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135章 搅动风云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35章 搅动风云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135章 搅动风云

第135章 搅动风云

埃及,开罗,穆盖姆塔山,萨拉丁城堡。

这座宏伟的城堡始建于十二世纪,是一代雄主萨拉丁为抗击十字军的东侵而建造,城防坚固,易守难攻。

自萨拉丁城堡完工以来,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意义和军事价值一直作为整个埃及的最高权力中枢,从阿尤布王朝直到马穆鲁克王朝。

埃及与叙利亚苏丹,马穆鲁克布尔吉王朝时任君主曼苏尔站在萨拉丁城堡的天台上,俯瞰着西面庞大的城市。

开罗,整个地中海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哪怕黑死病不断反复,也仍然保持着三十五万的庞大人口,将排在身后的巴黎,格拉纳达和菲斯诸城远远甩开。

尼罗河由南向北,纵贯整座城市,房屋,市场和小片的农田沿河分列。

扎马利克岛位于尼罗河正中央,是开罗第一大岛,景色宜人,游客往来不绝。

传说,马穆鲁克的伯海里王朝就出自这里,意为“河洲系军团”。

尼罗河以西较为贫瘠,紧挨着吉萨地区,从萨拉丁城堡向西望去,吉萨金字塔群的尖顶依稀可见。

尼罗河以东是开罗的主城区,这里人口密集,商贸繁荣,是地中海贸易圈和印度洋贸易圈的交汇点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汇聚于此。

开罗中心的市场上,黑海沿岸的奴隶,波罗的海的宝石,欧洲大陆的手工艺品,波斯的丝绸和织物,印度的蔗糖和胡椒,阿拉伯半岛的**和没药,琳琅满目,一应俱全。

市中心东北方坐落着目前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最高学府,著名的爱资哈尔大学。

智慧宫被蒙古人的铁蹄摧毁后,巴格达丧失了曾经伊斯兰学术中心的地位,学者们四散流离,各奔东西。

马穆鲁克王朝兴起后,在开罗扶持傀儡哈里发,确立了名义上的正统地位,大部分学者前往开罗,使这座建立在沙漠中的城市多了几分浪漫的人文色彩。

咚,咚,咚——

曼苏尔的心事被教堂的钟声打乱,皱皱眉头,痛骂一声。

开罗曾是一座包容之城,马穆鲁克王朝盛期,贤明的君主会以宽广的胸怀接纳愿意前来定居或是旅行的所有人,无论宗教,文化和肤色,只要他们愿意接受城市的规章,服从苏丹的统治。

在这里,逊尼派的市民会和天主教的商人讨价还价,犹太教徒会和科普特教徒谈天说地,沙漠中保留原始信仰的贝都因人也能赶着驼队,唱着浑厚的歌谣进入城中。

在这里,你能看见清真寺里的宣礼塔,听见科普特教堂里的钟声,闻到犹太会殿中飘过的焚香。

在这里,你能遇上来自地中海世界的白人,来自埃塞俄比亚和斯瓦西里海岸的黑人,甚至是来自印度的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居住区,虽然谈不上和睦,但也安定本分。

这就是鼎盛时期的开罗,一座伟大的城市,比之几经毁灭的耶路撒冷,更像是真正的地上天国。

但是,再大的盛筵也有结束的一天。

马穆鲁克是个由翻身奴隶建立的军事王朝,没有主体民族,没有稳定的继承制度,没有完整的政治框架,有的只是一群以暴力起家的赳赳武夫和一群易于统治的百姓。

这种制度造成了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广泛的脱节,几乎所有的高层马穆鲁克都不会说当地语言,也不屑一学。

马穆鲁克全部由外来奴隶组成,可以是突厥人,高加索人,也可以是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乃至希腊人,就是不肯招收本地民众。

就这样,这个国家的本地人民既不能加入军队,也很难步入政坛,与马穆鲁克政府的关系变得非常简单。

交钱寻求庇护,仅此而已。

于是,这个国家的抗风险能力极差,除了不可抗因素外,国事盛衰几乎完全寄托在君主的个人素质上。

黑死病肆虐,帖木儿入侵,政局动荡不安,马穆鲁克素质急剧降低,内部斗争频繁……

到现在,整个沙中帝国的国家机器已经锈迹斑斑,仅仅凭借着巨大的惯性一步步驶向未知的前方。

局势恶化之后,原先开明和放任自流的政策迅速成为插向苏丹国的一把尖刀,资源减少后,怨恨和矛盾逐渐加深,最终酿成了针对基督徒和犹太徒的大型迫害。

直到现在,迫害带来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退,基督徒们对越来越重的税赋非常不满,开始大规模逃亡。

不少马穆鲁克将国家的衰落一股脑怪罪到国内外的基督徒身上,对他们怀有很大敌意。

时任苏丹曼苏尔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包括父亲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他不是一块当苏丹的好料子,曼苏尔还是对自己怀有自信,将萨拉丁和拜巴尔斯作为自己的偶像,发自内心地想建立一番盖世功业。

但是,几年前在托布鲁克城下的耻辱失败使他本就不多的威严尽数扫地,所有人都将他视作笑柄。

庆幸的是,最终接替主持托布鲁克战事的宰相艾什赖弗一样大败而归,彻底断绝了收复昔兰尼加地区的希望。

越来越大的外界威胁使得老苏丹查克马克不得不与宰相握手言和,共同支撑国之危局。

但是,谁都清楚,一心想要将基业传之于子孙的查克马克苏丹与试图谋权篡位的艾什赖弗宰相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无法真的团结一心。

就这样,朝政在诡异的气氛中歪歪扭扭度过了五年,直到老苏丹查克马克在1453年溘然长逝。

借着父亲的余威和留下来的后手,曼苏尔终于登上了埃及和叙利亚苏丹的宝座,志得意满地步入萨拉丁城堡。

可是,当他真正坐上王位,开始审视国内局势之后,才无比震惊地发现,自己的处境极度危险。

老苏丹查克马克为自己的儿子铺路之时,宰相艾什赖弗也没有闲着,拉拢国内各大埃米尔和各系马穆鲁克,铁了心要争一争苏丹之位。

艾什赖弗宰相在与基督徒的作战中一样颜面大失,还得罪了乌理玛势力,篡位计划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曼苏尔趁着这个机会,稳定军心,积攒实力,准备应对艾什赖弗的挑衅。

双方像是两个即将上场搏杀的角斗士,在场边跃跃欲试,互相试探,仇恨的眼光死死盯着对面。

每当曼苏尔心乱如麻地听着侍从汇报越来越紧张的局势之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西面的基督徒。

要不是他们横插一脚,自己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局面,人心尽失!

听说他们最近又在准备对盘踞突尼斯地区的哈夫斯王朝动手,弄得满城风雨。

要是真的被他们得逞,他们的势力和威望将更上一个层次,自己的日子将更加难过。

曼苏尔看着夕阳逐渐下山,突然一脚踢在天台的栏杆上,脸上满是恼怒。

“苏丹陛下,依照您的吩咐,那两个佣兵团长正在大殿里等候。”

一个小宦官轻声轻脚地走过来,小心翼翼地汇报道。

“混账!蠢货!猪猡!”

曼苏尔怒从心起,劈头盖脸地臭骂道。

骂完后,他沉默几秒,胸口起伏,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叹一口气,整整衣装,向大殿走去。

“苏丹陛下,很高兴再次见到您,您这么晚将我们叫来,想必已经打定了主意。”

加泰罗尼亚佣兵团团长阿尔贝托微笑着说着,冲曼苏尔苏丹夸张地鞠了一躬。

“是啊,苏丹陛下,一直等不到一个确切的协议,我可不敢保证手底下那些粗鄙的团员们会有足够的耐心。”

“要知道,早在一个月之前,您智勇双全的宰相艾什赖弗就向我们抛来了橄榄枝。”

“合同还相当不错。”

纳瓦拉佣兵团团长内里奥也鞠一躬,戏谑地看着脸色愈发难看的曼苏尔。

“感谢你们的等待,我一定会比艾什赖弗出价更高,不会让伱们失望。”

曼苏尔强颜欢笑,示意宦官将拟好的协议呈递给两位团长。

“您应当感谢我们的资助者,罗马帝国的伊萨克皇帝,要不是陛下的再三嘱托,我们可不愿意介入您的家务事。”

内里奥促狭地说。

曼苏尔的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双拳紧握,又缓缓松开,眼中的怒火化作颓唐。

旁边就是自己的侍卫,只要自己一声令下,他们就能将这两个贪婪的基督徒斩成几段。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几周前,在与宰相艾什赖弗的政治斗争落入下风的曼苏尔接到了来自比林奇的信,信上的双头鹰骄傲地飞扬。

厚颜无耻的伊萨克皇帝先是对老苏丹查克马克的逝去表达了惋惜,接着开始就曼苏尔艰难的处境大谈特谈,认为他在与艾什赖弗的斗争中绝无胜算。

“依我观之,彼有十胜,而公有十败……”

曼苏尔听着翻译官口中吐出的晦涩文字,简直气得要杀人。

他最终还是将杀意暂时忍住,听完了信,明白了那位皇帝的意思。

简单来说,想支持他对抗艾什赖弗,愿意将自己的两支佣兵团借给他。

当然,价钱肯定很贵。

曼苏尔听完信,沉默一会儿,命令侍卫将翻译官推下去斩首,然后召集支持者,开始就此事商议。

支持者们很快就得出了皇帝的真实意图,那就是试图推动马穆鲁克内战,使其自伤元气。

但是,支持者们都认为,应当接受他的“好意”。

要知道,这可是一千多名久经战阵的佣兵,而非临时征召的部落民。

此等危急存亡关头,任何助力都是值得争取的。

曼苏尔接受了,提出让两位佣兵团长带着部分佣兵前往开罗,看看成色。

铠甲鲜明,进退有据,悍不畏死,嗜血善战。

这是常年在战争中摸爬滚打的士兵才有的样子。

最令曼苏尔羡慕的是,他们还装备了最新式的火绳枪和硬弩。

与中东地区一般的穆斯林不同,曼苏尔倒是对火器有着浓厚兴趣,几年前就订购了一些火枪,试图仿照奥斯曼帝国,建立一支常备火枪兵。

但是,几乎所有的马穆鲁克士兵都不愿意使用火枪,看了一眼就厌恶地别过头去,仿佛在看一只死猪。

曼苏尔当即决定,将他们签下来,作为可能爆发的内战中的一支秘密武器。

谁知道,就在第二天,艾什赖弗就不知从哪里得知了这个消息,连夜离开开罗,同时向两支佣兵团递上了一份更加优厚的协议。

两个团长立马打蛇上棍,要求曼苏尔涨薪,以投靠艾什赖弗相威胁。

曼苏尔内心十分愠怒,状若和善地让他们等待几天,然后立马派人前往威尼斯,试图请求这个老相识的帮助,雇用他们的军队。

正当他翘首以盼的时候,密探来报,发现威尼斯的使节出现在艾什赖弗的领地上。

双方明争暗斗的同时,国内形势也发生变化。

外来势力的介入让君臣间的矛盾激化,内战在即。

唯恐天下不乱的埃米尔们几乎全都站在了艾什赖弗一边,试图将局势搅乱,趁机浑水摸鱼。

曼苏尔则是靠着父亲的后手,取得了部分皇家马穆鲁克的支持,正在不遗余力地拉拢其余的中立派。

至于沙漠中的游牧部落,一直是坚定的墙头草,会在背后捅刀子,根本无法信任。

从军力上看,曼苏尔居于绝对劣势。

就这样,无可奈何的曼苏尔再一次将两位团长叫到萨拉丁城堡,准备咬咬牙,接受他们的霸王条款。

他深吸一口气,庄重地站起来。

“我会记得伊萨克皇帝的支持,牢记他的友谊。”

“苏丹陛下,让我们进入正题吧。”

“您这次给出的报酬已经足以打动我的佣兵们贪婪的内心,您准备雇佣多少人?”

阿尔贝托细致地看完协议,抬起头问道。

“你们有多少人?”

“加泰罗尼亚佣兵团有常驻佣兵九百人,分别驻扎在埃伊纳岛的总部和位于君士坦丁堡和比林奇的分部中。”

“如果您有需要,我们可以去意大利和法兰西甚至伊比利亚,临时征募更多人手。”

阿尔贝托讲解道。

“纳瓦拉佣兵团有五百人,驻扎在基西拉岛。”

内里奥简略地说。

曼苏尔思考片刻。

“我全要了,定金明天就给。”

“你们能招多少人,我就雇佣多少人。”

他站起身,挥舞着手臂,眼中闪动着疯狂的光芒。

“如您所愿,呵呵。”

内里奥笑了笑。

侍从捧来笔墨,将协议在桌上摊平。

三人依次签下姓名,阿尔贝托举起协议,吹了吹未干透的墨迹。

“祝您成功,亲爱的苏丹陛下。”

曼苏尔张张口,欲言又止,只是阴郁地点点头,冲两人挥挥手,示意他们离开。

他步入寝宫,夕阳照在身上,影子拖得很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