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25章 宗教起义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25章 宗教起义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25章 宗教起义

第225章 宗教起义

“库曼骑兵?”

布尔加斯城的书房中,以撒翻看着一份战报,眉头微微一皱。

“是的,皇兄,我们去给叶尔孤白伯爵运送补给时就遇上了一支库曼游骑,他们的战斗力不算太弱,来去如风。”

曼努埃尔和阿莱克修斯坐在一边,一人手里捧着一杯咖啡。

“他们以前可能从来没有遇见过像射击军这种纯火枪步兵,仓促之下被我军击败。”

曼努埃尔抿了一口咖啡。

“如果他们之后改变战术方针,不再以歼灭部队为目的,转而以袭扰和劫掠为主,那么我们其实很难对其做出反制。”

“库曼人……难道是匈牙利的马加什准备撕毁我们之间的协约了么?”

以撒的心情有些烦闷。

“也许不是,您应该看看这份报告,我们赶来时,正好碰上幕僚总长梅赫梅特,这是他整理出来的。”

曼努埃尔将另一份报告递给以撒,以撒拆开,快速浏览起来。

“根据情报,马哈茂德为了缓解我们之间巨大的兵力差距,派人去欧陆各国拼命拉拢雇佣兵,不仅是库曼人,还有不少波西米亚人,德意志人,波兰人,立陶宛人乃至罗斯人都以雇佣兵的形势进入保加利亚,总人数大概在一万至两万。”

曼努埃尔继续解释道。

“马哈茂德当然没有这么多的钱财来雇佣他们,他反倒是另辟蹊径,用自己控制下的领地和领地上的税收权来引诱他们。”

“简单来说,他为了抵抗我们的进攻,马哈茂德把整个保加利亚卖了个大半,能卖的都卖了。”

曼努埃尔摊了摊手。

以撒读完报告,嘴角泛起一抹苦笑。

看来,自己的数万大军的确给马哈茂德带来了极大的军事压力,甚至使他认为完全没有战胜的可能性,这才迫不得已“卖国换兵”,破釜沉舟,与敌谐亡。

这种事在欧洲其实称不上少见,在许多国家的内战中,自知无望的一方为了博取一线生机,很多时候都会出此下策,铤而走险。

在彻底葬送东罗马帝国最后一段国运的两约翰内战中,内战双方同样采用了这种“卖国”手段,用税收权乃至领地和人民来招引各种外来势力进入国内,为的只是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种手段弊端极多,请神容易送神难,就算内战一方赢得了战争,也会失去底层民众的好感,不得不继续依靠外来佣兵维持统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割无所割,最终败完所有家底。

这马哈茂德一个奥斯曼人,怎么倒是把东罗马先皇的无赖手段给学了去?“好啊,不愧是安格洛斯家族的后裔,干起这种事来简直毫无心理负罪感。”

以撒冷笑道。

“或许在他看来,与其把保加利亚留给我们,还不如鱼死网破,让外来佣兵糟蹋一遍,给我们制造麻烦。”

曼努埃尔也是苦笑连连。

“这一万多的佣兵,具体组成是什么样的?”

以撒问道。

“主要还是库曼骑兵,大约一万人,大部分来自匈牙利,少部分来自瓦拉几亚。”

“马哈茂德把整个中央低地都许给了库曼人,导致他们直接与我们接壤。”

曼努埃尔继续说道。

“在那些库曼人眼里,中央低地现在已经是他们的地方,我们每占据一片土地,就是在割他们的肉。”

“所以,他们的作战意志也最强。”

“其余零散佣兵中,波兰和立陶宛的佣兵人数最多,大约有数千人。”

“怎么会这么多?”

以撒有些惊讶。

“他们和条顿骑士团的战争已经步入尾声,现在处在最后的谈判阶段,大量士兵无处可去,正好就来到我们这里。”

“大量的闲散士兵留在国内是个祸患,卡齐米日四世也可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矛盾,稳定内政。”

“不仅如此,不少立陶宛贵族都对我们此前在克里米亚的行动耿耿于怀,”

以撒点点头,陷入沉思。

“哈吉·格莱是立陶宛人在东欧大草原上扶持起来的亲近势力,目的就是削弱术赤兀鲁思,从而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

以撒开口说道。

“不久前,术赤兀鲁思的阿黑麻汗趁哈吉·格莱攻打曼古普时大举西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阿黑麻汗是术赤兀鲁思晚期最富有干劲的大汗,也是为数不多的将重整大兀鲁思视作使命的成吉思汗后裔,本身才干不弱。”

以撒翻开东欧地图,观察政治格局。

“我们和哈吉·格莱的矛盾无法缓解,只要我们还试图复兴黑海商路,免不了介入东欧大草原。”

“哈吉·格莱和立陶宛人的关系的确很好,但他的子孙可不是这样,当克里米亚的实力膨胀到一定程度,双方之间脆弱的盟友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以撒记得,哈吉·格莱死后不久,他的继承者明里·格莱就和立陶宛彻底撕破了脸皮,转而和新兴的莫斯科结盟。

立陶宛人也不甘落后,重新找上了金帐汗国,共同遏制克里米亚和莫斯科。

短短十几年时间,敌人和盟友的关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这就是冷酷的草原,这就是冷酷的政治。

“这样吧,我们分别向布达佩斯,拔都撒莱和莫斯科派遣外交使节。

“第一,请马加什一世遵守我们之间的协约,约束他麾下的库曼游骑。”

“第二,我们争取和术赤兀鲁思达成一个针对克里米亚的外交协议,同时和莫斯科结为同盟。”

“这……这能行吗?”

阿莱克修斯出言问道。

“只要有共同利益,就有达成外交协议的可能,阿黑麻汗不是傻子,他清楚哈吉·格莱的能力,也明白哈吉·格莱的野心。”

“至于莫斯科,从长远来看,和他们结为同盟不是一件坏事,反正我也不会出兵帮他抵抗鞑靼人,他也不可能派兵协助我进攻奥斯曼人。”

以撒看向曼努埃尔。

“曼努埃尔,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把我的意见告知外交大臣,和他们做出协商,再把最终方案交给我。”

“是!”

曼努埃尔兴奋地点了点头。

“马哈茂德引来的这些佣兵战斗力参差不齐,或许能够给我们造成一定麻烦,但也仅限于此了。”

以撒的嘴边泛起一抹讥讽的微笑。

“把这么多的土地和特权许给外来者……呵呵,底层的保加利亚人民,教士和贵族怕是要气得跳脚了。”

“他行事如此果决,甚至不惜破坏自己的统治基础,肯定还有更大的筹谋。”

曼努埃尔说道。

“说得好,如果我们处理得当,没能让马哈茂德的计谋得逞,这件事会造成相当大的反噬,也许会为我们深入统治保加利亚扫清很多麻烦。”

以撒赞许道。

“曼努埃尔,你再去一趟行军指挥所,请梅赫梅特代我做出一些战略调整。”

“西南方面军和西部方面军行动放缓,步步为营,打牢基础。”

“山地猎兵则要加快活动,现在已经完全可以从幕后转入台前,号召底层正教百姓,共同推翻突厥殖民者和保加利亚包税人的统治。”

“是!”

曼努埃尔鞠躬离开,直奔行军指挥所。

“父皇,那我呢?”

阿莱克修斯细声问道。

“一直没能碰上马哈茂德的主力,这始终是个隐患。”

以撒沉吟道。

“我准备亲自跑一趟瓦尔纳,你跟我一起。”

“好!”

阿莱克修斯抱起宝剑,喜滋滋地说。

……

1464年晚秋,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东罗马帝国改变战争策略,不再过分追求迅速占据大片土地,刻意放缓进军步伐,逐步稳定已经占领下来的城镇的乡村,建立行政机构,搭建补给中枢,完善运输网络。

西南方面军人数最少,获得的进展也最为有限,攻下哈斯科沃城后即刻停止向北,将大军分散开来,逐步攻取马里查河南岸的小镇和村庄。

西部方面军在扬博尔城上花费了一段时间,攻下扬博尔城后也停止向西,转而向北袭取斯利文城,巩固登萨河东岸的占领区。

西面的两大方面军间隔不远,互为犄角,不时派出游骑进入中央低地,与库曼游骑相互厮杀。

东北方面军遇上了开战以来第一根难啃的骨头,在瓦尔纳城下已经耽搁了好几个月,仍然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进展。

瓦尔纳城的守将西美昂是一位意志极为坚定的老将,对自己的血统十分在意,一直是最坚定的东罗马反对派,在底层人民间大肆宣扬仇恨理论,将以撒类比于巴西尔二世一样的“屠夫”,号召保加利亚百姓团结起来,共御外侮。

瓦尔纳城还是东罗马帝国遇见的第一座采用棱堡改装的敌对城市,曾经在阿尔巴尼亚和克里特无往不利的斯巴达重炮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打破这一座坚城。

目前,瓦尔纳城中仍有超过八千名士兵,其中两千人是接受过训练的半职业化军队,六千人则是被仇恨情绪鼓舞起来的民兵,虽然战斗力有限,但在守城战中却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当然,瓦尔纳城已经被东罗马帝国从海洋和陆地两个方向团团包围起来,如果以撒等得起,再拖上半年,就算他们的粮食撑得住,士气也撑不住。

1464年10月20日,以撒和阿莱克修斯登上君士坦丁大帝号克拉克帆船,和运输舰队一起从布尔加斯港启航,北上瓦尔纳城。

同一时间,当西面两个方面军趋向保守,东北方面军陷入苦战时,远在保加利亚西南山区的山地猎兵却进展神速,活动范围得到了极大扩展,军队人数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这里是斯特鲁马河沿岸的一座小镇,和保加利亚核心区隔着万千大山,一直处于统治边缘,当地领主自行其是,以中央的名义收取大量税赋,却只把其中的一小部分解送索菲亚,获取的其余钱财都用来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

但此时,诸位镇民却齐聚领主府门前的大广场,忐忑不安地观望着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

往日高高在上的领主跪在门口,他所有剩下来的家人和亲信戴着镣铐,跪在他的身边。

广场一旁,被领主收纳起来的粮食和金钱堆积如山,堂堂正正呈现在各位镇民面前。

托罗西一只脚踩在领主身上,全身披甲,右手高举的宝刀散发着血腥之气。

托罗西左边站着镇上的神父,右边站着一位身穿水手服的军官。

在他们身后,几十名猎兵刀剑出鞘,虎视眈眈地环顾着四周的人群。

广场上的人群越聚越多,托罗西几人静静等待着。

“库努特大人,这次多谢你了,要不是你们海军的帮助,我们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镇子的突袭。”

托罗西望向身旁的水兵军官,微笑着颔首。

“托罗西阁下,您可别这样叫我。”

库努特连忙摇摇头。

“您是陛下敕封的男爵,而且还是军功爵位,如果在平时,我见了您可还是要鞠躬的。”

“况且,我们现在已经不属于海军了,喏,我现在属于内河舰队。”

库努特指了指胸口的湛蓝色徽章,又冲河面上停靠的三艘小型舰船努了努嘴。

“之前也听说过内河舰队的名号,但一直没有在意,直到今天才算见识了你们的能力。”

托罗西笑着说。

“是啊,我们本来就是当初被海军裁撤下来的无用水手,内河舰队虽然早就有了,但一直没有什么发挥空间,只能守着几条破船混日子。”

库努特也是苦笑道。

“帝国目前的几条河流都不太适合通航,斯特鲁马河是少有的例外,但我们最终只能航行到这里了。”

“再往北,高低落差太大,我们虽然依旧可以通过纤夫拖拽来逆流航行,但意义已经不大了。”

“没事,以后一定会有让你们大放光彩的机会。”

托罗西安慰道。

“马里查河,多瑙河乃至后来的顿河,第聂伯河都是大河,到时候内河舰队肯定还会扩张,有你们忙的。”

“是啊,我能感觉到,陛下也开始重视内河舰队了。”

库努特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你看我们的那艘新式舰船,那就是迦太基造船厂的曼斯雷蒂设计师专为内河航运而建造的,主体参考了德意志地区常用的内河运输船,但也增加了一些其他的设计。”

“把小型风琴炮装上内河舰船,多么天才的构想,一方面可以弥补内河舰船无法装载大型火炮的遗憾,另一方面也使风琴炮这种近程武器的威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昨天的战斗中,保加利亚人的部队还以为我们是普通的运输船,直直冲过来准备夺船,直接被我们打蒙了。”“你看她,多漂亮的一艘船,我们叫她“埃及艳后”,在水兵们心里,她可是比自己的情妇还亲呢!”

库努特望着埃及艳后号,眼里尽是迷醉之色。

“的确是很漂亮的一艘船,等这场战争结束,我们值得为她好好喝上一杯。”

托罗西也笑着点点头,显然十分高兴。

“对了,那个把敌人引到河边,再用装满粮食的舰船勾引他们的计划是谁想出来的?”

库努特好奇地问道。

“是个叫艾伦的猎兵。”

托罗西说道。

“这个小子四处打探,发现这座镇子的领主有一个很奇怪的癖好,也就设计利用了这一点。”

“奇怪癖好?喜欢粮食?”

库努特面色古怪。

“是啊,这个保加利亚领主也是个苦命人,从小被拘禁起来,饿着长大的,熬死了哥哥当上领主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搜罗粮食,囤积在自己专门建造的仓库里,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粮仓巡查,看见粮食越堆越高就十分开心。”

托罗西也感到十分好笑。

“那座粮仓的粮食完全只为满足他自己的癖好,平时他自己不吃,不让家人吃,也不让别人卖,宁愿等着粮食腐烂。”

“可惜了这片土地,本来农业资质就不错,又有大河灌溉之利,如果稍加经营整顿就是一个鱼米之乡。”

“这个领主倒好,一见粮食就红眼,每次的粮食税都征得极重,稍微有钱一些的自由民都搬走了,只剩下那些拖家带口的穷佃户。”

托罗西有些感慨。

“这个领主本来就不善养兵,就算我们正面作战,他也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胜算。”

“但是,艾伦的小技巧还是让我们免去了不少麻烦,战后我会为他请功,你也一样。”

托罗西冲库努特挑了挑眉。

“那就多谢男爵大人了!”

库努特眉开眼笑。

广场上越来越嘈杂,面黄肌瘦的镇民们震惊地看着被领主囤积起来的海量粮食,震惊之余,愤怒和不满开始发酵。

有些大胆的镇民已经开始向领主和他的家人吐口水,扔石头,维持秩序的猎兵没有阻拦。

“看见他们这个样子,我才深刻地意识到,陛下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是有多么正确。”

托罗西叹了口气。

“什么话?”

库努特有些好奇。

“陛下常说,只要上头不乱来,百姓自己就能活得很好,他们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把田地还给农夫,把湖泊还给渔民,把草原还给牧民,把山林还给猎户。”

“人口怎么来?乡村繁荣怎么来?就这么来。”

托罗西摊摊手。

“那也是因为陛下重新打下了这些土地,有足够的威望和军事力量来重新分配。”

库努特咂咂嘴,摇摇头。

“你等着瞧好了,没过五十年,一样会出现地主,一样会出现佃户和农奴。”

“为了发展生产力,几乎每一个有为之君都干过和陛下相同的事,就连那个奥斯曼首领穆罕默德二世,他还不是很注重保护底层人民,甚至不惜和传统贵族为敌。”

“但是,他们管得了一时,管不了长久啊。”

托罗西惊讶地看着库努特,实在没想到这个粗俗的水兵也能有这般见识。

“别这样看我,男爵大人,我也是君士坦丁堡大学的学生,要不是家道中落,不至于沦落至此。”

库努特挥挥手,笑呵呵地说。

“但是话说回来,陛下可跟他们不一样,那么多的海外殖民地,百姓们万一活不下去,也能比从前多不少选择。”

托罗西点点头,心中对库努特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但无论怎么说,不管出于利益还是良心,这些为祸乡里的旧地主都必须清除了,不然人口上不去,文化传不开,人才起不来。”

“不把他们扫进垃圾堆,继续留着他们吃香喝辣,陛下自己吃什么?喝什么?”

“陛下自己的利益都没法保障,我们这些人就更别说。”

库努特微微颔首,但还是忍不住提了一句。

“男爵大人,你们也要注重手段,保加利亚旧势力掌控了当地几乎所有的人口,资源和生产工具,可不能把他们都逼到同一战线上去了。”

“放心,我们当然知道。”

托罗西拍拍他的肩。

“就比如我们身边的这位神父,他受领主庇护,一样压迫平民,一样收纳财富,一样占据了不少土地,难道我就不知道么?”

“联合正教会,反对旧贵族,这是陛下的意思,也是我认为最好的方法。”

“不过,要我说,还是得处理一批教士,免得他们太过嚣张。”

站在托罗西身旁的教士回过头,看了两人一眼。

“大人……”

“嗯?”

“想当正教会的教士,希腊语是必备条件,我都能听懂的……”

“老子知道,就是说给你听的!”

托罗西不耐烦地挥挥手。

“陛下三十万大军正在北上,他愿意优待正教会,这也是你们的机会。”

“你是个聪明人,不然也不会第一个跑来表忠心,应该知道怎么做。”

“这是自然。”

教士连忙点头。

托罗西见人群越聚越多,声势越来越浩大,清清嗓子。

“诸位!”

托罗西用保加利亚语一声大吼,人群立马安静下来。

“我叫托罗西·诺塔拉斯,北马其顿军区山地猎兵团总指挥,陛下敕封男爵。”

“我脚下踩的这个人你们都认识,正是这个贪婪的魔鬼,勾结异教徒,密谋反对耶稣基督和祂的信徒!”

托罗西猛踢一脚,领主扭动着肥胖的身子,哼哼唧唧。

“就在昨天,我们击败了他的部队,正式入主这座小镇。”

“以圣父的名义,这里应当属于罗马和罗马人的皇帝,这里的每一片土地,每一把农叉,每一条鲜鱼,每一只飞禽和每一头走兽都属于他!”

镇民们听闻此言,原本的激情熄灭大半,沉默地看着托罗西。

对底层百姓来说,是什么民族不重要,属于什么国家也不重要,吃饱穿暖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走了一个旧领主,又来了一个新的,他们的日子依旧灰暗。

“但是,陛下和其他领主完全不同,他愿意将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分给你们,愿意将田地分给你们,愿意将湖泊和山林分给你们,愿意让你们在他的地盘上繁衍生息。”

“非但如此,他的伟大城市将对你们开放,他的繁华商路将对你们开放,如果你们有能力,他的财富也将与你们共享!”

镇民们眼里的激情燃起少许,但还是心存质疑。

说好话,谁不会说?

托罗西见状,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文书,文书上绘着大大的金红双头鹰纹章。

“这是陛下的法令,圣父作证!”

“神父大人,麻烦您给他们念一念!”

教士接过文书,上前一步,大声朗读起来。

“朕宣布赦免保加利亚平民的一切罪行,所有恩怨既往不咎,所有笃信正教的保加利亚人可以自动获得罗马公民的身份,如果参加义军,协助王师击杀突厥殖民者和外来入侵者,全家减免三年税赋。”

“在朕的国土上,没有人头税,没有添丁税,没有婚娶税及其他的所有杂税,新开垦的土地只要经过核实,全部免税一年。”

接下来,神父继续念着一条接一条重磅法令,每一条都直指人心。

在这个时代,想要增加一个国家的潜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人口。

要想尽可能增加人口,那就得消除百姓在添丁进口上的负担,这比空洞的号召有用的多。

“此上种种,皆无妄言,耶稣基督为证。”

神父将法令念完,在胸口画上一个十字。

“信徒们,罗马皇帝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是所有正教徒的保护者,他的誓言绝无虚妄。”

“今天我站在这里,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立马在罗马公民的登记册上填上你们的名字,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

“至于这些敌基督,”

神父冷漠地看着领主和他的家人亲眷。

“神会宣判他们死刑。”

托罗西手起刀落,砍断领主的脖颈,血流满地。

一时间,十几枚人头滚落在广场上,镇民们先是震惊,随即是狂喜和欢呼。

“诸位!”

托罗西举起染血的刀,继续说道。

“我们的战争还未结束,陛下着令我们就地组建十字军,目标是彻底推翻异教徒的统治,勿让耶稣基督蒙受耻辱!”

“我知道你们在此定居多年,和其余乡镇的百姓多有来往,也认识不少逃往深山的流民。”

托罗西看着热血上涌的人群,知道大局已定,决定再加一把火。

“我恳请你们前往各个角落,将这个消息告诉更多的正教徒,号召更多的人参加我们的十字军。”

“我可以在此许下诺言,凡是愿意投身圣战的信徒,都会获得极其丰厚的回报!”

“你能拉来五个人,我封你为五人长。”

“你能拉来十个人,我封你为十人长。”

“你能拉来一百个人,我立马封你为百人长!”

“我们不需要精良的盔甲和武器,信仰使我们战无不胜!”

“为了耶稣基督!”

托罗西狂吼起来。

“为了耶稣基督!!”

镇民们也大声呼叫。

托罗西见他们已经被宗教情绪冲昏了脑袋,微微一笑。

“别的不说,开仓,放粮!”

……

1464年初冬,宗教起义在罗多彼山区轰轰烈烈地爆发起来,起义军虽然装备低劣,但人数众多,呼朋引伴,一路高歌。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起义军沿斯特鲁马河一路向北,沿途杀死突厥贵族和保加利亚包税人,从他们的粮仓中获取补给。

起义军声势浩大,往往由点及面,四处扩散,从山里传到平原,从农村传到城镇。

一时间,竟有燎原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