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141章 决战号角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41章 决战号角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141章 决战号角

第141章 决战号角

地中海南岸,的黎波里走廊,祖瓦拉城。

这座港口城市位于的黎波里以西,是的黎波里城通往斯法克斯,突尼斯和凯鲁万等大城市的最后一道门户。

几年前,叶海亚哈里发与纳西尔兰埃米尔达成协议,取得了这座城市的控制权,将其打造成抵御基督徒入侵的坚固壁垒,派遣常备新军前往驻扎。

1455年5月19日,来自西方的基督徒大军包围了的黎波里城,很快将周边不设防的土地纳入掌控,前锋直指祖瓦拉一带,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小规模进攻,发现其守备森严,短时间内难以攻下,稍作试探后便很快离开。

由于担心补给线拖长,基督徒们并没有继续对祖瓦拉城发起进攻,双方暂时以此城为界,不断派遣小股游骑越过边界,相互厮杀。

1455年5月25日,叶海亚哈里发率领自己直属领地上的八千征召兵抵达祖瓦拉城,修缮工事,整理粮仓,宣扬圣战,城市周边的军队数量突破一万。

在北非的穆斯林国家中,东罗马皇帝“告死者”伊萨克的名声太过响亮,专横跋扈的作风和冷酷凌厉的手段使得不少穆斯林势力对其恨之入骨。

叶海亚认准了这一点,联合逊尼派乌理玛,以真主的名义发起吉哈德号召,要求各地埃米尔和部落舍赫领兵前来,共抗强敌。

这一次,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之下,国内的各大势力暂时放下了芥蒂,少见地团结在一起,准备联合起来,御敌于国门之外。

接下来的十几天,哈夫斯王朝地方势力陆续开赴前线,聚集在祖瓦拉城周围,准备与基督教十字军殊死一搏。

很显然,对面的基督教大军也对此心知肚明,刻意放缓了攻城的进度,开始收缩兵力,预备决战。

祖瓦拉城中,一场军事会议正在召开。

哈夫斯王朝现任哈里发叶海亚端坐高位,看着下方的诸位文臣武将,脸上满是疲惫。

“诸位,就在昨晚,的黎波里城派来了第三个求援的信使,基督徒们没有阻拦。”

“据他所说,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高强度作战之后,城中兵力军需双双告急,在敌军的攻城火炮狂轰滥炸之下,城墙已有多处破损,城中守军士气低落。”

“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做出行动,破城就在旦夕之间。”

叶海亚掏出信件,递给身边的近侍。

信件在诸位大臣的手中传阅,众人神情凝重,一片无言。

“泰维多,简单介绍一下敌军情况。”

“是,陛下。”

叶海亚旁边,亲信泰维多施礼站起,念着手中的报告。

在此之前,他奉命出使比林奇,但却根本没能得到皇帝的接见,在地牢中被关上了好一阵子。

伊萨克皇帝正式对哈夫斯王朝宣布十字军西征之时,泰维多和其余使臣一同被直接扔在比林奇的街头,辗转流离数日,方才搭上前往突尼斯的航船。

“根据我们斥候的报告,敌军总人数在五万人左右,战兵两万余人。”

“其中,希腊皇帝的近卫军团几乎倾巢而出,包括身披重甲的皇冠狮子军团和装备新式火器的第三军团。”

“除了这两支军团外,由亚美尼亚人组成的近卫军第五军团和法兰西人组成的第七军团战斗力也不差。”

“骑兵方面,血衣骑兵的三个千人队一直跟在希腊皇帝的身边,作为决战力量,游弋在外的主要是改信异教的部落骑兵,战斗力一般。”

“希腊皇帝还借着宗教圣战的名义,从欧洲拉来了不少援军,其中包括意大利和法兰西的许多雇佣兵,战斗力较强。”

“在罗马教宗的号召下,占据罗德岛的医院骑士团派来了一支两百人的重装骑士,人马具装,不可小觑。”

泰维多停下,抬起头看了看诸位贵人的神情,继续念。

“在之前的的黎波里围城战中,基督徒们主要通过征召而来的部落民兵消耗守军锐气,敌军主力并未参与,元气尚存。”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推测,敌军并不急于攻克的黎波里城,而是想通过此城吸引我军主力,从而打一场决战。”

“哦?既然知道这是敌军的圈套,为什么要把我们召过来?”

人群之中,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

听见这个声音,叶海亚皱皱眉头。

“艾本尼,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此人名叫艾本尼,原本是哈夫斯王朝的一名将领,深得前几任哈里发的信任。

叶海亚的祖父阿布·阿齐兹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振兴国力,派兵进攻占据特莱姆森的扎亚尼德王朝,收复了包括君士坦丁娜,贝贾亚在内的西部城市,委派大将驻守。

阿布·阿齐兹暴死军中之后,哈夫斯王朝国内动乱,驻扎在贝贾亚城的艾本尼拥兵自重,自封埃米尔,趁机脱离中央管辖,只在名义上继续向突尼斯城效忠。

后来,随着东部基督教势力的崛起,叶海亚苦心经营的中兴局面戛然而止,哈夫斯王朝内外交困,地方埃米尔蠢蠢欲动,四相攻伐,扩张势力。

艾本尼就是此中翘楚,一直试图向西南扩张,几度威逼君士坦丁娜,均被叶海亚率军制止。

贝贾亚位于哈夫斯王朝西部边境,与扎亚尼德王朝接壤,距离的黎波里城很远,基督徒的兵峰短时间内难以威胁到这里。

艾米尼占据贝贾亚城以来,一直致力于加强自身权威,与西边的扎亚尼德王朝相互勾结,在阿特拉斯山脉周边构建堡垒,驱除了哈夫斯中央派出的官员,将贝贾亚周边几乎打造成一个独立王国。

西部的诸位地方埃米尔有学有样,纷纷谋求更大的独立性,以他为尊。

他的意见,基本上代表了哈夫斯西部势力的普遍观点。

“艾米尼,我看你是早就和希腊皇帝有所勾连,恐怕已经做好了抛弃真主安拉的准备吧?”

“想当叛徒就直说,别像希腊人一样遮遮掩掩,钟爱阴谋诡计!”

又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和艾米尼针锋相对。

这是斯法克斯的埃米尔,同样出自哈夫斯家族的伊本,从辈分上说,算是叶海亚的族叔兼舅舅。

伊本是哈夫斯中央近幾最大的一位实权地方领袖,原本和叶海亚水火不容,数次兵戎相见。

克肯纳大海战结束后,基督徒占据了克肯纳群岛,开始对哈夫斯海岸展开血腥掠夺,与之仅有一道海峡之隔的斯法克斯城首当其冲。

几年过去,由于海军舰队的缺失,伊本的领地民生凋敝,人口流失,再也无力与叶海亚作对。

迫于共同的敌人,双方越走越近,最终握手言和,伊本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叶海亚,结为翁婿之谊。

伊本开了第一枪后,又有数位东部诸侯炮轰艾米尼,指责他背叛真主,扰乱军心,意图不轨。

叶海亚双目无神地看着台下的争吵,在过去的几周中,这样的场景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仅仅保留一个哈里发名号的他对此毫无办法。

艾米尼正欲争辩,一个苍老的声音将其打断。

“所有对圣战有所质疑者,可以自行离去,我和哈里发都不会阻拦。”

“只是,离开了这扇门后,圣城凯鲁万将永远对你关闭。”

叶海亚旁边,一位穿着朴素教袍的长者缓缓开口,语气虽慢,但不容置疑。

这是哈夫斯王朝的大穆夫提,伊斯兰教逊尼派在这个国家的最高精神领袖,真主行走在人间的影子。

在部分国家中,大穆夫提权力极大,除了宗教事务外,还对世俗大事具有重大话语权,甚至可以废立苏丹。

哈夫斯王朝的大穆夫提是位学识渊博的长者,一直居住在圣城凯鲁万,一般不会过问世事,此次出山纯属迫不得已。

再不做些什么,伊斯兰教在北非几百年的经营都将毁于一旦了。

正是在他的多方斡旋之下,叶海亚成功压制住各地诸侯的矛盾,集结起一支可供驱驰的大军。

“大穆夫提,我并非此意。”

艾米尼急忙为自己辩解。

“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暂时放弃掉被希腊皇帝层层包围的的黎波里,诱敌深入,利用沿途城镇消磨敌军锐气,袭扰敌军粮道,等待时机成熟,再大军压上,一举歼之。”

此言一出,哈夫斯王朝东部诸侯顿时坐不住了,眼冒怒火,死死盯住艾米尼的脸。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他已经死了千千万万遍。

大穆夫提睁开双眼,浑浊的眼睛瞥了艾米尼一眼,后者连忙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

不得不说,艾米尼不愧久经沙场,单从军事角度来说,所献策略的确有几分可行性。

但是,军事终归只是政治的一种延伸。

的黎波里城是通往哈夫斯王朝核心地区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放任此城丢失,基督徒的大军可以一路西北而上,将整个突尼斯地区化作猎场。

到时候,不仅加贝斯,斯法克斯,加夫萨等大城市将会面临敌军的攻击,就连首都突尼斯和圣城凯鲁万都将直接面对基督徒的兵锋。

到时候,纵使计策能够成功,哈夫斯王朝中央和逊尼派势力都将威望大损,一蹶不振。

“真主的每一寸土地都弥足珍贵,不可轻弃。”

“我们必须守住的黎波里城,这是安拉的旨意。”

大穆夫提转过头,看向站在角落的一位中年将军。

在之前的争斗中,他一直不曾参与,静静地看着吵得面红耳赤的众人,脸上带着一丝讥讽的微笑。

他来自扎亚尼德王朝,奉命率领两千骑兵支援哈夫斯王朝,参加真主的圣战。

正是在扎亚尼德王朝的劝说下,艾米尼等西部诸侯才最终放弃了作壁上观的打算,带上军队前往增援。

“这一点,你们是否认同?”

“真主之音,必然遵从。”

扎亚尼德将军低下头,坚定地说。

老实说,在对于哈夫斯王朝的态度上,扎亚尼德王朝内部并不统一,上一次内战极大地损伤了这个国家的元气,不少人认为应该保持中立,甚至趁机东征,咬下一口。

在有识之士的劝说下,从内战中胜出的艾哈迈德一世还是明智地选择加入战争,共抗强敌。

唇亡齿寒,自古已然。

大穆夫提欣慰地点点头,站起身,佝偻的身躯缓缓挺直,竟也如此高大。

“既然希腊皇帝要战,我们就让他看看,真主的吉哈德战士,绝不会弱于他们的十字军士兵!”

叶海亚见此情景,也顺势站起。

“既然如此,我们便向希腊皇帝发去战书,择日决战!”

用宗教情绪和个人威望组建起来的军队皆不能长久,一场决战,对双方都有好处。

叶海亚举起权杖和弯刀,面容肃穆。

“为了真主安拉!”

台下众人面色各异,但形势如此,无论愿不愿意,他们都必须表态。

“为了真主安拉!”

缓缓跪下。

……

1455年7月2日,皇帝出征。

以撒端坐马上,空中是招展的军旗,旁边是英勇的骑士,身后的的黎波里城上,残存的军民忧心忡忡地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军,默默在心中祈祷。

几十天的围攻之后,的黎波里城早已残破不堪,军心已失,只要以撒愿意,派出精锐的几支近卫军团,随时都能将其攻陷。

但是,以撒这次竭尽全力,可不只是为了一座的黎波里城。

为了保存士气和兵力,以撒暂时放弃了强攻,留下少许部队盯住城市,带上大军沿西而行,前往决战的战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必须趁着自己士气正盛,一举击溃敌军的援兵。

已经入夏,气温一天热过一天,继续拖下去,不仅后勤压力剧增,瘟疫也会找上门来。

依照以撒的想法,本来应该在数月之前就对的黎波里城展开围攻,尽可能将决战日期提到夏季之前。

可是,不久之前,罗马教宗尼古拉五世和医院骑士团大团长拉斯蒂克相继病逝,以撒不得不将日程延后,等待两方势力重新回到正轨。

以撒看着前方装备精良的重装医院骑士,若有所思。

在此之前,由于君士坦丁堡之战的需要,自己的军事力量明显偏向防御,在进攻方面略显乏力,不得不借助外来力量。

借来的军队终究无法如臂指使,等到此战结束,一定要将重骑兵的建立重新提上日程。

大军行进在浑黄的半干旱草原上,马蹄踏过干枯的草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北非海岸尽是一望无际的旱地平原,没有树林,连山丘都少得可怜,一切的阴谋花招在这里都无处遁形。

那就如对方所愿,实打实地来一场堂堂正正的决战吧。

以撒的大军走得很慢,尽可能保存士兵和马匹的体力,直到夕阳西下,才抵达预定的战场。

哈夫斯王朝的旗帜出现在远方的地平线上,马蹄震动,沙尘漫天。

以撒定睛望去,敌军亦是倾巢而出,与自己的人数相差无几。

双方都发现了彼此,放缓速度,站住阵脚,分列东西。

敌我双方都采用了较为保守的阵型,左中右三军互为侧翼,外围游骑侦查袭击。

清朗的天空万里无云,夕阳暗淡,圆月升起,璀璨的星河挂在天边。

傍晚的天空凉风习习,却吹不凉士兵们炙热的心。

以撒看着猎猎飞扬的军旗和气势恢宏的军阵,心中止不住地激荡。

想当年,大执政官贝利撒留率军收复北非,与汪达尔人决战之时,是否亦是这般情景?

位居中军,以撒遥遥望见哈夫斯王朝的大旗,两位君主都没有战前谈判的打算。

矛盾太深,已经无法用简单的言语轻易消解。

要用火与铅,铁与血。

“吹号吧。”

雄浑的号角在苍凉的大地上回响,战士的怒吼在广阔的天地间传扬。

骑兵奔驰冲锋,弓箭手弯弓搭箭,步兵方阵举盾向前。

为了效忠的君主,为了心中的神明,为了荣耀,土地和黄金。

决战开始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