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34章 嬴政的长生计划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34章 嬴政的长生计划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34章 嬴政的长生计划

任何时代,一个高压独裁的政权都持续不了多久。

要么转移国内矛盾,发动侵略战争,要么被国内矛盾针对,统治政权颠覆。

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大秦的政权就是极度高压的。

苛捐杂税,征召徭役,人分三六九等,这使得每一个底层人民都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下。

易承在沛县、徐州、丰县的棋牌室相继开业,可随着收入的提高,苛捐杂税也越来越多。

《秦律》有商税为十税一,可实际中,这几乎根本不可能实现,除去成本人工这些费用之后,秦国对商税的各种税收比高达五税一,甚至有时候能达到三税一的地步。

不仅税收高,商人的地位也很低,秦律规定,商人不得穿丝绸华服上街,不得乘两乘以上的车驾,不得任地方官员等等,虽然商人的生活过的很不错,可在政治上没有任何话语权,当官的也从骨子里瞧不起经商的。

农户十税一倒是严格执行了,可对于农民,交税只是他们应尽义务的一部分,建造驰道,征兵徭役,采盐开矿,这些无不是农户需要被指挥去做的事,而且这林林种种都没有任何报酬。

民生凋敝,百姓食不果腹,易承在城外见到的最多的,就是瘦的皮包骨,脸色蜡黄,活脱脱一副饿死鬼,严重营养不良的农民。

那些人能吃到最的肉食,基本只有虫子,他们吃蚂蚁、吃蚂蚱、吃竹虫,甚至很多时候,蝉、蜈蚣、蝎子也在他们的菜谱上。

野菜清粥是日常饮食,杂粮干饼能蘸一点猪油,对他们来说就是人间美味。

百姓生活越是艰难,上面的盘剥却越重。

就在全国焚书的诏令下达的两个月后,河北等地遭遇大蝗灾,瘟疫横行,上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那些捐了粮成了官的人,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继续盘剥,好把自己捐的钱粮再收回来,原本许多有地的百姓,因为无粮生活,只能卖地卖身成为奴隶。

大家族肆意屯田收地买奴隶,中户沦为下户,下户沦为贫民,贫民沦为奴隶,六国虽灭,可天下的形式并没有多少改变,土地兼并到了这种地步,易承完全不知道那些百姓是如何能忍受这种酷毒统治的。

他们如同草芥一样被人轻贱,没有任何身为人的尊严,麻木的活着,而活着就是继续麻木。

嬴政在咸阳坑杀了四百六十三名方士。

这个消息易承是从棋牌室里一个行脚商人那里听到的。

听说是一个叫卢生的方士,欺骗了始皇帝,还在背后诽谤,然后他就被杀了,一同牵连了整个尚圣府四百六十三名方士。

嬴政下令将这些人在前门全部坑杀,同时昭告天下,所知长生者,皆可入咸阳请见,若事可成,封万户爵,拜为国相。

嬴政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易承能够感受到他强烈的长生**,他频繁的巡游天下,一方面是为了查看自己的疆土,另一方面其实就是为了四处拜访求仙。

在拥有了无上权利和无上地位之后,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延长拥有这些的时间,嬴政也不例外。

卢生、徐福、韩冬、侯公等等这些方士,都被他待为上宾,只求不死之药。

可惜这些人似乎都是徒有虚名之徒,正事干不成,反倒是装神弄鬼欺上瞒下使得一手好手段,现在这个卢生被杀,其实也是咎由自取。

在帝王面前言鬼神之事,是这世上风险最高的职业之一,稍有不慎,就会脑袋搬家。

不过易承倒是觉得有些好奇,嬴政明明只是杀了四百六十三名方士,可民间却多传言杀了四百六十名儒生,加上焚书之事,因此有焚书坑儒之名。

而嬴政,也是因为这件事,莫名其妙的背上了千古骂名。

齐地的东海郡建造了一艘巨大的海船。

易承听张良说,这艘海船已经建造了六年多了,如今终于建造完毕。

提出建造这艘海船的人叫徐福,也是一位方士,他告诉秦始皇,海外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仙山上有仙人,若想求长生,只能向仙人所求仙丹,只要服下仙人所赐仙丹,便可白日飞升,长生不死。

据说嬴政对徐福的这个说法非常感兴趣,因此,就命他全权督造海船事宜,尽早出海去寻仙丹回来。

如今,这艘大船终于建造好了,根据徐福的谏言,这艘大船被命名为蜃楼,取自‘天宫在上,风辄引去,终莫能至,海市蜃楼。’中的蜃楼,与天宫对应。

这艘海船下海的时候,就在兰陵县的易承和张良都赶过去看了这个时代最为壮观的一幕。

一艘高达三余丈,长有几十丈的巨大海船,就停靠在东海郡港口。

整艘大船都用杉木所制,几乎把东海临淄一带的杉木全都砍完了,才制作出这样一座巨大的海船。

望着面前那高耸如山的巨大船舶,易承也瞪大了眼睛,在他的映像中,秦朝的科技水平也就是铁器时代而已,可摆在他面前的巨船,虽然不能跟后世的航空母舰相比,可也堪比驱逐舰那种万吨级舰艇,这简直就不像是这个时代科技水平的东西。

“这玩意是怎么造出来的?”易承倒吸口气向他身旁的张良问道。

“五万名奴隶,日夜赶工六年,方才建成。”张良语气有些沉重。

易承这才有些回过味来,确实,五万个人,连天加夜的赶工,也只有在这种帝王**的时代才会出现,也只有这种帝王**时代,才有可能建造出这种人为奇迹。

比如长城,比如金字塔,那时候的帝王,可以不惜一切人力成本,用最苛刻的统治,来让底层民众为他打造世界上最有匠人精神的建筑物。

蜃楼在第二天开始引人登船,与历史上记载相同,三百童男童女,皆衣着白色绸衫,一步一步沿着巨大的登船阶梯走向蜃楼。

为首的是一个瘦高瘦高的老头,他的头发胡子眉毛全是白色的,皮肤也白的有些吓人,看起来像是个白化病患者。

不过正因为他通体发白,再穿一身丝绸白衣,手持一段白羽浮尘,还真有几分仙家道人的意思。

易承看着那个老人一步一步登上大船,带着众人扬帆出海,这就是嬴政的长生计划之一。

可惜,没有张家人在这其中,寻求仙丹的调查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易承已经知道了结局,不过他还是有些好奇,日本的子孙后代,真的是这三百童男童女传过去的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