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193章 开罗通商条约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93章 开罗通商条约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193章 开罗通商条约

第193章 开罗通商条约

尼罗河畔,开罗城。

马穆鲁克王朝的内战已经打了很久,在外来势力的干涉下,这一场原本仅限于开罗城的政治漩涡逐步扩散开来,整个埃及因此遭遇兵灾。

整体上来说,有名无实的马穆鲁克苏丹曼苏尔起初占据绝对劣势,在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和纳瓦拉佣兵团的支援下也没能扭转战局,曼苏尔的野战军一败再败,开罗城屡次遭围,最严重的两次围城中,叛军甚至已经逼近了萨拉丁城堡。

1457年,自立为埃及和叙利亚苏丹的艾什赖弗亲率大军八万,轻松击败了曼苏尔派出阻拦的小股部队,将开罗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当时敌众我寡,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和纳瓦拉佣兵团甚至已经做好了挟持曼苏尔苏丹逃跑的准备。

可是,正当艾什赖弗准备攻打萨拉丁城堡的时候,天花爆发了。

对于开罗这样一座拥有三十八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来说,瘟疫的影响是致命的,整座城市都会因此陷入短暂的瘫痪状态。

当然,开罗城一直是天花瘟疫的高发地,这里的百姓中具备相应抗体的人数很多,直接死亡的人数较少,但瘟疫带来的恐惧让士兵们常年征战产生的怨气直接爆发出来,艾什赖弗被迫撤军,望洋兴叹。

长时间内战带来的连锁反应很快就席卷了整个埃及,各地领主纷纷谋求自立,割据一方,在曼苏尔和艾什赖弗之间左右横跳,浑水摸鱼。

他们都掌握着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可以罔顾中央的命令。

1459年,艾什赖弗将女儿嫁给了上埃及地区的一个黑人酋长,从他手中得到了大量努比亚军队的援助,在开罗南郊再次击败了曼苏尔的部队,第二次将开罗围了個水泄不通。

可是,就在破城的关键时刻,努比亚酋长南边的阿比西尼亚人趁虚而入,努比亚军队不顾艾什赖弗的死死哀求,执意撤军回援,临走前还不忘将开罗南郊洗劫一空。

这次围城失利后,艾什赖弗郁郁寡欢,一病不起,不久便告别人间。

艾什赖弗死后,他的长子和侄子分别占据了上埃及和马特鲁地区,已经无法对开罗造成什么实质上的威胁。

与之相对,曼苏尔苏丹开始逐步巩固下埃及的领地,向各位领主许诺利益,换取他们的效忠。

1459年末,曼苏尔初步统一了整个下埃及地区,占据了最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形势发生逆转。

正当曼苏尔苏丹踌躇满志,准备收复失地时,变故发生了。

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和纳瓦拉佣兵团不仅以军需不足为由婉拒了曼苏尔的出兵请求,还暗中与曼苏尔的一位堂弟取得联系,怂恿他反对堂哥的统治。

1460年初,曼苏尔的堂弟伊曼努尔假借朝圣之由离开开罗城,在塞得港杀死了随行人员,迎娶当地豪强的女儿,自立为埃及苏丹。

曼苏尔怒火攻心,要求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和纳瓦拉佣兵团出兵讨伐,两位团长声称不愿破坏家庭团结,严辞拒绝。

曼苏尔自认才智无双,不需要外人的援助,命长子率领一部分军队看住两大佣兵团,自己则亲率大军两万,进逼塞得港,却遭到了下属的背叛,被打得大败而归。

回到开罗城后,曼苏尔越想越气,将战败的罪过一股脑怪罪到两大佣兵团身上,秘密调兵,准备卸磨杀驴。

可是,两大佣兵团在长达六年的内战中早就今非昔比,不仅在规模上得到了极大的扩充,还从曼苏尔手中陆陆续续获得了一些零散城堡和开罗城内几条街区的控制权,与高官们也有所往来。

曼苏尔无愧傻子之名,对人心险恶的认知尚在婴幼儿阶段,每次被人欺骗,总会反省一段时间,在日记里发誓绝不再犯,然后继续轻信他人,继续被人欺骗。

得知密谋的五个人里,有三个都向两大佣兵团报了信。

于是,就在曼苏尔满腔热血地向参与密谋的士兵们许诺荣华时,两大佣兵团联起手来杀进萨拉丁城堡,将士兵们屠戮一空,向曼苏尔苏丹痛陈利害。

此事之后,曼苏尔苏丹的威望进一步下降,两大佣兵团和向他们报信的官员们获得了不少特权,曼苏尔的野心也在一次次的失败后逐渐消磨干净。

自此,埃及被分成四块,马特鲁地区归属于艾什赖弗的侄子麦斯欧德,最为广大的上埃及被艾什赖弗的长子阿拉法特占据,最为富裕的下埃及则被分成两块,以尼罗河为界,包括开罗在内的尼罗河以西归属于曼苏尔,以东归属于伊曼努尔。

这四块领地上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地方势力,他们对扩张兴趣全无,仅在保卫领地时方才愿意团结起来,接受君主的调动。

当然,马穆鲁克的综合国力实在太强,人口实在太多,到现在依旧有着一千多万的恐怖规模。

埃及地区的四个分离势力中,哪怕是最弱的马特鲁埃米尔麦斯欧德,极力征召下亦能勉强拉出四万大军。

疆域最为广阔的上埃及苏丹阿拉法特实力最强,虽然丧失了黑海白奴的购买渠道,但他很快就开始大量使用努比亚奴隶兵,一次性迎娶了三个黑人酋长的女儿,从他们手里获得了充足的军队。

占据下埃及大部和首都开罗的曼苏尔下辖人口最多,但由于黑海白奴贸易的切断,他最精锐的皇家马穆鲁克得不到补员,数量开始疯狂下滑,不得不仰仗来自欧洲的雇佣兵。

几个君主不是没有想过谈和,但只要他们开启谈判,手下的军头们就开始有默契地互相侵犯对方的边境,阻止谈判的继续进行。

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前一天“碰巧”找到了上埃及的军粮屯放点,努比亚雇佣兵第二天就能穿过一片片防区,不受阻碍地来到开罗城下大肆洗劫。

就这样,内战在时断时续中又走过了几个年头。

开罗城内,西城区的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中,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团长阿尔贝托等来了自己的客人。

“内里奥,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阿尔贝托拿出一瓶上好的波尔多葡萄酒,为两人斟上。

“别来这一套,阿尔贝托,明明昨天才见了面。”

内里奥一屁股坐下,没好气地说。

“我进来时,碰见了曼苏尔的宰相,他又来找你了?”

“是啊,老样子,劝我背弃皇帝,将总部正式搬迁到开罗城。”

阿尔贝托不屑地摇摇头。

自从剿灭两大佣兵团的计划完全失败后,曼苏尔和马穆鲁克的几位高官换了一种思路,试图拉拢佣兵团,将他们“本土化”。

老实说,两位佣兵团长也不是没有这样想过,但很快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本土化的最大难点在于兵员。

现在的两大佣兵团虽然仍旧保有加泰罗尼亚和纳瓦拉的旧称,但成员中已经几乎没有正儿八经的西班牙人。

由于历史原因,加泰罗尼亚佣兵团主要由那不勒斯佣兵和希腊佣兵为主,正教徒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三,上层将领早就接受了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的洗礼。

纳瓦拉佣兵团的正教化程度更深,他们在几十年前就与西欧断了联系,成员主要来自阿提卡地区和摩里亚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阿尔巴尼亚裔佣兵。

除此之外,两大佣兵团还在埃及地区招募了一些科普特仆从兵,但他们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战斗意志方面都十分孱弱,只能承担一些后勤工作和战斗辅助工作。

两大佣兵团的兵源地被皇帝牢牢掌控,要是胆敢背叛,就算团员们没有意见,他们也难以从欧洲得到佣兵补充,只能大量招募本地人,最终彻底丧失战斗力和独立性。

“皇帝早就防着这手呢,我听说内森和卢波都接受了男爵的封赏,在北非和巴尔干拥有几片领地,家人们都在迦太基城,两人的儿子还在皇家骑士学院学习,是这样吗?”

“是啊,尤其是那个内森,他是皇帝的嫡系,曾跟着陛下一起火烧加拉塔,要是我敢说自立,他恐怕第一个投反对票。”

阿尔贝托喝了口酒。

“我老了,又没有子嗣,唯一的妹妹嫁给了安德烈总管的次子,实在不想管以后的事情。”

“皇帝封你我为伯爵,领地上的税赋一分不少送到我们手里,每年圣诞还有大笔赏赐,我是不想横生枝节了。”

阿尔贝托看了看内里奥。

“放心吧,就算陛下有朝一日进军埃及,这里大量的人口和复杂的政治环境也会使他不得不重用我们,不可能干出傻子曼苏尔一样过河拆桥的蠢事的。”

“进军埃及,谈何容易。”

内里奥叹了口气。

“别看他们现在打得欢,要是真有人想摔碗砸锅,各地的领主能够分分钟拉出几万军队来自保。”

“没有十万大军,别想进军埃及。”

“没有二十万大军,别想将埃及纳入直辖。”

“好了,闲话少说,有正事了。”

阿尔贝托从口袋中掏出一封信,信上的双头鹰展翅飞翔。

“相信你也听说,克里特岛起义,皇帝和威尼斯人又开战了。”

“一个月前,内森去了趟比林奇,得到了皇帝的指示,带回了这封信。”

内里奥拆开信,读了几遍。

“陛下的意思是,这次对威尼斯人的作战是全方位的,要彻底覆灭威尼斯的东地中海霸权。”

“众所周知,威尼斯人是个二道贩子,一直通过大量的商船垄断东方商品的收购权。”

“他们在地中海东岸和东南岸拥有为数众多的港口和贸易站,来自内陆的商队将商品卖给贸易站,集中起来运回意大利半岛。”

“由于海面广阔,陛下的舰队无法彻底切断威尼斯人的航线,海盗们也不一定会严格执行陛下的无限制袭击令。”“因此,要想彻底切断威尼斯的财源,只有一个办法。”

阿尔贝托将地图摊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威尼斯共和国在埃及和黎凡特地区的贸易集散地。

“袭击他们的贸易站,斩草除根!”

内里奥放下信,心中了然。

“你准备怎么做?”

“威尼斯商人的势力主要位于大城市和大型沿海港口中,开罗,亚历山大港,塞得港,杜姆亚特港,都是我们的袭击目标。”

“开罗和亚历山大港都是曼苏尔的实控领地,杜姆亚特港和塞得港则属于他的堂弟伊曼努尔。”

“明白了,伊曼努尔那边就交给我吧。”

内里奥点了点头。

两年前,伊曼努尔在两大佣兵团的支持下割据尼罗河以东,以塞得港为主要基地。

为了打压当地势力,伊曼努尔与堂兄一样,选择引入佣兵团作为外援,纳瓦拉佣兵团在杜姆亚特港和塞得港都有自己的分部。

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则主要经营亚历山大港,在港口外拥有三座城堡,几座庄园和不少农奴。

“开罗城的清剿行动我们联手完成,其他的港口进行分工。”

阿尔贝托又向内里奥介绍了先前的布局。

“内森现在就在亚历山大港中,卢波正在和开罗城的几位地头蛇谈判。”

“杜姆亚特港和塞得港就交给你们,务必要小心谨慎,争取一击毙命。”

“我明白。”

“但是,就算我们先斩后奏,将威尼斯商人赶出埃及,马穆鲁克内部会不会因为贸易利润的减少而联起手来对抗我们?”

内里奥有些担心。

“不必担心,在我们完成使命后,陛下会向开罗派来外交官和商人团,以同样乃至更高的价格包揽囤积的商品,不会让他们吃亏。”

“从前的几百年里,威尼斯商人总是凭借着强大的海军垄断贸易,将商品价格压得很低,对他们不满的马穆鲁克商人非常多。”

“只要我们填满了商人和官员们的腰包,短视的他们就不会与我们为敌。”

阿尔贝托喝光了酒,站起身。

“至于黎凡特地区,我们的手暂时伸不到那里,陛下有自己的打算。”

……

地中海南岸,亚历山大港。

这座著名的港口曾是东方教会亚历山大牧首区的所在地,一度成为整个埃及地区最为繁华的城市。

阿拉伯入侵后,埃及迅速沦陷,亚历山大港的政治地位遭到开罗城的挤压,但依旧人口众多,商贸繁华。

一百年前,塞浦路斯王国最著名的国王,吕西尼昂家族最富有才干的后裔,野心勃勃的彼得一世凭借极其高超的外交手段聚集了一支一万余人的大军,又通过完美的战略欺骗偷袭了几乎不设防的亚历山大港,在此地烧杀抢掠,这座历史名城几乎毁于一旦。

后来的一百年中,亚历山大港开始了缓慢的复兴,威尼斯商人来到这里,建立起商站和侨民区,收集珍惜商品,运往意大利地区。

夜深了,沙漠的夜晚是安宁且静谧的,天空非常清朗,皎月弯弯,星河璀璨。

威尼斯的侨民区内依旧灯红酒绿,这是整个亚历山大港最繁华的地带,商品和财富都在这里聚集,从头到尾透着一股奢侈而**的气息。

城中的一座高楼上,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副团长,亚历山大分团长内森望着灯火通明的威尼斯侨民区,嘴角露出一抹讥讽的微笑。

“都准备好了吗?”

阴影中,几名佣兵团队长应声称是,贪婪的笑容挂在脸上。

“陛下有令,拔除威尼斯人在埃及的所有贸易站,取得的财富全部归属佣兵团。”

“侨民区内还有其他意大利城邦的商人,除拉斯佩齐亚自由市外,一并清除,不要怕出事。”

“出了事,皇帝给你们担着。”

“那就多谢陛下了!”

几位队长欢天喜地。

“他们的商船能招降就招降,不能招降就放火烧了。”

正说着,一名佣兵匆匆来报。

“团长,开罗来信,可以动手了!”

“好,召集军队!”

内森来到马厩,牵出自己的坐骑,翻身上马。

佣兵们早就等候多时,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为了皇帝,为了财富,也为了你们自己!”

“随我来,杀光敌军!”

内森狠抽马背,一骑绝尘。

在他身后,佣兵们跨着战马,一袭黑衣,胸中对于财富的渴望喷薄欲出,一个个面目狰狞。

骑兵队化作一道旋风,向威尼斯侨民区直冲而去。

……

1462年2月1日,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副团长内森在亚历山大港集结军队,率领佣兵五百人,仆从兵一千五百人突袭了亚历山大港的威尼斯侨民区,轻松击败了侨民区的护卫,将威尼斯高官们堵在妓院里。

两千名士兵冲进侨民区烧杀抢掠,烧毁商站,占领仓库,瓜分财产。

佣兵们很快占据了最重要的码头,几艘拒绝投降的商船被放火点燃,和上面满载的印度香料一起沉入海中。

与此同时,开罗城,杜姆亚特港和塞得港中,威尼斯商站同样遭到了来自两大佣兵团的联手打击,佣兵们粗暴地拒绝了威尼斯商人们花钱买平安的提议,非要将他们的财富全部抢光。

非但如此,在加泰罗尼亚佣兵团长阿尔贝托的指使下,出身海盗的卢波军务长率领大量开罗街头的地痞流氓,冲进了威尼斯大使馆,将威尼斯大使全家屠戮。

两大佣兵团的行为很快就引起了连锁反应,不少强盗匪徒和地方领主也加入了对威尼斯财产的瓜分。

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威尼斯共和国在埃及地区经营数百年的贸易站一座接一座化为废墟,贸易网络陷入了瘫痪状态。

1462年3月1日,一支高挂着双头鹰旗的大型商船队在舰队的护送下抵达亚历山大港,以更高的价格将马穆鲁克商人们手中积存的货物收购一空,在威尼斯侨民区的旧址上建立了东罗马帝国在埃及地区的第一座贸易站。

3月4日,外交大臣斯弗朗其斯在两大佣兵团的护卫下进入开罗城,与曼苏尔苏丹会晤,希望签订一个互惠互利的贸易协议。

一周的唇枪舌战后,曼苏尔在威逼利诱下终于松口,双方签订《开罗通商条约》。

条约规定,埃及政府允许东罗马帝国的商人来到埃及做生意,允许他们继承原本属于威尼斯共和国的贸易站。

作为回报,东罗马商人将在原威尼斯收购价上增加百分之二十,用以支付两大佣兵团的军费和马穆鲁克官员的福利工资。

至此,威尼斯共和国在埃及地区的贸易垄断权正式瓦解,各地领主当然还跟威尼斯商人保持着不少联系,但随着东罗马商人的抬价,逐利的人们会很自然地抛弃他们,威尼斯共和国在埃及地区的贸易版图也会日渐缩水。

根据东罗马帝国中央贸易署的最高指示,凡是前往埃及经商的商人们可以享受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以此来填补因为抬高价格造成的损失。

什么?你也想提价?那就来卷吧。

我可以不挣,我可以赔钱,但只要伱血亏,我的计划就是成功的。

3月15日,东罗马商船队返航,他们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将搭载的蔗糖,奴隶,纺织品,玻璃和铁器售卖一空,装上来自东方的胡椒,**和没药,沿海岸线向比林奇而去。

自此,东帝国终于获得了第一块巨型产品倾销地,在殖民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