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39章 东印度公司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39章 东印度公司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39章 东印度公司

第239章 东印度公司

迦太基城郊的一处偏僻庄园中,保罗·达伽玛在大厅中踱来踱去,脸上挂满焦虑。

他的父亲埃斯特旺·达伽玛和东罗马帝国航海学校的校长迪尼斯·迪亚士坐在一旁饮酒谈天,探索船队的其余军官则在另一个方桌旁赌博取乐,吵吵嚷嚷,骰子的滚动声和粗俗的谩骂声不绝于耳。

“保罗,不要着急,静下心来,皇帝马上就要到了。”

埃斯特旺看向焦躁不安的长子,轻轻皱了皱眉。

“父亲,我们好不容易为皇帝找到了富饶的印度,但他似乎并没有给予我们应有的欢迎和表彰,没有宴会,没有爵位,外面全是卫兵,我怎么能不着急?”

保罗冲到父亲跟前,眼里的担忧几乎化为实质。

“要我说,您就不该将家人全部搬到迦太基,海图也得预留一份,以免皇帝卸磨杀驴!”

“呵呵,保罗,皇帝越是这样,说明他越重视我们的探险成果,如果他还在乎自己的名声,如果他不想让自己无人可用,他就不可能对我们不利。”

埃斯特旺轻轻摇头。

“世界很大,还有很多地方没被发现,他需要我们来帮他寻找远方的土地和财富,我们也需要他的资助来实现理想,我们之间的利益纽带已经十分牢固,没有理由闹翻。”

“纵观整个欧洲,愿意拿出几万个杜卡特来组建远洋船队的君主,除了他,还有谁?”

“但是,父亲——”

“问题到此为止,现在立马坐好,不准多说!”

埃斯特旺声音不大,却充斥着无可置疑的权威,保罗张张嘴巴,怏怏不乐地找了个座位。

埃斯特旺转过头,望着品着美酒的迪尼斯。

“迪尼斯阁下,你也算是皇帝的亲信了,探索船队返航的消息尚未传开,陛下到底准备对我们怎么办?”

迪尼斯瞟了埃斯特旺一眼,笑了笑。

看来,这位出身航海世家的贵族并没有想象中的淡定,心里的还是有些担忧。

“放心吧,陛下历来重视航海探险,并且从不亏待有功之臣,等今晚的会晤结束后,宴会,欢庆,财富,官职和爵位都会有的。”

迪尼斯说道。

“陛下虽然是东帝国的皇帝,但他的妻子是葡萄牙的公主,他的几个孩子都算半个葡萄牙人,不会因为你我的身份而心存芥蒂的。”

“发现印度的消息终究会传开的,但海图肯定是要严格保密的,如果你想在新的格局下占有一席之地,还是尽早向陛下宣誓效忠,尽早与过去做出切割,从而避免旁人的闲话。”

“这您放心,没人会跟钱过不去,我已经卖掉了家乡的地产,家人也全部搬到了迦太基,我的次子正在航海学校读书,如果陛下愿意信赖,我自然会誓死相报。”

埃斯特旺说道。

几人正说着,厚重的木门缓缓打开,以撒和莱昂诺尔穿着华丽的礼服,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大厅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站起了身,向皇帝和皇后鞠躬行礼。

以撒挥挥手,示意众人免礼,带着妻子缓步走到迪尼斯和埃斯特旺面前。

“好久不见,迪尼斯,还有您,勇敢而幸运的埃斯特旺。”

以撒冲二人笑笑。

“祝您安康,尊敬的陛下。”

“愿您永远年轻美貌,尊敬的公主。”

二人直起腰,向以撒和莱昂诺尔打了招呼。

“这里人多,请跟我来。”

以撒说着,命侍从抬上美酒佳肴和金银细软,在水手们的欢呼声中带着迪尼斯和埃斯特旺来到一间偏房。

分宾主落座后,以撒直接进入话题。

“我看了你们的带回来的海图和航海日志,非常高兴,祝贺你们,也祝贺帝国。”

以撒和莱昂诺尔举起酒杯,遥遥指向二人。

简单的寒暄过后,谈话开始步入正题。

“埃斯特旺阁下,您是探索舰队的船长,我将一整支舰队交给了您,您也不负众望,将通往印度的海图给我带了回来。”

“我和皇后都对您的探索进程十分感兴趣,可以向我们简单讲一讲吗?”

以撒从口袋中掏出海图,平摊在桌子上,看向埃斯特旺,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

“自无不可,陛下。”

埃斯特旺抚摸着珍贵的海图,指向注释着迦太基城的圆点。

“1462年10月20日,探索舰队从迦太基出发,于两个月后抵达加那利群岛的拉帕尔马总督区,随后乘着加那利洋流抵达圣尼古拉斯总督区,接着向东南方向航行,进入几内亚无风带。”

埃斯特旺的手指在海图上滑动,指向几内亚大湾区。

“在这里,我们一直采用沿岸航行,先后抵达皇后港和白金港,随后转而向南,进入圣威廉总督区,和航海学校的考察舰队一起继续向南。”

“随后,我们又在刚果王国的金口若望港短暂停留,补充淡水和食物。”

埃斯特旺在金口若望港轻轻点了点。

“1463年2月27日,在经历了五个月的海上航行后,我们终于抵达新色雷斯港,在那里受到了威廉伯爵的款待,整修了船只,装满了淡水,食物和航海药,正式准备探索未知的前方。”

“3月1日,我们见新色雷斯港附近的海况较为平和,将27艘船分成三波,依次越过风暴角,但汇合时,依旧少了四艘舰船。”

埃斯特旺的声音略微有些沉重。

“经历风暴后,我们的船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不得已前往北边的陆地进行休整,进入到一个布满贻贝的海湾。”

“在那里,我们竟然碰上了您的一位传教士,他是从新色雷斯通过陆路过来的,看样子,他已经获得了当地黄人土著的信任,为酋长和他的家眷主持了洗礼,还使他们学会了一些希腊语单词。”

埃斯特旺笑了笑。

“那片海湾盛产贻贝,当地人都以贻贝为生,您的教士就以“贻贝”为这片海湾命名,也就是莫塞尔湾。”

以撒看见了地图上距离新色雷斯不远的小海湾,点了点头。

“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修理船只,补充给养,随后便正式进入未知的海域,正如您所说,我们立刻就遭到了海流和风暴的双重阻挠。”

埃斯特旺略有些敬佩地看了看以撒。

以撒随意笑笑,没有说话。

阿古拉斯洋流,世界上最强烈的西边界洋流,欧洲舰队通往东方的最大阻碍,也是最后一道阻碍。

通过或是绕过阿古拉斯洋流后,前方尽是大道坦途,印度洋沿岸完善的港口体系确保了探索舰队的补给,印度洋的季风又为舰队的航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顺着古老的阿拉伯旧商路,舰队可以轻松抵达已知世界的任何一座港口。

“我们牢记您的叮嘱,没有一头撞上强烈的洋流,反而离岸向东。”

“神奇地是,在北边的洋流下,竟然隐隐还有一道自西向东的海流,这使我们的航行变得顺利许多。”

以撒看着地图,轻轻点头。

南极环极洋流,位于阿古拉斯洋流以南,海流在这里会变为自西向东,正好为舰队绕开阿古拉斯洋流提供了契机。

“随后,在经历数周的航行后,我们在北边发现了一片广阔的土地,就算不是大陆,也是一座大岛。”

埃斯特旺继续说着。

“我们在一处小港口停泊下来,依照您的嘱托没有动武,在我们送给当地人不少小工艺品后,他们向我们讲解了很多事情。”

“这座岛屿非常巨大,被他们称为马达加斯加,当地同时存在着许多割据王公,战乱不休,马达加斯加人并非黑人,和肤色偏黄的科伊桑人也有很大差别,在肤色上更加偏向古籍中记载的纯种蒙古人。”

“从他们口中,我们得知,原来萨拉森商人在东非海域和印度海拥有如此庞大的利益范围和如此健全的商贸体系,这让我们欣喜,同时也有些忧虑。”

“不过,我们后来还是和马达加斯加人闹翻了。”

埃斯特旺叹了口气。

“嗯?怎么闹翻的?”

以撒微微皱了皱眉。

“陛下,这可不能怪我们,我们的几位水手在路边看到一只牛,就想打来烤着吃,没想到却引起了当地土著极大的愤怒和敌意,他们直接把几名水手杀了。”

埃斯特旺咬牙切齿地说。

“我被逼无奈,带着水兵开始自卫,没费什么功夫就打下了当地酋长的住宅,将几名贵族抓上船,随后便带着舰队离开港口。”

“马达加斯加实在太穷了,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尤其是南部,难怪连萨拉森商人也不怎么愿意去。”

埃斯特旺抱怨道。

以撒的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摇摇头。

“这种事情在所难免,我不怪你们,不过之后记住,在将情况完全摸清前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招来祸端。”

埃斯特旺点点头,继续说。

“被迫离开马达加斯加的南部小港后,我们被迫转向西边,还是扎进了海峡之中,我们将其命名为莫桑比克海峡。”

“洋流依旧迅猛,不过比南边已经好上很多,我们又损失了三艘船后,顺利抵达我们在东非海岸遇上的第一座大港,索法拉港。”

“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在索法拉港以南,还有一处非常恐怖的魔鬼海角,克伦特斯角,海角附近的洋流极其猛烈,风暴和海流会将船只死死压在海角南部的海湾中,只要陷入,很难逃脱。”

埃斯特旺心有余悸地说。

“陛下,您不让我们直接进入莫桑比克海峡是正确的,我们舰队的所有人都欠您一条命。”

埃斯特旺感激地看了以撒一眼。

“关于您之前的几批小型探索舰队,我们没有在索法拉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很可能就是在克伦特斯角失踪的。”

以撒点点头,没有多说。

“说说索法拉港的情况。”

“陛下,据我们观察,索法拉港是当地最大的黄金集散地,内陆的黄金通过索法拉河汇集至此,再流入大洋。”

“索法拉北边还有一个富饶的萨拉森国家,基尔瓦苏丹国,索法拉城勉强算是基尔瓦的附属城市,不过属于最边缘的那一种。”

“索法拉同样是萨拉森国家,作为当地统治者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很早就来到这里,进行黑奴贸易,黄金贸易和象牙贸易。”

谈起这个,埃斯特旺的表情有些复杂。

“陛下,他们对待黑奴的方式简直血腥,连我们的水手都感到十分不适。”

“那当然,他们干了一千多年,早就是此中老手了。”

以撒不置可否地说。

原时空的15世纪末,三角贸易还未兴起,穆斯林世界依旧把持着黑奴贸易和白奴贸易的绝对统治权,他们从事大规模奴隶业一千多年,并且还会继续从事下去,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末。

单论手段,他们的确比欧洲人更加残忍,集体阉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反人类的大罪。

“接着说吧,阿拉伯人怎么对待黑奴与我们毫无关系。”

以撒看向埃斯特旺,为他斟满美酒。

埃斯特旺喝完美酒,咂咂嘴巴。

“陛下,当地人将这片海岸称为斯瓦西里海岸,基尔瓦王朝就是斯瓦西里海岸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同样依靠奴隶业和黄金业起家,周边的不少地方政权都是基尔瓦的附属势力。”

“斯瓦西里海岸的内陆也分布着几个部落王国,他们就是黑奴的来源地,也有很多金矿和象牙产区。”

“我们在索法拉城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当地贵族不像部落酋长,见识过真正的好东西,对我们的廉价小玩意儿嗤之以鼻,但对我们的武器十分感兴趣。”

埃斯特旺的嘴角露出一抹嘲讽的微笑。

“我们把一些最破旧的火枪卖给了他们,换来了一些黄金,随后便离开索法拉,北上基尔瓦。”

“在北上途中,我们发现了一片群岛,当地人称它为科摩罗。”

“那里人口稀少,但位置重要,有一些小型城镇,我们赶走了当地的阿拉伯人,在最大的一座岛屿上插上了您的旗帜,征召奴隶为我们修建城堡,并留下三十名水手管理他们。”

“做得不错,科摩罗可以成为我们殖民东非的前哨站,本身是个群岛,只要有足够的舰队,阿拉伯人打不上来。”

以撒点点头,鼓励道。

“为了避免基尔瓦苏丹的敌意,我们将大部分舰船留在科摩罗,只带着三艘舰船前往基尔瓦城。”

埃斯特旺笑了笑,继续说。

“基尔瓦城十分繁华,堪称斯瓦西里海岸的第一大城市,基尔瓦王朝也是强盛的王朝,财力雄厚,但由于没有什么强大外敌,军队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士气非常低落,训练极其松弛,我当时曾做出估算,如果您能把两千个全副武装,配备火枪的战士交给我,我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偷袭基尔瓦王宫,将当地苏丹绑来见您。”

埃斯特旺看了以撒一眼。

“当然,至于占领和统治,这些人肯定是不够的。”

“不必,我们是去做生意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采用暴力。”

以撒摇摇头。

“再者,我们也不用那么蛮横,最强大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讲一讲基尔瓦王朝的内部情况吧。”

以撒说道。

“陛下,基尔瓦是由波斯人建立的王朝,但高层中混有很多阿拉伯人,这种二元对立的政治格局导致他们的内部斗争十分激烈,几乎每一任苏丹的上位都必然伴随腥风血雨。”

“现在,基尔瓦王朝已经扩张到了极致,已经开始由盛转衰,内部冲突越发激烈,小规模内战持续进行,我们抵达基尔瓦不久就被下达了逐客令,以免外部干预。”

“如果您试图在当地扶持傀儡政府,不妨对此多加关注。”

“我会的,基尔瓦和索法拉皆为富庶之地,留在萨拉森人手里实在可惜,反正他们同样也是入侵者。”

以撒点点头。

“陛下,我们离开基尔瓦城后,与停留在科摩罗的大部队汇合,开始沿斯瓦西里海岸北上,于1463年8月3日抵达蒙巴萨城邦。”

“蒙巴萨曾经也是基尔瓦的附属国,但现在已经形同独立,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城邦,在蒙巴萨北边还有许多同样的城邦国家,其中最大的是马林迪。”

埃斯特旺喝下一口酒,拿起手帕擦了擦嘴。

“马林迪和蒙巴萨是宿敌关系,两国的仇恨由来已久,在历史上曾多次大打出手,但由于势均力敌,都没能彻底击败对方。”

“马林迪北边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城邦,名为帕泰,他们的信仰和主流萨拉森人不太一样,好像叫什么伊巴德派,听说您的南境边疆区中同样有一个信仰这种教派的小邦国。”

“是的,姆扎卜埃米尔就信这个,我曾经和他们打过交道。”

以撒点点头,随即再度发问。

“马林迪和蒙巴萨的冲突影响到你们了吗?”

“没法不影响,陛下,但幸好是完美解决了。”

埃斯特旺笑着说。

“蒙巴萨的统治者对我们的态度十分恶劣,禁止我们进入他的港口,还在港口调集重兵,防止我们的登陆。”

“我们当即选择炮轰港口,取得了一定战果,但他们的军队人数不少,我当时还没找到印度,不想和他们多做纠缠,索性率众离开。”“四天后,舰队抵达马林迪城,在哪里,我们得到了马林迪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的隆重接待,他送给我们很多礼物,包括一份珍贵的阿拉伯海图和一位精通印度洋航海的向导。”

“穆罕默德四世允许我们在马林迪港停留和做生意,并且对我们的问题知无不言,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东方的事情。”

“那份阿拉伯海图您已经看到了,非常详细,这对我们之后的航海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撒回想起自己书房中的阿拉伯海图,微微颔首。

“我看了马林迪苏丹的国书,他是想和我们结盟,共同对抗蒙巴萨人,是这样吗?”

“是的,陛下,穆罕默德四世已经垂垂老矣,平时负责与我们对接的是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五世,这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试图借助我们的力量彻底击垮宿敌蒙巴萨。”

埃斯特旺说道。

“由于没有您的授权,我们没有与马林迪签订什么协约,但我们还是当了一回雇佣兵,洗劫了不少蒙巴萨的商船。”

“不错,你们做得很好。”

以撒微微沉吟。

原时空中,蒙巴萨和马林迪处于基督教势力和伊斯兰教势力对抗的前线,蒙巴萨对远道而来的基督徒保持抗拒态度,而马林迪则截然相反,保持欢迎态度。

后来,奥斯曼和葡萄牙在这里各自扶持傀儡,进行印度洋争霸。

以撒准备顺应潮流,答应马林迪的结盟请求,如果能在东非占下一个中转港,东印度商贸也能轻松许多。

“后来呢?”

以撒看向埃斯特旺。

“陛下,由于我们是初次出航,对印度洋的情况了解不多,错过了当年的季风,只能等到来年,被迫在马林迪停留了几个月。”

埃斯特旺苦笑着说。

“在1463年的后半年里,我们协助马林迪对蒙巴萨发动了数次袭击,占据了几座沿海城镇,马林迪苏丹将其中一座小渔村赠给我们作为报偿。”

“我将其命名为瓦斯科港,以我幼子的名字命名。”

“在此期间,我还派长子保罗前往北部的摩加迪沙城邦探了探,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也不算友好,也就没有深交。”

“来年开春时,我留下三十名水兵守卫瓦斯科港,随后便带着剩下来的二十艘船离开马林迪,借着季风航向印度。”

“由于有马林迪苏丹的帮助,这一路上没有什么风波,我们依照海图一路向东,一切都顺风顺水。”

埃斯特旺说到激动之处,猛地站起身,向以撒和莱昂诺尔深鞠一躬。

“陛下,皇后,在1464年的4月10日,我,来自达伽玛家族的埃斯特旺,终于带领船队抵达印度南部的卡利卡特港,抵达了黄金与香料的国度!”

“恭喜你,埃斯特旺阁下,但且先别急,先将您传奇的故事讲完吧,我相信接下来的故事同样精彩。”

莱昂诺尔淡淡地笑着,鼓了鼓掌。

“抱歉,陛下,我实在太过激动,请让我缓一缓。”

埃斯特旺满脸泛红,笑容怎么也抑制不住。

以撒将酒瓶递给他,埃斯特旺抓住酒瓶,咕咕喝光。

“陛下,我们在马林迪时,已经基本上摸清了印度的大致情况,并根据马林迪向导的描述绘制了印度的大致势力分布图。”

埃斯特旺指了指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

“我们抵达的卡利卡特位于印度西南方,是一个富饶的贸易土邦,在卡利卡特周围还有一些差不多的土邦,比如南方的科钦。”

“这些小邦国都接受高原上的毗奢耶那伽罗的册封,但也仅限于此,几乎等同独立。”

“这些小邦国的北边就是毗奢耶那伽罗,他们似乎也是基督徒,不过属于异端。”

以撒随意笑了笑,没有说话。

毗奢耶那伽罗和卡利卡特等邦国当然不信基督教,而是土生土长的印度教,在大航海之初,很多早期航海家都把印度教视为基督教的一种,还希望与他们结为联盟,共同应对咄咄逼人的穆斯林。

“毗奢耶那伽罗北边则是一个邪恶的萨拉森国家,巴赫曼尼苏丹国,他们和毗奢耶那伽罗之间战争不断,互有胜负。”

“总得来说,现在的战局对毗舍耶那伽罗不利,巴赫曼尼人十分嚣张,四处出击,我们的基督徒兄弟无力抵抗。”

以撒记得,毗奢耶那伽罗是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印度教帝国,他们在几十年前被巴赫曼尼人打得大败,丢掉了包括果阿在内的众多贸易港口,还被迫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当然,此时正值毗奢耶那伽罗国力的恢复期,这个帝国的国运还远未枯竭,鼎盛期也尚未到来。

“陛下,依照您的命令,我们没有惊动毗奢耶那伽罗的君主,只与卡利卡特的扎莫林进行了商谈,将您的国书交给了他。”

埃斯特旺想了想,继续说道。

“但是,扎莫林似乎对我们不太感冒,见到我们的庞大舰队,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震惊和激动。”

“据他所说,在三十年前,一支更加庞大的舰队从东方而来,他们自称是天朝上国的使团,自称来自于一个强大的王朝,明。”

“据他所说,卡利卡特扎莫林不仅接受了毗奢耶那伽罗的册封,还同时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他们的船长是个非常不错的人,给当时尚且年幼的现任扎莫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来,明王朝的船长死在了卡利卡特,当地还有一群自称明王朝遗民的人给他立了碑。”

“那群人告诉我,明朝船长的名字是,郑和。”

以撒听完,有些沉默,随即看向埃斯特旺。

“我知道了,然后呢?”

“然后?扎莫林告诉我们,明王朝比我们更像是真正的友谊之邦,他们赠送的礼物比我们优厚很多,而且好像不求回报,十分文明,没有像我们一样一上来就提战争和商贸之事。”

“我告诉他,我们的舰队规模也许比不上明王朝,但我们有坚船和利炮,他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我们终究是来了。”

埃斯特旺嘿嘿笑着。

“第二天,我们就去附近的海域中抓到了一名困扰扎莫林很久的阿拉伯海盗,将他的头颅扔给了扎莫林,这才使他开始重视我们的到来。”

“随后,他也给您写了一封回信,并允许我们从事香料贸易,但没有免税特权,得像阿拉伯人一样交税。”

埃斯特旺耸耸肩。

“他似乎是想借助我们的力量压制阿拉伯商人的贸易垄断,一直犹犹豫豫,反复无常。”

“我遵从了您的嘱托,没有在卡利卡特多做耽搁,绘制海图并搜罗资料后,将大船装满香料,立马离开。”

“之后,我们又拜访了南边的科钦和维纳德,又派出一支分舰队找到了印度人所说的锡兰岛,与这几个地方的君主也达成了这种平等的贸易协定。”

“去年秋季,我们遵照向导的指示,迎着季风出海返航,同样是一路顺风,这一次,我们没有走莫桑比克海峡,而是从马达加斯加外侧直抵南非海域。”

“不过,由于舰船装得太满,我们在风暴角又损失了几艘舰船,之后便一路北上,抵达迦太基城。”

“数年航海,舰船的损失超过三分之一,但带回来的财富远远超过所有舰船的总和,几乎相当于您一年的财政收入。”

以撒微微一笑,站起身。

进行东印度商贸当然会有损失,原时空中,达伽玛的第一次印度航行整整损失了三分之二的舰船。

不过,自己都帮埃斯特旺避开了这么多的陷阱,几乎是手把手制定了整个航海线路,实在没想到,他的损失还是超过了三分之一,都是在风暴角和莫桑比克海峡损失的。

其实,在渡过莫桑比克海峡,抵达索法拉后,前方的道路将再无半点阻碍,阿拉伯人花费千年,将环印度洋贸易体系搭建得十分完善,根本不用担心没有补给,也不用担心迷路。

印度洋的商贸条件十分优越,每年两次的季风正好可供商船往返,只要掐对时间,航行起来非常迅速。

阿拉伯人的海上商路几乎联通了整个旧世界,从最南端的索法拉港启航后,如果不是运气特别差,舰队可以顺着商路轻松抵达亚非两洲的任何一座港口,包括华夏和东瀛。

郑和下西洋,就是走的这条从唐朝开始联通到华夏和东南亚的阿拉伯商路。

这条商路价值非凡,对于现在的以撒来说,甚至比印度本身的价值都高上许多。

“了不起的航海,了不起的发现,埃斯特旺阁下,您的名字和姓氏将被永世铭记。”

以撒走上前,拉住埃斯特旺的手,紧紧握了握。

“陛下,船是您资助的,线路是您定好的,海上的风暴和漩涡也是在您的指导下避开的,要说永世流传,也应该是您,而不是我。”

埃斯特旺谦虚地摇摇头。

“跪下吧,还有你,亲爱的迪尼斯。”

以撒放开埃斯特旺的手,拔出腰间的佩剑。

二人见状,连忙跪下,眼中的喜悦之色几乎化为实质。

“埃斯特旺·达伽玛,在探索印度的旅途中居功甚伟,帝国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以撒将宝剑轻轻搭在埃斯特旺的肩上。

“以上帝之名,我敕封你为蒙巴萨伯爵,世袭罔替,任命你为印度总督,终身担任,至死为止。”

“多谢陛下!”

埃斯特旺连忙探起头,亲吻以撒的戒指。

“迪尼斯·迪亚士,你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探索,但在后方统筹规划,多年以来,勤勤恳恳,没有你对风暴角的发现,也就没有今天的丰硕成果。”

“以上帝之名,我敕封你为科摩罗伯爵,世袭罔替,任命你为莫桑比克总督,终身担任,至死为止。”

“多谢陛下。”

迪尼斯也亲吻以撒的戒指。

“不过,陛下,我毕竟年岁已老,恐怕不能继续前往遥远的海域,还望您收回莫桑比克总督的任命,另交他人。”

“无妨,你不必亲自前往,你的两个儿子,巴尔托洛梅乌和迪奥戈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航海学校学习多年,是时候接替你的船舵了。”

以撒笑着说。

“你平时就待在迦太基休养吧,莫桑比克总督的职责就交给你的下属和子嗣。”

迪尼斯想了想,感激地点点头。

“陛下,您准备怎么处理印度之事?”

埃斯特旺迫不及待地问道。

以撒的神情逐渐严肃起来,将海图卷起,放进自己的口袋。

“第一,所有海图全部保密,所有绘图师必须向我宣布效忠,将家人置于我的监管下。”

“您放心,当初选择绘图师时,被选上的都是您的旧部,他们对您的忠诚绝对有保障。”

迪尼斯说道。

以撒轻轻点了点头。

东印度贸易线路终究是藏不住的,再过一百年,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势力参与贸易,在利润丰厚的航线中分一杯羹。

但是,自己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探来的海图依旧要严格保密,能藏一年是一年。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来和以撒进行印度洋争霸,最有可能的葡萄牙王国在恩里克王子死后自毁长城,正好陷入了航海事业的低谷期。

再往后,自己可以凭借印度的利润将舰队越建越大,将军队越招越多,先发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第二,我准备正式成立东印度公司和君士坦丁堡证券交易所,专门负责为东印度航线募集资金,对各大商人发售股份。”

以撒看向二人。

“作为第一批探险家,你们自动获得东印度公司的部分股份,足够你们的家族世代富贵。”

“多谢陛下。”

二人连忙鞠躬致谢,随即又有些疑惑地对望一眼。

“第三,我准备正式成立印度事务办公室,专门负责管理和统筹印度方面的大小事务,你们也会在里面任职。”

以撒接着说道。

“第四,正式成立西印度探索船队,以圣尼古拉斯总督区为基地,向西开展探索,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将担任负责人。”

其实,现在的贸易线路并不太好,在几内亚无风区耽搁太久,浪费了大量时间。

原时空中,葡萄牙的印度商船队不会采用这么低效的航线,他们从佛得角启航后直接乘着洋流去往巴西,再乘着洋流去往风暴角,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绕开几内亚无风区。

要想将东印度航线开发到极致,大西洋环流是必须运用到位的,探索巴西之事势在必行。

当然,大西洋环流还将大大方便欧,非,美三洲的贸易往来,势必会催生出血腥的三角贸易。

这是历史潮流,无可阻挡。

“第五,我将正式组建帝国第一支东印度商船队,这次的规模将更大,携带的火枪和火炮将更多,明年开春即可出航。”

“埃斯特旺,还是由你这个印度总督来担任舰队总指挥。”

“义不容辞,陛下。”

埃斯特旺大声说着,满眼狂热地看着以撒。

“这次我们不仅要进行贸易,还要争取将我们的贸易体系搭建起来,尽可能减少对于阿拉伯港口的依赖。”

“马达加斯加岛虽然没有什么商贸价值,但依旧可以作为一处不错的中转基地,他们内部割据不休,可以试着扶持一名土王,和他签署保护协议,租借港口。”

以撒看向埃斯特旺。

“科摩罗群岛试着拿下来,当做我们进攻基尔瓦的前哨基地。”

“蒙巴萨港我势在必得,马林迪也要尽量化为附属国。”

“同时,你不妨和基尔瓦的各支势力接触一下,争取找到愿意充当傀儡的王子或高官。”

“印度方面,卡利卡特城实在太过坚固,不适合放在第一位,可以把目光投向南边的科钦或是东南边的锡兰岛。”

“至于其他港口,我们暂时没有余力,但情报工作已经可以展开,我要的,是全盘接收阿拉伯人的印度洋贸易体系,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明白吗?”

“遵命!陛下!”

埃斯特旺大声吼道。

“明天早上,我将为你们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和正式的册封仪式,既然你们愿意为我效劳,我自然不会亏待我的勇士。”

……

1465年6月4日,以撒在迦太基王宫为远洋归来的探索舰队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和册封仪式,向整个世界展示了从印度带回的香料,同时宣布整个印度洋的财富都归自己所有,旁人未经允许,一旦染指,当即视为向东罗马帝国宣战。

次日,以撒宣布成立东印度公司和君士坦丁堡证券交易所,为东印度舰队募集资金。

当天下午,以撒秘密会见海盗议会的议长乔万尼,要求他立即带领部分海盗前往新色雷斯,再陆续前往斯瓦西里海岸,负责打击阿拉伯商船和其他国家可能的探索舰队。

同时,一份法令紧急发往西非沿岸的各个港口,要求他们对未经登记的舰船严加管制,禁止向包括法兰西和阿拉贡在内一系列国家的舰船提供任何补给,一旦发现,当即劝离,劝离未果,立马通知殖民大臣威廉伯爵。

当天傍晚,以撒接见葡萄牙王国阿维什王室和那不勒斯王国特拉斯塔马拉王室的使臣,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同意他们向东印度公司投资,合法占有东印度公司的股份。

根据协定,所有在东印度公司中占据股份的家族只有分红权,没有经营权和管理权。

整个欧洲沸腾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沸腾了,通往东方的航路已经尽在掌控之中,通往黄金与香料之国的道路就在脚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