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37章 黑土粮仓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37章 黑土粮仓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37章 黑土粮仓

多瑙河南岸,德拉斯塔城。

德拉斯塔城位于多瑙河南岸,是保加利亚北部最大的城市,历史悠久,曾经是东罗马帝国在北部边疆最大的边防要塞,城堡,塔楼,教堂和古建筑遗迹相映成辉,具有非常浓厚的中世纪风格。

奥斯曼帝国占领时期,大量突厥人迁往德拉斯塔城,阿赫兄弟会也在此修建分部,从事手工业和商业。

瓦尔纳会战后,底层保加利亚正教徒开始起义,由于德拉斯塔城内突厥贵族的军事力量被马哈茂德几乎抽调一空,自知无法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固守城池,决定放弃城市,纵兵大掠,放火烧城,赶在东罗马帝国大军到来前胁迫数千名百姓渡过多瑙河,前往瓦拉几亚寻求庇护。

孔蒂率领东北方面军抵达城市时,这里已经化为一片废墟,大火已经熄灭,到处都是烧焦的尸体,野狗在断壁残垣间寻觅食物,失去亲人的百姓在废墟上哀哀痛哭。

留下部分士兵戍卫城墙和修理城市后,孔蒂继续麾兵向西,攻取多瑙河以南,斯塔拉山脉以北的城镇和乡村。

与此同时,以撒结束了中央低地的巡查,将玫瑰谷的前期工程交给皇弟曼努埃尔,越过希普卡山口,进入多瑙河下游平原,快马加鞭,赶到德拉斯塔城。

德拉斯塔城残破的城墙上,以撒和马克西姆主教并肩而行,望着一片破败的城市。

街道上的残渣已经陆续清理干净,人畜尸体被送往城外的公墓进行安葬,焦黑的教堂外,当地神父和东罗马帝国的士兵搭起了简易的救济站,衣衫褴褛的百姓排成长队,眼巴巴地望着咕嘟冒泡的大锅,等待着领取一份口粮。

“突厥人都该下地狱。”

马克西姆看着几乎化为废墟的城市,面色冰寒。

“我上次来这里时,德拉斯塔和附属村落还有两万多人,短短几年时间,这里只剩下不到三千难民。”

“当年黑死病闹得最凶的时候,德拉斯塔也有一万人。”

以撒笑了笑,没有说话。

据他了解,负责守卫德拉斯塔城的奥斯曼长官出身德夫希尔梅系,母亲,妹妹和妻子都是保加利亚正教徒,对同为正教徒的保加利亚平民还算不错,平时也从不妨碍他们的正常宗教活动。

真正提出洗劫城市并将其付之一炬的也并非奥斯曼长官,而是当地的保加利亚包税人。

他们不仅打着战争税的名号强征粮食,洗劫百姓,还逼迫奥斯曼长官开放港口,准许他们渡过多瑙河,前往瓦拉几亚避难。

“马克西姆,大牧首伊西多尔已经同意任命你为保加利亚都主教,保加利亚教区在名义上从属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但你们可以自行选举各地教士,给君士坦丁堡交一份报告即可。”

“多谢陛下,我听说您的家族有一位晚辈正在圣使徒教堂担任教士,信仰虔诚,道德高尚,我想请他来保加利亚都主教区任职,同时担任康斯坦察神学院的副院长,专管人事升迁。”

马克西姆微微鞠躬,冰寒的神色缓和了些,微笑地看向以撒。

以撒颇有些意外地看着马克西姆,冲他微微颔首。

“行,那我就代小安德罗尼卡谢谢你了。”

“他的父亲也叫安德罗尼卡,曾担任皇家骑士学院的执行院长,他的两个哥哥都在军中任职,老安德罗尼卡去世后,他就进了圣使徒教堂担任神父。”

“这孩子学识不错,由于父亲的关系对军务比较了解,你可以让他代管神学院的军事系。”

“不过,他毕竟还年轻,还需要成长。”

马克西姆点点头,应下了这一桩事。

“神学院开始动工了吗?”

以撒问道。

“已经开始了,康斯坦察的一位富户听说我们要建立神学院,非常高兴,直接把一幢闲置的庄园送给了我们,那里依山傍水,有大量的空间,军械库,粮仓,书房和训练场都是现成的,只需稍加改造即可使用。”

“很好,你去告诉他,从今往后,他自动获得帝国所有港口的一级许可证,可以自由经商,过路费按最低标准征收。”

“我也会向商务部门送去公函,通知一声。”

以撒略感欣慰地点点头。

对待不同的人要以不同的方法,在对付保加利亚人时,要是以撒以罗马的名义要求他们为国奉献,恐怕无人搭理,但以上帝之名要求他们为教会奉献,他们的接受度就要高出许多,甚至主动解囊。

“那我就替那位虔诚的信徒谢谢您的慷慨,愿上帝保佑您,也保佑他。”

马克西姆笑道。

以撒点点头,沉吟片刻。

“神学院的建设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你就在保加利亚的各大城镇来回走走,一方面宣扬都主教会的权威,另一方面也能帮我管管被毁城市的重建工作。”

“德拉斯塔城是少有的大城市,以后将作为德拉斯塔大区的首府,这座城市的重建工作必须放在第一位,我也会号召国内富商提供资金,帮助我们的正教兄弟渡过难关。”

以撒指了指残破的教堂。

“这座教堂的重建经费就由我亲自来出吧,也算是我给德拉斯塔市民的一点见面礼。”

“还有那些阿金加诺人,我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允许他们在各大城市周边流浪,官员不会随意驱赶和杀戮。”

以撒看向马克西姆。

“但是,作为效忠的条件,我们会对阿金加诺部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监管,我会向每一支超过五十人的大部落派遣一名教士,再往后,这些教士也由神学院提供。”

“我明白,陛下,我会要求神学院注意的。”

马克西姆点点头。

二人又交谈片刻,一名卫兵跑到以撒身前,单膝下跪,呈上一封绘有黑鸟纹章的信。

“陛下,就在刚才,一位瓦拉几亚教士带来了这封信,应该来自于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

以撒点点头,接过信,随意翻了翻,将信递给身旁的马克西姆。

“弗拉德三世准备谈和,你怎么看?”

马克西姆看了看,将信还给以撒。

“保加利亚尚未完全平定,弗拉德三世也无力再战,双方谈和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的语气还算客气,如果您不想再起争端,不妨就接受了吧。”

以撒想了想,准备答应弗拉德三世的请求。

“现在的弗拉德三世恐怕也是焦头烂额,之前的战争中,还有几千名奥斯曼士兵滞留在瓦拉几亚,现在又有大量的突厥人渡过多瑙河,寻求弗拉德三世的庇护。”

“光是解决这些麻烦事,弗拉德三世就要耽搁上一段时间,短时间内应该是无力南下了。”

“陛下,要是弗拉德三世成功获得了耶尼切里残兵的效忠,他的实力会不会增加太快,从而对我们造成威胁?”

马克西姆问道。

“哪有这么容易,耶尼切里的维护费可不低,马哈茂德威望崇高,依靠仇恨情绪和大维齐的身份将他们团结起来,能够让他们暂时忍下缺衣少食的生活,但弗拉德三世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以撒不屑地摇摇头。

“如果我是弗拉德三世,估计会让不愿留下的耶尼切里直接回到安纳托利亚,以免产生祸端。”

“以他的财政状况,养不起这样一支昂贵的军团。”

“但是,不少保加利亚的地主豪商都带着钱财和农奴去瓦拉几亚避难,这些人也是正教徒,应该可以被瓦拉几亚接收。”

“瓦拉几亚的实力肯定会得到增长,但还不至于对我们产生什么威胁。”

“等多瑙河水师建立起来,他们就更别想随意南下。”

想到大量逃难的保加利亚富豪,以撒一阵肉痛。

这些地主豪商临走前使劲刮着地皮,几乎把北保加利亚搜刮一空,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被他们强迫着带过了多瑙河。

自己辛辛苦苦击败了奥斯曼人,却只换来了一片民生凋敝的领地,抛开土地不谈,将近六分之一的财富被带往瓦拉几亚,还有六分之一被库曼人抢掠一空,等大军打到索菲亚城,还会有更多的人口和财富流出保加利亚。

不过,民生凋敝也意味着百废待兴,空下来的大片土地正好为以撒的移民计划提供了不错的土壤。

又一位亲兵前来汇报,将一封短信递给以撒。

以撒认出了信上的字迹,正是来自他的次子阿莱克修斯。

“行了,我还有事,你去主持城市的重建工作吧。”

以撒对马克西姆说道,随后抽身离去,匆匆走下城墙,跨上战马,向城外奔去。

距离德拉斯塔城不远处的一座废弃村庄中,皇家开垦团的前期考察队正在扎营,贵族子弟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抱怨着这里的环境,畅想着回到君士坦丁堡后的美好生活。

他们的侍从担待了一切俗事,打水,煮饭,劈柴,巡视……每个贵族都有自己从小玩到大的亲信,长大后,往往也会充当主人的管家,文书和护卫。

这里不仅有巴列奥略皇族子弟,还有科穆宁,安格洛斯,坎塔库泽努斯,斯弗朗其斯等大家族的旁支子弟,他们都受到了邀请,加入由皇子阿莱克修斯带领的皇家开垦团。

王公贵族们的马车停在村口,数百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马车将村口挤得满满当当,车身上高傲的家徽与周边暗沉的土地显得格格不入。

村子边缘的一座破败小屋中,马林诺斯和马尔西安正在院里劈柴,两人的妹妹正在挑水煮饭,他们的车夫忙着修缮房屋,火焰熊熊,炊烟袅袅,倒也十分温馨。

马尔西安的家境虽然也十分一般,但平时也不用亲自干活,手中的斧头没挥动几下,便累得气喘吁吁,连忙摸出一方手帕,擦一把汗。

“马林诺斯啊,你说,我们到底要在这个鬼地方待多久啊?”

马尔西安看着埋头劈柴的马林诺斯,忍不住出言问道。

“不知道,也许几天,也许几周,要看皇子殿下的意思。”

马林诺斯手中的斧子上下飞舞,倒是显得十分轻松。

“也许,我们今后就要在这里安家了。”

“什么!我可不想待在这个蛮荒之地。”

马尔西安一把扔下斧头,往树墩上一坐。

“你家里还有其他亲戚吗?”

柴劈得差不多,马林诺斯也放下斧头,坐到马尔西安身边。

“没了,就我一个男人,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上头还有一个寡居的姑姑。”

马尔西安摇摇头。

“远房叔伯倒是有不少,但估计算不得数,他们也要代表自家来参加皇家开垦团。”

“那不就完了,你以后也必须待在这里,要是没有开垦出合格的土地,家里产业的减税特权可就保不住了。”

马林诺斯嘿嘿笑着。

“依我看,这里可没有你说的那么蛮荒,好生经营一番,恐怕也是一片可以传之子孙的家族基业。”

“听皇子殿下说,我们可以用家里的土地来换取这里的土地,以一换三,还可以低价购买农奴和农具,算是不错的条件了。”

见马尔西安不出声,马林诺斯伸出手,抓了一把泥土,送到他的面前。

“猜猜看,这是什么?”

“这不就是土吗?拿走拿走!”

马尔西安嫌弃地挥挥手。

“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土,”

马林诺斯不以为意,将鼻子伸向泥土,轻轻闻了闻。

“这可是黑土,最适合种粮食的土壤之一。”

“我父亲去世前,曾花钱买了个农业署的官,带着我跑遍了北非和巴尔干,我也跟着几位农业专家学了不少东西。”

“每一种泥土都有适合种植的作物,这黑土最适合种粮食,而且依我看,这里的黑土比其他地方还要好。”

“照你这么说,还有其他地方有这种黑土?”

马尔西安好奇地问道。

“是啊,去年,我父亲在农业署的一位故友去克里米亚总督区考察,那里的黑土地面积更大,几乎全是黑土。”“但是,东欧太靠北,光照太少,沼泽湿地密布,那里的黑土虽然肥沃,但含水量太大,反而不适合当今的农业模式。”

马林诺斯微笑着说道。

“信上说,如果可以将东欧好好整理一番,排干沼泽,砍伐森林,再通过大量劳力进行翻整,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级的粮仓。”

“但是,我们现在的农业水平明显达不到,没办法对东欧大平原进行系统化的开发,这也是他们依然采用半游牧半农耕的原因之一吧。”

“如果全部转入农耕,洪泛,阴云,积水,稍有不幸,东欧大平原就要闹饥荒,相比于农耕,游牧对于自然灾害的抗压性就要强一些。”

马林诺斯抛开黑土,看向马尔西安。

“如果陛下能够提供充足的农奴,牲畜和工具,我就打算将色萨利的土地和磨坊卖掉,举家搬到这里。”

“要不你也搬来吧,我们争取把土地安排在一起,互相也能有个照应。”

“我还有得选么?想不想都得搬来了。”

马尔西安苦笑道。

“我家里两幢庄园,就把小的那个卖掉吧,大的那座是米海尔皇帝亲赐的,我不想卖。”

“等我们当了邻居,你这个农业专家可得好好帮帮我。”

“放心吧,陛下既然连皇亲国戚都拉了过来,自然不会抛下我们不管的,肯定会有后续的帮扶手段。”

马林诺斯十分开心,拍了拍马尔西安的肩。

“我们就是陛下树立的一个标杆,明确表明了要将保加利亚当做核心地区来经营,只有我们这些先遣者取得了成功,民众们才会放心地跟着移民。”

“唉,我倒不是担心这个,苦一点倒没什么,我只怕北方的蛮子南下洗劫,那可是要丢命的。”

马尔西安叹了口气。

“皇族戍边疆,多少年未见了。”

马林诺斯站起身,挥了挥手中的斧头。

“呵呵,人人都说我们家族精于谋略,善使各种阴谋诡计,但我们家族同样不乏铁血善战之人,如果帝国需要,我愿意冲在最前。”

二人正说着,塞莉娜跑了过来,招呼着大家一起吃饭。

两位女士虽然也算贵族小姐,但由于家道中落,平常也学了些做饭的手艺,饭食简单而可口,亲人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直到夕阳落山。

……

与此同时,阿莱克修斯带着几位重要贵族来到一处城外的庄园,见到了屋子里的以撒。

桌子上堆满了图纸,以撒的身边围着一群工程师,几人正用法语交谈着。

“阿莱克修斯,你来了,我正忙着,你们先等一等。”

以撒摸了摸阿莱克修斯的脑袋,冲诸位贵族点了点头,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又过了一会儿,几位工程师躬身告辞,回去休息,以撒冲几位贵族招招手,带着他们来到庄园外。

绕过一道山坡,几人望着眼前的庞大建筑,瞪大了双眼。

“荷兰风车,我和几位工程师刚刚就在讨论这个东西。”

“这是最大规格的风车,四个建筑师和几十个工人加班加点,这才在半个月内造出了这一台。”

以撒指了指呜呜转动的大风车,微笑地看向众人。

“这种风车作用很大,不仅可以磨制谷物,排干积水,压滚毛呢和榨油,还能通过不断抽水和排水调节洪泛,保护农田。”

“可以说,正是有了这种大风车,荷兰人才能从沼泽森林和低洼湿地中开垦土地,营造家园。”

以撒指了指风车的顶蓬。

“荷兰风车的顶蓬是可以转动的,这就使它可以充分接受到各个方向的风能,一方面使它不易因为风力相背而损坏,另一方面还能确保一年四季都能转动。”

“陛下,我游历大陆的时候去过尼德兰,据我观察,尼德兰地区坐落在大西洋沿岸,一整年都吹强劲的西风,保加利亚恐怕没有这个条件吧?”

一个青年开口问道。

“是的,萨诺斯,你能在旅途中观察思考,这不错。”

以撒冲萨诺斯报以鼓励的微笑。

萨诺斯是西奥菲勒斯的次子,从辈分上看,算是以撒的堂弟。

“尼德兰地势太低,水力资源有限,但风力资源丰富,他们的风车也是为此而设计。”

“我们考虑到了这一点,对原有的荷兰风车进行了一些改进,简单来说,我们参考德意志地区,为风车磨坊装上了水力轮组,从而减弱对于风力的依赖。”

以撒说道。

“多瑙河下游平原冬季刮偏北风,风力强,水流弱,夏季刮偏西风,风力较弱,但水流强。”

“这里一年四季的降水量非常均匀,但四季分明,夏季光照强,蒸发量大,我们不用担心积水,正好可以利用水力轮组磨制面粉,榨取油料。”

“冬季光照弱,蒸发量小,但风力强,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北风排干沼泽,继续磨制面粉。”

“这里冬天虽然也会下雪,但河流和水洼一般不会结冰,在这个时候排干积水,也有利于我们防范来年可能会出现的洪泛。”

见诸位贵族对此兴趣缺缺,以撒索性不再解释。

“这种风车只会在部分地区加以运用,你们日后前来开垦,少不了和这些东西打交道,总会理解的。”

“跟我来,还有一些东西也得带你们看看。”

以撒带上几人,来到庄园的马场,马场中,一群体型壮硕的巨马正在啃食干草。

“萨福克马,法兰德斯大马,夏尔马。”

以撒指着马群,一一介绍。

“这些马都是重型马,原产于英格兰和法兰德斯,为了把它们带到这里,我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夏尔马和法兰德斯大马都是重型挽马,耐寒,温顺,勤劳肯干,非常适合拖运重物,也可以用来耕田犁地和修筑水沟,排干沼泽。”

“萨福克马更好,经济性很强,吃的比前两种马少得多,寿命长,容易养活,适合农耕,适合拖货,可以说是专门的“农耕机器”。”

“我准备将这些重型马引进多瑙河下游平原,参与荒地的开垦。”

以撒走到围栏前,拍了拍一匹睡着的萨福克马,叫它起来吃饭。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用对了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这些马比普通耕牛的力气大很多,马匹能耕田,能代步,能打仗,法兰德斯大马就是当地主要的战马来源。”

相比于东方文明,欧洲在12世纪之后普遍采用耕马而非耕牛,这与土地性质,自然条件和文化传承都有关系,马比牛更加昂贵,但马匹还是一种重要的军事物资,在运输和战争上的作用都并非耕牛可比,综合价值更高。

“多瑙河下游平原宜牧宜耕,大片土地难以在短时间内开垦出来,肯定得采用农牧并举的发展方式,再往后,我还会将产自南非的波尔山羊引进这里,你们也能多一种挣钱手段。”

“陛下深思熟虑,我们实在佩服。”

萨诺斯由衷地说。

以撒微笑着摇了摇头。

“你们都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把你们拉来开垦也是为了让你们得到锻炼,并非一种惩罚。”

“行了,带你们来看这些东西只是为了增强你们的信心,皇家开垦团还需要各位多出几份力,土地的划分和购买标准,农具,农奴和牲畜的补贴政策也会在近日下发,你们先走走转转,争取发现这片土地的不凡。”

几人告辞离去,以撒带着阿莱克修斯继续行走在庄园附近的田埂上。

多瑙河下游平原又名瓦拉几亚平原,处于乌克兰黑土带上,具有非常不错的农业潜力。

当然,在15世纪,世界三大黑土带都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开发,依然遍布沼泽,水洼和森林,反而不利于人类的居住和粮食的种植。

“父皇,您这几天都没休息好,哪怕事情再多,也得保重身体啊!”

阿莱克修斯见以撒面色憔悴,有些担心地说道。

“放心吧,等我把这里的事情解决,立马就回迦太基休养,保加利亚尚未完全平定,奥斯曼枕戈待旦,攻打安纳托利亚之事还得从长计议。”

以撒握住儿子的手。

“您为什么要如此看重这片平原?”

以撒瞥了他一眼。

那还用问,因为帝国压根没几片适合农耕的大平原。

“这里是黑土地,要是能够整理出来,每年可以收获很多粮食,可以养活很多人口。”

阿莱克修斯翘着脑袋想了想。

“父皇,我听查士丁尼说,东欧也是黑土,我们以后能不能把那里也变为我们的粮仓呢?”

“很难,非常难。”

以撒缓缓摇头。

“东欧大平原的开垦难度比多瑙河下游平原高出很多,温度太低,光照不足,遍布的河湖沼泽,广袤草甸和茂密森林让人看上去就头皮发麻,不知从何下手。”

“那里的黑土地更广,土壤也更加肥沃,但就是很难开垦。”

以撒微微一笑。

“那里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明明坐拥最肥沃的土地,还经常闹饥荒,这不是人力畜力可以解决的事情。”

“也许有一天,新的机械带来新的伟力,到了那时,东欧大平原才能得到真正的开发,不过我们都是看不到那一天的。”

以撒抓起一把黑土,在指尖细细揉捻。

“多瑙河下游平原靠近南方,光照条件更好,冬季气温不会太低,沼泽湿地也不像东欧那么多,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来进行开垦的。”

黑土也是有区别的,多瑙河下游平原的黑土以黑钙土和栗钙土居多,肥沃程度比东欧的黑土稍差,但含水量少,更加疏松,易于翻耕。

“好了,我们回去吧,既然你主动要求管带皇家开垦团,那你就得给我多费点功夫。”

以撒敲了敲阿莱克修斯的脑袋。

“我明天就会离开,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了,遇上麻烦自己先想办法,想不出来就去问我给你留下的几位帮手。”

“我会的,父皇。”

阿莱克修斯点点头。

“您要离开?走这么急?”

“是北非有战事了吗?”

阿莱克修斯如连珠炮般问道。

“不,不是战事,是好事。”

以撒神秘地说。

“达·伽玛的船队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