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132章 张良的引荐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132章 张良的引荐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132章 张良的引荐

“帮吾?还是先验明正身再说。”张良两只眼睛盯着易承看了片刻,“汝说汝乃是骊山宫之人,骊山宫吾倒是熟稔,却没听过荆轲的义弟荆赤的名号...”

“哦,你与骊山宫的人相熟?”易承继续道:“我当年离开骊山宫时,骊山宫宫主乃是淳于髡的孙女淳尝芳,墨家义堂堂主白起死后,我便辗转各地游历,后来道门理综隐派门主成蟜公子将门主之位传于韩非之后,我就再与骊山宫无甚联系,此番已过去四十余年,当世恐怕确实无人记得我。”

听到易承这么说,张良的一双眼睛愈发明亮。

“若真如你所言,你随吾见一人,便可知你所说真假。”

易承一愣,四十年已过,还能记得自己的,恐怕只能是骊山老母秦伶,长老钟无艳等人,可是骊山宫在秦国境内,距离此地有上千里,张良这能要带自己去见谁?

“在此之前,吾还不能给你松绑,得罪了。”张良说着就把易承的手从床板上捆到身后,然后在易承的脚上也绑上了一段短绳,这才把易承从床上扶起来。

“子房兄要带我去见谁?”

“到了汝便知晓。”

见张良没有告诉自己的意思,易承也不再询问。

张良起身从一旁的木柜中取出一块竹简,然后拿起桌案上的毛笔在上面写了些东西,又将竹简端正地放在了案几上,易承看不到内容,不过想必是张良留给张蕤的行踪消息。

“院外有马车,汝随吾来。”张良吩咐,易承点了点头,下了床,跟着张良朝外面走。

推开院门,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易承适应了一会,这才发现此处竟是一处装修十分精致的大户人家院落。

院落很大,长宽四丈有余,周边有花坛假山,其中花草繁茂,只是道路上的枯叶很多,看起来许久未曾有人打扫。

这种规模和样式的建筑,不像是在荒郊野外,倒是像在城中的样子,难道自己并未被他们绑出城,而是还在临淄城里?

跟着张良来到宅院的东南角,那里有一处马棚,马棚外停着一辆有些破旧的红漆木马车,张良将马牵出来,系好拉车的绳套然后对易承道:“上车吧,路上还请荆兄弟莫要有逃走的心思,否则后果难料。”

易承点点头,他现在也确实没想过逃跑,甚至还有些期待张良带他要见的人究竟是谁。

秦伶?钟无艳?淳尝芳?还是甘罗甘茂?

马车驶出府邸大门,透过马车的车窗,易承果然看到了熟悉的街道,这应该是临淄城西北城墙根下的居民区,没想到张良居然在这里还有一处居所。

马车很快便出了城,张良坐在车辕上架着马车一路疾驰,易承看到车窗外的农田快速地向后倒去。

“这是要去哪?”易承问道。

“兰陵县。”张良直接答道。

兰陵县...易承默默念叨了一遍,兰陵县是距离临淄城不过三十里的一处属县,曾是鲁国的次室亭,因其地南靠兰陵山,因此得名兰陵。

这是个很小的县邑,易承细细思索了一番也想不起来什么人会在这里。

因为此处是齐国国都,所以驰道完善,一路上道路通畅,只行驶了小半日的时间,不到午时,马车就驶到了兰陵县主县的大道上。

兰陵县虽然是个小县邑,不过毕竟地靠临淄,商业也算繁华,主街道两旁,还有不少粮店布店。

张良驾着马车穿过了兰陵县的主干道,继续朝前行驶,转过几个岔路,竟然驶入了一条进山的道路。

“这是要去哪?”易承看着渐渐开始爬坡的山道问道。

“到了此处,你还不知道吾要带你见谁?”张良的嘴角微微翘起,转头打量着被拴在车窗前的易承轻笑道。

易承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确实没有来过这里,遂摇了摇头。

张良也不再说话,只是转过头去,继续安心驾车。

山道不算崎岖,此处的山路也如同当年骊山宫的山道一般,被人修缮的十分平坦,马车盘绕着上山,又行驶了小半个时辰,马车就停在了一处修建在山中的府邸大门前。

“到了。”张良沉声道。

透过马车车窗,易承就看到一座样式古朴的府邸大门横亘在面前的山腰上,门匾上写着‘问道庐’三个大字,大门两侧苍松翠柏,石阶上也有青苔的印痕,看起来颇有种世外隐居之地的感觉。

张良先接易承下马,然后又将马绳拴在大门外的套马辕木上,这才走到府邸门前,整了整衣冠,恭恭敬敬地叩响大门上的铜环栓。

“咚咚咚”,几声之后,大门便很快被打开,一名四五十岁年纪身穿灰色素袍儒服,头戴青色管家帽模样的老者在门后露出了身影。

这老者开门一看到张良,眉眼竟是笑的挤到一起。

“子房先生!”老者笑道。

“张叔,许久未见。”张良做了一揖。

“哎呀,子房先生有小半年未曾来府上了吧,老爷平日里经常念叨子房,如今子房先生来了,老爷想必也甚为欢喜。”

张良慨然道:“这半年多来良多在外走动,确实不曾拜谒老师,说来惭愧,此次前来,还是因为有事叨扰。”

老管家笑着点头道:“无妨无妨,你能来就是好事,门外不便,有事进来说吧。”说着,他又看了一眼张良身后的易承问道:“这位是...”

“这位乃是吾带来要见师尊的客人。”

老管家看了看易承手上和脚上绑着的绳子,眯了眯眼睛,这才道:“来即是客,请随老仆进府。”

易承很好奇究竟是谁能在这种山地修建如此巨大的府邸,而且从方才的对话中,这座府邸的主人竟是张良的师傅。

难道是黄石公?

历史上对黄石公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各种神话传说频出,而且易承活了这几辈子,从未听说过黄石公的名讳,更没有与之有什么交集,张良怎么会带他见这个人?

带着满心的疑惑,易承已经跟着张良和老管家穿过了府邸的前堂,进入到了府邸的后宅,后宅处有一片竹林,在翠竹掩映中有一座竹制的阁楼耸立在不远处。

“老爷今天还在书房整理古卷,这阵子老爷经常在书斋中一待就是一整日,时常长吁短叹,感慨时日无多,待会张良先生见到老爷,老仆还希望先生能劝劝老爷,莫要这般辛苦。”在走到一处竹林环绕的雅居前,老管家瞅着张良郑重地说道。

“嗯。”张良听闻,微微颔首道:“张叔一心为师尊所虑,吾乃知晓,待会见到师尊,自会尽到学生本分。”

听到张良答应,老管家这才点点头,然后走到竹屋前面,轻敲房门,对着里面喊道:“老爷,张良先生和一位小友前来求见。”

片刻,一个系着青丝带身穿青衣的年轻人便推开了竹屋的房门,朝着张良和易承道:“师尊准你们进来。”

见到师尊同意,张良和易承便一起踏上了竹制阁楼的阶梯,走进了面前这栋竹屋。

刚一进屋,易承就被面前堆积如山的纸质书籍震惊了一番,竹屋从外面看虽然不是很大,可里面却别有洞天,整间屋子的四面全都摆着高高的书架,在那些书架上,摆着满满纸质的书籍,目及之处,不下上百本,颇有些后世图书馆的感觉。

“子房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房间中的一扇屏风后面传来。

而后,易承就看到一个面容十分熟悉的老者,在一名年轻人的搀扶下缓缓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