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91章 新月必然明

1444,拜占庭再起 第91章 新月必然明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91章 新月必然明

第91章 新月必然明

爱琴海沿岸,格迪兹河谷地,马尼萨城。

这座位于安纳托利亚西部的城市并不算大,人口和商业环境都比较一般,而且一直没有什么发展。

但是,这里的军事设施和防御工事非常完善,街道上的塔楼和堡垒鳞次栉比,民兵们手持短矛和刀盾,在乡村和城镇的道路上巡视,骑士们跨着骏马,在马尼萨附近的原野上奔驰。

很显然,这里的主人将他几乎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军队的建设之中,丝毫不在乎奥斯曼中央可能的猜忌。

即便如此,却没有一个人感到奇怪。

因为,这里的总督名叫穆罕默德·奥斯曼奥卢,苏丹穆拉德二世的法定继承人。

5年前,耶尼切里禁卫军发动政变,将根基不深的穆罕默德赶下台,迎回了穆拉德二世。

在那之后,穆罕默德重新回到自己的封地马尼萨,重新审视自己第一次执政时期的得失,博览群书,如痴如狂地汲取知识,加强自己的军事和文化素质。

飕——

一支箭矢划过半空,稳稳落在远处的草人身上,惹得围观的众人欢呼起来。

箭的主人放下精弓,双手环抱胸前,双腿夹住不安的坐骑。

青年英俊而阳光,嘴角洋溢着自矜的微笑。

“马哈茂德,该你了!”

穆罕默德将弓扔向一旁的骑手,骑手稳稳接住。

略微闭眼,信手一箭,箭若流星,直接将目标贯穿,引得草屑漫天飞舞。

“射得好!不愧是名门后裔。”

穆罕默德赞叹道。

韦利·马哈茂德无动于衷,显然并没有对自己的家室感到骄傲。

在改信伊斯兰教之前,他还有一个曾经比较显赫的姓氏——安格洛斯。

马哈茂德的父系血缘可以追溯到东罗马帝国安格洛斯王朝的开创者伊萨克二世,母系血统更是直接继承于科穆宁家族的阿莱克修斯大帝。

但是,在奥斯曼帝国里,祖先的辉煌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有时还会使他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奥斯曼宫廷中,原先的东罗马贵族并不算少,科穆宁,安格洛斯,坎塔库泽鲁斯,甚至巴列奥略,曾经的皇族子弟,如今也只不过是苏丹的奴仆罢了。

马哈茂德清楚,比起家室,自己的主人更在乎能力。

飕——

穆罕默德又是一箭,天空中,一只飞鸟哀鸣一声,掉落在地。

穆罕默德捡起飞鸟,将它扔给马哈茂德。

“赏给你了!”

马哈茂德谢恩,在众人嫉妒的眼神中收起王子的猎物,泰然自若。

这几年,穆罕默德一改之前的冷漠孤僻,开始融入自己的亲军集体,同时积极改善自己在乌理玛和贵族们心中的形象,努力弥补第一次当苏丹时造就的恶果。

哒哒——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一位骑士眼神焦急,快马加鞭朝训练场奔驰。

勒马扬鞭,翻身下马,跪在穆罕默德面前,双手捧出一封信件。

“哈利勒帕夏急信!”

“我的老师写了什么?”

穆罕默德看着骑士,挑挑眉毛。

“您一看便知。”

穆罕默德拆开信件,一目十行。

马哈茂德看着自己主人的神情从惊讶变得哀伤,再变得畅快,甚至闪过一丝狰狞。

读到最后,穆罕默德又恢复了最初的平静。

“知道了,你去下面休息吧。”

穆罕默德转过头,只见自己的亲信们围成一圈,看着自己的主人。

“就在昨天,我的父亲,伟大的苏丹穆拉德去世了。”

穆罕默德不打算卖关子,直接将这个重磅消息公之于众。

亲信们沉默着,有的哀伤,有的兴奋,有的忧虑。

“现在,我将前往埃迪尔内,继承苏丹的位置。”

穆罕默德扬起马鞭,在马背上狠狠一抽。

马匹吃痛,高声嘶鸣,向前奔去。

“爱我的人,都随我来!”

马哈茂德一马当先,跟随在自己苏丹的身边。

在他们身后,越来越多的骑士们加入到阵列之中,在安纳托利亚坚硬的旱地上卷起一阵旋风,朝东方冲去。

……

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南部,托罗斯山脉以北,科尼亚城,凯库巴德宫。

这里曾是罗姆苏丹国的首都,记载了罗姆的辉煌与衰落,见证了小亚细亚各支势力的兴起与沉浮。

曼齐刻尔特战役结束之后,塞尔柱势力大举入侵安纳托利亚,导致东罗马帝国急剧收缩,半岛迅速突厥化。

由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宜游牧民族的生存,这里很快成为了西迁的突厥人新的家园,曾经的希腊主人无力抵御突厥人的入侵,龟缩在沿海的几片谷地中苟延残喘。

新兴的罗姆苏丹国很快将其余几支突厥势力吞并,一跃成为小亚细亚上最强的势力,从十字军东征中幸存下来,并在之后迫使尼西亚帝国和特拉比松帝国俯首称臣。

好景不长,席卷整个安纳托利亚的巴巴依沙克起义极大摧残了罗姆的国力,使其根本无力面对蒙古人西征的霍霍屠刀。

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将罗姆境内许多大城市焚掠一空,扶持起傀儡苏丹,给他留下一地断壁残垣。

后来,安纳托利亚一直混乱不断,罗姆苏丹国的躯壳逐渐崩解,化为一地残渣。

奥斯曼贝伊国,或许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但卡拉曼贝伊国,一定是其中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

当远在西北角的奥斯曼人还在委曲求全,替蒙古人收税之时,地不过几城,兵不过数千的卡拉曼人已经开始一次又一次赌国运,与傀儡苏丹和蒙古人硬碰硬。

凭借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先天的地理优势,卡拉曼人几次从灭国边缘强势归来,越战越勇,最终击败了罗姆人和蒙古人的联军,高唱着凯歌走进了科尼亚城。

后来,罗姆苏丹国彻底崩溃,卡拉曼贝伊国占据了科尼亚城在内的科尼亚谷地,开始自诩为罗姆苏丹国和塞尔柱帝国最后的传承者。

科尼亚城是卡拉曼贝伊国的第二首都,历任卡拉曼贝伊喜欢在春冬之时来到这里,住进象征着罗姆苏丹荣耀的凯库巴德宫,享受这里宜人的气候。

时任卡拉曼贝伊易卜拉欣二世登基二十余年,碌碌无功,但也没有犯过什么大错。

现在的他,正坐在凯库巴德宫的王座之上,享受着身边侍女的按摩,眼睛半睁半闭,觑着台下远道而来的使臣。

“尊敬的苏丹,我的主人为您准备了从西非而来的名贵礼物,作为友谊的见证。”

昔兰尼加王国外交大臣安德尔森躬身行礼,将礼单递给一旁的宦官。

宦官将礼单交给易卜拉欣二世,苏丹微微扫视,将礼单放在一旁。

“礼物很丰厚。”

易卜拉欣二世略微点点头。

“这是吾主对您的敬意,希望得到您的友谊。”

“哦?”

易卜拉欣二世睁开眼,一把推开侍女。

“伱是说,那个新加冕的亚美尼亚国王?那个企图将我的统治推翻的异教徒君主?”

“我与他无冤无仇,他却派遣军舰随意抢走我的领民,瓜分我的兵源,宣称我的领地,这就是你口中的友谊?”

“混账!”

易卜拉欣二世一脚将烛台踢翻。

这几年来,托罗斯山脉以南的亚美尼亚人一直不太安分,不再愿意上缴沉重的税负,拒绝服兵役,这些被逼到墙角的人们一无所有,开始大批大批坐上前往昔兰尼加的航船,前往绿山地区建立新的家园。

对于这种情况,易卜拉欣二世却根本没有什么好办法。

若是承诺减轻税负,亚美尼亚人倒是开心了,但是本地的贵族豪绅们开始作乱了。

若是强势威逼,这些亚美尼亚奴隶就躲进托罗斯山脉打游击,一有机会就乘船逃走。

最气人的是,不少大贵族大地主为了夺取土地,与希腊船长们私底下达成协议,将农民逼迫为奴隶,将他们赶走。

想要海上拦截,又没有这个实力。

保守估计,最近几年,平均每天都有几十个难以忍受压迫的亚美尼亚人从南部的海岸上乘船离开,经过塞浦路斯中转,前往昔兰尼加。

安德尔森没有被易卜拉欣二世的虚张声势吓到,镇定地等着宦官手忙脚乱地将火焰扑灭。

“亚美尼亚人推选吾主为王,吾主自然不能坐视他们为奴为婢。”

“混账!”

“你是在对我宣战吗!”

易卜拉欣二世气得不轻,破口大骂。

眼看谈判将要陷入僵局,安德尔森不再与易卜拉欣二世扯皮,直接提出了协议。

“吾主对伤害您的利益表示抱歉,并提出了补偿。”

“好啊,让他把人全部还回来!”

安德尔森摇摇头。

“他们已经是吾主的臣民,吾主自然不会将他们送回。”

“但是,我们可以进行一场交易。”

“从今往后,您可以用亚美尼亚奴隶和其他基督教奴隶与我们交换北非的穆斯林奴隶,这样对我们都有好处。”

“吾主为表歉意,您每还给他一百个基督教徒,他会交给您一百二十个穆斯林。”

“这些基督徒可以来自您的领地,也可以来自您劫掠拉马赞获取的俘虏。”

安德尔森提出意见之后,易卜拉欣二世陷入沉思,旁边的群臣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其实,对于旁边的不少卡拉曼臣子来说,这个条件并不算陌生。

在此之前,在皇帝的指示之下,希腊船长们就开始与当地的大地主进行这种人**换,从而弥补当地的劳动力流失,减缓他们的抵触心理。

后来,船长们发现,比起北非穆斯林,卡拉曼的地主们更喜欢来自西非的黑奴。

毕竟,部分虔诚的地主不愿压榨自己的穆斯林兄弟,而无知且懦弱的西非土著们不在此列。

这些奴隶将从事繁重而简单的体力劳动,矿山,田地,盐湖,海底……曾经基督徒和穆斯林们不愿从事的工作他们都能做,而且也没有教会会为他们撑腰。

通过这种方式,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卡拉曼地主们实现了土地的集中,易卜拉欣二世实现了国家的稳定,而以撒则是解救了亚美尼亚奴隶,得到了他们的感激和使徒教会的拥戴。

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如果能够得到易卜拉欣二世官方的同意,人**换运动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苏丹,在眼下这个特殊时期,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案。”

大殿旁边,几位臣子纷纷进言。

“不够。”

“不够?”

“我每将一百个基督徒交给你们,你们要还给我们一百五十个奴隶。”

易卜拉欣二世缓缓开口。

“不行,太多了。”

“一百二十五个,这是皇帝给我的底线。”

“你……”

易卜拉欣二世正想威胁,却发现自己压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于挟制这群贪婪的希腊人。

你觉得少?那我干脆直接抢好了。

最终,易卜拉欣二世答应了安德尔森的协议,以一百个基督徒换取一百二十五个非洲奴隶。

“感谢您的通情达理,除了这件事外,吾主认为,我们在其他方面也有着合作的可能。”

“直接说吧,不必卖关子。”

易卜拉欣二世打断了安德尔森的话。

“听说您在六年前与奥斯曼人作战,但好像结局并不那么令人满意?”

“哼,我——”

“听说您在两年前与马穆鲁克人作战,将他们打得大败?”

“你到底想说什么?”

安德尔森郑重地走上前,将一份国书递给易卜拉欣二世,国书上绘着巴列奥略的纹章和双头鹰的徽记。

……

“若我成为了苏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攻占这座城市。”

马尔马拉海上,一支舰队向西航行,舰队上飘扬着绿底三新月旗。

穆罕默德站在甲板上,远远望着北边君士坦丁堡雄伟的轮廓,眼神坚毅。

“这座城市是真主赐予奥斯曼家族的财富,只能由我们掌控。”

“当然,我一直坚信,奥斯曼之梦必将在您的手中实现。”

在他身旁,负责组建这支舰队的扎甘帕夏也望着北方。

“扎甘,七年前你好像也是这么说的吧?”

穆罕默德有些失笑。

他十二岁时第一次登基,便在扎甘帕夏和几位幕僚的鼓动下,制定了一个攻打君士坦丁堡的计划,并逐步实施。

这个大胆的计划把穆罕默德的老师哈利勒帕夏吓了一大跳,连忙叫停,将几位幕僚处死,将扎甘帕夏降职,迫使穆罕默德放弃这个计划,使得他颜面大失。

穆罕默德从此恨上了自己的老师。

“陛下,就要到了。”

舰队靠岸,穆罕默德走下甲板,就像他的祖先奥尔汗一样,踏上了欧洲的土地。

“老师,好久不见。”

穆罕默德迎上了哈利勒帕夏带领的迎接队,冲他一笑,露出森森白牙。

“先去埃迪尔内。”

哈利勒帕夏欲言又止,张张口,只吐出这几个词。

穆罕默德点点头,骑上为自己准备的骏马,向首都飞奔。

1451年2月17日,十九岁的穆罕默德二世收到哈利勒的传信后,带着少量亲随,一路狂奔,赶到首都埃迪尔内。

接着,穆罕默德公布了父亲的死讯,在哈利勒帕夏的帮助下掌控了耶尼切里禁卫军,初步稳定了首都的局势。

坎达尔公主哈莉玛夫人前来拜见新任苏丹,请求他的宽恕。

穆罕默德一边安慰着新近丧偶的继母,一边派人将她襁褓之中的儿子小艾哈迈德溺死在水池中,然后看着她伤心欲绝地哭泣,哈哈大笑,问自己的大臣们是否有人愿意娶她。

“从此之后,我允许我的子孙们在登上苏丹之位后杀死他们的兄弟。”

“这个皇座太窄,容不下第二个人。”

面对群臣们无声的诘问,穆罕默德冷酷地说。

至此,奥斯曼弑亲法被写进穆罕默德二世的法典,这个残忍而有效的法令由“闪电”巴耶济德一世初步提出,由“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正式立法,并由“冷酷者”塞利姆一世发扬光大,见证了每一任苏丹的残暴和辉煌。

从此,奥斯曼帝国每一次新旧苏丹交替,都必然伴随着弑杀血亲的罪孽,直到两百年后,被艾哈迈德一世正式废止。

1451年2月18日,群臣拥戴之下,穆罕默德正式宣告成为奥斯曼苏丹,统治西至塞尔维亚山区,东达本都山脉,北联喀尔巴阡山脉,南抵地中海的广大领土。

是为穆罕默德二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