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82章 蔷薇与巨炮

1444,拜占庭再起 第82章 蔷薇与巨炮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82章 蔷薇与巨炮

第82章 蔷薇与巨炮

圣诞节的钟声敲响,宣告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以撒的指示下,整个昔兰尼加王国进行了大范围的庆祝活动,新老教徒们共同欢庆佳节,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一次,以撒没有省钱,在各大城市大办特办庆祝活动,与民同乐,甚至有些刻意。

没办法,以撒的领地民族成分复杂,实现民族认同非常困难,以撒干脆选择了更为实用的宗教认同。

利用宗教情绪将各支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周边虎视眈眈的穆斯林势力。

短时间来看,这种政策效果非常不错。

之后当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就只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旧年已逝,新年的钟声敲响。

对于整个欧洲来说,1450年注定是纷争的一年。

西欧,立志收复失地的法王查理七世联合布列塔尼公爵,准备收复英格兰国王占据的法国领土,将侵略者赶下海。

法王查理登基以来,对整个法兰西的财政和军事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起直属于王室的财税机构和常备部队,使法兰西王国摆脱了对于大封建主的严重依赖。

而对岸的英格兰王国,则是深陷权力斗争的泥沼,国内贵族经历了长久的英法战争,却并没能换来什么利益,这导致他们对继续参战兴趣缺缺。

英王亨利六世有着不少常人没有的优点,品德高尚,慷慨大方,勤俭节约,高雅脱俗,信仰虔诚。

但是,作为一个国王,除了先天的精神病,他有还一个致命的缺点——极致的软弱。

他的妻子,安茹的玛格丽特是个精明而强干的女人,权欲极盛,把持朝政,立志收回亨利六世曾经下放给贵族们的权力。

多方博弈之下,整个英格兰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安静。

兰开斯特家族,这一朵盛开在英格兰和法兰西的红色蔷薇,即将迎来接二连三的疾风骤雨。

巴尔干半岛上,刚刚平静下来的阿尔巴尼亚风波再起。

1448年的科索沃战役战败后,匈雅提孤身逃离,途径塞尔维亚时被大公布兰科维奇俘虏。

杜拉德·布兰科维奇本来准备将匈雅提交给奥斯曼,换取苏丹的信任,后来在国内亲匈牙利贵族和教会的极力劝阻下,不甘地将匈雅提释放,代价是一大笔赎金。

收到赎金的布兰科维奇立马将钱袋交给穆拉德二世,谋求一方苟安。

匈雅提逃回国内,威望已经大不如前,再也没有之前发动瓦尔纳十字军时的意气风发。

“我已心力交瘁,无力再次组织起一次庞大的十字军,年轻的战士啊,希望你能够继续奋战下去。”

在给斯坎德培的信上,白骑士匈雅提如是说。

斯坎德培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举起基督的大旗,对抗奥斯曼的大军。

整个1449年,斯坎德培率军蹂躏了塞尔维亚的土地,狠狠将布兰科维奇这个铁杆叛徒教训了一顿。

塞尔维亚大公无力抵挡斯坎德培的兵锋,向穆拉德二世求助。

穆拉德二世立刻派出博雅尔帕夏前去援助塞尔维亚,同时大军压境,迫使斯坎德培守卫本土。

巨大的军力差距下,斯坎德培留在塞尔维亚境内的军队屡战屡败,阿尔巴尼亚人的士气逐渐下跌。

于是,穆拉德二世对阿尔巴尼亚的衰弱深信不疑,准备一举荡平这个由叛徒建立起来的国家。

1450年初,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点起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阿尔巴尼亚边境。

奥斯曼的十万大军中,配备了强大的新武器——巨炮。

这种毁灭性的战略武器总共十门,每门三米长,重五吨,一次可以发射重达0.2吨的巨型炮弹,专门用来应对阿尔巴尼亚坚固的山脉要塞。

顿时,整个欧洲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悲观地认为,这一次,斯坎德培将葬身在奥斯曼的怒火之中。

“可是,风暴从来不会击垮伟大的战士,只会衬托出他的英勇。”

黑城堡中,面对阿尔巴尼亚的使者,以撒如是说。

为了应对穆拉德二世的入侵,斯坎德培派出自己的侄子,卡斯特里奥蒂家族的哈姆萨,前往奥隆军区求援。

军区长官马鲁纳和莫里斯见兹事大,不敢擅自主张,派出使节,带着哈姆萨来到比林奇。

“陛下,叔父听到您这么说,一定会很高兴。”

哈姆萨显然并不像口中所言一般高兴,脸上写满焦急。

在此之前,他已经拜访了不少基督教君主的宫廷,得到的只有口头上的同情和少得可怜的援助。

“听说您击败了哈夫斯王朝,声威空前,不知道是否能够带上军队,与我们共同应对奥斯曼的威胁?”

“您的叔父愿意将击败奥斯曼的功勋与我分享,这是我的荣幸。”

哈姆萨紧紧盯着以撒的嘴唇,迫切地想从中得到肯定的回答。

“但是,目前我国库空虚,领地也并不安稳,东西两边,马穆鲁克和哈夫斯虎视眈眈,南边的费赞政权贼心不死,这……”

以撒一副为难的样子。

哈姆萨深深看了以撒一眼。

“陛下,我知道您曾经趁着联盟危急,使用一些小手段从我们这里拿走了奥隆城的统治权。”

“为此,我的叔父相当后悔。”

“这一次,我们不会继续以领地换取您的同情,不会用阿尔巴尼亚人世世代代生活的故土来交易您的援军。”

“如果您仍然抱有这种不切实际的**,那么,请让我们结束这场会面吧。”

“不管有没有您的支持,我们都将与奥斯曼人死战到底。”

哈姆萨站起来,鞠上一躬,转身欲走。

“好一个铁血尚武的卡斯特里奥蒂家族。”

以撒情不自禁赞叹出声。

“奥斯曼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作为罗马人的皇帝,抗击奥斯曼人是我与生俱来的职责。”

“告诉你的叔父,我会帮助他。”

……

1450年2月20日,来自昔兰尼加王国的援助抵达伊萨克皇帝堡,与军区卫戍部队汇合。

以撒派出了由尼基弗鲁斯带领的近卫军第二军团和帝林教官带领的学员团。

近卫军第二军团一千人,学员团四百人,奥隆军区卫戍四百人,加上以撒新增加的医疗队,火枪队和工兵队,共计两千余人。

除此之外,以撒和斯坎德培签订协约,将以折扣价向他提供粮食和奴隶,必要时还将提供火枪和火炮。

从阵容上就可以看出,以撒参战的主要目的就是练兵,在实战中提升军人的素质,同时检验新式战法的可行性。

1450年3月1日,在马鲁纳男爵和尼基弗鲁斯军团长的带领下,昔兰尼加援军抵达克鲁耶山脉要塞,斯坎德培的大本营。

克鲁耶城堡是卡斯特里奥蒂家族城堡,位于克鲁耶山脉之中,背靠石山,扼守要道,易守难攻。

奥斯曼大军进逼,斯坎德培思虑再三,决定放弃外围不易防守的城堡和城镇,大军集结克鲁耶要塞,与奥斯曼人作殊死一搏。

山脉之中,风声猎猎,红底双头黑鹰旗帜飘扬在城堡上空,宣誓着主权。

城堡外的校场上,斯坎德培骑着枣红色的骏马,带着自己的亲信和卫士,检阅集结起来的部队。

阿尔巴尼亚人少地寡,军事工业稀缺,又饱经战乱,根本没有能力建立一支精锐常备军。

除了斯坎德培五百人的亲卫军之外,大部分征召部队穿着简陋的衣装,手持农叉和猎弓,有些民兵甚至还在使用简易的投石索。

他们装备低劣,营养不良,神色也带着惶恐。

几个月前,在与奥斯曼——塞尔维亚联军的作战中,在指挥官乔治·阿里安提安的胡乱指挥下,他们屡战屡败,毫无还手之力。

现在,奥斯曼十万大军压境,光是想想就足够骇人。

纵使领袖斯坎德培天纵英才,他真的能够带领阿尔巴尼亚人民赶走入侵者吗?

斯坎德培默默看着自己的战士们。

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将能征召出来的军队全部拉了出来,将能找到的流浪佣兵团全部雇佣了下来,在各国的宫廷中求取援助。

八千人,这是斯坎德培的所有军力。

斯坎德培将头转向一边,那里的军阵上飘扬这金红色的双头鹰旗,近卫军第二军团的沙漠狐旗和奥隆军区的盾徽旗。

共计两千士兵,装备较好,训练有素。

有了他们的加入,斯坎德培的把握也大了几分。

“将士们!”

斯坎德培缓缓开口,亲兵们纵马奔走,将统帅的声音传播到每一个军阵。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我们的敌人,贼心不死的奥斯曼人,在他们老苏丹穆拉德二世的带领下,又一次进犯阿尔巴尼亚的土地!”

“敌军来势汹汹,却有人勾结外敌,致使我们的将士无辜牺牲!”

“拖上来!”

众目睽睽之下,五花大绑的乔治·阿里安提安被如狼似虎的士兵抬上校场。

“杀了!”

刽子手狞笑,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眼神中,砍下头颅。

“之前败仗,均系此人所为,与将士们无关!”

短短几句话,斯坎德培成功地将士卒们对于战败的恐惧转移到对叛徒的憎恨之下,简接提升了他们的心气。

至于这个败军之将到底有没有通敌,根本不重要。

处决了“叛徒”,斯坎德培继续发表演讲。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天使和基路伯飞越阿尔巴尼亚的上空,带来神的旨意。”

“我梦见,圣乔治从天而降,落在我的面前,将一把燃烧的剑放在我的手中。”

斯坎德培抽出佩剑,不知怎的,佩剑真的开始熊熊燃烧。

民兵们眼中满是惊叹,狂热地看着自己的领袖。

“他说,赐你宝剑,命伱捍卫吾主之土地。”

士兵们欢呼起来。

“他说,赐你宝剑,命你挑选吾主之勇士。”

士兵们举起武器,疯狂向自己的统帅致意。

“他说,赐你宝剑,命你斩尽吾主之强敌。”

“为了主的荣耀,杀!”

斯坎德培高声怒吼,惊起一片鸟雀。

“杀!!!”

士兵们高声怒吼,声音震碎云霄。

……

首先,凶残的游骑开始驰骋在阿尔巴尼亚的乡村,带来一阵腥风血雨;

其次,博雅尔帕夏带着先头部队抵达克鲁耶城下,开始逐步清理周边的村庄,伐木造营,建立攻城器械;

接着,塞尔维亚大公布兰科维奇的辅助部队将民夫和粮草送往军营,为苏丹尽忠到底。

然后,围困克鲁耶城堡的穆斯林营帐越来越多,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头;

最后,在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中,苏丹穆拉德二世的新月旗帜出现在战场中央。

与苏丹穆拉德二世一同出现的,还有十门造型夸张的巨炮,光是望上一眼,就足以使人遍体生寒。

在亲卫队的保护之下,苏丹穆拉德二世骑着骏马,缓步出阵。

“看见我身后的巨炮了吗?”

“交出城池,否则,你们将死伤殆尽。”

苏丹温和地说着,仿佛在说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身旁的亲兵鼓足气,大声地将苏丹的话翻译成当地语言,重复一遍。

城堡上,士兵们扭过头,看着站在高处的斯坎德培。

“告诉你们的苏丹,退出阿尔巴尼亚的土地,否则,静待吾主的审判。”

斯坎德培弯弓搭箭,射向战场中央。

穆拉德二世平静地点点头,不以为意地调转马头,回到阵中,仿佛胜券在握。

“开炮吧。”

军阵前方,巨炮早已准备完毕,炮兵们点燃粗粗的引线,出身地看着它将火焰引入巨硕无比的炮筒,释放出来自火狱的恶魔。

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惊碎了云层,靠的近的几名穆斯林士兵耳膜出血,到地不起。

众人惊骇的目光中,巨大的炮弹在空中划过,发出刺耳的尖叫,重重砸在克鲁耶城堡的堡墙上。

1450年5月14日,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率领十万余大军抵达克鲁耶城下,与斯坎德培率领的一万守军对峙。

第一次克鲁耶之战爆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