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130章 挣脱拉丁枷锁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30章 挣脱拉丁枷锁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130章 挣脱拉丁枷锁

第130章 挣脱拉丁枷锁

黑海之滨,众城之母,万城之皇,君士坦丁堡。

一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几乎将君士坦丁堡打成废墟,坚固的狄奥多西城墙多处坍塌,靠近城墙的塔楼和教堂也难逃厄运。

街道上弹坑密布,城郊的泥土透着暗红,几门被奥斯曼破坏的皇家巨炮依旧摆在圣罗曼努斯门外的道路旁,诉说着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但是,君士坦丁堡之战的确改变了很多事情。

带领罗马人民赢得战争的巴列奥略家族获得了巨大声誉,不少民众开始提议将君士坦丁父子封为圣人。

不少来自基督教世界的朝圣者和吟游诗人来到君士坦丁堡,参拜大战的遗迹,写下慷慨激昂的史诗篇章。

于是,原来使市民们惶恐不安的“天降异象”瞬间变味,新月被看做奥斯曼最后的绝唱,血雾被视为大战的序章,圣索菲亚大教堂上空的诡异火光则被证明是神的赐福。

他们还列举出一大堆证据,发誓所言非虚。

市民们开始兴致勃勃地向前来考察的诗人,游子和历史学家们讲解君士坦丁堡之战的详细情况,仿佛自己也登上了城墙,与奥斯曼人奋战到底。

此战过后,君士坦丁堡虽然没能在经济上发生质的好转,但君士坦丁堡市民们的心气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

君士坦丁堡受神祝福,坚不可摧,每一个迷信的君士坦丁堡市民都这样想。

君士坦丁堡受神诅咒,是安拉降下的处罚,这是穆斯林的内心写照。

要知道,在这个宗教氛围尚且浓厚的时代,这种潜意识中的信心或是恐惧往往能改变很多事情。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穆罕默德二世会再一次以真主安拉和先祖奥斯曼的名义发动圣战,号召穆斯林们拿起刀枪,进攻君士坦丁堡。

到了那时,穆斯林们还会像1453年一样云集而响应,还会奋不畏死,对虚无缥缈的奥斯曼之梦深信不疑吗?

谁知道呢。

哒,哒,哒——

通往君士坦丁堡的道路上,一列轻骑正在向城市缓缓走来,所有人静默无声,抬起头,震惊于连绵不绝的狄奥多西城墙和庞大恢宏的城市轮廓。

他们走过城郊,走过战场的遗址,时不时能在泥土中发现破损的布料,也不知来自衣服,头巾还是军旗。

这里已经被城中市民翻了个遍,值钱的刀剑盔甲碎片早就被一扫而空。

他们走近城市,道路上来往的市民和商人纷纷让路,站在一边,惊奇地看着这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

这些人不仅外貌奇特,口音奇怪,装备也说不出的怪异。

他们穿着血红色的军衣,身上的铠甲和武器五花八门,锈迹斑斑,像是来自缴获或是抢劫。

他们大多骑着矮个子的柏布马,身后跟着一大群负责驼运物资的骆驼和骡子,不像是正规骑兵队,倒像是安纳托利亚半岛上的突厥游牧民。

他们的军衣上,一直吊着染血利剑的老鹰正在展翅飞翔。

“这就是君士坦丁堡,帝国的首都。”

骑兵队前列,负责担任向导的西奥菲勒斯笑呵呵地说。

“很大吧,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像你一样。”

他从年轻骑兵队长的眼睛中看到了惊讶和敬畏,显得颇为高兴。

“毫不夸张地说,君士坦丁堡鼎盛时期,全欧洲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比得上她。”

“现在落寞了,但也不是随便一个城市可以比拟的。”

骑兵队长点点头,熟练地在胸前画了一个正教十字。

这一举动让笃行正教的西奥菲勒斯好感大增。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阿菲夫,是斯拉维斯军团的一位千夫长。”

阿菲夫友善地笑笑,用流利的希腊语说道。

“承蒙陛下宠爱,将这一支千人队交给我统帅,前来君士坦丁堡协防。”

君士坦丁堡之战结束后,哈夫斯王朝的军队如潮水般退去,北非领地的西部边疆防务压力大减。

于此同时,斯拉维斯军团扩招之后,新加入的士兵质量良莠不齐,忠诚度和战斗力都令人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以撒提出轮戍政策,在六支斯拉维斯军团中抽出三支,分别前往君士坦丁堡,比林奇和苏尔特戍防,为期一年,过时轮换。

其中,轮戍君士坦丁堡的千人队任务最重,将前往梅森布里亚地区,与前来袭扰的奥斯曼游骑相互搏杀,也会深入敌境,劫掠侦查。

西奥菲勒斯就是梅森布里亚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协调粮草事宜,供给前线军需。

阿菲夫是柏柏尔人,林顿镇难民出身,早在1448年就已经加入斯拉维斯军团,六年以来,屡建功勋,还是少有的精通希腊语的高级人才。

这次军团扩编之后,阿菲夫从百夫长升为千夫长,正式掌管一个斯拉维斯千人队。

由于斯拉维斯军团的特殊性,军团长艾尔多什仅有战时统辖权,平日里,千人队便是军团的最高军事单位。

六年过去,他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乡下小子,成长为一位备受瞩目的高级将领,还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

“我听说,以撒陛下将自己的战马和宝剑送给你,是真的吗?”

阿菲夫拍拍座下的安达卢西亚马,抽出手中的宝剑。

他十分清楚,皇帝之所以对他格外器重,是想将他塑造成一个底层柏柏尔人的典范,引导其余柏柏尔人和贝都因人向他学习。

这几个月来,他的故事通过发达的驿站系统和道路网络在苏尔特和昔兰尼加地区传了一个遍,保民官的花名册上,以阿菲夫为名孩子的数量开始暴增。

对于这些事情,他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盯着这个位置的人可是多得很。

阿菲夫望向狄奥多西城墙,心中惊叹,像是来自乡下的孩子第一次见到恢宏的城市。

“两位陛下准备将狄奥多西城墙翻修,新增加了不少高耸塔楼作为突出部,使其能够安装大型火炮和投石机,并且将城墙下的敌人置于交叉火力的打击之下。”

“我看过新城墙的图纸,着实是天才般的构想。”

西奥菲勒斯感慨道。

骑兵队走近城市,立马有守城士兵跑上前,核对文牒,校验身份。

“君士坦丁堡很大,伱若是感兴趣,可以找人带你转转,紫卫军第二军团的奥尔汗就很合适,他一辈子都几乎没离开过这里,是正儿八经的君士坦丁堡人……”

西奥菲勒斯一边行进,一边絮絮叨叨。

他们从第三军用城门进入城中,走上中央大街,立马就被熙熙攘攘的景象感染了。

人们似乎很高兴,正在举行盛大的庆典。

阿菲夫望向西奥菲勒斯,他显然也有些疑惑。

一位懂希腊语的士兵上前询问,阿菲夫从口型中得到了答案。

又一位皇子诞生了,紫衣贵族宫迎来了新主人。

……

紫衣贵族宫中,以撒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嘴角咧开。

莱昂诺尔已经渡过了最虚弱的时期,正平静地躺在床上,任凭正午的阳光照在脸上。

这一次,又是在莱昂诺尔的强烈要求下,以撒派遣最安稳的船只,将她和查士丁尼接到君士坦丁堡,在紫衣贵族宫中完成分娩。

君士坦丁十一世牵着小查士丁尼,站在一边,嘴角也带着笑意。

君士坦丁的新皇后,来自布兰科维奇家族的玛拉夫人站在墙角,面无表情,小腹也是微微隆起。

有时候,子嗣的数量也能反应出王朝的兴衰,这种东西玄乎其玄,但总是出人意料得准确。

自己新得一子,君士坦丁十一世也是抖擞精神,这样来看,罗马复兴有望。

“你怀着身孕,就先回去吧。”

君士坦丁平静地对玛拉夫人说。

后者点点头,如释重负地离开产房。

君士坦丁看着玛拉夫人蹒跚的背影,心情一时有些复杂。

为了避免刺激到以撒,他将婚礼的流程极力简化,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中走了流程后,只是简单地举办了一次宴会,根本没有惊动国内市民和国外王公。

要知道,现在东罗马帝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军事力量掌控在以撒手上,想对玛拉夫人和腹中孩子做些什么简直太容易。

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玛拉夫人嫁给君士坦丁之后,一直郁郁寡欢,心情低落,怀孕后才稍微好一些。

作为父亲和皇帝,君士坦丁知道儿子的谋划,也知道这是为了帝国的未来,自然全力支持。

“给他起个名字吧。”

君士坦丁说道。

以撒思虑片刻,听见了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钟声。

“就叫他,阿莱克修斯。”

今天是四月一日,三百多年前的这一天,阿莱克修斯·科穆宁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加冕称帝,在曼齐刻尔特战役中大败亏输的东罗马帝国迎来了复兴的第一缕曙光。

以撒怀中,小阿莱克修斯似乎有所感应,哭得更加卖力。

将次子递给乳母,以撒对着莱昂诺尔耳语一声,和君士坦丁一起来到紫衣贵族宫中的一处偏殿。

“父亲,我的使节团已经正式前往意大利,准备参加米兰公爵主持的和平会议。”

“我知道。”

“我觉得,这一次,我们可以试着在拉丁商人的免税特权上做些文章。”

君士坦丁眉头一挑。

“你准备怎么应对他们的诘问?”

“要知道,拉丁商人在这件事上历来团结一致。”

拉丁商人在君士坦丁堡的免税特权由来已久,一度强盛的阿马尔菲共和国第一个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侨民区,享受商业特权,当时的希腊船商还没有衰落,拉丁人的贸易特权也十分有限,情况大抵还在掌控之中。

在此之后,比萨共和国,热那亚共和国和威尼斯共和国先后崛起,在地中海上各领风骚。

与之同时,东罗马帝国日薄西山,对于拉丁商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几方势力将君士坦丁堡作为明争暗斗的战场,将一道道不平等条约拍向皇帝的书桌。

当时的东罗马皇帝还特别喜欢“以夷制夷”,将各种拉丁商人引入君士坦丁堡,试图挑起共和国之间的内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结果是,他们之间的确内斗频繁,比萨被热那亚击败,热那亚又被威尼斯压制,意大利的商业共和国反倒在一次次内斗中集中了资源,造就出威尼斯尊贵共和国这样一只地中海怪兽。

咄咄逼人的突厥人使得皇帝迫不得已,只能继续依靠拉丁商人的金钱,佣兵和舰队,签下一道道卖国条约。

直到现在,卖无可卖,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君士坦丁堡还死死攥在皇帝的手中。

“我觉得现在的时机已经成熟。”

以撒说道。

“第一,不得不承认的是,君士坦丁堡的贸易已经大不如前,除了威尼斯和热那亚外,其余拉丁邦国在君士坦丁堡的利益少得可怜。”

其实,早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君士坦丁堡的贸易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一百多年前,黑海贸易兴盛,金帐汗国开明的贸易政策使得拔都萨莱城成为贸易中心,来自波罗的海沿岸的皮毛和宝石顺着伏尔加河南下,来自东方的香料和丝绸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西行,在拔都萨莱进行集中,再通过黑海流入君士坦丁堡,继而销往欧洲腹地。

帖木儿的强势崛起将盛极一时的金帐汗国直接打崩,莫斯科大公国的反叛和割据不断的局势使得拔都萨莱城的商路彻底断绝,东西方贸易线路自此从北转南。

在这一时期,路上丝绸之路走上衰亡,海上丝绸之路则继续繁荣。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香料贸易开始走红海航线,埃及和黎凡特代替了拔都萨莱,成为东方商品的集散地。

威尼斯人成功抓住了时机,历经数场战争,成功确立了他们在东地中海上的绝对权威,达成垄断。

这就是历史,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被奥斯曼掐断,继续进行黑海贸易的拉丁商人锐减,君士坦丁堡的贸易利益在他们心中还有多少分量,真的很难说。”

“第二,我已经与热那亚共和国达成了妥协,他们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

“哦?”

“你许诺了什么?”

君士坦丁有些好奇。

“黄金海岸的经营权,奴隶贸易的减税权。”

“现在的皇后港南边,热那亚商人正在兴致勃勃地建设他们的殖民地,准备将其命名为‘新加拉塔’。”

以撒的神情有些古怪。

看来,这些热那亚人对于加拉塔的大火仍旧耿耿于怀。

“第三,我们刚刚与威尼斯人打了一仗,现在的他们四面受敌,国内君臣相疑,是近几十年来最为衰弱的时候。”

“洛迪城的和平会议,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君士坦丁看着执着的以撒,突然有些欣慰,也有些骄傲。

“父亲,这件事就交给我吧,一定会给你一个好消息!”

以撒笃定地说。

在欧洲历史上,洛迪和会鲜少有人知道,但是影响却极为深远。

作为穿越者,以撒的最大优势并不是领兵作战,也不是治国理政,而是对于历史大势和历史人物的充分了解。

在自己的干涉下,原本的洛迪和会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心潮澎湃。

自此,拖欠的章节补完了,谢谢诸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