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89章 皇帝与城墙

1444,拜占庭再起 第89章 皇帝与城墙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89章 皇帝与城墙

第89章 皇帝与城墙

君士坦丁堡,狄奥多西城墙。

如果说末期的东罗马帝国还有什么值得称道,除了慷慨悲歌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就只剩下围绕君士坦丁堡这座雄伟的城墙。

君士坦丁堡的防御工事虽然破败,但仍然是令人生畏的,东罗马帝国能够苟延残喘这么多年,都城防御的固若金汤一直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地理位置而言,世界上没有第二座城市如此得天独厚,城市周界总长十二英里,其中八英里面向大海,只有三分之一需要部署陆上防御。

城市南端被马尔马拉海紧紧偎依,此处海流极其迅猛,风暴也如影随形,从这里进攻风险极大。

实际上,在君士坦丁堡建城后的一千多年里,没有任何敌人认真尝试从这个地段进攻。

君士坦丁堡的南部海岸也有一道延绵不绝的城墙,沿线分布有一百多座大小塔楼和设防港口,主要的敌人不是侵略者,而是更加莫测的大自然——马尔马拉海凶暴的海浪持续不断地冲击着城市,有时甚至会将部分地段冲垮。

水流湍急的海浪绕过这一段海岸,一直到古卫城处,然后北上进入平静的金角湾。

金角湾本身为帝国舰队和各类商船提供了极佳的港口,沿岸的几个区最为繁华,在帝国强盛时期,曾是帝国的骄傲。

但是,这里平静的水流也引来了侵略者的窥伺,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期,威尼斯人的战船就是从这里的浅滩登陆,攻破了城市,将这里洗劫一空。

为了防备敌军可能的海上进攻,守军一般会在战时升起一条铁链,封锁整个金角湾,这样就能省下守卫金角湾海墙的兵力。

整座城市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得到长4英里陆墙的保护,也就是所谓的“狄奥多西城墙”。

这座城墙横亘从马尔马拉海到到金角湾的狭窄陆地,保护君士坦丁堡城免受任何传统的陆路攻击。

狄奥多西城墙始建于五世纪初,历尽风雨而弥坚,成功抵御了无数鼎鼎大名的侵略者。

“上帝之鞭”阿提拉望而却步,“闪电”巴耶济德折戟而归,匈人,哥特人,阿瓦尔人,罗斯人,保加利亚人,突厥人,古往今来,来自远方的异族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君士坦丁堡的财富,却从未正面攻破过坚固的狄奥多西城墙。

这座城墙不仅仅是一座大型防御工事,更是整个君士坦丁堡市民们的信仰。

东罗马末期,原有的军事和政治体系全面崩坏,贵族们为了一个诸如“皇室衣柜总管”和“皇家马场总督”之类的职位争执不休,平民们整日参与宗教活动,绝大多数都毫无意义。

但是,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将狄奥多西城墙的维护视作头等大事,并在这一件事情上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从未放松。

皇帝会专门派遣官员负责城墙的维护和修缮,被市民们称为“城墙伯爵”。

君士坦丁堡平民们将狄奥多西城墙的修缮视作自己的责任,几乎每一个成年男性都会自愿加入,这在末期人心尽失的东罗马帝国非常难得。

东罗马皇帝们非常清楚,城墙的防御至关重要,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加强城防,尽可能将更多的石块垒在高耸的塔楼上。

由于资金和劳动力的短缺,末期的几个皇帝们很难再组织起大型扩建,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小修小补。

但是,1450年冬季,在新任“城墙伯爵”上任后,事情开始有了改观。

在共治皇帝以撒的建议下,君士坦丁十一世任命热那亚将领乔万尼·朱斯蒂提亚尼主持城墙修缮工作,开始对狄奥多西城墙进行整顿。

乔万尼结束了海盗港的营建和初步管理后,将工作转交给比林奇的专员和自己忠心耿耿的几位老伙计,马不停蹄地赶到君士坦丁堡。

乔万尼不仅是个优秀的海军将佐,还是个城墙防御的专家,他冷静地对城市的防御工事作了评估,并采取了适当措施。

在他的要求下,来自北非和西非的奴隶大批大批地被塞进船舱底,跨越海洋,来到狄奥多西城墙之下,从事繁重的工作。

除此之外,他向营建托布鲁克堡垒的巴尔萨蒙长官虚心求教,大胆地将巴茶兰这种材料用于城墙之上,使修缮工作大大加快。

“告诉所有队伍,今天全部休息一天,依照最高标准制作午饭!”

城墙上,乔万尼和西奥菲勒斯并肩站立,看着远处忙碌的人群。

“今天是有什么好消息吗,将军?”

一个中年人笑呵呵走过来,身上穿着传统的正教服饰,从相貌上看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突厥人。

奥尔汗·奥斯曼奥卢,奥斯曼的后裔,奥斯曼帝国王位唯二的宣称者。

他的父亲在多年前的一次人质交换中被送进君士坦丁堡,并在这里生下了他。

奥尔汗与穆罕穆德二世一样,也是奥斯曼帝国的合法继承人之一,他的存在本身是东罗马皇帝为数不多可以钳制奥斯曼苏丹的政治武器。

东罗马皇帝通过声称放回奥尔汗来威胁苏丹上缴年金,用以支付奥尔汗及其部众在君士坦丁堡的生活所需。

作为奥斯曼的后裔,奥尔汗虽然从未离开君士坦丁堡,但是也吸引了一些对穆拉德二世不满的突厥人前来投靠,能够组织起一支约莫二百人的部队。

这次,奥尔汗的部众也被君士坦丁十一世交给乔万尼和西奥菲勒斯,用以监视奴隶,充当帮工。

乔万尼看着奥尔汗,从他满脸的笑容中却读出了深深的焦虑。

相比君士坦丁堡之内的贵族,他与现任苏丹更加不共戴天。

如果奥斯曼人真的攻破了君士坦丁堡,贵族们甚至连白头巾都不用戴,只要向新任统治者臣服,就能保住性命和部分财富。

而等待奥尔汗的却只有死亡。

对付起自己人,无论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都不会有半分手软。

所以,君士坦丁皇帝和伊萨克皇帝对于这位奥斯曼王子可是非常放心,连改信正教都是他自己的提议。

“塞浦路斯战争结束了,基督的战士成功捍卫了主的尊严。”

“吕西尼昂家族同意将亚美尼亚王冠转交给以撒陛下,使徒教会的长老为他举行了加冕仪式。”

“真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奥尔汗连忙说,熟练地在胸前画上十字。

“伊萨克皇帝真是一位伟大的君主,愿上帝保佑他。”

“听说比林奇已经越来越繁华,新建了许多教堂,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前往朝拜。”

奥尔汗一边说着,一边偷偷瞄着乔万尼和西奥菲勒斯。

随着奥斯曼国内形势逐渐稳固,奥尔汗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夺取王位的想法,保住性命成了唯一要求。

近年来,在北非崛起的伊萨克皇帝为帝国开辟出一片大大的疆土,为罗马人重新找到一处可供繁衍生息的家园。

在此背景下,摩里亚地区和雅典地区许多不愿生活在突厥人眼皮子底下的希腊正教徒开始前往昔兰尼加定居,开垦抛荒的土地。

但是,君士坦丁堡的市民们对此却没有多大兴趣。

直到帝国末年,君士坦丁堡的市民们仍然保持了曾经的骄傲自矜,对边远地区的同胞们不屑一顾。

奥尔汗当然不是那些自诩高贵的君士坦丁堡市民,几次三番向二位皇帝去信,要求前往北非参加圣战,但都遭到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拒绝。

据说,因为奥尔汗的去向问题,两位皇帝还爆发了争吵。

“会有机会的。”

西奥菲勒斯连忙打着圆场,终止这一个敏感的问题。

……

与此同时,大皇宫内,君士坦丁专心致志地批阅着文件,手中羽毛笔在纸上唰唰飞舞。

自打他继位以来,独自扛起了君士坦丁堡残破的大旗,努力操控着这一艘即将沉没的帆船。

他不近女色,不爱财宝,不好大喜功,将每一分能够筹集到的钱用在合适的地方,将每一个能够用上的人才摆在合适的岗位。

“塞林布里亚遭到突厥游骑骚扰,当地总督请求援助……”

君士坦丁皱皱眉头,叹一口气,将这份文件放在一边,准备交给大臣们批阅。

他每次批阅文件,能解决的立马批复,无力解决的交给斯弗朗齐斯等大臣。

大臣们当然也无法解决,只能格式性地回上几句,相当于放任不管。

“威尼斯人强买强卖,奸淫妇女,扰乱治安……”

君士坦丁正准备将这份文件也放在一边,犹豫片刻,又抽了回来。

他咬咬牙,狠狠在上面写下几行字。

“要求威尼斯市政官米洛托交出凶手,着宰相卢卡斯大公办理!”

卢卡斯大公的政治倾向众人皆知,这是准备来硬的了。

以撒在国外接二连三的胜利提升了君士坦丁的底气,让他在面对拉丁商人的时候不再像从前一般唯唯诺诺。

“加拉塔市议会重新选举,加提卢西奥家族有望接替现任市长……”

“已阅,持续关注。”

君士坦丁清楚,这是自己儿子的手笔,今早刚到的信已经将这件事说明清楚。

想起自己在外混的风生水起的儿子以撒,君士坦丁总是喜忧参半。

这个小子,太能惹事了。

君士坦丁想起以撒最近的一封信。

“实战证明,马穆鲁克传统的步兵战术已经逐渐落伍,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在法玛古斯塔的战斗中,近卫军第三军团的枪刺方阵牢牢锁住马穆鲁克人冲锋的路线,将他们逐步逼退,并分而歼之。”

“火器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战争的格局,抱残守缺者必将被时代抛弃……”

“在这一点上,奥斯曼人又一次走到了我们前面,无论是火器的生产还是原料的开采,他们都遥遥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

“我领地上铜矿和锡矿都严重不足,希望这次对于塞浦路斯的掌控能够缓解燃眉之急……”

“说回塞浦路斯,在将士们的进攻之下,约翰二世仓皇逃窜,试图逃走。”

“我们的士兵在草丛中抓获了穿着平民衣服的约翰二世,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死于战场,就算是教宗也没有什么话可说。”

“至于约翰二世的那几个私生子,全部畏罪自杀而死。”

“接着,几方势力在法玛古斯塔召开了会议,对塞浦路斯的未来做出了一个规划。”

接下来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小半个欧洲。

法玛古斯塔战役结束后,马穆鲁克的势力带上搜刮的财宝和奴隶,仓皇撤出塞浦路斯,在威尼斯舰队的保护下回到叙利亚地区。

威尼斯大议会索取了一笔不大不小的赔偿,又要求了部分商品的特许经营权,算是找回了面子。

新任女王夏洛特·德·吕西尼昂在法玛古斯塔加冕为塞浦路斯和耶路撒冷的国王,正式开启了塞浦路斯的女王时代。

由于亚美尼亚人拒绝承认吕西尼昂家族的国王身份,王冠被移交给巴列奥略家族,来自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皮尔尼教士为以撒加冕。

女王夏洛特年龄尚小,暂时前往比林奇进行学习,舅舅以撒成为她的监护人。

在王太后耶莱娜的组织下,塞浦路斯的国政暂时由摄政议会主导,议员共五人,除了代表塞浦路斯本土利益的耶莱娜太后,贝尔法商人和尤利安男爵外,代表热那亚人的马蒂尔议长和代表比林奇的尤弥尔顾问也加入了摄政团。

值得一提的是,顾问尤弥尔凭借其丰富的军事能力成功获取了这一职位,主导对于塞浦路斯义军的整编。

在多方考量下,义军连同曾经的王**一起,被整编为两个旗队,共计八百人,分别掌控在尤利安男爵和尤弥尔顾问手中。

至此,塞浦路斯战争结束。

在信上,以撒又开始不厌其烦地劝说君士坦丁放弃对于奥尔汗的利用,试图将他转移出君士坦丁堡。

为此,君士坦丁有些疑惑。

每隔几天,君士坦丁都会收到以撒的信件轰炸,要不就是劝他放弃奥尔汗,要不就是过问城墙的修复事宜,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这到底是怎么了?

在父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帝国形势稳中向好,奥斯曼人则遭到重大打击。

穆拉德二世新败,回到埃迪尔内后心情郁结,一病不起,肯定无法继续给帝国添乱。

他的两个儿子中,艾哈迈德年纪尚小,不足为虑。

至于穆罕穆德,孤高乖戾,不得人心,前一次登基将整个国家弄得一片狼藉,应当没有威胁吧?

此消彼长之间,君士坦丁十一世仿佛又看到了帝国中兴的曙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