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126章 荆轲与樊於期的决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126章 荆轲与樊於期的决断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126章 荆轲与樊於期的决断

荆府内宅静室。

易承绕过正门的照壁,进入厢房,从厢房的窗户偷偷朝静室里打量,就看到荆轲和樊於期在静室的一张矮几前相对而坐。

厢房紧贴静室,易承距离他们二人只有不到一丈远,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就传入他耳中。

“武城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汝当早下决断才是。”荆轲的语气有些继续,声音也有几分沙哑。

可面对荆轲的催问,樊於期却没有说话。

“秦王之暴敛,天下有目共睹,况且武城兄又与秦王有不共戴天之仇,难道武城兄就不想报仇了么?”

荆轲这句话说完,樊於期的脸色一下变得通红,双眼充血,目眦欲裂,他抬起右手的紧攥的拳头重重砸在案几上,低吼道:“嬴政屠我三族之仇,梦中我亦欲血偿!”

可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却又颓然低首,言语中带着无尽落寞,“我樊家七十九口,尽数被灭,如今樊家血脉就只剩我一人,我心有不甘啊!”

听到樊於期这么说,荆轲也陷入沉默,孟子尝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如今樊家三族被夷,如果樊於期一死,樊家的血脉就彻底断在他手上,现在劝他自戮,无异于伤口撒盐,这让荆轲也有些不忍。

“其实,我现在是生是死,也无甚区别了。”樊於期看了一眼窗外,声音沧桑而萧索:“当年成蟜公子薨于咸阳,大业未成,中道而崩,我心便也已经随公子死了,这么多年,不过是具行尸走肉...”

“成蟜公子...”荆轲嘶了一声,皱眉问道:“当年也是被嬴政所害?”

樊於期将目光收了回来,愣愣地看着案几上的茶盏,缓缓道:“此间却有隐情,只是此事我也不甚知晓,只是公子死前种种作为太过蹊跷,似乎早已料到自己的大限之日,不仅从半年前就开始遣散余部,拆毁府邸,更在去世前的一个月内,将自己的所有传承都传给了韩国的韩非,公子死后,嬴政只是在咸阳北山开了一处墓穴,将公子草草下葬,规格甚至不如三公,我后来联络过韩非,可他却三缄其口,依我推测,公子甚有可能就是被嬴政密谋害死。”

荆轲重重一拳砸在案几上,“为稳皇位,不惜弑兄,如此不义之人,吾恨不得啖其血肉!”

在厢房窗户前偷听的易承,此时却有些无语。

上辈子他是怎么死的,他自己最是清楚,该死的倒计时只有那么多时间,时间一到,他就会自动开启下一世。

所以上辈子剩下的最后半年时间,他就开始各种安排后事,这其中的许多秘事,他都是交由甘罗操作,樊於期在他手下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所以这个家伙了解的信息也知之甚少。

至于嬴政将他简葬,倒不是因为嬴政看不惯易承,想要害死他,而是易承在死前就曾给嬴政留过一封遗书,在遗书中交代,他的葬礼要一切从简,不得活人殉葬,不得大建陵寝,也不用陪葬器物。

现在看来,嬴政确实是按照他的遗嘱,将他简葬在咸阳北山,谁成想,这居然成了樊於期猜测成蟜是被嬴政害死的重要证据。

不过宫闱之中人心深不可测,小心驶得万年船,像樊於期这种腹黑主义者,有这种推测也不奇怪。

正当易承还想继续听他们的对话时,忽然他袖袍上的衣襟一不小心碰倒了窗台上的叉竿,叉竿滑落,掉在石地板上,发出‘咚’的一声脆响。

“谁!”荆轲第一时间站起身子,拔出腰间宝剑,朝厢房方向大呵一声。

樊於期在他身后,也拔出腰刀。

“哥,是我。”易承从厢房中露出脑袋,讪讪道。

荆轲原本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不是与你说过,为兄与人议事时莫要过来,小儿如何听的了这些话,速速离去。”

“喏。”易承点点头,正打算离开,忽然身后又想起樊於期的声音,“这孩子就是荆赤吧,长得一副好面容,日后也定会是个好男儿,莫要急着走,过来,来让为叔看看。”。

易承本来就不想走,一听樊於期唤他,顿时转过身,从厢房的后门,直接走进了静室。

“荆赤见过樊叔。”易承朝樊於期行了一礼。

“哈哈,某家长相凶悍,曾在咸阳三辅可止儿啼,你这弟弟好生胆量,居然见我面不改色,还能上前行礼,小小年纪,不错不错。”

“舍弟年幼,懵懂无知罢了。”荆轲回答道。

樊於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一手抚摸着易承的脑袋,像是在抚摸一件珍贵的宝物,同时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沉吟良久,他才忽然开口说道:“我记得荆兄乃是卫国人,卫国乃小国,向来与七国无争,其与秦国也并无深仇大恨,此事可是真的?”樊於期摸着易承的脑袋,却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荆轲点头道:“确有此事。”

“此去咸阳,乃是不死不休,九死一生之局,荆兄还是要去?”

荆轲又点头道:“是。”

“那荆兄愿为燕丹赴死,究竟为何?”樊於期的眼神中隐约有光芒闪动。

如果没有荆赤,如果云娘没有怀孕,荆轲自己也不会选择为燕丹卖命去刺杀秦王,正是燕丹答应过他,让他荆家血脉延续,且会照顾好他的兄弟子嗣,他才愿意为燕丹赴死。

“士为知己者死。”荆轲顿了顿道:“豫让为报答智伯瑶知遇之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行刺赵襄子自刎而死,太子丹对我有知遇之恩,就算孤身入咸阳,唯有一死能报。”

樊於期点点头,“你我现在都已入了这必死之局,我只肯请荆兄答应我一件事。”

“何事?”

“我樊家血脉已断,我只求荆赤日后,能继续供奉我樊家香火,以义父之礼对我。”

听到樊於期这么说,荆轲重重地点了点头,“自当如此。”

“哈哈哈,未曾想,我樊某在死前,还能收到一位义子!真乃天意!”说罢,他便又爱惜地抚了抚易承的脑袋。

“荆赤,从今日起,我樊於期便是你的义父,你来继承我樊家香火。”樊於期慈爱地看着易承。

荆轲则走了过来道:“阿赤,快跪下,给樊叔磕三个头,再唤三声义父。”

易承知道这是这两个将死之人最后的希翼,也没有拒绝,老老实实地给樊於期磕了三个头,并且喊了三声义父。

“哈哈哈!吾生足矣!剩下的就靠荆兄了!九泉之下,我只想看到嬴政的人头!”樊於期大笑一声,就从腰间拔出腰刀,飞快地在自己的脖子上抹了一刀,速度之快,动作之简单,甚至超乎了易承的想象。

可当樊於期巨大的身体摔倒在地上,殷红的血迹躺满地板,他的身子还不时抽动几下时,易承这才意识到,这个人已经没救了。

显然樊於期动作也超出了荆轲的预料,他沉默良久,这才找了块白娟将樊於期的面容盖上,随后便拉着易承的手道:“樊将军已死,他是为了大义而死,从今往后,你要记得!”

易承点点头,古人的刎颈之交,在后世那种信任极度缺乏的社会中,绝对算得上凤毛麟角,可也正是由于这种凤毛麟角,亲眼见证时,才有足够的震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