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28章 穿越奇闻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28章 穿越奇闻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28章 穿越奇闻

任何朝代,开国功臣,大多都没什么好下场。

原因并不复杂,开国功臣,一般都是对这个国家或者朝代贡献非常大的人,他们的权利自然也非常大,所收拢的人心也比较多,一旦开国,他们的权利就会和领袖的权利产生冲突。

人类的政治文明路程,是一个集权演变的路程。

换句话来说,就是人们需要领袖,不论是封建的领袖还是民主的领袖,领袖这个职位必不可少,且具有唯一性。

当一堆开国功臣的权利和唯一领袖的权利产生冲突时,一般只有两种结果,要么领袖身死,开国功臣中再出现一名领袖,要么那些开国功臣身死,就算是活着,也要放弃与领袖争夺权利。

刘邦已经杀了五位大汉的开国功臣,这些人虽然只有第一位燕王臧荼是明码造反,其他人都没有明确造反意向,可依旧都被刘邦直接或间接的给杀了。

人是自私的,太子年幼,偌大的刘氏帝国,刘邦不想让别人染指,那只有杀功臣这一条路可以走。

萧何拟写的宣淮南王英布入长安觐见的旨意果然被英布拒绝了。

英布给的理由是:身染风寒,体躯抱恙,无法觐见。

这时候,按照传统,英布也应该派自己的儿子来长安代替他觐见。

可他的儿子也没来,甚至连地方使节也没派来。

结合着刘邦之前所说的英布早有反意,淮南王英布预谋造反这条罪名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早已在长安附近集结许久的汉国大军翌日便收到命令,即刻开始整顿,准备出发前往六为讨伐淮南王英布。

让易承没想到的是,刘邦这次御驾亲征,居然要带上他一起。

大军出征的场面,易承也不是第一次见了,当年重生为成蹻时,易承看过秦始皇的阅兵仪式,那种原始的震撼感,真的不是后世教科书上一句秦有虎贲六十万那么简单。

后世的大型足球场,一般也只能容纳个七八万人就已经是极限了,当一阵二十万大军,再长安城外的军校场以整齐的队列划分成一个个方阵,每个方阵又百人为单位。

站在高处,欣赏着这种大军云集的画面,能让任何一个男人血脉喷张,特别是当这支大军属于自己的时候,真的有睥睨天下,脚踏寰宇的强大自信。

汉国的大军也一如秦朝军队一样,不过相比秦国时期,汉国的军队有一个更加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骑兵更多。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就因为缺乏骑兵,在荥阳差点被项羽的骑兵军团团灭,五十万人打不过三万骑兵,这让刘邦深刻认知到骑兵的重要性。

所以在汉国建国初年,刘邦在大肆建设骑兵力量,项羽曾经的骑兵营将军季博以降将身份收归麾下,后来更注重以秦骑将冠英等人来建设骑兵。

刘邦不仅从建制上重视,更从装备上重视,大汉建国初期,就频繁的引入匈奴战马与中原马匹配种,同时在河套多地建立马场,所以汉军的骑兵素质极高。

看着一队队骑兵从自己下方策马奔腾而过,刘邦负手而立道:“两年前,朕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北上出征匈奴,可冒顿单于奸诈狡猾,匿其精壮,故意示弱,诱朕入伏击圈,以四十万精骑围朕于白登山,足有七天,朕大军内外联络中断,无法相救。

万幸有陈平献计,重赂匈奴阏氏,阏氏劝说之下,冒顿解围之一角,我军方得突围,至平城与主力会合。

匈奴引兵北去,朕亦罢兵,派刘敬与匈奴结和亲之约...”

易承站在一旁,仔细地听着刘邦说起这些他重生中未曾经历的往事。

“朕其实一点都不想和亲。”刘邦定了定说,“和亲之策,乃是不得已,如果可以,朕更希望大汉能在正面击溃匈奴人,可匈奴骑兵来去如风,行踪不定,眼前大军虽兵甲雄壮,可根本无法正面击溃匈奴,这些异族人年年来中原劫掠,朕已是不胜其烦。”

易承继续安静的听着,不知道刘邦究竟想说什么。

没有让易承等太久,刘邦就继续道:“上次前往骊山时,先生告诉朕,朕的第四代孙儿居然得一神将,且将匈奴人打跑,漠南之地,皆无王庭,朕心甚慰,你说他叫汉武帝,朕很喜欢这个号,秦皇汉武,甚是霸气!”

秦皇汉武,这话从刘邦口中说出来,易承就觉得特别怪异。

汉高祖夸自己曾孙子汉武帝霸气,实属穿越奇闻了。

“子孙自有子孙福,日后刘氏子弟,皆有发愤图强之辈,让大汉威震天下,让汉这一民族笑傲世界民族之林,陛下自然可以放心。”易承由衷地拍了句马屁。

果然,听到易承说完,刘邦哈哈一笑道:“好一个儿孙自有儿孙福,好一个大汉威震天下,既已知晓,朕也就不再心忧未来之事,且把大军整装,待收拾了英布,再来喝庆功酒!”

大军今日检阅,但没有真正出征,因为萧何那边还在准备粮草,这次讨伐英布,刘邦虽然大军有近三十万,不过运送粮草的人也接近二十万人,这些人还正在源源不断地从长安周边抽调过来。

因为大军还在准备,出征之前,易承也有了空闲时间,于是他就抽空回了一趟骊山。

骊山的道门理综山门还在继续建造中,不过有一批工匠被临时抽调去运送粮草物资了,不过剩下的还在紧锣密鼓的继续建设。

太宰和卢方程康都被易承介绍给了常叟,易承说这三位是山中猎户,之前对他有恩,所以希望常叟给他们三人安排监工的职位,让他们督促道门理综山门建设,自己即将随大军出征,山门建设遇到的任何问题,询问他们三人便可。

常叟是何等人精,一看易承对太宰等人的态度,立马拍着胸脯保证,定会遵照吩咐,给三人安排监工职位。

对于重新得势,太宰倒是表现的比较平静,自己的这个儿子,现在越来越让他看不懂了,不过上次月下相会,易承已经把自己的计划详细的说与他。

确实,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与其在暗中苟且一步步衰落,还真不如走到明面上,再继续暗中守护始皇陵。

对于自己儿子的这个建议,太宰最后还是决定采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