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11章 卡拉曼之隳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11章 卡拉曼之隳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211章 卡拉曼之隳

第211章 卡拉曼之隳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卡拉曼贝伊国,伊切尔港。

这座位于东地中海北岸,托罗斯山脉南麓的城市是卡拉曼贝伊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承担着对外沟通的重要职责。

伊切尔港距离塞浦路斯岛很近,舰船朝发夕至,两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十字军时期,伊切尔港曾作为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与十字军诸国之间交流和贸易的重要口岸,人口众多,文化繁盛而多元。

后来,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被马穆鲁克王朝和卡拉曼贝伊国联手灭亡,王国领地分别被卡拉曼贝伊国和拉马赞贝伊国占据,塞浦路斯王国开始对北边的海岸进行袭击,几个重要的贸易港口一度衰落。

塞浦路斯岛重回东罗马帝国后,伊切尔港迎来了复兴,内外交困的伊沙克王子为了筹备资金,将伊切尔港的不少贸易特权卖给了东罗马商人,导致大批东罗马商品涌入,本国产业则大量破产。

与此同时,伊切尔港还成为了人**换的第一道口岸,卡拉曼的亚美尼亚正教徒和希腊正教徒从内陆被突厥贵族们连哄带骗汇集到这座港口,再前往塞浦路斯和更远的北非。

作为回报,东罗马奴隶商人把更多的柏柏尔奴隶和西非黑奴运到伊切尔港,从事繁重的工作。

由于宗教原因,不少突厥贵族不愿压迫同信仰的柏柏尔奴隶,反而对未开化的西非黑人情有独钟。

这十年来,伊切尔港及周边城镇中西非黑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三千,占地区总人数的十五分之一。

在对外交流和对外贸易中,卡拉曼的国力有所提升,新式武器的到来使卡拉曼的军备状况有所改善,精壮奴隶的流入也使卡拉曼的农牧业和矿业产出逐年增长。

当然,这种贸易模式实际上在不经意间把卡拉曼政府变成了买办,通过逼走本国国民来换取奴隶,通过压榨奴隶来提升低级产业的产出,再用低级产品来换取东罗马帝国的高级工艺品,处于完完全全的贸易逆差中。

贵族们的生活的确是越来越好了,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底层的黑奴没有话语权,不会威胁他们的统治。

给后代埋雷?抱歉,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于是,抱着这种心态的卡拉曼贵族们真的要洪水滔天了。

卡拉曼是一个十分坚韧的国家,文化传统和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不会被外人轻易征服,也不会轻易向外人投降。

坚韧顽强,桀骜不驯,这就是卡拉曼人的写照。

最后的塞尔柱,最后的罗姆,最后的蓝色双头鹰,身体里流淌着不安分的血液,自然有独属于他们的不屈和骄傲。

因此,这个顽强的小政权敢于以一己之力挑战周边的各大强权,从伊尔汗国,罗姆苏丹国到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都被卡拉曼揍了个遍。

卡拉曼不怕输,他们有托罗斯山脉作为屏障,有自东而来的穆斯林兵员作为补充,有祖先流传下来的游牧精神为他们筑起一道心灵的堡垒。

因此,无论是伊尔汗国,罗姆苏丹国,马穆鲁克王朝还是曾经的奥斯曼帝国,都可以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击败卡拉曼,却始终无法将其彻底灭亡。

但是,最强大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前任卡拉曼贝伊易卜拉欣二世是個庸碌之主,为了获取奥斯曼帝国的好感迎娶了奥斯曼家族的两位公主,生下了六个王子。

易卜拉欣二世不希望让具有奥斯曼家族血统的儿子继承自己的地位,一直在大力扶持由亚美尼亚女奴所生的长子伊沙克。

然而,易卜拉欣二世也没有能力遏制六位王子已经培植起来的势力,也不打算为了国家大义灭亲,这个隐患就这样一直被他带进了坟墓。

六位卡拉曼王子都是穆拉德二世的外甥,穆罕默德二世的表亲,对奥斯曼具有一种相当复杂的情绪,希望引以为援,又不希望遭到他们的干涉。

易卜拉欣二世死后,由于糟糕的继承制度,卡拉曼不出所料地再一次爆发内战,几位王子占地为王,向国外的强大势力寻求干涉,最终将这个国家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几个继承人中,唯一没有奥斯曼家族血脉的伊沙克王子选择向东罗马帝国寻求帮助,但后者也实在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只能协助他进行军队建设,帮助他寻找其他助力。

伊沙克王子在东罗马帝国的帮助下,找上了最近声名鹊起的白羊王乌宗·哈桑,后者已经灭亡了杜勒卡迪尔贝伊国,在国内进行了军事政治上的改革,军力不俗,国势昌盛。

刚开始,乌宗·哈桑的确秉持着遏制奥斯曼帝国的外交策略对伊沙克王子提供了帮助,向奥斯曼边境派出军队与其对峙,明确禁止穆罕默德二世干涉卡拉曼的内政。

奥斯曼帝国在经历过多次失败后已经不复当年强盛,穆罕默德二世的威望一直没能回到从前,若不是他是目前奥斯曼家族中最有资格担任苏丹的成员,反叛和内乱肯定会层出不穷。

穆罕默德二世已经不敢赌了,于1461年末和乌宗·哈桑签署了协议,表示不会直接干涉卡拉曼内政,但卡拉曼王子伊沙克必须保证几个兄弟的合法地位。

就这样,包括科尼亚城在内的不少卡拉曼城市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伊沙克的掌控,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

暂时退让的穆罕默德二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按兵不动,默默等待着最好的时机。

1463年初,一位卡拉曼王子死去,伊沙克王子准备收回兄弟的封地,但穆罕默德二世执意将这座城市掌控在自己手中,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卡拉曼的上空。

这一次的伊沙克王子没有那么好运,东罗马帝国忙着和威尼斯交战,被他寄予厚望的白羊王朝也面临着一场大麻烦。

黑羊王朝的贾汗沙准备入侵了。

得到消息的乌宗·哈桑再也不愿管卡拉曼的烂事,撤军回到迪亚巴克尔,囤积军粮,整军备战。

于是,穆罕默德二世看准了时机,大举入寇。

事实证明,卡拉曼的老式军队已经明显不适合新时代的战争,在伊沙克王子的指挥下连战连败,军心全无。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卡拉曼丢掉了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全部领土,连首都卡拉曼城都被奥斯曼的皇家重炮直接打破,伊沙克王子带着数千残兵南下托罗斯山脉,躲进伊切尔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卡拉曼的覆灭已成定局。

“情况就是这样,如果我们不出手,卡拉曼撑不过几个月。”

迦太基王宫里的议事厅中,宰相伊苏尔特结束了长长的介绍,略施一礼,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以撒读完了诸位大臣整理出来的报告,揉了揉酸痛的眉角。

奥斯曼撤回小亚细亚半岛后,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在几位心腹大臣的建议下,穆罕默德二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简单来说,他开了个倒车。

奥斯曼帝国与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诸多突厥贝伊国不同,吸纳了大量的东罗马制度和基督教人才,一直向西看齐,非常瞧不起东边野蛮的突厥兄弟。

因此,奥斯曼帝国得以迅速整合欧洲的领地,开放包容的政策使这个国家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科技蓬勃发展,一切都是那么的欣欣向荣。

但是,奥斯曼退回小亚细亚半岛后,核心地区转移到爱琴海东岸,这里经过一百年的迁移后,突厥人的数量已经很多,部分地方的希腊裔已经成了少数。

至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内部,早就没什么希腊裔的聚居点了。

突厥贵族们认为是希腊人的阴谋导致他们输掉了战争,主张对爱琴海东岸的希腊裔严加打压,废除德夫希尔梅制度,提升传统突厥贵族的政治地位。穆罕默德二世为了稳固局势,采纳了部分建议,开始提拔传统突厥贵族进入朝政,对德夫希尔梅一系的官员也没有之前那般信任。

与此同时,针对希腊裔的迫害越来越严重,双方的仇恨也越来越深,不少希腊裔百姓都乘船渡过爱琴海,逃往巴尔干半岛。

国家处于上升期时,开放包容的政策可以锦上添花,但国家衰落后,这种政策可不会雪中送炭。

穆罕默德二世根据实际情况,不再对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突厥游牧部落采取蔑视的态度,积极地与他们会盟联姻,希望将这些人纳入掌控中,获取税金和兵员。

不得不说,穆罕默德二世的改革的确稳定了小亚细亚领地的局势,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国力,逐步走出君士坦丁堡之战和贝尔格莱德之战的阴影。

屁股决定脑袋,奥斯曼的统治重心从欧洲转向亚洲后,这种改变是必然发生的,要么穆罕默德二世自己改,要么突厥贵族们逼着他改。

“在卡拉曼战争中,穆罕默德二世很聪明地选择了怀柔政策,没有强行要求接管卡拉曼的领地,而是将这些城市分给自己的几个表兄弟,自己收获他们的宗主权。”

以撒开口说道。

“这种方式使卡拉曼局势很快趋于平定,短时间来说利大于弊。”

原时空中,穆罕默德二世威望崇高,国力昌盛,自然可以带着几十万大军将卡拉曼贝伊国直接压服,不用采取培植附庸这种迫不得已下才会使用的招数。

但是,现在的穆罕默德二世显然没有这个本事。

“我们能否与一些卡拉曼王子进行沟通,鼓动他们反抗穆罕默德二世的统治?”

外交大臣斯弗朗其斯建议道。

“由于我们之前一直支持伊沙克王子,他们对我们应该有相当大的恶感,沟通起来困难重重。”

以撒缓缓摇头。

“再者,他们的确不甘人下,但缺少一个契机。”

“如果我们或是白羊王朝能够大举进攻奥斯曼,分散穆罕默德二世的兵力,那些卡拉曼王子肯定会做些文章。”

想到这里,以撒微微一叹。

原时空里,奥斯曼进军卡拉曼的最大阻力不是卡拉曼本身,而是周边强权的干涉,白羊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都不想看到卡拉曼彻底毁灭,分别扶持忠于自己的王子,和奥斯曼做着斗争。

由于自己的蝴蝶效应,马穆鲁克内乱重重,显然起不到什么作用。

单单一个夹在奥斯曼和黑羊两大强权之间的白羊王朝,还不足以使穆罕默德二世投鼠忌器。

“那您准备怎么办?”

以撒沉默片刻,脑中不断构想着一条条计划。

“第一,分配一些舰船去塞浦路斯,无论伊切尔沦陷与否,都必须保住伊沙克王子的性命。”

斯弗朗其斯点点头,这和他所想的不谋而合。

“第二,扩编军团,近卫军十二个军团之后,不再新建番号,改为扩充人数。”

“目前,近卫军第一和第三军团已经扩充到两千人。”

“下一支扩编的就定为近卫军第九军团,人员就在塞浦路斯岛征召。”

近卫军第九军团,由原塞浦路斯王国卫队改组而成,常驻塞浦路斯岛,名号为“黄铜卫队”。

“第三,派遣使节前往保加利亚,劝说马哈茂德背弃奥斯曼,不要为他们继续卖命。”

“除马哈茂德外,使节还可以找保加利亚地区的正教贵族们谈谈,看看他们想要什么。”

“在全面进军小亚细亚前,我们必须把马哈茂德解决了,不然终归是个大麻烦。”

以撒眉头紧蹙。

“要是他一意孤行怎么办?”

“要知道,就算他不为奥斯曼,单单为了自己的地位,也一定会努力联合周边势力,共同反对我们,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谁来坐这个王位都一样。”

伊苏尔特摊摊手。

以撒却轻轻摇摇头。

“现在我们占据战争主动权,目标就两个,要么是保加利亚,要么就是奥斯曼。”

“我们攻打奥斯曼的时候,马哈茂德可以支援,可以拖延我们的时间。”

“但是,如果我们直接将保加利亚作为目标,奥斯曼对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可以支援到自己的君主,他的君主却没办法支援他。”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马哈茂德会明白的。”

以撒冷笑。

“如果他仍旧执迷不悟,那就打!”

“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哪怕坐看卡拉曼灭亡,我也必会将他彻底剿灭!”

以撒站起身,整整衣襟,面向诸臣。

“诸位依旧各司其职,领地的发展和生产不能落下,必要的文化工作也要开展,不能因为战争而全盘搁置。”

“最后,召集大军,准备作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