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军团视角下最强装备组装抗战 > 第100章 吕梁山区域

在长治城内,凶残的倭寇多次展开惨无人道的烧杀掠夺。城内大部分民众不是惨遭屠戮,就是被抓捕成为苦工。那些留在城中做生意的商户和普通住户,每日都在极度的恐惧中提心吊胆地生活着。城内上好的商铺和房屋,基本都被伪军部队蛮横地强行霸占。

当我军部队进攻至城内后,城内的倭寇集中在保宁楼与威远楼两处负隅顽抗,两处大约有五千多倭寇和八千多伪军。

城内还有一些沿街商铺中,埋伏着为数不少的倭寇敢死队。他们潜藏在这些商铺里,妄图给我军来个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

然而,第五集团军的前身乃是当地最为主要的抗倭力量,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今在系统的有力支持下,要钱财有充足的钱财,要人力有众多的人力,武器装备更是最为先进的。所以,第五集团军刚一进入城内,就有众多躲在附近的百姓主动挺身而出,引领着我军战士前往那些藏匿在民房和商铺中的倭寇藏身之处。

我军在获知了倭寇的隐藏位置后,当即果断地使用坦克对其隐身之所发起猛烈炮击。几处倭寇眼见自己被发现,高举着炸药包,嘴里发出呜呜的怪叫声,疯狂地冲了出来,企图通过自爆来给我军造成伤亡!

但我军战士早有防备,看到倭寇从房子里冲出,瞬间就操起机枪进行密集扫射。倭寇根本无法靠近分毫,更多的倭寇敢死队直接在躲藏的房间里被炮弹炸得粉身碎骨。

最后,龟缩在北城楼保宁楼和西城楼威远楼的两拨倭寇,妄图通过近战方式对我军发起进攻。他们躲藏在建筑和掩体后面,以为能够躲避我军的攻击。我军战士迅速使用迫击炮对倭寇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轰炸,倭寇的掩体在强大的火力下彻底失去了作用。被我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我军坦克抓住时机趁势进攻,一举将倭寇全部歼灭在两处城门楼之中!

扫清倭寇之后,我军迅速对周边区域进行扫荡,确保没有漏网之鱼,并且开始对逃进大山的百姓进行宣传,引导他们回来。

对后来后的百姓进行登记资料,给予重新分配土地和住房,愿意留在城里的就在城里,愿意去乡村的,就给予大量土地。

系统这边支援过来的粮食、种子、衣服、农具也分发到了百姓手里,保证了大家今年没有粮食收入也能衣食无忧。

磁能工厂、医院等基础设施迅速开始在城里建设,整个长治也开始慢慢恢复。

我第五集团军则是在默默准备,他们把进攻方向分成了三个进攻路线,一路进攻临汾,一路进攻吕梁,一路在晋阳城外集结,准备等待吕梁收复后对晋阳城包围,同时牵制晋阳城的倭寇,使其无暇前往吕梁!

再说一下目前吕梁到吕梁和临汾得等吕梁区域的情况

第66师作为**阎将军的警卫部队,原本辖有两个团。这次整编开始,便以原有的两个团组建为第204旅,而以晋绥军补充第1团、补充第2团组成第206旅,编入该师,使第66师成为一个完整的两旅四团制方块师。师长由第66师原师长担任,第204旅旅长郭上任不久后因病去世,由赵鸿接任,素有猛将之名的孙担任第206旅旅长。1938年1月,阎又将两个新成立的团编入第66师,将该师的结构调整为2旅6团制。第66师驻防于临汾,担任第2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卫戍任务。

在临汾还有两支新编的部队:以第2战区军官教导团为基础扩编的第201旅。以第2战区军事教导第1团和第2团改编的第205旅、旅长徐积。这两个旅的兵力不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跟随长官部行动的警卫部队。

在临汾城西,驻有在忻口会战遭到重创的第72师。该师以一部编为第217旅,另以一度只剩200多人的第209旅补入,仍然维持2旅4团制的结构。师长由原第209旅旅长段树担任,王鸿浦任第209旅旅长任第217旅旅长。

在临汾西南的乡宁,驻有新编组的第69师。该师由原第72师208旅、第196旅、新编第1团编组而成,2旅4团制。师长由原第72师208旅旅长吕德担任,高支任第196旅旅长,于任任第208旅旅长。

乡宁以北,以隰县为中心的地区进行整编的,有第68师、第70师和第71师。第68师前身是独立第8旅、原本计划在1937年10月份完成扩编,但因战事紧张未能实现。太原保卫战期间,独立第8旅参加了外围作战并损失一部。整编时期,以该旅为基干,补充编入独立第2旅、独立第3旅余部,组成2旅4团制师。该师师长为原独立第8旅旅长孟宪,刘棠任第203旅旅长,蔡飞任第210旅旅长。

第70师、第71师的情况与临汾的第72师相似,都在忻口会战中遭受严重损失,只剩下两三千人。前者原有2旅6团,整编时编组为1个2团制的旅,另将独立第1旅补充进来,组成2旅4团制师,师长由原第70师215旅旅长杜升任,赵锡任第205旅旅长,马岗任第215旅旅长。后者则调第203旅补充缺额,以维持两旅四团的结构,原师长郭宗汾留任,刘斗任第202旅旅长,赵光晋任第214旅旅长。

隰县以北的中阳也有2个师驻防整补,他们都是从太原突围出来的守城部队。其中第73师此前参加过忻口会战,又经历太原一役,已经相当残破,所部缩编为1个旅,另调第211旅编入补充,保持2旅4团制结构。原师长刘滨继续担任师长,王田任第197旅旅长,孙峰任第211旅旅长。第101师则由第213旅、第218旅、独立第7旅和新编第3团等部合编而成,也是2旅4团编制。师长是傅将军的爱将——原第218旅旅长董某,阎某某任第213旅旅长,姚祥任第218旅旅长。

此外,晋绥军的骑兵第1师活动于太原西南的交城,由徐夫任师长,骑兵第2师活动于太原西北的宁武,由孙胜任师长。这2个师在历次战斗中损失不大,自太原陷落之后的游击作战中十分活跃,此次整编之中将2师所属的步兵和无马骑兵抽调出来、组成第200旅,由李祥任旅长。

以上便是晋绥军的全部家当。各师、旅整编完毕之后,驻防相近的部队都调整到同一个军部辖下。第19军军长王国驻隰县,辖第68师、第70师。第35军军长驻中阳,辖第73师、第101师。第61军军长陈捷驻乡宁,辖第69师、第72师。骑兵第1军军长赵绶驻静乐,辖骑兵第1师、骑兵第2师、第200旅。在临汾的第201旅、第205旅组成第34军,由杨源任军长,驻临汾。同在临汾的还有一个准备用于机动作战的空头军部第33军。第66师是阎山的警卫部队,第71师师长郭因为还保留着“第2战区第2预备军军长”的名头,直属于第2战区司令长官部。

从地图上看,晋绥军的8个正规步兵师全都摆在同蒲铁路以西,独自担负起吕梁山区的防御重任,阎山“战要自主”的想法初步实现。然而自主作战的效果如何,还要看与倭寇交火之后的表现。

根据倭寇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的部署,同蒲铁路以西的作战被分为两个部分,以汾离公路(汾阳至离石)作为分界线,线北归第109师团负责,线南归第20师团负责。第109师团还担负警戒守备和掩护第20师团后方交通的任务。

第20师团南下后,第109师团师团长山冈重厚命令第31旅团旅团长谷藤长英指挥第136联队、第107联队第3大队、山炮兵第109联队第1大队、野战重炮兵第3联队第6中队、骑兵第109大队主力及工兵第109联队主力等部组成先役队,从清源沿太原至汾阳公路南下。

在平遥失守后的第2天,即2月14日,驻防文水的第71师与谷藤先遣队遭遇。第71师师长指挥所部在文水县城以北的开栅镇,龙泉等地逐次抵抗,在倭寇优势火力和钻隙迁回下节节败退。次日,因文水以南的孝义被第20师团高木支队跨河攻占,第71师后路被切断,郭宗汾只得命令所部向西撤入山区,守文水城的魏振吉营在上午与倭寇在城外交战后。 里中大队和2的联队长佐佐木勇指挥1个半步兵大队和2个山炮中队从开棚镇出发,向西追击第71师。谷藤先遣队继续南下,于2月I5日午后3时占领文水县城,2天后又占领了汾阳县城。至此,吕梁山与太原盆地交界处的几个县城都落入倭寇之手。

进驻汾阳后,山冈重厚派出三个支队,执行打通汾离公路的作战。他以佐佐木勇从东社镇出发,向离石以东的五里铺前进。谷藤先遣队调整为以步兵第107联队为中心的谷藤支队,自汾阳经吴城向离石前进。第118旅团旅团长本川省三率领所部主力编为本川支队,自汾阳经高阳镇、中阳,迂回到离石以西的黄河军渡。

第109师团一旦完成作战任务、吕梁山南北交通就将被拦腰切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