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工业化领主 > 第542章 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工业化领主 第542章 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作者:迎着风烟大步来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9 23:32:11

第542章 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第542章 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腓特烈在鹿港又呆了几天,和高卢王国请来的哈比教授商量了一下垫高镇子周围土地的事情,同委任的行政官研究一些事务。

鹿港的原住民约两千人,外来开发沼泽地的人也有千余,双方开始有了一点矛盾。

腓特烈举办一个盛大的露天平民宴会,让这些人通过酒精拉近关系。

他在离开前又给每个人发了二十公斤面包、五个肉罐头和一桶豆油,卸货那天从韦森公国开过来的船队挤满了河面。

不少周围的地主和有闲的人赶过来看热闹,无不惊叹鹿港公爵的财力。

第二天,中心广场边上立起一座两米高的牌子,上面挂着的白布画有鹿港建设规划图。

按图中所示,若干年后,鹿港将成为一座巨大的渔港与鱼类加工基地。

就在腓特烈即将离开的时候,泼天的富贵砸下来了。

客厅里,女仆将茶放在茶几上便退到一旁,腓特烈头也不抬地对客人说:“德雷尔先生,请自便。”

腓特烈在认真地看着这位名为尼利斯·德雷尔的来客带来的介绍信,信是丽璐在郁金香泡沫之后写的,让德雷尔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凭信找腓特烈帮忙。

尼利斯·德雷尔今年四十出头,有着一头卷发,是阿姆斯特尔城出名的船只设计师。

丽璐在信里还提到,德雷尔似乎还有某种特别的造船想法。

腓特烈看完信,等德雷尔喝了茶放下茶杯后才问:“你来找我是想谋取一个职位,还是想让我对你进行投资?”

现在找他谋职的人没有了,高层的位置已满,基层的都到韦森公国参加政府职员考试去。

寻求投资的也基本上去韦森堡城,找直接韦森银行贷款。

不过既然有介绍信,那么网开一面也不是不可以。

德雷尔对腓特烈说:“大人,我是代表阿姆斯特尔城的十三家造船厂向您求助的。”

腓特烈有些疑惑,虽然郁金香事件和那场大火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这两年来自己给那些造船厂下了很多订单,已经把他们都拉回来了啊。

德雷尔看出了他的不解,于是问道:“我们听说大人准备在汉马城建一座造船厂,可有此事?”

腓特烈点了点头,确认了此事。

现在韦森公国的造船厂在扩建后已经抵达极限,想扩大规模只能走出去,到更广阔的天地建厂。

他已经安排了两個地方,北海按既定计划是汉马城,内海那边原本计划是在君士坦布尔的,现在先搁置,看看联合水果公司能不能找到好地方。

汉马城那边去年就开始谈判,腓特烈希望各家造船厂联合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抢下整个北海地区至少一半的造船份额。

这些事就没保密,圈内人稍微打听就知道了。

德雷尔见腓特烈没有否认此事便继续说:“去年万国博览会的时候,我们十三家造船厂的东家、设计师和大匠也去了韦森堡城,参观了大人的造船厂。”

“所有人都很悲观,如果您在汉马城又建一座同样的造船厂,阿姆斯特尔城的造船业将会因为毫无竞争力彻底消失。”

腓特烈端起茶杯慢慢喝茶,心想正是如此。

在造船领域,汉马城和阿姆斯特尔在原材料、水力加工设备、人才和技术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汉马城的造船业衰落是外部政治原因导致的,如今腓特烈崛起,同时愿意拉一把,没人会怀疑这座曾经显赫的城市会恢复往日的荣光。

德雷尔等人在腓特烈的造船厂只看了一分钟蒸汽机带动的圆盘锯锯木头就知道阿姆斯特尔城的船厂完了,因为他们用的是水力锯,效率相差太大。

现在阿姆斯特尔城还可以靠造船壳苟延残喘,等韦森公国到汉马城的铁路通车,腓特烈可以把蒸汽机通过铁路快速运到汉马城自己的造船厂,那时连船壳都没得造了。

德雷尔认真地对腓特烈说:“我们商量后一致决定,打不过就加入,希望大人和在汉马城一样,大家一起建一座新的大型造船厂。”

腓特烈没有马上做出回应,而是放下茶杯,靠在沙发上闭目思考起来。

阿姆斯特尔城的船厂东家们来合作并不意外,这是腓特烈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口碑和大量例子决定的,谁都知道和他当朋友有钱赚。

更别说这些人先是亲身感受到了腓特烈在商业上高人一等的见解,以及他在那场大火之后又不惜贷款赔偿保险金,这些举动使得他如今拥有不低的声望。

从腓特烈的角度来看,再建一家造船厂不是问题,可以先把在内海那家待建船厂的资源用在这里,两家造船厂同时发力可以垄断北方海面上的造船业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政治上的问题,低地地区可以说是高卢王国的殖民地,腓特烈终究是外人。

现在他还不想引起高卢王国的警觉,如此一来,这家造船厂的政治账优先于经济账。

腓特烈在心中权衡再三,最终有了决定,睁开眼时看到德雷尔有些焦急。

“你们合作的建议我可以答应下来。”

腓特烈的话让德雷尔松了一口气。

“但是,我有个条件。”

德雷尔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他们此前商量过,腓特烈肯定会有一些条件,有些条件是可以答应的。

他主动对腓特烈说:“我们同意将新的船厂建在鹿港。”

在他们看来,腓特烈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船厂肯定放在自己地盘才放心,所以这一条可以主动提出来。腓特烈就没想过把船厂建在其它地方,对方主动提出来自己也省事。

“我没那么多现金。”

腓特烈的话让德雷尔一愣。

传说中世界上最有钱的人说自己没钱,谁信啊,城堡底下的黄金宫殿里刮刮地板不就够了嘛。

腓特烈继续说:“我的投资是有计划的,虽然有机动资金,但今年汉马城那边不太平,必须留着应对战争。”

德雷尔知道丹玛王国被海那边的异教徒揍得屁滚尿流,听说有好多商船被抢,汉马城也危险了。

也正是如此,他们才有信心游说腓特烈,让他把新的船厂建在远离战火的低地地区。

腓特烈确实是没流动资金了,鬼知道汉马城那边的局势会怎么发展,得留着一大笔钱应急。

于是他借着这个理由,把这座造船厂搞成一个政治工程。

所谓的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最好的朋友,自然是一起分钱的朋友。

腓特烈问德雷尔:“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这家造船厂可以赚钱吗?”

德雷尔想都不想就回答:“我六岁的时候在父亲工作的船厂厨房帮忙洗豆子,十岁时帮木匠们送钉子,十四岁开始和大工匠做学徒,十八岁那年有幸跟随老师学习船只设计,二十九岁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条船。”

“我这辈子一直和造船打交道,不瞒您说,海面上的船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它能载多少货,能跑多快,造价多少。”

“一艘船的成本中人工费占了一半,人工费中比例最大的是将木材切割成型。”

“如果新的船厂和韦森公国的船厂使用同样的设备,人工费至少能降低一半,一条船的成本是以前的75%以下,综合其它方面减少的成本,甚至可以减少到65%左右。”

“海上每年都有大量的船只退役和沉没,船东需要新船填补空缺。”

“据不完全统计,只是海上不算内河,大约有两万艘船。”

“一艘船的最长寿命是二十年,如果不算意外造成的损失,一年需要至少一千艘新船。”

“我们希望,新的造船厂最终一年能建大约300艘海船。”

腓特烈一开始还觉得他对业务很熟,从成本分析角度来回答能不能赚钱,但最后期望的产量让人头疼。

海上五百吨以上的货船比一两百吨的内河船复杂多了,建造周期至少两年,现在七八百吨的货船即便是锯木头快了也要一年。

想一年下水300条船,意味着要建300座干船坞,每座干船坞宽度按30米计算,可以沿着河边排开九公里。

汉马城那边就是这么规划的,预计花至少五年时间建成这个规模,显然这里的业内人士也打听到了,直接对标。

腓特烈继续问:“如果让你投钱入股这家造船厂,你愿不愿意?”

这下子德雷尔以最快的速度回答:“肯定愿意!”

腓特烈又问:“你认为其他人愿意吗?”

德雷尔很肯定地回道:“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对您有信心。”

他的意思很明显了,只要腓特烈参与,别人就相信能赚钱。

腓特烈点了点头,开始提条件:“我可以在鹿港和伱们联合建一家造船厂,但我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首先,我只出机器设备和厂房,占三成股份,其余的七成股份由你们负责,可以自己承担,也可以在低地地区销售,但不能超过这个地理范围。”

“有件事情我要先说好,每年的利润中我们大家都出一点,给高卢王室一些分红,剩下的分给股东。”

“具体操作就交给你们来负责吧,我会派专人和你们对接。”

自古以来做生意官商勾结最赚钱,德雷尔对给高卢王室分红没异议,当做是保护费了。

以出售股份公开募集资金对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当年玩郁金香的时候就没少干。

他对腓特烈说:“我认为大家会同意这个条件的。”

腓特烈点头后继续说:“第二个条件,船厂我可以只派财务人员监督财务管理,但管理人员和工人全部需要到我的造船厂的附属培训学校里学习,并通过考试。”

“那家造船厂刚开始的时候一个月里会断掉四十根手指,现在下降到一个月一根,我想你会明白我的意思。”

德雷尔认真地说:“我明白,这也是我们的请求之一。”

他从小在造船厂长大,受伤死人见多了,其中包括自己的父亲,在韦森公国的造船厂里见到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后一晚上没睡着。

腓特烈说道:“我的要求就这两点,你回去商量一下,我会派专门的负责人到阿姆斯特尔城,具体事务你们商量。”

他马上要离开,去一趟撒丁王国,中途还得回一趟韦森堡城处理积累的政务,没那么多时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