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31章 喀喇昆仑走廊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31章 喀喇昆仑走廊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31章 喀喇昆仑走廊

葱岭,即帕米尔高原,波斯语译为平顶屋,中国古代称为‘不周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必须经过的一道巨大山结。

它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和天山交会的山结处,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千米,是一座巨大的高原地貌,其中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就坐落在其南面。

“葱岭东西千余里,南北百余里,狭隘之处不逾十里,若是想要绕行,恐怕至少也要走上两个月。”白沙瓦城中的一间木屋中,张良和一众罗马商队管事们正在开会商讨绕行的事宜。

“这山就当真进不得?”大西庇阿问道。

张良点点头,“吾等上次来时,还是六月初夏,此处山道仍有飞雪,昼夜飘风,地碱卤,多砾石,草木稀少,空荒难行,绝无人止,完全通过也需要至少半月,现如今已是十二月,正值冬季,大雪封山,吾昨日去看,沿途积雪已厚三尺,山里更不消说,根本无法通行,只得绕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在这里等到三月份,积雪融化还需要时间,想要通行还要再等更久。”易承也附和道。

大西庇阿捏了捏眉心,最后还是拍案道:“等是不能等的,进山也进不得,那就绕行吧,命全军今日好好休整,三日之后便围着葱岭绕行过去...”

商队要休整三日,于是易承这个军需官带着人又在白沙瓦城采买了不少物资,这白沙瓦城的居民对商队不远千里运送过的商品好奇不已,但他们并不是特别在乎那些珠宝玉器,反倒是尤其喜爱商队从马贼那里缴获来的青铜武器,似乎他们这种偏远的山区地方没办法造出那些青铜器一样。

在易承眼里粗制滥造的青铜砍刀,一柄就能换到三头羊,就这还得排队,来的晚了就换不到了。

商队在白沙瓦城把换到的牛羊宰杀了,牛羊皮用来作袄,牛羊肉则切成一条条的放在外面晾晒,**度的气温,也不用担心羊肉变质,只待水分晾干,就可以揣进包里当成干粮,管饱又压饿。

就这样准备了三天,商队的物资已经充裕,便继续出发。

葱岭之下是一片广袤的平原,虽然山上风雪大作,可山下其实还好,并没有很厚的积雪,也不影响商队前行。

因为是走一条全新的路,张良一直在派遣探子去前面探路,以校准商队前行的方向。

与他们相比,易承的心态更像是个旅行客。

即便是在后世,易承也从没有来过帕米尔高原西北处,这使得他对眼前的一切都很好奇。

这里的岩石都是黑色的,表面有着千奇百怪的纹路,像是火山喷发后凝固的一样,远处的高山也是黑色的,不过大部分石块都被皑皑白雪覆盖,天气好的时候,巨大的山体被阳光一照,似乎都散发着神圣的光芒,让人不由生出一种崇敬之心。

道路崎岖难行,可易承已经习惯了,走尼萨城到赫拉特城那段阿富汗山路是他这辈子走过的最难走的路,与之相比,葱岭之下的山道都算得上平坦。

沿着山脚下的山路走了二十六天,商队走到了一处山脉之间的拗口,张良派遣的探子从牧民那里打听到,这里是一处河谷,当地人称喀喇昆仑河谷,这里风雪较小,道路平坦,是一处可以绕行的道路。

商队众人欢呼雀跃,总算是围着大山找到一处可以通行的地方。

于是大西庇阿下令在山拗口处安营扎寨,休息一天,待明日就进入这条喀喇昆仑河谷。

在这片高原上,点火是件很困难的事,经常打火石都被打的发烫了,也点不着那些干枯的树枝,还有就是在这里煮东西煮不熟。

易承作为一名后世人,当然知道是因为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少,不容易点着火,又因为大气压强小,水的沸点低,导致了食物不容易煮熟。

但这些古人是不知道这些的,他们只会抱怨这里的土地有邪气,山神不愿看到火,所以不易引火和煮熟食物,听他们做出那些莫名其妙的解释,易承这个现代人倒是觉得挺有意思。

煮不熟肉就只能吃烤肉,还好从白沙瓦城商队采购了大量的牛羊,多余的牛羊吃不完还被牵着上路,一路上成为行走的口粮。

现在每到晚上休息的时候,除了守夜人外,商队会把骆驼和马匹安排在最外围用来挡风,其他人则在骆驼围成的挡风圈中互相贴紧着取暖。

《诗经》中曾有一句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后世便多用袍泽来指代军中兄弟,在这个缺衣少食的时代,人们很少会像后世那样自私,当所有人围在一起睡觉的时候,不论是外衣的袍,还是内衣的泽,都是互相取暖的工具,共为集体,不分你我,因此很容易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这种感情易承曾在秦国的北大营与白起他们一同感受过,在这支已经跨越千里的商队中也感受到了,这种兄弟情在后世军人之间可能也能感受到,至于普通人,往往是很难理解的。

易承睡觉的时候,喜欢选择靠近张良,张蕤和姬武的地方,虽然汉国商队和罗马商队都睡在一个圈里,可互相还有会留一些距离。

张良的睡姿很好,他有些强迫症,每晚都必须把被褥铺的方方正正,睡觉的时候也都是正躺着睡,双手放在胸前,张蕤很特别,他睡觉眼睛是有些半眯着的,看起来有点像睁着眼睛睡觉,至于姬武,他不喜欢睡在靠外面的地方,都是和大骆驼挤在一起,易承也一般看不到他的睡姿。

一路上相知相交,即便大家互相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可那种信任感却超越了文化和种族的隔膜,让他们之间亦为兄弟,易承也趁此机会多打听了一些张蕤与姬武的身世。

张蕤是张良的堂弟,至少张良自己是这么说的,他们同为韩国人,姬武则是河东郡解县人士,与张蕤是同一个师傅教的。

易承知道张良说的那个师傅就是司徒玄空,也是张家一个很神秘的存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