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56章 租地农场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56章 租地农场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56章 租地农场

东罗马帝国,色雷斯特区,皇室的马车穿行在宽阔的大道上。

马车中,以撒拉开帐帘,注视着窗外的大片田地。

正值盛夏,去年播种的冬小麦已经成熟,农民们再次忙碌起来,开始新一轮的收获。

“乌尔里希,这一路走来,你觉得我的农业体系怎么样?”

以撒随口问道。

坐在以撒身边的乌尔里希·富格尔望了望马车外的农田。

“据我观察,您的农业体系比较完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乌尔里希开口说道。

“目前,东帝国的农田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自由村社,农奴制庄园和封建庄园。”

“巴尔干地区以自由村社为主,您在东帝国古老的村社体系上做出了一些改良,允许村社农民自由地开辟土地,打猎捕鱼,采用轻徭薄赋的政策让农村富裕起来,从而让更多的土地得到开辟,更多的富余粮食被生产出来,流入市场。”

“北非以农奴制庄园为主,由于那里地广人稀,庄园主可以拥有大量土地和大量劳动力,一方面维持了稳定,另一方面也使北非的粮食生产能够自给自足。”

“至于封建庄园,在北非和巴尔干都存在,但由于您的管控,没有形成规模。”

乌尔里希思考道。

“当然,这三种农业生产方式并非分割独立的,自由村社中也存在大量农奴,封建庄园也多为农奴制庄园,只不过比一般的农奴制庄园多一些免税或减税特权。”

“但我认为,无论是自由村社还是农奴制庄园都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他们种地放牧为的就是自给自足,尤其是没有被商路连接的边远地区,完全没有什么做生意的动力。”

“您的那些村社长老和庄园主对新时代的商业模式明显不适应,太过保守,太过迂腐,对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生产模式怀有抵触心理,不愿轻易改变。”

“再就是封建庄园,您是全帝国最大的地主,在北非和巴尔干都拥有大量土地,但也采用较为古老的运作方式,将家族管家派往各个庄园,让他们负责打理产业。”

“无论您是否承认,无论您是否愿意,这些东西都会被时代淘汰。”

以撒听完,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东罗马帝国和西欧的封建国家有本质上的区别,并没有西欧那种世袭的封建制庄园,以自由村社为基本农业单元。

当然,现在谈论这些已经毫无意义,无论是西欧的封建庄园还是东罗马的自由村社,都是几百年前的古老制度,势必会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浪潮下逐步瓦解。

人口增多了,土地增多了,牲畜增多了,铁制农具普及了,新的农耕技术出现了,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一片农田不再需要从前那么多的农民,大量的富余粮食开始进入市场,商品经济逐渐繁荣。

在此背景下,必然会有部分智慧者或是好运者迎风而起,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收拢大量土地,将其他的农民变成自己的佃户。

农村的剧变也会造就城市的繁荣,粮食的富余使城市可以养活更多市民,大量的无地农民也会进城务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迎来极大的发展。

然而,这种社会变化势必会带来血腥和黑暗,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工厂后,并不会比原来更加幸福,只是从一个地狱进入了另一个地狱。

哪怕以撒可以凭借先发优势建立一个殖民帝国,可以通过掠夺海外财富来改善本族百姓的生活,也不可能将这份恩惠带给全体国民。

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但伦敦的底层百姓同样饥寒交迫,生不如死。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资本主义的浪潮下,无人能够幸免。

现在,东罗马帝国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状况,各个地区的土地开始向少数人手里集中,每年被迫前往城市的百姓越来越多。

传说中的殖民地和各大开垦区当然也是个好去处,但大部分底层农民在彻底丧失希望前,绝不会愿意背井离乡,远渡重洋。

“你既然认为这几种方式都不太好,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以撒看向乌尔里希。

“陛下,西欧的庄园经济在一个世纪前就开始衰亡了,封建主们不再将农奴禁锢在土地上,也不再采用古老的管理方法,而是选择将土地出租出去,交给那些有管理天赋的商人,按照比例分配收成,形成一个个租地农场。”

乌尔里希解释道。

“这种农场是建立在雇佣关系上的,劳动力都是自由民,通过签订契约为农场的管理者耕种,可以看做一种佃农。”

“我认为,您可以适当地对自由村社和农奴制庄园进行一些改革,尤其是村社长老,他们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土地的集中和新技术的运用,我建议您将其废除。”

以撒沉默地点点头,将帐帘拉上。

租地农场,资本主义萌芽的象征之一,租地农场的运营者通过租赁土地,雇佣农民来进行农业生产,是一种“农业资本家”。

“你是一个商人,所以可以完全站在金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但我是一位君主,必须顾及其他方面。”

以撒开口说道。

“村社制在时代浪潮下必定瓦解,土地和生产资料的集中是必然出现的,帝国的自由村社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了,那就让他们自然发展吧,过度管制反而不好。”

“再者,村社制并非完全为了经济,我在收复失地时故意将土地和生产资料重新分配,严厉打击大地主和传统教会,这不是为了经济,而是为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以撒沉吟道。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也许能让经济快速繁荣,但绝不会有利于人口的增长,只有更多的人吃饱穿暖,他们才有生育更多儿女的意愿,才能将更多的孩子成功养大,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都能得到提升。”

“农奴制也并非为了经济,一方面是为了北非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更多的异教徒同化为罗马人,就算不能同化,将他们禁锢在庄园中也好过让他们自由壮大。”

“您说得对,陛下,这是应该的。”

乌尔里希笑了笑。

“但是,您有没有考虑过,自由村社转化为租地农场是必然发生的,但农奴制庄园就没有那么容易,农奴主自给自足,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特权。”

“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几百年后,您的两片土地就将会走上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巴尔干的工商业繁荣发展,北非除了个别城市外,农奴制根深蒂固。”

“这样一来,工坊主和奴隶主的理念分歧就会日益增大,工坊主想将更多的劳动力送进工厂,奴隶主则死守传统,南北两片领地很可能会因此爆发内战,大概率还是北边挑起来的。”“遗憾的是,由于海洋的阻隔,一旦爆发战争,就不容易迅速停止,两片领地很可能因此分裂,可能会分别拥立一位巴列奥略皇子来作为自己的代言人。”

以撒苦笑一声,深深看了乌尔里希一眼。

不愧是资本世家的嫡系子孙,对社会的认识比较深刻,一针见血地点破了貌似花团锦绣的东罗马帝国面临的内部困境。

如果将新征服的塞尔维亚和西境边疆区算进来的话,现在的东罗马帝国已经拥有超过六百万的人口,但核心人口依然短缺,希腊裔和希腊混血刚刚超过一半。

巴尔干人口近四百万,北非则是二百余万,如果双方内战,君士坦丁堡并没有碾压性优势。

如果自己的两片领地在几百年后真的走上了乌尔里希所说的发展道路,巴尔干的整体工商业将碾压采用农奴制的北非,但迦太基的工商业也不差,还坐拥海外贸易的重要航路,真要内战,绝对旷日持久。

这不单单是北非的问题,以异教异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地方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采用和巴尔干一样的治理方法,安纳托利亚,黎凡特,埃及……为了实现统治稳定,授权给大地主和大庄园主是必须的。

再就是数目众多的海外殖民地,他们又会在日后的政治斗争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想到这里,以撒心乱如麻,使劲甩了甩头,干脆不想了。

“我才三十五岁,还能活几十年,争取在有生之年解决这个问题,实在解决不了就交给后人吧。”

以撒看着乌尔里希。

“反正只要我还在,帝国绝不会停止复兴的脚步。”

“无人怀疑这一点,尊敬的陛下,如果我的观点有些偏激,请您原谅。”

乌尔里希垂下眼。

“不,你说的很好。”

以撒摇摇头。

“东帝国在意大利人的殖民和奥斯曼人的进攻下停滞了太久,这失去的两百年不容易补回来,硬实力提升了,但思想,文化,技术,人才这些藏在社会深处的东西还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发展。”

“至于你说的租地农场,我想了想,这的确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我准备以身作则,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先租借出去,号召各大贵族废除老旧的传统体系,你要是有兴趣,可以试着率先租下比较好的土地。”

“那就多谢陛下了。”

乌尔里希微笑着说。

“再者,如果你愿意将家族搬到君士坦丁堡,帝国的新任商务副大臣就是你的了,希望你可以发挥才智,帮我把工商业系统好好打理起来。”

以撒许诺道。

“多谢陛下,我一到君士坦丁堡就给家人写信,既然您愿意相信我,我绝不会让您失望!”

乌尔里希狂喜,连忙答应下来。

富格尔家族这么多年,一直都希望榜上一个强大的世俗统治者,从而收获更多的商业收入,没想到这次不仅成功了,还得到了十分重要的官职。

官职带来的不仅是地位,还有第一手的消息,这些消息在商业领域非常重要,可以使商业投资不再盲目,风险大大降低。

真正有智慧的高官,从来都不需要贪污**,收受贿赂,光是凭借这些平常商人得不到的内部消息,再辅以恰当的商业头脑,就可以很轻松地大赚一笔。

更别说东罗马帝国情况特殊,拥有巨量的廉价劳动力,海量的原材料,庞大的市场和方兴未艾的商业体系,完全就是一块机遇宝地。

“陛下,我考察过很长时间,您的帝国疆域辽阔,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如果我可以将商业改革顺利进行下去,您的国库将大为充盈。”

乌尔里希补充道。

“为了表明我们家族的诚意,我决定增加给查士丁尼皇子和曼努埃尔大公的贷款,并降低利息。”

“那我替他们谢谢你了。”

以撒笑了笑。

“等我们回到君士坦丁堡后,我会召开元老院三级会议,谈一谈我们这些天商议出来的改革措施,听听他们的意见。”

“那我就静候佳音。”

乌尔里希说道。

以撒点点头,闭上双眼,思考起来。

14世纪之后,欧洲大陆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历史在这一刻开始转折,腐朽的中世纪体系遭到摧毁,教会的绝对权威遭到质疑,人们开始将目光从虚无缥缈的“神”转向生动活泼的“人”,文学艺术开始复苏,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下,欧洲的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以租地农场为代表的农村资本和以手工工厂为代表的城市资本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日渐增高的粮食产量带来了人口的暴涨,日渐扩大的市场又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所谓文艺复兴,哪怕披上了一层人文主义的华丽外衣,究其本质,也就是资产阶级引导下的新文化运动罢了。

然而,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时,东罗马帝国却迎来了接二连三的狂风暴雨,连生存都难以保障,更别说发展生产。

巴列奥略家族的几位先祖的确非常重视文化,还整出了所谓的“巴列奥略文艺复兴”,但还真就只搞文学艺术,只有华丽的皮毛,没有资本主义的本质。

皇帝们没有这个精力,帝国也没有这种土壤。

现在,经过以撒复兴后的东罗马帝国在农牧业和工商业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正如乌尔里希所说,在部分领域依旧存在问题,体系尚未完善,几乎全靠以撒自己加以支撑。

资本主义的时代就要来了,变亦变,不变亦变,既然如此,不如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东罗马帝国要想迅速发展,必须紧密团结在以皇帝为核心的帝国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以殖民掠夺为主的资本主义道路。

不装了,爷要走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