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五十二章诸葛亮对新朝的军事意义

第五十二章诸葛亮对新朝的军事意义

见到诸葛亮,张瑞心情极佳。

给这位武庙十哲之一的军事家二十万精锐禁军,去打一场灭国之战,绝不用担心他会像曹操浪漫主义精神爆发,遭遇赤壁之战一类的惨败。

这一点,对建立新朝以后的军事行动尤为重要。

新朝建立,张瑞必然要派兵扫平四方,南征蛮夷,北灭群虏。

数十万大军深入南方瘴气丛生的林地,东出辽东千里雪地,西征大漠戈壁黄沙,哪一项都凶险无比,严格考验一个将领的全方位军事实力。

有武庙十哲之一的名将作主帅,再配以关西精兵强将,张瑞可以安枕无忧。

新朝不至于像杨广一样败师辽东,或者李广利一样折戟西域。

随后张瑞看向司马徽,问道:“此子怎会进入长安学宫?”

司马徽莫名其妙,问道:“丞相是指哪方面?其一切手续合理合法。”

“孤是问,他怎会出现在长安?”

怎么出现在长安?关东定居在关西的百姓数以百万计,诸葛亮是这其中一员不是很正常?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司马徽还是没明白丞相在好奇什么。

诸葛亮也不明白为什么丞相会有此问,自己不能进入关西吗?

张瑞只得对诸葛亮说道:“孤听汝口音似不是长安人,怎么会来到长安?”

原来丞相是关注自己的经历。诸葛亮立即介绍道:“某随叔父一同辗转来到长安。家叔讳玄,现任定襄郡太守。”

“定襄太守?”张瑞惊讶的问道:“汝叔父不应该在荆州?”

诸葛亮彻底愣住,问道:“为何会在荆州?这任命不是出自丞相?”

张瑞彻底凌乱,看向蔡琰,这是怎么回事?

蔡琰连忙附耳到张瑞一旁,说道:“这的确是夫君画圈通过之提议。”

我绝大部分时间画圈完全不看票拟内容啊!张瑞无奈感叹,哪知道票拟的具体内容。

蔡琰解释道:“去岁夫君总览朝政之后,便开始大举更换关东各郡太守。诸葛玄为袁术所表豫章太守,朝廷以朱皓替之。为奖赏诸葛玄举郡归降,内阁乃提议任命诸葛玄为定襄太守。”

豫章郡张瑞知道,这是扬州郡国,历史上孙策最后一个打下来的郡国。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馀人未有所附,太史慈就是在这里安抚整编的刘繇部众义气归降于孙策。

张瑞问道:“朱皓是何人?”

蔡琰答道:“乃是名将朱儁之次子。朱儁长子朱符任交州刺史,次子朱皓任豫章太守。”

张瑞觉得自己以后很有必要认真的多看看内阁票拟,这为什么又要任命朱符为交州刺史?

幸亏蔡琰博闻强识,过目不忘,耐心的为张瑞解释道:“内阁票拟所言,光和元年(178年),交州群盗并起,州郡软弱无能,不能禁止。交趾梁龙率众万人与南海太守孔芝一同反叛,攻破郡县。”

“朝廷乃任朱儁为交趾刺史,朱儁拣选家兵、部曲,合五千人,分两路进兵交趾,旬月之间,斩杀梁龙,逼降数万人,州郡皆平。朝廷封其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任用朱符,便是挟其父威名,速平交州。”

关西的内阁这么能才干斐然吗?不知不觉就平定了一个州?

张瑞惊讶的问道:“也就是说交州、豫章如今都已被朱氏兄弟平定?”

蔡琰摇头,回道:“交州名义已降,但地方割据蛮夷犹在,政令不出城池。而豫章太守朱皓已被中郎将笮融所诈杀。如今豫章太守为朝廷所任命华歆。”

终于出现了一位自己认识的历史人物,号称龙头的华歆,华子鱼,曹魏司空,太尉。

大概理清了脉络,张瑞对诸葛亮问道:“汝并非自徐州而来?”

诸葛亮点头,解释道:“某之前随家父生活于泰山郡,家父在某八岁时病故,某便随叔父生活于豫章。”

张瑞被气笑,再不相信那些破公众号之言了,摔!都是些什么胡言乱语!

什么曹操在徐州的屠杀给十四岁的诸葛孔明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心理阴影与刻骨铭心的仇恨。

感情诸葛亮从来就没经历过曹操的屠杀!

事实上诸葛亮的经历还不如陆逊周折,陆逊至少亲身经历了庐江之围。

而诸葛亮虽然是徐州琅琊人,但是其父亲诸葛珪担任泰山郡丞,诸葛亮八岁以前随父亲生活在兖州泰山郡。而其父亲死后,诸葛亮一直跟着叔父诸葛玄生活。在诸葛玄被袁术表奏为豫章太守后就去了豫章。

曹操的落魄,张瑞还记得。当年所有诸侯都在迅速扩张,张瑞、袁绍、袁术都在扩张版图,唯有曹操连基本盘都丢失殆尽。

这种情况下,诸葛玄早早就去了豫章,诸葛亮哪有机会经历徐州屠杀。

张瑞的困惑得以开解,倒是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问道:“丞相为何会以为某自徐州而来?某似乎并未说过自己是徐州人士?”

张瑞暗吸一口冷气,开挂开习惯了,终究免不了露出马脚。

心神急转间,张瑞笑着说道:“孤今日方才同一群徐州文武交谈许久,汝等口音十分相似。”

这个理由顺利说服了所有人,听起来合情合理。

张瑞便立即转变话题,问道:“汝等在争执何事?”

谈到这里,即便诸葛亮儒雅斯文亦不肯服输,说道:“此乃某根据先贤阵列,改进之八阵图,某以为可练兵用之。”

八阵图啊,这可是如雷贯耳的阵列。

至少在唐代以前八阵图的军事意义还是被高度认可的,诗圣杜甫便曾作诗《八阵图》赞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唐代之后倒是不八阵图失去了军事意义,而是李靖在《唐太宗李公卫问对》中认真梳理了八阵图的历史脉络,与列阵形式,总结为“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内圆外方”。

然后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六花阵,归总于《卫公兵法》,一同构成唐代府兵巅峰鼎盛的战斗力。

诸葛亮怕张瑞误以为八阵图是自己书生意气幻想出来的东西,便解释道:“八阵乃汉军常设阵列。大将军窦宪《封燕然山铭》曰,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

“若某能尽善八阵图,乃至巅峰,某坚信必能助丞相重演——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