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157章 铁甲圣骑兵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57章 铁甲圣骑兵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157章 铁甲圣骑兵

第157章 铁甲圣骑兵

“陛下,就在三天前,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十万包围了贝尔格莱德城,城中仅有白骑士匈雅提长子匈雅提·拉斯洛率领的六千守军和数千民夫。”

迦太基王宫中,以撒看着火急火燎的宰相伊苏尔特,慢吞吞地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又给宰相端来一杯葡萄酒。

“十万么,还有这么多……”

以撒神色平静,自顾自说着。

“十万大军中,将近两万是来自塞尔维亚的骑士和民夫,白骑士匈雅提实在做得太过分了,把原本持中立态度的贵族都逼到了穆罕默德二世一边。”

“他干了什么?”

以撒取来拉花缸,将奶泡打入褐色的咖啡中,满意地欣赏着自己打出的奶花,惬意地抿了一口。

“去年,白骑士匈雅提鉴于奥斯曼势大,自己又被国内外的质疑弄得焦头烂额,于是宣布与自己的所有敌人公开和解,一同对付来势汹汹的奥斯曼人,其中就包括杜拉德大公。”

“白骑士匈雅提和杜拉德大公合兵一处,最初取得了不少战果,甚至派出一支偏师绕过奥斯曼大军,直趋保加利亚地区,迫使奥斯曼人回防。”

“这不挺好的吗?”

“奥斯曼人的攻势暂时停止后,白骑士又开始妄自尊大,不仅派人将杜拉德大公的产业收缴一空,充当军资,还对先前支持奥斯曼的贵族大加嘲讽。”

“与此同时,穆罕默德二世则是稳扎稳打,一边继续集结军队和内河水师,一边采用外交攻势拉拢塞尔维亚的贵族。”

“塞尔维亚的不少贵族本来就对白骑士恨得咬牙切齿,杜拉德大公本人也对嚣张跋扈的匈雅提家族疑虑重重,双方的联盟很快再度瓦解。”

“接下来,奥斯曼大军继续北上,匈雅提无力阻拦,撤回贝尔格莱德固守,派遣长子拉斯洛作为城防长官,自己则返回科尔温城堡召集援军。”

“我给您的几封信件中都写得明明白白,您难道真的不在乎巴尔干的局势?”

伊苏尔特气得眼眶发红,一巴掌拍在桌上。

这些天,他奉命统筹阿非利加地区的整合和维稳,建立行政机构,规划土地分配,忙得脚不沾地。

“你看,又急。”

以撒摸出一张贝尔格莱德地图,向宰相招招手,示意他看过来。

“贝尔格莱德是一座坚城,建城之初就是为了抵御入侵,整座城市大致呈三角形,仅有东南边直面敌人,其余三面被多瑙河和萨瓦河环绕,可以通过水路接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是真正的天主之盾。”

“多瑙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匈牙利水师顺流而下,奥斯曼水师则必须逆流而上,先天居于劣势方。”

“只要匈雅提能够击败奥斯曼本就不强的水师,打通前往贝尔格莱德城的运输线,那么匈军就具备着长期坚守下去的可能。”

“至于是双方是一直消耗下去,还是决战分出胜负,那就得看匈雅提和穆罕默德二世的意思。”

以撒在地图上画上一个圈。

“他们谁胜谁负,与我们关系不大,最好能打出真火,拼个你死我活。”

“如果穆罕默德二世输了,他的威望将进一步下跌,这就给了我们收复失地的机会。”

“如果匈雅提输了,他在匈牙利王国内的敌人必将落井下石,小国王拉迪斯劳斯是个软蛋,但他的舅舅,采列伯爵乌尔里希,可是一直对白骑士的权势十分不满,哈布斯堡家族和匈雅提家族的矛盾将会集中爆发。”

“前提是,他们必须在贝尔格莱德,狠狠打上一场。”

伊苏尔特有些懂了,眼神微眯。

“原来如此,这就是您不将大军调回巴尔干的缘故吗……”

以撒点点头。

由于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穆罕默德二世输掉了君士坦丁堡之战,没能获得原历史上崇高的威望,也没有如原历史上一样自恃勇武无双,直接莽莽撞撞地一头扑向贝尔格莱德。

自己在北非打了将近两年,君士坦丁堡的守军只能自保,在这种情况下,穆罕默德二世还是选择了谨慎行事,直到1457年春才正式围攻贝尔格莱德。

要是自己一直谨守君士坦丁堡,不开辟北非战场,穆罕默德二世可能永远不会升起进军塞尔维亚的**。

这样一来,就算自己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碰巧在野战中击败了穆罕默德二世,国外的强权也必然蜂拥而至,豪夺胜利果实。

“但是,陛下,我们的大军刚刚结束征伐,休整和补员都需要时间,如果穆罕默德二世赢得了战争,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呢?”

伊苏尔特继续发问。

“无妨,依照我的计划,当决定兵发贝尔格莱德的那一刻,穆罕默德二世就已经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在这几年的巴尔干战争中,奥斯曼,匈牙利,塞尔维亚,甚至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威尼斯,他们都是输家。”

以撒将手张开,盖住整片巴尔干半岛,目光中透着猩红。

“唯一的赢家,只有我。”

……

巴尔干半岛,贝尔格莱德。

白城对岸,河流环绕的平原上,营帐密密麻麻,如黑云一般,压向城市和城墙上的守军。

红绿相间的大帐里,穆罕默德二世兴致不错,与自己的几位心腹大臣高声谈笑。

“苏丹陛下,正如您所料,希腊皇帝深陷北非泥潭,大军分布在各个城市之中稳定局势,根本没有北上的意思。”

“听说杜拉德大公听闻此事后,大呼上当,吐血不止,自此卧病在床,恐怕命不久矣!”

“只要您击败了白骑士,本就流于纸上的巴尔干协约就会彻底分崩离析,离心离德的伊萨克再也没办法从西边的基督教国家获得一丁点儿援助。”

“到了那时,君士坦丁堡岂不是您的囊中之物?”

一名中年帕夏赞叹道,将手中的果汁一饮而尽。

穆罕默德二世也微微颔首,嘴角上扬。

在他看来,君士坦丁堡皇帝针对北非的战争无疑是一步败笔,对自己的巴尔干盟友不闻不问更是使君士坦丁父子二人丢失了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威望。

这么多年,那位算无遗策的伊萨克皇帝终于要露出破绽了吗?

“易卜拉辛,你不愧是钱达尔勒家族的人,这份口才真让我们羡慕啊,哈哈……”

只见执剑维齐尔马哈茂德旁边,一位出身德夫希尔梅体系的耶尼切里军团长阴阳怪气地说。

钱达尔勒·易卜拉辛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张口欲言,却被站起身的马哈茂德强行打断。

“苏丹陛下,据我所知,白骑士正在召集军队,一个名叫卡皮斯特拉诺的教士也在呼吁十字军,留给我们的时间其实不算多。”

“至于这位易卜拉辛,他也不需要指挥战斗,自然不明白战士们作战的艰辛。”

马哈茂德斜睨着易卜拉辛,后者的脸色变得青一阵红一阵,要说的话也不得不憋回肚子。

穆罕默德二世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臣子互相争斗,并未阻拦。

哈利勒大维齐死后,战帅马哈茂德崛起,德夫希尔梅派的势力也水涨船高。

穆罕默德二世本想扶持扎甘帕夏与马哈茂德对垒,但扎甘帕夏每况愈下的身体和日渐淡薄的功利心使这个计划很快流产,苏丹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砝码,维持权力天平的平衡。

或许是对自己的老师怀有些许歉疚之心,或许是想起了钱达尔勒家族曾经为帝国做出的贡献,穆罕默德二世开始着手为哈利勒大维齐平反,不仅在皇宫外竖起一根以哈利勒为名的立柱用以纪念,还重新起用了哈利勒的儿子小易卜拉辛,将收缴的钱达尔勒家族财产中的一部分交还对方。

马哈茂德帕夏当然对此颇为不忿,但也不得不叹服哈利勒大维齐的政治头脑。

如果是他,在那种绝境下,很可能会起兵造反,放手一搏,而不是像哈利勒一般,以自己的慷慨赴死换来了钱达尔勒家族的保全与再度复兴。

“好了,诸位都是国之肱股,应当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穆罕默德二世正色道,开始将会议转入正题。

“伊萨克大军滞留北非,弗拉德三世忙于国内,斯坎德培有心无力,匈牙利内部动乱重重,这是安拉赐予我们的机会。”

“贝尔格莱德守军主将匈雅提·拉斯洛志大才疏,能力平平,我们应该尽可能赶在白骑士率军增援之前拿下城市。”

穆罕默德二世转向角落里的舰队司令。

“巴尔托格鲁,舰队的情况怎么样了?”

“回禀苏丹陛下,我们收缴了民间船只,凑齐大小舰船一百余艘,业已全部进入多瑙河和萨瓦河,切断了贝尔格莱德的水上交通路线。”

“很好,望伱将功补过,务必要将匈雅提的援军挡在河对岸。”

穆罕默德二世点点头。

“威尼斯怎么说?”

“苏丹陛下,希腊皇帝灭亡哈夫斯王朝后,联合意大利诸势力逼迫威尼斯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洛迪和约》。”

“和约规定,威尼斯共和国将内格罗蓬特岛,莫东和科罗尼港交还给君士坦丁堡,将卡尔帕索斯群岛割让给医院骑士团,将前几年占据的几座意大利城市交还给米兰公国,并且放弃了在君士坦丁堡和阿尔巴尼亚的商业特权。”

“据说,若不是新任教宗居中调停,连纳克索斯群岛都将被希腊皇帝和医院骑士团瓜分。”

“为此,原威尼斯总督福斯卡里引咎辞职,辞职后很快病逝。”

“这群逐利的商人恐怕不会再轻易支援我们的战争。”

穆罕默德二世捻着胡须,默默估算。

“这对我们来说也许不算坏事,威尼斯人丢失了一系列殖民地后,对我们的沿海港口依赖加深,又与希腊皇帝自此结为死敌,我们或许可以对此加以利用。”

“最值钱的克里特岛仍在他们手里,损失虽大,但不至于一蹶不振。”

“归根结底,我们必须打赢这场战争,携战胜之势威逼君士坦丁堡,遏制住希腊皇帝的发展势头,让他的敌人们看到群起而攻之的希望。”

穆罕默德二世总结道。

他站起身,看向在座的文臣武将。

“明天凌晨,埋锅造饭,全军压上,开炮攻城。”

“入夏之前,我们必须拿下这座城市,让匈雅提有来无回!”

……

“1457年2月3日,罗马帝国共治皇帝伊萨克三世携亲眷大臣,与诸部落舍赫会猎于林,三发三中,得野猪一头,野兔两只,众臣争相祝贺……”

“此后,皇帝移步校场,以强盛军威以示众人,皆叹服,山呼万岁……”

迦太基城外新开辟的跑马场上,以撒努力辨认着古老的拉丁文字,一字一句念着手中的文稿,恨不得将羊皮纸扔在史官的脸上。

面前的莱克大大方方地接受了以撒的审视,似乎对自己的杰作十分得意。

“都说了,不要用这么生僻的字眼来叙述事情,怎么就是不听呢!”

作为罗马帝国的共治皇帝,以撒当然认得曾作为官方语言的拉丁文,但眼前的莱克故意采用一些上古文字来显示文采,让以撒的阅读体验很差。

“陛下,我还以为您是喜欢我的写作风格,才会将我聘为皇家史官呢。”

“如果您实在看不懂,我以后会用希腊文再翻译一遍。”

以撒深吸一口气,将羊皮纸还给这位乐天而跳脱的史官。

若不是他的确有些真才实学,绘制的马格里布地图和编纂的人文纪事给以撒提供了不少帮助,以撒才不会答应他的请求,聘请他为自己的皇家史官。

“毕竟,我的最终目标是写出一篇真正的史,注定为世人所不解……”

将喋喋不休的莱克推开,以撒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跑马场上。

宽大的校场上,四百名重甲骑士阵列森严,人马具装,雄壮的骑士跨着高头大马,在坚硬的土地上奔驰,每一步都震颤着大地,也震撼着围观众人的心。

这就是以撒最近成立的一支骑兵团,也是东罗马帝国目前唯一一支重甲骑兵。

甲胄骑士,铁甲圣骑兵。

作为东帝国最富盛名的特殊兵种,铁甲圣骑兵曾活跃于各处战场,建立了赫赫威名。

相比于西欧的游侠骑士,铁甲圣骑兵有组织,有纪律,绝对忠于皇帝,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是一把真正的利刃。

以撒在很早之前就曾试图重建这一支强大的重骑兵,但苦于囊中羞涩,且大敌当前,只能暂时搁置,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步兵和火器。

尽管如此,以撒还是将接受过铁甲圣骑兵教育的最后几位人才收罗起来,使其担任皇家骑士学院的教官,为之后的重建埋下伏笔。

迦太基战争胜利后,从西非贸易和跨撒哈拉沙漠贸易中得到大笔资金的以撒立马将铁甲圣骑兵的建立提上日程,拨款八千杜卡特,要求帝林教官以最严苛的标准在军队和骑士学院里选拔强壮士卒,将其整编为铁甲圣骑兵团。

这支兵团耗资甚重,配套的铠甲和马甲,骑枪和钉头锤都按照最优标准定制,马匹和侍从都经过严格简拔,短短大半年时间,八千多个杜卡特金币如流水般倾泻而出,最终铸造成这一支四百人的重骑兵团。

由于政治需要,皇家骑士学院现在已经几乎成了各路贵族豪商子弟镀金的场所,以撒命帝林教官重新建立铁甲圣骑兵学院,落址于迦太基城,专门负责培养合适的重骑兵人才。

铁甲圣骑兵成员都是清一色的正教徒,但民族不做严格规定,除了占大头的希腊人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柏柏尔人,斯拉夫人,亚美尼亚人和南法兰西人,都经过了三道政治审查,确保绝对忠诚。

反正在登记册上,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罗马人。

以撒将铁甲圣骑兵团分为两部,分别命名为贝利撒留团和纳尔西斯团,每团各两百人,配备四百人的侍从和仆役。

作战方式上,贝利撒留团以骑枪冲锋为主,近战武器使用钉头锤,人马具披重甲,除战马外,还配备一匹骑乘马和两匹运货的骆驼,司职反步兵。

其实,铁甲圣骑兵最初不是单纯的冲击重骑兵,架枪冲锋也不是主要作战方式,骑弓和标枪亦是他们的重要武器。

科穆宁家族的曼努埃尔一世上台后,非常钟爱西欧骑士,以诺曼骑士为蓝本将铁甲圣骑兵改得面目全非,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以撒的贝利撒留团一样是西欧式重装骑兵,至于原本的铁甲圣骑兵到底长什么样,怎么训练,如何行军打仗,帝林不清楚,以撒也不知道。

至于纳尔西斯团,这又是一番模样。

“纳尔西斯团,冲锋!”

跑马场上,帝林教官大旗一挥,另一支重骑兵开始冲锋,他们的坐骑是坚韧而富有耐力的土库曼马,舍弃了一部分速度,换来了更加强悍的奔袭能力和持久力。

纳尔西斯团骑兵披中甲,马匹只有头部覆甲,更加轻捷灵活。

他们的武器不是重型骑枪,而是一种特殊的铁质短柄锤,前粗而后细。

“发射!”

骑兵们分散开来,举起奇形怪状的武器,对准前方,点燃火绳。

砰砰砰!

一阵硝烟散去,标靶被细密的弹丸打成了筛子。

三眼火铳,来自东方的智慧。

早在几年前,以撒就亲自画图操刀,要求工匠将这种兼具远程射击和近战能力的武器制造出来,可是一直没能成功。

基督教世界的铸铁技术太差,不是漏风,就是太重,无法让以撒满意。

后来,以撒派人前往东边,从撒马尔罕连哄带骗绑回几个伊斯兰匠人,才突破了这项技术,将其付诸实践。

除三眼火铳外,纳尔西斯团还装备马刀,司职反骑兵,是以撒专门用来针对柏柏尔骑兵和突厥骑兵的独门杀器。

看着部落舍赫们目瞪口呆的表情,以撒十分满意。

铁甲圣骑兵们尚且生涩,配合不足,对新武器的掌控不够到位,但尽管如此,半成品的重骑兵还是使这些一辈子居于山沟里的井底之蛙极为震撼。

以撒嘴角扬起,举起右手,感受着“吾皇万岁”的震天呼声。

铁甲圣骑兵,实际上应该译为甲胄骑士,这里为了趣味性使用了p社的翻译,其实是不对的,大家知道即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