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168章 商业同业工会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68章 商业同业工会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168章 商业同业工会

第168章 商业同业工会

“你是说,我好不容易横扫突厥,当了共治皇帝。”

“对。”

“还得拉拢豪绅,还得巧立名目。”

“对。”

“还得看他们的脸色。”

“对。”

“那我不成了跪着要饭的了?”

“那您要这么说——”

砰!

迦太基城附近的皇家园林中,以撒将火枪放下,轻嗅着空气中弥散的硝烟味。

远处的林间空地上,一只雄鹿应声而倒,痛苦的呻吟中,生机渐渐流逝,鲜血从胸前渗出,染红了褐色的土地。

“陛下……陛下好枪法。”

以撒身旁,斯弗朗其斯勒住马缰,对以撒的突然出手心有余悸。

“斯弗朗其斯,这匹鹿赏给你了!”

“对了,你刚刚说什么?”

以撒将枪递给亲卫,端起双臂,笑意盈盈地看着父亲最倚重的外交大臣。

斯弗朗其斯叹了口气。

“陛下,我是说,您的大清洗已经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他们现在十分不满,君士坦丁堡内,每天求见君士坦丁陛下的下级贵族和教士络绎不绝,甚至有人将算盘打到玛拉夫人和曼努埃尔皇子身上。”

“地主之上,就是贵族,教士之上,就是主教。”

“您要想统治一个国家,就必须依赖他们的助力。”

以撒接过换好弹药的火枪,抬手一枪,一只惊慌的野兔到地抽搐。

“伱刚刚说,地主和教士之上,就是贵族和主教。”

“那么,贵族和主教之上,又是谁?”

微风吹动田野,拂过树林,硝烟和鲜血混杂其中,吹过猎队众人的鼻尖。

“是我和我的父亲,蒙主恩典,罗马和罗马人的皇帝。”

“你所说的那些贵族,教士,这两百年来,他们欺压乡里,结党营私,勾连外敌。”

“保加利亚人崛起了,他们就去给阿森家族上贡,塞尔维亚人兴起了,他们又去给斯蒂凡·杜尚当炮灰,奥斯曼人打过来了,他们又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前几个主子,向突厥人称臣。”

“他们眼光所及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帝国毫无忠诚可言,躲在山间的邬堡里当他们的土皇帝。”

“偏偏这些人在一次次朝代更迭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土地,掌控越来越多的人民。”

“我要挣钱,要养兵,要打仗,百姓都成穷鬼了,我靠什么来对抗联起手来的外敌?”

“难道还像历朝先帝一样,靠那些随时可能出卖我的地主豪强提供钱粮兵员?”

以撒冷哼一声。

“陛下,您的大体方针是对的,但手段未免有些刚烈,已经造成了非常大的抵抗情绪。”

斯弗朗其斯一脸难色。

“据我所知,约阿尼纳军区的几个贵族联合突厥残兵,当场起兵造反,兵围约阿尼纳城,要求您撤回法令,交还田地和农民。”

“若不是您的姻亲,托科家族的莱纳尔多及时赶到,击败了来犯的敌军,我们刚刚收回的约阿尼纳城恐怕就将再度沦陷。”

“还有那个阿维隆,卢卡斯大公的侄子,您明明知道诺塔拉斯家族的成员性格极其暴烈,眼里容不下一点沙子,又为什么要派他去北马其顿军区这个地方势力最为强大的地方担任军区长官呢?”

说起诺塔拉斯家族,斯弗朗其斯很是头疼。

“哦?他干了什么?”

以撒来了兴趣。

“您还不知道?”

斯弗朗其斯难以置信地看着以撒。

“他围剿苏哈山里的突厥流寇,发现他们与当地贵族相互袒护,躲在邬堡和洞穴里,一时打不上去,怒不可遏,在山下破口大骂。”

“然后,他命人在山脚下浇上火油,放火烧山,苏哈山的大火燃了三天三夜,才被雨水浇灭。”

“等大火熄灭时,半座山化为焦土,不少流寇被烧死或呛死,其余人打不到猎物,粮食告罄,加上心中惧怕,下山投降。”

“哈哈哈,干得好!”

以撒开怀大笑。

“不愧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前几年,他跟着我在加拉塔放火烧城的时候,我就看出他大有前途……”

“走!今天中午可得好好喝一杯!”

以撒命亲卫拾起猎物,带着猎队正欲回宫。

转过身,见斯弗朗其斯面有不豫,以撒看着他,收敛笑容,缓缓开口。

“乔治,我和我父亲待你如何?”

“恩重如山。”

以撒点点头。

“欧洲和北非的行政机构合并后,我将北马其顿军区长官的职位授予诺塔拉斯家族,使卢卡斯大公退居二线,伊苏尔特担任帝国宰相。”

“我说服了安德尔森,仍用你为外交大臣,他则担任你的副手。”

“如此一来,宰相和外交大臣全部由你们斯弗朗其斯家族的人担任,我想,这应该对得起你们这么多年的付出。”

“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只能以毕生才学相许。”

斯弗朗其斯鞠了一躬。

“那么,包括你们在内,我有自己的贵族,自己的教士,自己的士兵和支持者。”

“如果不把那些原有的得利阶级清除干净,我又该拿什么来偿还他们的拼杀和奋战?”

“从一个男人加入军队开始,他就是我的人,从生到死,一直都是我的人。”

“高薪厚禄,低价分田,伤残离退,均有补偿。”

“他的妻子每逢圣诞将收到皇后的礼物,他的儿子将在军事学院的入学考核上具有优势。”

“哪怕年老退役,我也会将他们安排在各地的城市和村镇中,担任民兵队长和城卫队长。”

“你去问问我的士兵们,我可曾亏待过他们?”

以撒转过头,大声问道。

“不曾!”

猎队中的士兵们呼声震天。

“热血会凉,情怀会淡,利益加上感情,才能牢牢抓住他们的心。”

“农民会给我提供粮食,商人会给我提供金钱,有了粮食和金钱,我就可以接着扩军,接着造船,接着开疆拓土,接着分田分地。”

“他们指责我不念旧情,声泪俱下地诉说着当年米海尔皇帝对他们的承诺,甚至掏出科穆宁时代和杜卡斯时代的敕封和地契要求我承认。”

“他们指责我破坏游戏规则,反攻倒算,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颠覆我的统治。”

“殊不知,从我起兵的那一刻起,帝国里就注定不会有他们的位置。”

“欧洲领地百废待兴,行政机构一切从简,不需要他们帮忙收税,不需要他们协助出兵。”

“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大规模的对外战事,我有得是时间来陪他们耗下去。”

以撒回过身,看向猎队中的士兵。

“将士们,要是有人妄图推翻我的统治,强占本该属于你们的土地和财富,该怎么办?”

“杀!!”

杀声震天。

“艾尔多什!”

“在!”

斯拉维斯军团长艾尔多什单膝下跪,狂热地看着自己誓死效忠的君王。

“我给你一周的时间,一周后,你带上两个斯拉维斯千人队北上巴尔干,分别进驻约阿尼纳军区和北马其顿军区,协助完成大清洗。”

“我准你先斩后奏,凡是对抗王师的地主豪强,贵族神甫,无论他姓科穆宁,坎塔库泽努斯还是巴列奥略,一律从重处罚,人头取下,传阅各大城市后,悬挂在君士坦丁堡的罗曼努斯门前!”

“必将完成使命!”

斯弗朗其斯怔怔地看着早已不复当年孱弱的以撒,叹了口气。

斯拉维斯军团本就是直属于以撒的私人武装,有自己的牧场和绿洲,有自己的聚居点和兵工厂,不对任何行政机构负责,与巴尔干半岛上的地方豪强没有任何联系,无论是利益还是感情。

他们的北上,标志着又一场血雨腥风。

“陛下,我明白了,会向君士坦丁陛下回禀。”

“不必,我自会向父亲说明。”

以撒拍拍他的肩。

“意大利风云际会,热那亚,那不勒斯,蒙费拉托,米兰,诸国特使齐聚迦太基城,正在进行协商和谈判,需要一位才华出众的外交官来与他们进行必要的斡旋。”

“安德尔森正在塞浦路斯岛,与卡拉曼使者谈判,阿尔伯特更是远赴白羊首都杜勒卡迪尔,暂时抽不开身。”

“这个摊子,你必须揽下。”

“我会的。”

……

1459年初,欧洲大陆上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期,各国使臣围绕着波河平原和那不勒斯王冠展开激烈争吵,驻外大使制度开始成型。

但是,任谁都清楚,现在的和平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野心勃勃的列王们抓紧一切时间解决国内矛盾,平息动乱和纷争,静悄悄地积攒实力,应对即将到来的风雨。

结束了旷日持久战争的以撒终于闲了下来,带上妻子和两个孩子,在自己的领地上开始巡游,在每一寸土地上宣扬自己的影响力,接见当地酋豪,犒赏驻守士兵。

“这是什么?”

“西瓜,陛下。”

的黎波里城,帝国农业研究院。

以撒看着餐盘里的水果,淡黄色的瓜片上密布着硕大的黑籽,可供食用的部位很少,与后世的绿皮红壤西瓜截然不同。

正当以撒犹豫着要不要尝试时,小阿莱克修斯抓起一块瓜片就往嘴里塞,然后“哇”地一下吐了出来。

“没味儿!”

那就是能吃。

以撒也抓起一块瓜,细细品尝。

的确平淡如水,只有一股微微的甜味和一种说不出来的涩味。

“陛下,如何?”

农业副大臣,帝国农业研究院院长亚历克斯殷切地望着以撒。

“这是我们经过三轮育种培养出来的沙地西瓜,主要目标是去除埃及西瓜自身携带的苦味和毒性,阿非利加的气候环境很适合种植。”

“不错,的确没有苦味。”

这么多人看着,以撒也不好拂他的面子,挤出一抹笑容。

西瓜,一种原产于努比亚的水果,最早在埃及地区广泛种植,用以补充水分。

最早的西瓜有毒,非但没有甜味,还带有一种独特的苦味和涩味,难以走上王子皇孙的餐桌。

“陛下,我们培养出的这种西瓜主要用做奴隶的食物,可以很好地适应沙地土壤和较高的温度。”

“在一些较为干旱,不适合小麦生长的地方,可以种上西瓜和椰枣,作为奴隶的主食,完成闲置土地的再利用。”

以撒点点头,又拿起一片放入口中。

“继续努力吧,可以试着将培育系统化,规范化,在每一片瓜田中挑选出品相最佳的几株,单独进行杂交和育种。”

“这些东西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术,只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总会有成果。”

“你们也可以抽时间去西非殖民地走一趟,将两地的植物进行汇总与分析,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近年来,在以撒的推动下,不少前所未见的新机构挂牌开张,皇家农业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

名字非常响亮,称号非常大气,但实际上没多少人,包括亚历克斯所长在内,仅有十名成员,还都是农业大臣的下属人员。

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待在一片片实验田里,与小麦燕麦,瓜果蔬菜为伴,说白了就是带有些许研究性质的农夫。

这也是以撒的风格,无论内在怎么样,外表一定要光鲜亮丽,才能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吸引更多的人才。

哪怕是各支军团的军服,徽章和称号,也一律由以撒亲自设计,不求实用,但求外观华丽,名号响亮。

接下来的几个月,以撒就像这样,在北非和巴尔干一座座城市之间辗转,参加了新建立两支军团的成军仪式。

巴尔干地区暂时无法对以撒的财政提供太大帮助,收上来的商税和矿产税养不起太多军队,两支常备军团,已经是以撒所能负担的极限。

紫卫军第四军团,由改信正教的突厥人组成,步兵七百人,轻骑兵三百人,驻扎在色雷斯通往马其顿的海岸走廊,除了紫卫军团都有的君士坦丁十字徽章外,还会在胸前绘制特殊的金枪鱼徽章,代号“海岸卫士”。

近卫军第八军团,由巴尔干起义民兵中强壮勇敢者组成,长矛兵七百人,轻骑兵三百人,驻扎在北马其顿军区的斯科普里城,徽章为马其顿太阳,代号“亚历山大之矛”。

除此之外,以撒还为斯拉维斯军团扩充了牧场,新建两个斯拉维斯千人队,分布在的黎波里走廊以南的旱地草场中,挤压南方部族的生存空间。

巴尔干半岛的剿匪行动接近尾声,在以撒的土地分配政策和三年免税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得到土地的农民们仅仅一轮收获,就足以富足上一整年。

盈余的粮食刺激了商品市场和手工业作坊,凋敝多年的巴尔干半岛终于迎来了新一轮的繁荣,人口迅速回升。

仅在1459年春,巴尔干半岛上的新生儿数量突破五万,君士坦丁堡的人口逼近八万。

北非领地则又是另一番景象。

大规模的捕奴运动和受洗运动轰轰烈烈,不愿接纳新信仰的穆斯林被成批成批运往巴尔干半岛,进行开荒和耕种,填补因为多年战乱而产生的人口空缺。

与领地上的士商进行几轮谈判后,以撒决定以波罗的海沿岸贸易城市为蓝本,在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大城市建立商业同业工会,进行商业行为的集中化。

迦太基,的黎波里,比林奇等大城市率先完成商业同业工会的改革,新建起的大楼恢宏壮丽。

丝绸,贩奴,养殖,黄金,粮食,矿产,铁器,船具……每一个商业同业工会将吸纳附近的所有从业商人,集中在一间大楼内进行商业活动,由商会代替小商人,和政府协商产品价格,不仅能够集思广益,也能让中央政府的管理更加便捷。

在对抗国内外的零散商人时,这种抱团取暖的商业组织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以量取胜,侵占市场,挤压空间,达成垄断。

西非和南非的殖民开拓陆续进行,第一批流放到新色雷斯殖民地的罪犯已经在南非西岸建起了一个小渔村,以捕鱼和打猎为生。

以撒对这个殖民地的规划非常明确,将罪犯扔在当地后一概不管,让他们自己野蛮发展,先清理出可供移民的土地,再由中央政府着手接管。

就这样,三片领地的发展陆续走上正轨,西非和南非主殖民贸易,是原材料的供给地,北非主商品贸易,承担中转站的职能,巴尔干半岛主农业,平抑粮价。

但是,以撒的宏伟拼图并不完整,所有的贸易和殖民都绕不开一座富饶的半岛,必须保证它的和平和稳定。

亚平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