心啊,不要听信他的妖言!今后这什么新学你就不要再讲了,还是讲些四书五经吧,那明黄书院也不要再去了!”

“……”

方孝孺沉默,宋讷既是上官又是长辈,他不好反驳,但是心中的理念他还是要坚持的。

宋讷见他这样,心中更是生气,重重的叹了口气,挥袖离去。

从宋讷这个祭酒,到司业、监丞等官员,几乎都反对方孝孺的这新学,在经过一番商议后,就把他给扔到了最低级的广业堂,随便塞一些不成器的纨绔子弟便把他给打发了。

但是经此一事,方孝孺却是点燃了新学的星星之火,国子监里的学子明里暗里的找机会向他请教,然后这些信奉新学的学子又积极向他人传授,随着时间的酦酵,这种学说终将会广为人知,自成一派!

国子监的食堂里,一个伙夫在收拾好了锅灶之后匆匆出了门,在路边找到一个卖菜的摊贩,一边挑挑捡捡,一边低声细语,将国子监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知。

等他离去后,摊贩又将这事告诉了一个路过的货郎,货郎仔细记下,离开后在隐蔽的街角换下衣服,摇身一变就成了大内侍卫……

“陛下,方孝孺将那明黄理学讲出之后,国子监里的诸多学官立即纷纷驳斥,同时也有部分人表示赞同,跟这些反对的人吵得面红耳赤差点打起来……”

毛骧将手下收集上来的情报仔细的汇报给了朱元璋。

“这才对嘛!”

朱元璋听到这些,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有了这种新学,不仅为治国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思想,而且还能将这些文人儒士分割成两派,可谓一举多得。

“给咱继续盯着,另外你也差人帮忙传颂一下这个新学,务必要尽快做到让京中人尽皆知!”

朱元璋听完后又轻声吩咐道。

“是!”

毛骧恭声答应。

“对了,那个臭小子最近在做什么?”朱元璋又问道。

毛骧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恭声答道:“李驸马最近除了去明黄书院授课,就是呆在家中,很少外出。”

“他斋戒坚持住了吗?”

“是的,他和公主两人近来都在为娘娘斋戒素食,全府上下已经三个月没有进过荤食了!”

听到这些,朱元璋才满意的轻轻颔首。

不过想起这小子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清闲日子,他就浑身不得劲!

沉默了片刻,朱元璋的目光微微眯起,沉声问道:“咱让你查的那些人怎么样了?”

见朱元璋问起这些人,毛骧也是脸色一正,谨慎的答道:“陛下,这些人臣已经命人严密监控,但与他们有来往的商贾士绅数量颇多,臣现在人手有些不足。”

朱元璋在“李党”倒台的过程中,将那些能拿出实证来弹劾李党的,以及李党倒了后这些人所举荐的人,全都记了下来,交给了毛骧来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毛骧也是心惊不已,没想到在当今大明,竟还有这种庞大的秘密组织,甚至大到让他手下的侍卫都监控不过来的地步。

现在的亲军都督府,主要职责还是掌管直驾侍卫,兼领着收集情报巡察缉捕,虽然是军事单位,但一般并不会跟随出征作战,因此人数也并不多,大约几千的样子。

然而朱元璋要查的这些人,分布范围很广,许多甚至是在偏僻的地方州县,他调查起来颇为吃力。

朱元璋皱了皱眉,其实他心中早有要将亲军改制成一个直属于他的特殊机构,集调查、缉拿、审判于一体,也省得遇到大规模贪污**的时候官官相护,那样不管是交给刑部还是大理寺,都难免会有包庇之嫌。

“嗯,咱知道了,你先盯紧了这些人,咱自有安排。”朱元璋轻声道。

毛骧不敢多问,立即恭声称是。

让毛骧退下后,朱元璋目光沉凝的思索了起来,一个庞大严密的组织在他脑海里渐渐成型。

清晨,天气晴朗,深冬的晨风吹拂在脸上,虽然比较寒冷,但也清新无比。

李伟陪着安庆吃完早餐素食,才悠闲的出了门,向明黄书院而去。

踩着脚下的水泥路,看着周围偶尔出现的明黄商会的送货工,他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笑容。

像现在这样要钱有钱,要闲有闲,无忧无虑的生活,不正是他所向往的吗?

想到此处,他便不由自主的背起手来,放慢脚步,像小时候农村老家那些农闲时的大人们那样,悠哉的漫步而行。

“见过驸马爷!”

“嗯。”

“会长大人。”

“嗯。”

偶尔有认识他的货郎或百姓跟他行礼打招呼,他也都轻轻点头回应。

“李师!”

“嗯……嗯?”

听到这个陌生的称呼李伟顿时愣住,抬头看了看这个儒生打扮的年轻人。

他虽然是个老师,但教的都是半大孩子,可没有成年的学生,而且这些孩子的家长也都是军器局的工匠,他就算不认识也会觉得眼熟。

而面前的这人,却是面生得很,他确定自己肯定不认识!

儒生似乎有急事赶路,在打过招呼后便匆匆离去,独留李伟愣在原地。

望着这个离去的书生,李伟心中充满困惑,片刻之后才摇了摇头,将此事扔在一边,继续赶路。

然而没走多远,又一个路过的书生叫他“李师”,李伟顿时更加诧异。

在遇到第三个这么称呼他的人时,李伟终于忍不住,伸手一把拉住了他。

“你认识我吗?叫我李师是什么意思?”

此人闻言,立即持学生礼,恭敬的道:“学生对李师与方师所著的《明黄理学》很是推崇,故以弟子自居,还望李师莫要怪罪。”

李伟顿时懵逼。

他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肯定是朱元璋起的,但是方孝孺这书完本还是前几天的事情,怎么这么快就有这么多人推崇了?甚至还以弟子自居。

“李师,若是没事的话,学生就先告辞了。”

李伟愣愣的点了点头,这个儒生便揖手一礼,转身离去。

“什么情况?”

李伟挠了挠头,一脸的疑惑不解,使劲晃了晃脑袋,才加快脚步,匆匆向书院而去。

书院里,李伟在给学生上完课后便独自坐在讲台上发呆。

根据他的经验,出现今天这种情况,通常就预示着任务快来了。

朱元璋做事总是让人看不明白,但是时间久了,他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但凡事有异常,通常就是朱元璋要给他安排新任务了,而且大概率不是好事。

他的预感很快就应验了,到了下午,书院还没放课,宫里的太监便找了过来,李伟只能拉着个脸,跟这个小太监进了宫。

“参见陛下!”李伟行礼。

“嗯。”

朱元璋淡淡的的嗯了一声,随即道:“咱听说你最近挺闲啊?”

“陛下有所不知,这斋戒祈福,讲究的就是个清静无为,而且臣在斋戒的同时还要给书院的孩子们上课,可一点也不清闲呢。”李伟赶紧辩解。

朱元璋懒得跟他争竟这个,轻哼一声,直接道:“咱有事交给你……”

“陛下,臣还在斋戒呢!”李伟连忙打断道。

“不耽误你吃素!”朱元璋没好气的道。

李伟撇了撇嘴,见推辞不掉只能听凭安排。

随后,朱元璋的脸色便凝重起来,沉声道:“咱怀疑皇孙和皇后的死并非巧合,而是有人暗中操弄,咱已经查出些眉目了,剩下的就交给你去办了。”

“什么?”

李伟闻言,顿时心中大震。

朱雄英死的时候他身在云南,对此并不清楚,但是皇后的病可是他参与诊治的,他可以保证治疗过程没有问题。

“应该不会吧,皇后娘娘的病是臣亲自参与诊治的,臣可以保证没什么问题啊。”

李伟有些忐忑的道。

若是皇后真是被人给毒死的,那他也难逃罪责。

“哼,问题不在药上,具体什么原因,咱也不清楚,这就需要你去查了。”

朱元璋轻易看透了他的心思,不过他对李伟确实没有怀疑,甚至那些御医他也清楚并没有暗中使坏的,他把这些人抓起来也是迁怒而已。

在李伟皱眉沉默的时候,朱元璋又继续说道:“咱打算设立一个独立于朝廷之外的衙门,直隶于咱,负责监察百官,督办钦案,包括侦察缉捕、审讯行刑等皆有权处置!”

李伟眼角跳了跳,这TM不就是锦衣卫吗?(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