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92章 矿业狂潮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92章 矿业狂潮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02 19:35:56

第292章 矿业狂潮

春寒料峭,积雪尚未化干,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几名骑马护卫在前方开路,在他们身后,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行驶着。

马车的车身典雅而大气,用料极为考究,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木料拼接而成,每一种木料都价格昂贵,透露出主人的富裕和尊贵。

来自巴西的红木,来自南非的桃芯木,来自阿特拉斯山脉的雪松……不一定适合,但一定豪奢。

车身上,最优秀的工匠用名贵的染料绘制出蓝底金色麋鹿的盾徽,引得行人纷纷侧目。

这条通往矿区的道路上有着不少行人,矿工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到山脚下的村子里放松放松,一辆辆肮脏的马车和驴车装载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哼哧哼哧地向山下运去。

与这些蓬头垢面,满面尘灰的工人和车夫们相比,华丽的大马车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拉车的高头骏马和赶车的马夫也似乎察觉到了工人们的羡慕,不自觉地昂起骄傲的头。

“这是谁家老爷的马车?以前怎么从未见过这种纹章……”

一位中年工人指向马车上的盾徽。

“哼哼,我在酒馆中听说过一些事情,这是奥格斯堡的富格尔家族,不过他们家已经基本搬离奥格斯堡了,迁往东帝国。”

他的工友看着名贵的木料,咂咂嘴。

“他们的家主乌尔里希·富格尔已经被东帝国的皇帝任命为商务副大臣,在东方挣到了不少钱,纺织厂,矿洞,租地农场……啧啧,短短几年,连自己的家徽都有了。”

“他们的家徽据说由君士坦丁堡皇帝亲自设计,以示恩宠。”

中年工人羡慕地点点头,想了想。

“我听说,维尔瑟家族和霍亨施泰特家族最近一段日子也发展飞快,他们跟富格尔比起来,谁更富有?”

“废话,维尔瑟和霍亨施泰特全是单纯的商人家族,怎么能跟富格尔相比。”

工友哼了一声。

“再说,据我了解,东帝国的市场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他们的国土上,大量的矿产还没被开发出来,是一片投资者的热土。”

“看到那辆马车了吗?红木造的,巴西王国的特产,富格尔家族可是在那里建设了好几座伐木场和种植园……”

“你怎么这么了解?我还以为你的小眼珠子只会盯着女人的腰肢呢……”

中年工人惊讶地注视着自己的同伴。

“不瞒你说,等我再攒一点钱,就准备豪赌一场,带着弟弟妹妹去巴尔干包一座小矿洞,老子已经采了十年的矿,有经验有技术,要是挣了钱,没准儿也能混个勋爵来当当?”

工友得意地说。

“哼,你……”

马车越走越远,工人们的闲话被春风吞噬,车舱内,乌尔里希·富格尔捧着一杯红酒轻轻抿着,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

“乌尔里希叔叔,他们在谈论我们呢。”

在他身边,一位衣着华丽的少年笑着说道。

“雅库布,现在明白了吧,我们的商业天分哪怕再高,也终究只是商人,如果想要成为寡头,必须傍上世俗贵族。”

乌尔里希晃动着杯中的红酒。

“皇帝的大军和船队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不管如何,怎么也不会亏钱。”

“你等着瞧好了,再经营几年,我就向皇帝购买一片殖民地,一个伯爵的爵位是肯定没问题的。”

雅库布点点头,拍了拍柔软的座位。

“皇家科学院发明出来的簧片马车还真不错,您甚至能在车上喝酒。”

“呵呵,皇家科学院的几个院士的确有些才华,但簧片可不是他们发明的,勃艮第人和意大利人已经在很多年前弄出相似的东西了。”

乌尔里希摇摇头,将红酒一饮而尽。

“这种新式马车的确不错了,但皇帝还是不太满意,准备将新大陆的橡胶利用起来,看看能不能在木轮胎上裹一层橡胶。”

“要是能够取得一定突破,我们完全可以造出更大的四轮马车,载货量和载客量都能有所上升,甚至可以运用在军事领域。”

“不太行,橡胶这种东西我听说过,太贵了,无法普及,这种高档马车或许只有贵族和富商买得起。”

雅库布思考着。

“但是话说回来,需求也会推动进步,一个好的想法是无价的。”

“说得不错,你能想到这一点,我感到十分欣慰。”

乌尔里希拍了拍雅库布的肩。

“以后就跟着我吧,我会把你介绍给两位皇帝,争取在未来给你谋取一个职位。”

“多谢叔叔!”

雅库布大喜。

马匹嘶鸣着,在春季的寒风中打着响鼻,呼出阵阵热气。

绕过一道小山,登上一座高地,一座矿场映入眼帘。

地上的积雪脏兮兮的,但手推车里的铜矿石却散发着财富的辉光。

这里是位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厄尔士山脉,大致可以视作萨克森与波西米亚的界山,西北边是萨克森选帝侯的领地,东南边则是波西米亚王国的苏台德地区。

厄尔士山区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富含铜,铁,铅,锡,金,银等各种金属,大大小小的矿场数目繁多,即使天气寒冷,工人们还是会在矿场主的威逼利诱下走进矿洞,将宝贵的矿石运上地面。

当然,厄尔士山脉意为“矿山”,是16世纪之后的名字,在这个时候,这座山脉被称为波西米亚林山。

波西米亚林山是德意志地区名列前茅的矿业集中区,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蒂罗尔地区不分上下。

15世纪中后期,德意志地区的矿产业迎来大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被运用到采矿和冶金领域,矿工们可以开采更深的矿脉,冶炼工们也能提炼出质量更好的金属锭,整个市场兴兴向荣,各种矿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

这一场大变革不仅是技术方面的,也是制度方面的,老旧的封建枷锁被逐渐突破,矿业联合体和矿业寡头开始出现,资本和王权开始结合,极大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技术革命和制度革新为德意志矿业吹起了一股春风,根据乌尔里希的推测,从1460年到1470年的十年间,德意志地区的矿产总量提升了近一倍,部分地区的贵金属产量甚至翻了好几倍。

这一次,乌尔里希奉命来到波西米亚林山,招募萨克森工匠,一方面为了民事,一方面为了军事。

萨克森矿工可是名声在外,在十八年前的君士坦丁堡之战中,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就曾雇佣了一支萨克森矿工队,为他开掘地道,从地下接近城墙甚至摧毁城墙,一度给东罗马守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叔侄二人走下马车,裹紧皮袍,来到矿场总管的住处。

通报一声后,仆人将二人引向餐厅,餐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正在吃饭的主人起身迎接。

“欢迎你,富有的乌尔里希,奢侈的乌尔里希,好运的乌尔里希!”

胖胖的中年男人坏笑着走上前,给乌尔里希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少来这一套,贪婪的冈道夫。”

乌尔里希推开冈道夫。

“准备了这么多菜肴,是为了迎接我吗?”

“哼哼,您可真会自作多情,这就是我每天的晚饭,怎么,羡慕了?”

冈道夫眯起小眼。

“哦,我不该这么问,你们家族在东边挣了那么多钱,还是大皇宫的常客,怎么会看得上我这些东西。”

“行了,闲话少说,我饿了,这是我的侄子,他也饿了。”

乌尔里希显然不在乎什么贵族礼仪,一屁股坐在桌前,用银叉叉起一块蜜汁猪排,塞进嘴里。

“酒呢?白兰地,威士忌,白葡萄酒,我也不在乎什么品酒顺序,有什么好酒都端上来!”

乌尔里希含糊不清地吩咐着。

冈道夫正欲挑眉,一个精美的盒子被扔了过来。

打开一看,盒子里排列着一根根上好的雪茄。

“古巴的好东西,比你女儿的贞洁值钱。”

乌尔里希戏谑地看着绽开笑颜的冈道夫。

“都好说!还不把我的珍藏拿出来!”

冈道夫冲仆人斥责道。

美酒端了上来,宾客三人依次落座,冈道夫摸出一根粗大的雪茄,用蜡烛点燃,猛吸一口,立马大声咳嗽起来。

“果然是日耳曼蛮子,对我们大罗马的好东西一无所知。”

乌尔里希撇撇嘴,用雪白的丝巾擦了擦胡须上的酱汁,点燃一根雪茄,将淡蓝色的烟雾含在口中。

“你的食物实在太差,不合我的胃口。”

“呵,您的胃口恐怕都在君士坦丁堡养叼了,我可没那种好福气。”

冈道夫学着乌尔里希的样子品尝着雪茄,满足地叹了口气。

“说吧,来这里干嘛?”

乌尔里希为自己斟上一杯琥珀色的酒汁,小啜一口。

“听说你的矿场采用了最新式的技术,开采出来的矿物一年比一年多。”

“这可不是我的矿场,我只是个管理者,替选帝侯大人打理产业的。”

冈道夫晃着脑袋。

“您要是有什么需求,还是去找选帝侯大人吧,不过他也不是唯一的股东,其他几人也有一部分分红。”

“行了,我来这里,并非出于商业目的,不需要找他们。”

乌尔里希打断了冈道夫的话。

“这矿场是你一人管理,技术和制度上的事跟那些贵族们无关吧?”

冈道夫轻哼一声,没有反驳。

“皇帝陛下派我招募萨克森矿工,除了矿工外,矿洞工程师也需要。”

乌尔里希挑明来意。

“怎么,发达富裕的东帝国还需要我们的技术?”

冈道夫呵呵一笑。

“我就说嘛,艺术和商业上的事我们比不上意大利和东帝国,但若论工业,德意志不输任何人!”

“据我所知,东帝国的矿工还在采用老方法吧,效率低下,利润不足,深层矿根本采不出来。”

“是的,最近几年,德意志的采矿技术飞速发展,的确遥遥领先,值得学习。”

乌尔里希坦诚地点点头。

“我在马其顿,保加利亚和顿河畔君士坦丁都有几座矿场,也想使用你们的新技术。”

“先别急嘛,好久不见,我们多聊聊。”

冈道夫直起身子。

“听说,伊萨克皇帝执行开放政策,国内外的商人都可以去投资建厂或开发矿产,是不是真的?”

“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地中海大婚的时候你不是去了迦太基吗,不久后就宣布开放了。”

乌尔里希说道。

“当然,国内外商人的税收政策还是略有不同的,如果你想和东帝国的商人享受一样的商业待遇,要么成为东帝国的公民,要么就只能和东帝国商人合资开发。”

“呵呵,我可不太敢,希腊人,或者罗马人,随你怎么说,他们都是一群诡计多端的狡诈之人,要是我搬去君士坦丁堡,我那可怜的女儿也许就会被某些希腊青年骗来骗去,唉……”

冈道夫一边胡扯,一边思考着,绿豆大小的眼睛在烟雾中闪动着。

“哼哼,就你那几个满脸横肉的女儿,白送给我,我都不要。”

乌尔里希讽刺着。

“你——”

“不要再东拉西扯了!”

乌尔里希一阵头疼,提高声音。

“我要招募熟练工人和工程师,你赶紧准备一下,要是能让我满意,你的债务可以免了。”

“单单是为了采矿吗?”冈道夫眨了眨眼。

“陛下还准备仿照奥斯曼人,将工兵部队正规化,从而在攻城上发挥作用……这跟你没关系。”

乌尔里希硬邦邦地说。

“他的大军遇上困难了?”

冈道夫试探着问。

“奥斯曼人的坚城很多,绝大部分都是威尼斯工程师设计的,采用了最新式的棱堡技术,不容易打。”

乌尔里希简单地说。

“除了攻城外,我们还需要训练出一支高效而先进的工兵部队,这样能够让大方阵步兵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

“哦,我明白了,萨克森矿工勇敢而娴熟,不少君主都曾雇佣过呢。”

冈道夫点点头,沉吟着。

“但工程师和工匠都很珍贵啊,我没办法给你多少……普通矿工行不行?”

“奴隶矿工,我们不缺,钱,我们有很多,人,有多少就要多少。”

“回扣,你随便吃。”

乌尔里希盯着冈道夫。

“别推脱,你手下管着四个矿场,你情妇的弟弟还管着一个,雇人的经费不需要你出,你只需要将最好的工匠和工程师介绍给我们,就能拿上一大笔金币。”

“你在去年把一些矿工介绍给了英格兰人,我对此一清二楚。”

“好吧,好吧,这事不是不能干。”

冈道夫无奈地叹了口气。

“但我得告诉你,这些高级人才本来就很少,就算你用真金白银向他们许诺,愿意背井离乡的人估计也不会太多。”

“但是……”

雅库布见状,立马挥挥手,让随行的车夫搬来一个木箱子。

雅库布打开箱子,里面的瓷器整整齐齐。

“一部分是阿德里安堡出产的罗马紫瓷,一部分是从东方买来的青瓷,这是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小礼物。”

乌尔里希说着,满意地看了雅库布一眼。

“我知道你挣了一些钱,债务随时都能还,我也没准备用那张纸来逼迫你。”

“但是,我想告诉你,接受我们的提议,你绝对稳赚不赔。”

“这还差不多。”

冈道夫捧起一个瓷瓶,细细观赏着。

“你们算是找对人了,我在这一片还是有些人脉的。”

冈道夫放下瓷瓶,望向乌尔里希。

“你们一路走来,不知有没有打听到一些情报?”

“什么情报?”

乌尔里希轻轻皱眉。

冈道夫将雪茄熄灭,盯着乌尔里希的眼睛,一字一顿。

“就在前几天,那个被圣座绝罚的波西米亚国王,伊日·波杰布拉德去世了。”

“哦?”

乌尔里希有些惊愕,很快便恢复如常。

“这么说,匈牙利的马加什国王岂不是要进军布拉格?”

“还早呢,波西米亚的局势十分混乱,匈牙利人没那么容易将布拉格收入囊中。”

冈道夫严肃起来。

“波兰人插了一脚,马加什国王似乎不想和他们打全面战争,只占据了半个波西米亚。”

“那也就是说……”

乌尔里希有些明白了。

“波西米亚的混乱是我们的机会,我有人脉,你有金子,应该可以招揽到大批人才。”

冈道夫咧开嘴巴。

“波西米亚的采矿业和我们一脉相承,他们的技术也是很先进的,跟我们相差无几。”

“东帝国已经采取了开放政策,再加上德意志的新技术,很快就会形成大大小小的矿业寡头,矿产量一定会飞速提升。”

“怎么,眼馋了?”

乌尔里希笑了笑。

“品都斯山脉,斯塔拉山脉,罗多彼山脉,阿特拉斯山脉……还得加上之后可能会有的本都山脉和托罗斯山脉。”

“这么多的机遇之地,完全可以掀起一次矿业狂潮,谁看了都会眼馋。”

冈道夫耸耸肩。

“你也算罗马公民吧?”

“是。”

乌尔里希点点头。

“那么,我能不能跟你合伙,共同开采各个山脉中的矿石?”

冈道夫问道。

“可以,根据陛下的规定,国有矿产采取出租承包制,越好的矿脉,租金越多,税收也越多,外国商人的分红不得超过五分之一。”

乌尔里希讲解着。

“完全可以!更多的钱我也出不起。”

冈道夫嘿嘿笑着。

“那就说定了,两个月内,你得把人才给我准备好。”

乌尔里希站起身,举起酒杯。

“愿为皇帝效劳!”

冈道夫也站起身,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

安纳托利亚西北,伊兹密特湾,尼科米底亚城。

一个月前,东罗马帝国数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到城下,将这座海港城市围了个水泄不通。

目前,由于战场宽度限制,围攻城市的东罗马军队共计两万余人,其余军团则分散开来,占据附近的城镇和乡村,时不时和前来侦查的奥斯曼游骑爆发冲突。

尼科米底亚的东城墙外,东罗马帝国的火炮部队持续轰击着厚重的城墙,百余门大小火炮被分为十个连队,每一个连队由一到两门斯巴达重炮为核心,搭配上各种中小型火炮,威力不俗。

为了将这些火炮成功运到尼科米底亚城下,以撒耗费了不少时间,安纳托利亚的春季其实并不适合大军的行进,财大气粗的以撒不用担心军需和粮饷,但泥泞的道路还是给士兵们造成了很大困难。

尼科米底亚西边的海湾中,几艘大船一字排开,黑洞洞的侧舷炮对准城墙,每一声巨响过后,就会有一刻沉重的铅弹划过天空,重重撞击在城墙上。

经过一年多的改进和训练,东罗马帝国的炮兵得到了不小的进步,不少来自勃艮第的铸炮匠将更好的火炮铸造出来,也有很多勃艮第军队的炮长在加里波利炮兵学院教育学生。

奥斯曼人的岸防火炮还是几年前的老样式,威力或许尚可,但射程已经赶不上东罗马帝国的陆军火炮和海军舰炮。

作为进攻方,东罗马帝国可以随意调整炮兵阵地的位置,奥斯曼人却不行,他们的城防火炮和岸防大炮笨重而老旧,很难转向,更别说调整仰角。

在这个年代,各个国家的炮手还在靠经验射击,不太清楚抛物线的原理。

但是,以撒十分清楚,提升射程的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调整炮管,尽可能让炮管和地面呈45°夹角,这就够了。

炮击的同时,东罗马帝国的火枪手和弓弩手还会在攻城塔上向城墙射击,士兵们会躲在糊满泥巴的幕墙后,用远程武器杀伤城墙上的奥斯曼守军。

轰——

一轮炮击结束,战场上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接着,蓄势待发的东罗马士兵从各个军营中冲了出来,向城墙发动猛攻。

位于高地的攻城指挥部中,以撒坐在桌前,面前是沙盘和图纸,将军和幕僚们分列两旁,低声探讨着。

尼科米底亚一带的奥斯曼军队共计三万五千多人,最精锐的卡皮库鲁军团大概占到七分之一。”

以撒缓缓开口。

“其中,尼科米底亚的守军共计八千余人,由希南帕夏统率,南边的尼西亚和布尔萨还活动着两万多人的机动部队,隐藏在乡野之间。”

“他们准备用坚固的城墙耗光我们的士气,从而趁虚而入,以少胜多。”

“哼,陛下,如果我们人数相仿,这城是肯定不敢围的,但我们的硬实力已经远超敌军,只要小心谨慎,他们没什么办法。”

易卜拉欣冷哼一声。

“小心谨慎……这也是不错的方案。”

以撒缓缓点头。

“但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一直都是歼灭奥斯曼人的有生力量,从而实现快速攻城。”

“如果一直像这样耗下去,我们恐怕在今年年底都攻不下布尔萨,变数反而会增多。”

“那您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担任幕僚的梅赫梅特看向以撒。

“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最关键的是有生力量的此消彼长。”

以撒笑了笑,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圈。

“这里是奥斯曼帝国最富裕的一片地区,首都布尔萨就坐落在这里。”

“我们在尼科米底亚留下万余大军,让他们盯守敌人,火炮不要停,也可以驱赶突厥百姓强冲城墙。”

“其余部队越过尼科米底亚,直插布尔萨城。”

以撒讲完,将炭笔一扔。

“陛下……您不带攻城火炮,没办法打下布尔萨城。”

一位年轻军官小声说道。

“是的,但我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心生恐慌。”

以撒胸有成竹地点点头。

“奥斯曼军队不是不太想决战,想跟我们打游击战吗?”

“那我们就直接杀向他们的首都,逼他们来一场决战。”

“将军们知道布尔萨不会丢,穆罕默德估计也清楚,但城中的贵族,富商,市民,他们会怎么想呢?”

以撒耸耸肩。

“你们觉得怎么样?”

将军们思考着,互相望了望,点点头。

“陛下,我建议您还是先让轻骑兵南下探查,以免遭遇埋伏,一切以安稳为重。”

易卜拉欣沉声说道。

“行,都由你们负责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