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115章 鹰旗尚在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15章 鹰旗尚在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115章 鹰旗尚在

第115章 鹰旗尚在

1453年5月29日,匈雅提·马加什了解到君士坦丁堡战局之后,将马匹统一收缴,带上一千精锐星夜狂奔,绕过要塞和大城市,奔袭千里,赶在日落之前抵达君士坦丁堡城下,突然出现在围城营地后方,向奥斯曼大营发动冲锋。

早在几天之前,基督教十字军入侵奥斯曼本土的消息就开始在底层的穆斯林士兵中流传,不过各级贝伊,帕夏和乌理玛们均矢口否认,将这些谣言归结于君士坦丁堡守军的阴谋。

而现在,自西而来的基督教骑兵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士兵们的心理防线彻底击垮。

还没等奥斯曼军队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第一波骑兵已经冲到了跟前,留守在大营之中的老弱病残压根没有抵挡的能力,纷纷沦为刀下亡魂。

接着,狄奥多西城墙中段的圣罗曼努斯门突然大开,君士坦丁堡守军见援兵来到,紧咬牙关,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呐喊着冲出大门,肆意发泄着围城两个月以来的痛苦与愤怒,将利刃刺进敌人的胸膛,任凭温热的鲜血溅在身上。

他们的胸前绘着皇冠狮子的标志,他们的肩上扛着君士坦丁十字的徽章,他们的腰间佩着刻有十字四贝塔的宝剑。

他们手握印有洛林十字的长戟,他们挥舞雕刻着怒吼野猪的战锤,他们高举绘着亚美尼亚十字的大旗。

在这些残存的正规军身后,不少勇敢的君士坦丁堡市民抄起家伙,冲出城门,痛打落水狗。

他们憋屈了太久太久,奥斯曼人崛起以来,东罗马帝国一败再败,布尔萨,加里波利,帖撒罗尼迦,士麦那……曾经繁荣昌盛的城市一座座丢失,从安纳托利亚退守巴尔干,从色萨利逃向色雷斯,直到无处可逃,困守君士坦丁堡。

当奥斯曼二十万大军云集首都之时,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们,认为君士坦丁堡的丢失只是时间问题,东罗马的灭亡已经板上钉钉。

可是,三年备战,两月坚守,一腔热血,君士坦丁堡一次次从奥斯曼的疯狂进攻中挺了过来,顽强地挡在突厥人前进的道路上,消灭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在加拉塔大破敌军,让四周的基督教势力看到了希望。

直到现在,终于盼来了日思夜想的援军。

直到现在,两个月前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军队在内外夹击下开始溃退,狼奔豕突,夺路而逃。

直到现在,君士坦丁堡的上空,鹰旗依旧飘扬。

……

马尔特佩山,金红大帐中,穆罕默德二世望着远处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一时间沉默无言。

“给我继续冲!不要后退!”

“懦夫!混账!”

突然,穆罕默德二世疯狂挥舞着手臂,冲远方的溃兵们大吼着,呛啷一声拔出腰间的宝剑。

“陛下!陛下!”

穆罕默德二世身旁,几位大臣有些慌了。

他双眼圆睁,眼中的疯狂逐渐褪去,懊悔和不安开始浮现,嘴唇紧咬,鲜血淋漓。

“陛下!”

扎甘帕夏使劲摇着穆罕默德二世的肩膀,将他从臆想拉回现实。

“嗯?”

穆罕默德二世醒过神来。

“现在全军都在等待您的命令,是战是撤,您得给我们一个准信!”

穆罕默德环顾四周,只见贝伊和帕夏们焦急地望着他,惊慌失措。

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仍是奥斯曼的苏丹,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的主人,所有士兵们的精神寄托。

穆罕默德二世强迫自己缓过神来,将注意力聚焦到远处的战局之上。

很明显,无论是来犯的匈牙利骑兵还是从城中出击的基督战士在数量上都不算多,体力也不足,靠着最后一点信念奋勇拼杀。

放在平时,这些敌人压根不是自己精锐耶尼切里禁卫军的一合之将。

可是,他们恰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造成了连锁反应,自己的前军带崩后军,阵型完全混乱,一发不可收拾。

“陛下,士卒们士气已堕,四散而奔,不能继续这样拖下去。”

马哈茂德帕夏上前说道。

“你认为应当如何?”

“现在士卒离散,将领零落,君士坦丁堡得到了援军的协助,继续围攻城市不现实。”

“恐怕我们必须得撤了。”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们可以趁着夜晚整顿军队,分散撤离,前往西南面重新集结。”

“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将附近的敌军肃清,而是将剩余的军队尽可能带回埃迪尔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马哈茂德说道,掷地有声。

穆罕默德脸色苍白,嘴唇蠕动着。

“告诉各支军团的长官,撤军吧。”

“就依照马哈茂德说的去做。”

他深深叹一口气,将宝剑扔下,摔在地面,发出清脆的响声。

将领们如释重负,急忙走出大营,组织撤离事宜。

战场上喧闹非凡,营帐中却是冷冷清清。

“马哈茂德,当初我没有听从你的建议,方有今日之败。”

穆罕默德看着营帐中仅剩的扎甘帕夏和马哈茂德帕夏,表情复杂。

“陛下,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基督徒们进犯边境,卡拉曼和白羊趁火打劫,我们又在君士坦丁堡下损兵折将。”

“但是,我们输得起。”

“您仍然是最为尊贵的苏丹,我们仍然是您最为忠诚的仆从。”

“胜败乃兵家常事,您必须振作起来。”

“说得好,马哈茂德。”

穆罕默德二世睁开半闭的双眼,喃喃低语。

他俯下身子,捡起宝剑,递给单膝下跪的马哈茂德。

“拿上我的剑,召集我的亲卫队,安抚他们的心灵。”

“告诉士兵们,我要带他们回家。”

“誓死追随于您!”

马哈茂德接过宝剑,昂首挺胸,走出大营。

扎甘帕夏依旧等在营帐中,注视着自己的苏丹。

穆罕默德二世渐渐从重大打击中恢复过来,重新恢复成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统治者。

“扎甘。”

“您吩咐。”

“你去通知卡拉加贝伊,让他朝北撤离,然后收拢加拉塔的剩余部队,带上粮草,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前往布尔萨城。”

“一定要将布尔萨城安定下来,避免安纳托利亚出现混乱。”

“金角湾的舰队怎么办?”

“救不回来了。”

穆罕默德二世果决地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将水手们撤到岸上,舰船全部烧毁或凿沉。”

“攻城塔和火炮也全部摧毁,不能让基督徒得到它们。”

“是!”

扎甘帕夏离开,穆罕默德望着空落落的大帐,目光阴晴不定。

……

1453年5月30日凌晨,君士坦丁堡混乱的战局终于结束,奥斯曼帝国所有成建制的军队已经全部撤离君士坦丁堡,分成几部分朝各个方向奔逃。

韦利·马哈茂德帕夏手持苏丹之剑,率领仍保有部分实力的苏丹亲卫队顶住了轻骑兵又一轮的冲锋,为其余军队的撤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匈牙利的轻骑兵千里奔袭,已是强弩之末,加上黑夜视线受阻,没有选择继续追击,从北面绕过奥斯曼军队,进入君士坦丁堡城中休整。

金角湾中的海战也在同时落下帷幕,奥斯曼的弗斯特战舰群没能赶在匈牙利援军赶到前突破海上长城的防御,带着剩余舰队躲入金角湾西北部的浅滩。

随着各支炮兵连队先后撤离,弗斯特战舰群丧失了路基火炮的保护,部分舰船向东罗马舰队投降,部分舰船龟缩一隅,沦为东罗马舰队的活靶子。

无可奈何之下,巴尔托格鲁命令士兵将舰队凿沉,水兵们争先恐后登上陆地,从北岸逃离。

至此,君士坦丁堡之战结束,东罗马帝国凭借着一万守军和一座孤城,硬生生顶住奥斯曼二十余万大军和百余门火炮两个多月的持续进攻,极大削弱了奥斯曼军队的士气和数量,等来了周边局势的变化。

奥斯曼二十余万大军中,将近十万被击毙或击伤,两万余人投降,四万余人失踪。

穆罕默德二世在马哈茂德帕夏的保护下逃回埃迪尔内,收拢残兵,清点人数,仅得六万余人。

这场战争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军队在君士坦丁堡城下撞得头破血流,精锐力量损失大半,穆罕默德二世威严扫地,这使得原先处于观望之中的各方势力看到了机会。

巴尔干半岛上,塞尔维亚国内亲奥斯曼的势力遭到重大打击,布兰科维奇大公立马出兵,侵略边境。

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卡拉曼贝伊易卜拉欣二世终于不再遮掩,集结大军对奥斯曼占据的安卡拉地区又一次发动袭击。

马什里克地区,白羊王乌宗哈桑趁此良机,对奥斯曼的铁杆同盟杜勒卡迪尔贝伊国发动进攻,连战连捷。

本都山脉里,特拉比松高调宣布加入对奥斯曼的圣战,国君约翰四世亲自率军西出锡诺普,誓要恢复科穆宁王朝的荣光——随即被当地的留守部队打得丢盔卸甲,狼狈而逃。

……

奥斯曼帝国首都,埃迪尔内城。

一座豪宅之中,大维齐哈利勒独自坐在桌边,怔怔望着桌上的玻璃杯。

君士坦丁堡之战失败了,帝国边境狼烟四起,苏丹威名扫地,中央里争论不休,地方上兵力空虚,一副衰败之象。

他不禁回想起,就在几年前,这个帝国还欣欣向荣,穆拉德二世开明而宽宏,君臣和谐,将帅共勉,万民归心。

“哈利勒,我待伱如何?”

“您的恩情,此生难忘。”

“好好辅佐我的儿子吧。”

“定会以真主之名!”

哈利勒想起,在穆拉德二世的病榻之上,临终的苏丹将他年轻的儿子托付给忠心耿耿的老臣。

穆拉德二世死后,无数人劝他扶持小艾哈迈德登基,与穆罕默德二世对垒,从而独揽朝政。

他拒绝了。

他知道自己的学生穆罕默德不喜欢自己,知道他心存高远,志在四方,知道他很可能会在将来反攻倒算,将自己废黜或是直接诛灭。

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将穆拉德二世的遗命在第一时间送往马尼萨,将穆罕默德二世召回埃迪尔内,禁止小艾哈迈德离开宫廷。

因为他十分清楚,幼子登基,镇不住四面八方的野心家,将使帝国动乱不休。

正如现在——

君士坦丁堡战败后,负责督运粮草的哈利勒率先回到埃迪尔内,立刻有不少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试探哈利勒的口风,试图借着大维齐之手,推翻穆罕默德二世,拥立他的儿子巴耶济德。

哈利勒果断拒绝,将这些乱党全部关进监牢,派遣士兵将巴耶济德王子的住处严密保护起来,修缮关隘,整顿兵甲,安定民心,清点军事物资,静待苏丹归来。

穆罕默德二世归来时,哈利勒率领首都的文武官员前往城门处迎接,他听得出来,苏丹的盛赞之下,埋藏着深深的疑虑。

仆从惊慌的呼号和女人们的尖叫从大门口传来,士兵们甲胄碰撞和兵刃相接的声音由远即近。

门开了,几名全副武装的耶尼切里士兵闯进来,封锁书房的每一处角落。

扎甘帕夏走进来,只看见静静安坐的哈利勒大维齐。

他仿佛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命运。

“钱达尔勒·哈利勒,串通基督徒,勾连君士坦丁堡,将我军的军事部署和军事计划泄露给君士坦丁堡守军,致使加拉塔和君士坦丁堡的全面失败。”

“从你在首都的几处房屋中,搜出了大量的来往信件,军械铠甲和黄金制品,谋反之意明显。”

“奉苏丹之命,特地将你捉拿归案。”

扎甘帕夏出示一份盖有穆罕默德二世印章的诏书和一份写满了搜查记录的文件。

哈利勒无动于衷,头也不抬。

“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死之后,你会是大维齐?”

扎甘帕夏一愣,显然没想到会是这个问题。

“陛下准备将大维齐的权柄分开,由我担任掌玺维齐尔,马哈茂德担任执剑维齐尔,外交和财政的权力也将分割。”

“早该如此。”

哈利勒点点头,笑了笑。

不知为何,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挫败感突然出现在扎甘帕夏的心中,让他有些恼怒。

“你是否认罪?”

“何罪之有?”

“背叛苏丹,妄图颠覆奥斯曼的伟业。”

哈利勒终于转过头,死死盯住扎甘帕夏,愤怒和悲凉同时出现在苍老的脸上。

“当奥斯曼一世还只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之时,我的祖先就已经开始追随于他。”

“我的祖先跟着奥斯曼一世围攻布尔萨,整整九年,从未下过战场。”

“我的祖先追随着奥斯曼一世倒在了布尔萨破城的前夕,他的儿子继续跟着奥尔汗一世南征北战。”

“我的曾祖跟着奥尔汗一世将奥斯曼的旗帜插上加里波利要塞,使奥斯曼的子孙能够在欧洲大陆上奔驰。”

“钱达尔勒家族世代效忠奥斯曼家族,我的祖父,伯父,父亲先后担任大维齐,我是第四个。”

“我接任父亲的职位以来,兢兢业业,忠心耿耿,辅佐穆拉德二世苏丹,将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拉回正轨,数十年的努力,换得一个海清河晏,万民归心。”

“这份镌刻在骨子里的荣耀,这份流淌在血液中的信仰,你又怎么会懂!”

“我从未反叛!”

哈利勒站起身,骄傲地昂起头,原本佝偻的身躯陡然站直,竟然也如此高大。

扎甘帕夏脸色发青,摸向腰间,却被一只手按住。

穆罕默德二世从阴影中走出,面无表情。

“老师。”

众人沉默着,哈利勒深深望着穆罕默德,笑了笑,微笑中带着六分悲凉,三分哀求,一分欣慰。

“我明白。”

他端起桌上的玻璃杯,向穆罕默德虚举,一饮而尽。

1453年6月5日,奥斯曼帝国大维齐钱达尔勒·哈利勒谋反意图暴露后,畏罪自杀。

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的失败全部归咎于哈利勒大维齐,迅速将哈利勒一系的势力连根拔起,在首都进行大清洗,将所有的不安分因素全部清除,宁可错杀,不肯放过。

他唯独赦免了哈利勒的小儿子,小易卜拉辛,算是对于这位老臣最后的怜悯。

他利用大清洗获得的大量金钱安抚军心,以首都中的耶尼切里学员和撤离回来的老兵为基础,重新整顿军备,继续收拢败兵,任命马哈茂德帕夏为执剑维齐尔,大胆擢拔年轻军官,将军队数量提升到八万。

穆罕默德二世的激进行为很快引起了首都周边的动乱,不少利益受到威胁的地主豪绅们起兵造反,但是力量太过微末,内部矛盾重重,很快被一一荡平。

拜克塔什教团和阿赫兄弟会与奥斯曼家族已经深度绑定,继续站在穆罕默德二世一边,宣布叛乱非法,号召穆斯林们拿起武器,保卫家园。

但是,无论如何,几乎所有奥斯曼人在得知君士坦丁堡战败的消息之后,都陷入到极大的惶恐之中。

因为,他们都非常清楚,那个由穆罕默德一世和穆拉德二世开创,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盛世终于要结束了。

乱世将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