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153章 大航海的曙光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53章 大航海的曙光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153章 大航海的曙光

第153章 大航海的曙光

“喂,船长,你说,如果我们抵达了世界的另一端,真的会见到祭司王约翰吗?”

浩瀚的大洋上,三艘帆船迎风鼓浪,旗舰圣皮埃尔号的甲板上,探险家迪尼斯·迪亚士对着罗盘,观测方向。

在他身旁,圣皮埃尔号的水手长,马蒂姆·特里斯唐笑嘻嘻地把玩着手中的小刀。

“也许吧。”

迪尼斯不置可否地说。

祭司王约翰的传说最早兴起于十字军东征末期,十字军战士们屡战屡败,被压缩至沿海的几座城堡,于是开始幻想着在遥远的东方,有着这样一位笃信天主而仁慈善良的祭司王,会在伊斯兰世界的背后给予他们重重一击。

西辽皇帝耶律大石,金帐汗国的拔都汗,伊尔汗国的旭烈兀汗乃至帖木儿王,都曾被误传是祭司王约翰的化身,最后证明,敌人的敌人,可并不一定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后来,马可波罗的游记在欧洲带起了一阵东方热潮,人们相信,在伊斯兰世界之外,存在一个繁荣而富饶的国度,祭司王约翰也许就在那里。

寻找祭司王约翰,也就成了早期探险家的重要目标之一,至少明面上就是如此。

对于迪尼斯来说,他在君主,贵族和探险家之间混迹多年,对他们的秉性称得上一清二楚。

寻找祭司王约翰?拜托,没有人会特地为了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理由浪费大把时间和金钱。

传播天主的福音?有可能,部分教士的确是怀着这样的崇高精神抛下了自己在旧世界的一切,自愿踏上了前往远方的船,甚至不惧艰辛,不辞劳苦,在遍布毒蛇猛兽的丛林中,向一脸愚昧的本地土著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着主的经文。

黄金,奴隶,香料,富饶的土地和数不尽的珍宝,这才是探险的主要动机。

“说到祭司王,也不知道那几个希腊正教会的教士现在怎么样了?”

马蒂姆看了看正待落下的夕阳,心中估算着日期。

“距离他们溯流而上,已经有将近一个月了吧?”

“话说,那些河口的土著,把他们的那片土地叫做什么来着?”

马蒂姆喋喋不休地讲着。

“刚果。”

“哦,对,好难听的名字……”

迪尼斯放下罗盘,掏出航海笔记,借着夕阳的光辉,回想着自己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距离他们离开拉帕尔马港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里,他们先后抵达了葡萄牙王国的阿尔金岛和格雷岛,随后又拜访了东罗马帝国的比热戈斯群岛,圣尼古拉斯群岛,皇后港和圣威廉群岛,沿着前任探险家的足迹踽踽前行。

半年前,他们离开圣威廉群岛后不久,就不小心撞上了沿海的暗礁,被迫撤回圣威廉群岛进行休整。

这座遍布着甘蔗和咖啡种植园的群岛目前是东罗马帝国殖民署总部的所在地,殖民大臣是来自蒙费拉托巴列奥略家族的威廉伯爵。

相比于被当做本土经营的拉帕尔马岛,保留中转站职能的比热戈斯群岛和依靠大量黄金吸引欧洲淘金者的皇后港,圣威廉群岛上的移民数量并不多,两百多个白人驱赶着大量的黑奴,耕种着肥沃的土地,长出的甘蔗和咖啡在岛上进行初步加工,再送往欧洲,送上王公贵族的餐桌。

殖民大臣威廉对这里的定义也十分明确,不准备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保留着最原始的乡村风貌,仅仅建造了一个不大的港口和一座小城堡,前者用于运输,后者用以监视。

依照东罗马帝国共治皇帝以撒的命令,帝国的边疆探到哪里,殖民总部就落在哪里,对此,迪尼斯倒是表示极为赞同。

不过,也正是因此,修船的进度极为缓慢,两个月焦急的等待后,迪尼斯的耐心终于被消磨干净,将两艘受损严重的舰船留在圣威廉,带上剩下的三艘帆船继续向南,探寻未知。

沿海岸线航行一段时间后,舰队发现了一条大河,河流旁都是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仿佛蕴藏着无数奥秘。

迪尼斯沿着河口上溯了一段距离,很快便找到了当地的土著部落。

这里的土著似乎比较高等,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农业知识和冶炼知识,语言也比较完善,会用口述和传说来记述历史。

刚果的各个部落组成了联盟,共同效忠于位于雨林深处的最高统治者。

土著们将这条河流称为刚果河,尊称最高统治者为“姆韦内刚果”,意为刚果之王。

发现对方人数众多且使用铁制武器后,迪尼斯很快换上了一副和善的模样,将随身携带的小工艺品送给了部落酋长,从他们手中得到了食物和淡水,将当地的情况记在航海笔记上。

在收到礼物后,憨厚的土著们收敛了敌意,对白皮猴子的到来十分惊奇,围着他们手舞足蹈。

据他们所说,伟大的王居住在东边的内陆,有着成千上万的奴隶和无尽的财富,应该会对他们的小玩意儿很感兴趣。

迪尼斯没什么兴趣,在殖民者心中,雨林深处约等于死亡禁地。

但是,几个随船的传教士倒是对此兴趣盎然,希望部落酋长能够带他们沿河而上,前往刚果国王的宫廷,传播耶稣基督的福音。

就这样,四个来自希腊正教会的传教士与舰队挥手告别,坐上了部落酋长提供的独木舟,踏上了向东的旅程。

迪尼斯继续向南,路上又遇见了不少部落政权,有些是刚果王国的附庸,有些则是敌人。

舰队没有与他们多做交涉,照例用小工艺品博取部落酋长的欢心,换取了一些食物和淡水。

随着航程继续,雨林逐渐消失,稀树草原多了起来,成群的异兽在草原上奔驰游荡,使探险家们啧啧称奇。

直到有一天,草原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绵延不绝的沙漠,沙漠上空笼罩着浓浓的雾气,动物的白骨露在岸边,空洞的双眼瞪着海面。

这片海岸,仿佛属于魔鬼。

与此同时,海流也变得不对劲起来,忽冷忽热,似乎要将不属于这里的殖民者们尽数掀翻。

迪尼斯顿时想起了以撒的告诫,命令舰队迅速离开,航行到大海之中,与海岸保持安全距离。

“船长,那几个希腊水手说,他们的陛下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会扫清远航路上的一切艰险,真有这么灵验?”

马蒂姆正啃着一根香蕉,见迪尼斯看过来,想了想,将布满牙印的香蕉送到他的嘴边。

迪尼斯强忍着将这个不着调的小子扔下船的冲动,推开他的手。

“有没有这么灵验,你自己不清楚?”

迪尼斯没好气地说。

早在出发之前,迪尼斯曾被召进黑城堡,见到了年轻的皇帝,与他进行了一番长谈。

皇帝像是什么都知道似的,对他好一顿叮嘱,事无巨细,听得迪尼斯直翻白眼。

“几内亚周围有着一大片无风区,必须紧靠海岸,利用海陆之间冷热交替产生的陆风来进行辅助航行……”

“热带雨林深处有着一个人口众多的王国,他们文明程度较高,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尽可能搞好关系,传播主的福音……”

“雨林的尽头是草原,草原的尽头则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沙漠上空会笼罩着厚重的雾气,海流也极为诡异。”

“到这时,立马从岸边离开,航行到大海中央,直到看不见海岸为止……”

迪尼斯原本对这些预言不屑一顾,将其视作一个少年君主的纸上谈兵。

可后来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与皇帝的忠告一一对应,迪尼斯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少年君主的博学和远见。

难道,他真的得到了主的启示?

“这位皇帝真是神了,我前几天还听一个水手说,伊萨克陛下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顺风顺水,毫无乐趣可言,哈哈……”

迪尼斯不再搭理,继续看着天空上的星星,校准方向。

随着舰队继续向南,沿海的沙漠终于渐渐消失,经过了一小段干旱草原之后,绿意盎然的土地重新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里气候温和,湿润而多雨,海岸边平原和丘陵交错分布,远方有着高大的山丘。

船员们纷纷惊叹,像是回到了冬季的故乡。

在与一个当地游牧部落交易一番后,迪尼斯再一次踏上了航程,向着南方前进。

老实说,他有些期待,也有些不安,谁都不能保证在非洲的最南端,在那世界的尽头,到底会有着什么样的景色。

他还隐隐有些恐惧,因为他还记得少年皇帝在送别之际,做出的最后一个“预言”。

“雨林之后是草原,草原之后是沙漠,沙漠之后是气候温和的丘陵,”

比林奇的码头上,迪尼斯如是问。

“那么,在这之后,又是什么?”

少年皇帝看了他一会儿,似乎在衡量着他的勇气,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

“风暴。”

舰队转过一处岬角,大风忽然猛烈,天上的繁星消失不见,乌黑的浓云席卷而来。

“船长,看前方!”

瞭望台上,水手大声冲甲板上的迪尼斯喊着,焦急而恐慌。

“是风暴!我们遇上了风暴!”

……

“强敌当前,无畏无惧。”

“果敢忠义,无愧上帝。”

“耿正直言,宁死不诳。”

“保护弱者,无怪天理。”

迦太基王宫内,一场盛大的册封仪式正在举行。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以撒的左手边站着以米哈伊尔侯爵为首的封臣将佐,右手边则站着以斐迪南公爵为首的十字军盟友,他们都神色庄严,仗剑而立,共同见证着荣耀与辉煌。

红衣主教伊西多尔站在一旁,身着教袍,一丝不苟,为这场仪式增添了几分神圣感。

以撒一袭紫衣,头戴皇冠,手持宝剑,轻轻点在跪下之人的右肩。

面前的中年男人神情激动,口念祷词。

他叫诺兰特,来自巴伦图切利家族,是前任教宗尼古拉五世的侄子,在十字军西征中靠着家族的支持,组建了一支八百人的雇佣兵前来参战,在前不久率军威逼扎亚尼德王朝,占据了安纳巴城。

尼古拉五世死去后,巴伦图切利家族在罗马城的地位不复往昔,诺兰特对此毫无办法,只能更加卖力地作战,盼望着以撒能够遵守与老教宗的约定,赐予他应得的奖赏。

没想到,以撒不仅没有因为尼古拉五世的去世搪塞毁约,还将他作为第一批封赏的对象。

“来自巴伦图切利家族的诺兰特,这是伱的誓词。”

“谨记于心!”

诺兰特大声答道。

“你是否愿意,向我,来自巴列奥略家族的伊萨克宣布效忠,守护我的皇冠,支持我的子嗣?”

“定当誓死!”

“你是否愿意,善待领民,公正于心,救济弱小,捍卫正义?”

“必将遵从!”

“你是否愿意,修习武艺,训练士兵,以我之剑,征讨四夷?”

“为王前驱!”

“至此——”

以撒伸出手,诺兰特亲吻着刻有鹰徽的戒指。

仪式已成,以撒将宝剑捧起,放在诺兰特举起的双手上。

“在上帝和诸位圣战士的见证下,我册封你为骑士兼安纳巴伯爵,领有安纳巴城及其周边的土地,希望你谨记今天的誓言。”

啪!

以撒瞅准机会,一个大嘴巴子抽在诺兰特脸上。

“这是为了让你牢记。”

诺兰特非但不恼,微红的脸上还写满了激动和感恩。

“现在站起来的,是巴伦图切利家族的诺兰特伯爵,帝国骑士,安纳巴的领主。”

以撒扶起诺兰特,让他站在众人之间,接受他们的祝贺。

“帝国骑士,安纳巴的领主诺兰特!”

诸位抽出佩剑,高声欢呼。

等欢呼声渐渐平息,以撒继续开口。

“你们都看到了,诺兰特因为战功,受封安纳巴伯爵,他是第一个,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扎亚尼德王朝的萨拉森人还占据着贝贾亚和君士坦丁娜,本该属于我们的土地。”

“就在昨天,扎亚尼德王朝的苏丹向我送来了一封书信,竟然厚颜无耻地祈求和平!”

“基督的战士们,你们告诉我,应该如何应对?”

以撒环顾四周,满意地看着所有人眼中的贪欲和战意。

“消灭他们!”

“消灭他们!”

1456年7月16日,初步平定迦太基城中局势后,以撒进行第一次册封仪式,选择身份特殊的诺兰特·巴伦图切利作为代表人物,封其为安纳巴伯爵。

除了他之外,以撒还一口气册封了五个男爵,十五个帝国骑士和十二个普罗尼亚,他们的封地都在从安纳巴城到迦太基城之间,地中海南岸,阿特拉斯山脉北麓的沿海平原上,土地较为肥沃,宜牧宜耕,都是以撒的直属封臣,直接向他效忠。

五个男爵中,三个是来自欧洲的圣战者,都是小贵族和佣兵头子出身,本身武艺凶悍,还带着一群经历了血与火的佣兵,被安排在靠近西面和南面的边境区。

另外两个男爵头衔则给了以撒的两个军团长,他们将在帝国中央专员的协助下,对领地进行掌控和管理,领地分布在突尼斯城周边。

帝国骑士是以撒根据自身情况,创造出来的新阶层,从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王国的骑士制度中各取所长,作为对于西欧圣战者的封赏,世袭罔替。

没办法,人家就是吃这一套。

普罗尼亚则是东罗马帝国原本就有的特殊制度,始创于科穆宁王朝时期,最初是为了应对土地兼并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种权宜之计。

普罗尼亚封臣享有土地的终身所有权,死后收回,想要继续继承需征得以撒的同意。

以撒根据当地特色和罗马国情,将原有的骑士制度和普罗尼亚制度进行了改进。

帝国骑士主要封给来自欧洲的小贵族和雇佣兵,拥有税收减免的特权,但需提供军事服役,分布在边境地区,作为应对穆斯林反扑的第一道屏障。

普罗尼亚则恰恰相反,主要封给以撒国内的公子王孙,需要缴纳大量税赋,但无需提供军事服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提供财税收入。

次日,以撒册封哈夫斯家族的马库苏姆王子为比斯拉克苏丹,要求他带上迦太基城附近所有愿意离开的穆斯林,迁往阿特拉斯山脉中的比斯拉克城,延续哈夫斯家族的统治。

以撒强势击败了哈夫斯王朝和游牧部族之后,许多游牧部族逃往阿特拉斯山脉深处,与原有部落争夺领地和水源,打得不可开交,一片混乱。

这些柏柏尔游牧民十分顽固,难以消灭殆尽,连后世的法兰西人都做不到,以撒也没有这个心思,只要他们持续衰弱即可。

或许过个五年十年,游牧民们会从以撒的打击下渐渐苏醒过来,开始重新觊觎山下的领地,对山下的城镇发动进攻,试图夺回自己的故土。

到时候,恐怕又是一片血腥。

不过到了那时,以撒只会更加强大。

1456年7月20日,斐迪南率军从安纳巴城出发,继续沿海岸线向西进军。

这些大贵族将在以撒的帮助下,收回贝贾亚等城,建立独立的十字军公国和伯国,只在名义上向以撒效忠。

至此,以撒在新占领区的行政构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从迦太基城到加夫萨城画一条线,以东直辖,建立与昔兰尼加类似的大区和行政区,以西分封,将领地切割,分给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附庸,附庸的种类也有所不同。

1456年7月25日,以撒麾兵南下,与留守部队汇合,包围凯鲁万城,与大穆夫提展开宗教谈判。

地图正在制作中,大家不要急,如果有人感兴趣,也可以先做做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