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在武侠世界当超人 > 第57章 暗度陈仓

在武侠世界当超人 第57章 暗度陈仓

作者:HP剩余1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0-31 20:42:42

因为突破超凡境界之后就可以完美掌控宏观人体,汗腺的功能基本无法自动发挥,都是依靠仙人圣人的主观想法来决定是否流汗、哪里流汗。

“没看到我很忙吗?”

这还真不是王遥故意想要装样子,而是因为王遥在俗世中的习惯。

在面对宗师及以上境界的武者时,王遥才会显露出跟对方相同或者更高的境界。

在面对低境界武者和普通人的时候,非必要时,王遥只会显露出与对方相同的境界。

在自己独立处理事务时,如果目的是达成某种结果,王遥倒是也不会强行封锁自己的种种超凡能力。

但是如果他处理事务的目的是展现或体验处理过程,那王遥就必定会以一个足以完成该事务,却又不会缩短或增加事件完成路线的姿态去面对这项事务。

也就是说,王遥正在做打卤面的此时,他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体素质来做的。

这才是他额头流出虚汗的原因。

钟灵当然不知道王遥习惯性地压制了自己的能力,而且她也没有分散太多精力来关注王遥的动作,因为她还要集中注意力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面甩的不错,但还是缺了点东西。”

王遥在一旁对着钟灵的动作指指点点,让钟灵觉得有点讨厌。

“缺少了什么?”

钟灵虽然不喜欢王遥在自己专心做事的时候打扰自己,但一想到是自己先去调戏王遥的,也就收敛了情绪,略带好奇地反问王遥。

“我们做的面肯定是要让对方品尝的对吧,这就需要提前了解对方的口味喜好,进行针对性改良,否则就会像南北豆腐脑差异一样。”

“虽然豆腐脑甜的和咸的都很好吃,但是有人就喜欢吃加咸卤子和辣椒面的豆腐脑,有人就喜欢吃甜豆腐脑。你给别人做错了口味,就算你做的再好吃也要减印象分。”

王遥说的头头是道,听得华丰和成梨花连连点头,就连钟灵也觉得他说的没有什么问题。

钟灵当初学着菜谱给自己做面的时候,也是把面向大众的菜谱不断改良,最终形成了自己最满意的口味。

但自己最满意的口味并不一定是其他人最喜欢的口味,提前询问对方喜好并且对菜品做出针对性改良,这才是合格的厨师。

而且面食非常注重口感。

一碗面,如果它的口感糟糕,就算汤底再好喝,卤子再好吃,它也是失败的、难以下咽的厨房垃圾。

小火面芯夹生,大火面条太烂易碎,宽面不入味,细面汤味覆盖面味......

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最影响口感的细节。

对面食来说,口味和口感实在是太重要了。王遥说的没错,不提前询问还真没办法做出让对方满意的面。

但是,钟灵为难地看着自己手中的面。

已经做到这种完成度了,真的要重新做一份吗?

重新做一份倒也不是不行,反正材料还有剩的。只是王遥到现在还迟迟没有开火,感觉就是故意想要看她的乐子。

一想到还有这种可能性,钟灵就觉得很生气。

明明王遥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明明可以早点开口提醒的,为什么要拖到自己都已经几乎全部完成了才说,好过分。

王遥对着钟灵伸出了手。

钟灵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把面放下,将手放在了王遥的手中。

咦?

“很奇怪吗?”

王遥笑着问道。

“你刚刚说那句话就是单纯为了调戏我?”

“怎么可能,除了回敬你的调戏之外,还有顺便让你加深对超凡心境理解的作用。”

钟灵跟王遥使用心灵感应沟通之后,她才发现王遥刚刚说的那些话,对当下她做拌面的行为来说完全是无意义的。

王遥是圣人,他怎么可能会执着于凡人的“刻板经验”?

凡人无法区分开刻板偏见跟固有经验的区别,总是对特定事件或个体先入为主,导致他们忽略了很多生活中的美好,伤害了一些无辜之人的内心。

就比如说对纹身的印象。

普通人对纹身的印象通常就是“社会闲散人士标志”之类的刻板经验,而圣人对纹身就有两种划分。

对纹身人群,保持警惕、排斥心理。

对纹身个体,如果必须要接触,那就保持客观,理智判断这个人的人品、智力水平、道德素质等等。

固有经验是帮助你少走弯路的,而不是让你忽略其他一切有效信息直接一刀切死的。

人类不是程序,不会因为一个if判断就忽略其他一切信息。

把帮助你提高效率的群体筛查经验,变成针对个人的刻板偏见时,这个固有经验也就成了“刻板经验”。

虽然它没有失去它的价值,但是使用者却在这件事情上失去了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且拥有理智的人类的资格,无法为自己做出真正有利、正确的判断。

因为人跟动物的区别就是,人类拥有理智,可以控制自己的本能,或者说拥有自主控制刻板经验的能力。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有过类似的言论,他认为,人类跟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理性能力。

叔本华认为人跟动物有很多本质区别,但这些区别其实都是换了一个说法的相同概念。

理性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对抽象概念的表述能力和理解能力,或者说虚饰能力。

像叔本华这种一个概念拆成多种角度不断剖析的哲学家还算是好的,就算是在地球上,他的心境起码也是达到了第三境。

像学习叔本华思想的尼采那种思想特别散的哲学家,如果不是他说出来人生三阶段是骆驼、狮子、婴儿,王遥都没办法确定这人的心境是不是真的达到了第三境。

毕竟尼采说的那些话,在圣人心境的人口中说出并不意外,在一个心二境的空想家嘴里说出也很正常,很难判断他的具体境界。

因为心境不像体境划分那么明确,也不像法境那样,依附体境而存在。

心境只有三个节点可以辅助判断。

能够直面这个世界,直面自己的内心,初步建立世界观,便是心一境的勇者。

能够发掘出自己本心的**,抛去迷茫和偏见直指目的,初步建立人生观,便是心三境的智者。

能够体会到最极致的愉悦,平等地俯视、仰视、平视众生,拥有无数种价值观,可以从任何角度观察任意一个事件,便是心五境圣人。

无论是剥离物质情感价值的一元论,还是融合两者的二元论,还是类似叔本华的四重根等等,这些理论观念对于事件的剖析都只停留在“判断”上面,而不强调其实用性。

圣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圣人需要的是理解每一件事中每一个人的立场、想法、利益导向。

所以王遥不需要钟灵站在他立场上考虑他的喜好,因为他没有任何立场,因为他什么都喜欢。

“至人无己”这个词,便是古人对心五境圣人的猜想与揣摩。

不得不说,古人揣摩得还挺对,王遥确实在与他人交互的时候,大多处于至人无己的状态。

除非交互的事情与他的阶段性目标有关且对立。

王遥现在的阶段性目标就是模仿人类、完成游戏主线之类的小事,像做面和约会这种小事都算不上阶段性目标,只能算是这两个阶段性目标下面的小任务。

其实王遥的内心想法也没有超出钟灵的预料,因为钟灵先入为主的观念根本就不愿意相信王遥是那种恶趣味的人。

就算王遥有时候会做一些在世人眼中看来十分不妥的、与性相关的行为,但他也根本没有带着任何“恶”意。

反倒是像故意在对钟灵固有经验、固有道德认知的一种摧毁。

钟灵的感觉倒是没错,王遥敢对她“动手动脚”,主要还是因为她是个超凡脱俗之人。

如果是紫猷和苻生那种凡人,就算她们可能是虚之六面的显化,王遥也绝对不敢对她们动手动脚。

因为双方的能力不同、视角不同,适用的道德伦理规范也完全不同。

对于生活在每个历史节点的普通人来说,最适合他们的,一定是比他们所处社会阶段的社会道德先进一点点的思想,而不是圣人或者已经超凡脱俗的仙人的思想认知。

无论是帮钟灵抹除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还是跟钟灵切磋剑术,抑或是刚刚王遥对钟灵的调戏,这些都是王遥在帮助钟灵尽快从“凡人”蜕变成“仙人”的指导方式,让她建立起属于超凡者的逻辑与观念。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

王遥趁着钟灵还在通过心灵沟通读取自己内心的时候,握着她的手扭开了燃气。

跟王遥想的一样,成功越过了游戏判定。

没错,最重要的理由是王遥需要借用一下钟灵的手。

就像王遥对昏迷的钟灵动手动脚时,他也可以选择更简单的方式,但他偏偏选择了最猥琐的一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