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185章 航海学校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85章 航海学校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185章 航海学校

第185章 航海学校

迦太基城郊区,罗马军械库,航海学校。

五年前,突尼斯城向东罗马帝国投降,哈夫斯王朝灭亡,共治皇帝以撒将北非领地的行政中心从比林奇迁往迦太基,以原哈夫斯王朝船厂为基础,建立迦太基海军造船厂。

之后的几年里,迦太基海军造船厂不断扩建,配套设施不断增加,逐渐以造船厂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小镇,为船厂提供服务。

两年前,意大利狼烟又起,大批热那亚难民南下,其中的造船业人才和航海人才被集中安置在这个小镇里,掠夺得来的大量财富也源源不断地注入迦太基造船厂,一座座船坞和海军工具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小镇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1460年中旬,东罗马帝国共治皇帝以撒在马耳他大海战中大败威尼斯无敌舰队,携大胜之威回到迦太基军港,依照威尼斯军械库为蓝本,正式建立罗马军械库,将造船业制度化,规范化。

罗马军械库包括迦太基海军造船厂,迦太基民用造船厂,海军工具厂,木材加工厂,海军纺织厂,航海学校,海军医院和海军孤儿院,在不同的工厂内生产预制的船部件,军备,绳索,风帆以及一切需要的东西,在各个学院内训练满足各式海军战舰的水手和军官。

在外界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这座罗马军械库拥有独立制造一支海军舰队的能力。

罗马军械库以迦太基海军造船厂为核心,东侧就是新建立的航海学校。

早在创业初期,以撒就向葡萄牙王国请求航海教官,在苏尔特,比林奇和君士坦丁堡等海港城市先后建立了一些小型的海军学校,为海军舰队培养人才。

罗马军械库建立后,各地的海军院校全部迁往军械库旁的小镇上,东罗马帝国航海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起初,以撒准备将航海学校设置在君士坦丁堡,但那里偏安黑海一隅,距离大西洋和地中海距离太过遥远,且当地的航海气氛不够浓厚,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与之前各地专为海军舰队培养人才的学院相比,东罗马帝国航海学校的教学框架更加全面,共分为四個学院,分别是内海学院,远洋学院,海军陆战学院和海军军医学院。

内海学院的规模最大,主要为地中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培养海军军官,学员将会学习海军战术,指挥旗语,火炮运用等课程,必须熟习希腊语和通俗拉丁语,法语和阿拉伯语任选一门,文字上以希腊文为主。

远洋学院规模次之,主要为远洋探险培养探险家,学员们必须懂得粗浅的天文学原理,海风和海流的基本规律,西非海沿岸的人文地理和气候特征,遭遇不测时的应对手段等等,海战和语言方面要求较少。

海军陆战学院名义上专为海军陆战队准备,实际上则主要侧重于地中海沿岸的劫掠活动,学员来源驳杂,多是一些海盗子弟,课程上要求较少,以实习为主。

海军军医学院人数最少,主要为各只舰船培养军医,学员们将会学习外科包扎,普通疾病的调理,草药的运用,海洋生物的食用,坏血病的处理方法等课程,学院还会开设一门心理课,军医们在必要时刻还会承担着水手们的思想辅导工作,化解海上苦旅带来的忧愁和抑郁。

东罗马帝国航海学校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坐在教室里,心不在焉地听着老教师冗长的讲话。

教室的布局十分美观,原木制造的墙壁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透过窗棂可以直接看到碧蓝的大海,闻到咸腥的海风。

讲桌正上方高悬着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旗,双头鹰旗下方雕刻着一行希腊文字,据说是伊萨克皇帝的亲笔。

海洋是财富之源。

“海洋是财富之源,海权是控制大海的关键,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围绕着海权展开。”

老教师低沉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响起。

“第一,什么是海权?”

“海权一词最早由古希腊著名学者修昔底德提出,在他看来,凡是懂得如何征服并且利用海洋的人,海洋就会把这种权力赐予他。”

“共和国时代的著名执政官西塞罗也曾提出,只有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力量,才能将海洋彻底纳入掌控之中。”

老教师扶了扶玻璃眼镜,看了看正聚精会神盯着窗外的哥伦布,默不作声地继续说着。

“陛下曾言,只要握有制海权,罗马就永远不会衰落。”

“关于这句话,不少人提出了质疑,请你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内海学院上课时,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海军上将菲德尔的儿子给出了近乎完美的回答。”

老教师见哥伦布仍然神游天外,声音陡然高亢。

“哥伦布,你来说一说!”

哥伦布一惊,连忙站起来,却并不知道老师的问题,左顾右盼地看着身边的同学。

“克里斯托弗!”

后座的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踢了踢哥伦布的小腿,小声提醒。

“老师问你,为什么陛下说,只要握有制海权,罗马就永远不会衰落?”

哥伦布向迪亚士投来感激的目光,大脑飞速运转,整理着自己的答案。

“第一,当前的罗马帝国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巴尔干半岛和北非。”

“巴尔干半岛上的领地三面环海,西北高,东南低,不环海的一面有高耸陡峭的山脉作为屏障,首都君士坦丁堡亦是如此,不靠海的一面有狄奥多西城墙保护。”

“正是因为如此,强敌在进攻巴尔干半岛时,多为跨海而来,只要能够守住三片海域,巴尔干半岛无忧。”

“北非的情况更加特殊,大城市多位于沿海平原上,阿非利加地区南部有阿特拉斯山脉中的山地堡垒作为屏障,苏尔特和昔兰尼加地区南部更是一望无际的撒哈拉大沙漠,敌人若想进攻此地,可谓难度重重。”

“他们只有两条路,要么通过北非沿海的东西走廊,要么只能选择一个可供补给的大型海港城市进行登陆作战。”

“东西方的几个萨拉森国家现在都陷入严重的内耗中,短时间内不可能对我们发起攻势,只要保证地中海霸权,来自欧洲的敌人就无法对我们的核心城市造成威胁。”

“很好,第二呢?”

老教师频频点头。

“第二,与历朝先帝不同,陛下的主要资金来源不是农业税,而是贸易收入,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远洋贸易,依托各个海岛和殖民地将黄金,奴隶和珍惜商品运回欧洲,在迦太基城和比林奇城进行集中,进而运往君士坦丁堡。”

“因此,只要能够保证贸易商路的畅通,罗马帝国的资金链就不会断,一个有着广大领土和完整资金链的国家不可能衰落。”

“嗯,说得不错,可以坐下了。”

老教师挥挥手。

“你的理论并不完整,没有考虑到政治斗争,内部叛乱和商品贬值所带来的影响,不过也足够了。”

他环顾四周,扫过每一个学生。

“下次可别让我发现谁再上课开小差,如果再犯,定当严惩,无论你是谁!”

他严厉地看着哥伦布和迪亚士,远洋学院中身份最高也最调皮捣蛋的两个孩子。

“你们可以打听打听,十五年前,我老巴尔是圣尼古拉斯号上的大副,第一批跟着伊萨克皇帝下西洋,这条腿就是在风暴里折断的!”

老巴尔抬起了右腿,本该是强壮肌腱的地方却装上了一根硬木,在地面上敲得邦邦响。

“每年主降生节的皇家宴会上,皇帝和皇后都会对我礼遇有加。”

“你们可以去问问乔万尼议长和迪尼斯院长,看看他们会不会因为我揍了他们的孩子就把我开除!”

老巴尔一席话毕,所有学生都缄默不言,把头藏进书本下。

“好了,回归正题。”

“第二,怎样获得海权……”

课程继续展开,学生们正襟危坐,老老实实地回答着老巴尔的问题。

“综上所述,海洋是通往财富的荣耀的天路,也是保卫罗马的圣盾,将强敌死死卡在对岸。”“在座的诸位日后都将是各个舰船的军官,希望我今天的一番话语能够给你们带来些许触动。”

铛——铛——铛——

钟声响起,学生们松一口气。

“今天就到这里,风向学老师让我带个话,那篇关于几内亚无风区的论文明天必须交,晚一天都不行!”

“舰船构造学老师留下的作业也必须赶快了,往后的任务只会越来越重,都给我打起精神!”

老巴尔说完,瞪了一眼半个身子已经离开座位的迪亚士,收拾好教案,拐着木腿迈出教室,走廊上,沉闷的敲击声渐行渐远。

孩子们欢呼一声,飞快地跑出教室,来到学院的广场上。

广场上安放着两艘舰船的残骸,一艘是初代圣尼古拉斯号三层桨帆船,一艘则是只剩下焦黑木板的摩里亚大公号,两艘功勋战舰静静地躺在地面上,诉说着它们传奇的过往。

哥伦布站在战舰残骸的围栏外,想着心事。

“喂!克里斯托弗,又在想些什么呢?”

迪亚士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

“我在想,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毕业,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卡拉维尔帆船,探索远方的土地。”

迪亚士清楚,自己的好友其实是因为家人的失踪而忧虑,但也不知该怎么安慰。

“唉,以后会有机会的,不打下扎实的基础,到了黑暗的海域上就会无所适从。”

迪亚士嘿嘿笑着,从口袋中掏出一瓶酒,咬开瓶盖,咕嘟嘟倒入口中。

“甘蔗酒!厉害吧,这个可是稀罕东西!”

“伱才11岁,这不好吧?”

虽然这样说着,哥伦布还是接过酒瓶,喝了一口,感受着冰凉的酒液滑过喉间,留下一片炙热。

“少喝点!这可是查士丁尼皇子送我的!据说是从陛下的酒窖里偷出来的呢。”

迪亚士心疼地接过酒瓶,又喝了一小口,小心翼翼地将瓶塞封好。

“论文想好没有?”

“先不急,今晚就写!”

迪亚士一向乐天。

“对了,舰船构造学的作业,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古希腊的那道?”

哥伦布想了想。

“是冷杉,一种在马其顿地区广泛生长的优质木材,可以用来建造轻型舰船,古希腊的造船匠人们就特别喜欢它。”

正说着,另一群穿着红色校服的学生走来,为首的少年高大帅气,笑眯眯地看着迪亚士和哥伦布。

东罗马帝国航海学校的所有学生身着统一型号的校服,由以撒亲自设计,力求奢华亮眼。

四个学院的校服颜色不同,内海学院为殷红色,远洋学院为湛蓝色,海军陆战学院为黄色,海军军医学院则是浅绿色。

“菲力克,我们现在有事,没时间和你吵架,再见!”

迪亚士显然对这个少年极为熟悉,拉着哥伦布正欲离开。

菲力克一挥手,内海学院的学生们围了上来,堵住二人的退路。

“菲力克,你想干什么!”

迪亚士又惊又怒。

“这里是学院,不要以为你是菲德尔上将的儿子就能为所欲为!”

“知道,你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平民子弟,一个是迪尼斯院长的长子,一个是乔万尼议长的教子。”

菲力克甩了甩一头靓丽的棕发。

“既然知道,为何要阻拦我们?”

“你们内海学院人数虽多,我们远洋学院也不是吃素的!”

航海学校的诸位学生都清楚,四大学院中包含了大量的贵族士绅子弟,一个学院就代表了一个政治派系,明争暗斗无数,其中犹以内海学院和远洋学院最甚。

内海学院代表着传统海军世家,亨利副舰队长的弟弟毕业后,指挥棒交给了菲德尔舰队长的儿子菲力克。

远洋学院则是代表着新兴的探险贵族,隐隐以迪尼斯院长的儿子巴尔托洛梅乌为首。

哥伦布是个例外,他的教父乔万尼是圣西门岛海盗议会的会长和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本来有望成为海军陆战学院的领头羊,但他却在入学时执意加入远洋学院,很快就和同样热衷于探险事业的迪亚士成为了好朋友。

海军陆战学院的情况比较特殊,这些人的手里或多或少都沾着鲜血,平常也不怎么回学院,对其余三个学院的小孩子不屑一顾。

至于海军军医学院,他们一向对政治斗争不感兴趣。

“我是来找他的。”

菲力克指了指哥伦布。

“有话直说吧。”

菲力克掏出了一封短信,递给哥伦布。

“你的家人找到了,他们错过了我们的救援船,但却机缘巧合地活了下来,多梅内尼·多利亚南下科西嘉岛时,带上了部分不愿臣服于法兰西人的民众,他们就在其中。”

“陛下没有忘记你,一直派人寻找,密探回报时,我的父亲就在议事厅里,写信告诉了我。”

哥伦布接过信,愣在原地,怔怔地说不出话。

“现在他们应该也快到迦太基港了,你去迎接他们吧。”

“多谢。”

哥伦布低声说道,随即迈开步子,飞快地跑向学院大门。

“喂!你的论文借我抄抄!”

“在宿舍里!自己回去找!”

哥伦布大喊,泪水夺眶而出,在风中凌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