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113章 战至终章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13章 战至终章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5:12

第113章 战至终章

第113章 战至终章

黑海之滨,君士坦丁堡,狄奥多西城墙以西,马尔特佩山。

金红营帐中,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望着远处黑峻峻的城墙,眼眶通红,嘴唇紧抿,双拳死死握住。

轰——

又一声巨响传来,一辆满载奥斯曼士兵的攻城塔燃着大火,坠向地面,奥斯曼士兵们跳下攻城塔,恐惧地喊叫着,重重砸在夏季日渐坚硬的土地上。

他们中有些直接不省人事,有些摔断了腿,骨头从筋腱中刺出,哀嚎着在地面上爬行,留下一长条血迹。

“扎甘,我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应对希腊皇帝的喷火器吗?”

“战争初期,我们特别制造了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攻城车,但是已经在长久的攻城战中耗尽了。”

“您建造巨型攻城塔时,将最后的防火木材和牛皮用光了,新的一批还没有运来。”

“现在我们使用的攻城车都是粗制滥造的,在防御力上差一大截。”

穆罕默德二世不再言语,继续盯着战场上的局势,不时发出几句号令,将一支又一支军团和一台又一台攻城车投入战场,填补由于死伤造成的亏空。

“差不多了,让卡拉加准备一下,顺便通知马哈茂德,这一轮炮击结束后立马行动!”

一旁的传令兵立马骑上快马,将苏丹的命令传给南段和北段城墙下的两位指挥官。

“金角湾形势如何?”

他转过头,难掩焦虑。

“我们的陆基火炮的确逼退了君士坦丁堡的海军,现在已经有超过五十艘弗斯特战舰进入金角湾。”

“不过,如果我们想要给君士坦丁堡的海墙造成实际威胁,就必须将敌舰队击败。”

扎甘帕夏简略地汇报。

“很好,海上的事情你们比我清楚,让巴尔托格鲁自己看着办。”

“继续,继续!不要停!”

穆罕默德二世迅速将头扭向一旁,冲一支炮兵连队大声吼着。

“陛下……”

“嗯?”

穆罕默德二世回过头,眼中充满不耐。

“您有些过急了。”

“你说什么!你……”

“明明可以等更多的地道被打通,更多的攻城塔建造完成,更多的舰船被运往金角湾,但您没有。”

“您曾经告诉我,对一位君主而言,赌博式的战争是不可取的,是迫不得已的手段。”

“而现在,您正在这一条歧路上越走越远。”

穆罕默德二世的脸气得通红,双手高举,似乎就要掐住扎甘帕夏的脖子。

看着扎甘帕夏依旧真诚而毫无惧色的眼睛,穆罕默德二世的双手顿在空中,眼中的疯狂开始消退,恢复了几分清明。

他放下手,沉默片刻,看看附近,确定没有第三个人可以听到他们之间的谈话。

“就在昨天晚上,马哈茂德匆匆来到我的营帐,将耶尼切里禁卫军军心不稳的消息告知于我。”

“接着,我收到了来自贝尔格莱德的密信,君士坦丁堡的使团正在巴尔干各国的宫廷中四处走动,恐怕图谋甚重。”

“东边也并不安宁,我的姐姐,卡拉曼王妃寄信告诉我,那个名叫马蒂尔·加提卢西奥的热那亚人一直在科尼亚城和卡拉曼城之间奔走,还派人前去杜勒卡迪尔和迪亚巴克尔。”

“黑羊的大军全都在波斯和帖木儿诸王征伐,白羊的新任君主乌宗哈桑是个狡猾的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利用黑羊大军远征的大好良机做些什么。”

“马穆鲁克苏丹查克马克首鼠两端,将精锐牢牢攥在手中,压根没想着打破基督徒们修建的托布鲁克堡垒。”

“哈夫斯王朝的叶海亚倒是尽心尽力,但是实力太过低微,加上海盗从中阻挠,很难对基督徒在北非的领地造成实际伤害。”

“我怀疑,继续拖下去,恐怕后果会很严重。”

“我将信使杀死,密信烧毁,将所有的坏消息全部瞒下,为的就是保持军心。”

穆罕默德二世一口气将这些秘密全部吐露而出,显得畅快不少。

他笑了笑,拍拍扎甘帕夏的肩膀。

“亲爱的扎甘,伱说的没错。”

“除非迫不得已,君王从不赌博。”

“但现在,我已经迫不得已了。”

……

“那是什么?”

狄奥多西北段城墙上,一位紫卫军第一军团的士兵望着远方的庞然大物,眼神惊恐。

一座无比高大的巨型攻城塔,正在公牛和民夫的拖拽下,缓缓向城墙靠近。

“不要慌!一个大一些的攻城塔而已!平时怎么办,现在就怎么办!”

查瑞休斯门附近的城楼上,紫卫军第一军团旗队长哈坎大声呵斥着,狠狠将拳头砸在吓得腿软的士兵肩上。

哈坎是紫卫军的老兵,是军团长易卜拉欣第一批招募的突厥人之一,曾经是个通缉犯,凭借着一手神射术多次获得了皇帝和军团长的青睐,积功擢升为旗队长,统领两百士兵。

这一次,他奉命戍守查瑞休斯城门,带着自己的旗队与奥斯曼源源不断的士兵展开血战,整个旗队两百人损失大半。

加拉塔之战后,投降的一千余突厥士兵中,接近一半在血淋淋的屠刀面前放弃了对于真主的信仰,加入紫卫军第一军团。

他们被迫在城墙上当着奥斯曼军队的面践踏苏丹的旗帜,对真主口吐亵渎之言,当众烧毁《古兰经》,已经没有回头之路,拼杀起来格外卖力。

“旗队长,可是,这座攻城塔恐怕比我们的城墙都要高了吧,要是让它顺利接近,恐怕……”

“闭嘴!懦夫!”

哈坎一巴掌扇在士兵脸上,将他打得一趔趄。

“传令兵!去将情况汇报给军团长大人,我们需要增援!”

他也清楚,凭借自己的一百来号残兵败将,根本无法将这座巨型攻城塔摧毁,请求增援是必须的。

奥斯曼的这座攻城塔的确无比庞大,骨架由坚固的木梁组成,覆盖着经过特殊处理的牛皮,骆驼皮和双层木栅,以保护内部的人员。

塔楼的下半部分装满泥土,外面一圈筑有土墙,守军的小口径火炮和火枪的弹丸奈何它不得。

攻城塔的各层之间有梯子相连,梯子也可以用作连接攻城塔和城墙的桥梁。

最高层上站满了弯弓欲射的弓手和弩手,居高临下,明晃晃的箭锋对准城墙上的守军。

一位贝伊装扮的奥斯曼军官正在攻城塔最高层指挥,口中重复着机械的话语,一遍又一遍弯弓又放箭。

飕——

哈坎强弓拉满,抬手一箭,直接越过前排盾兵的保护,刺进奥斯曼军官的喉咙,使他未来得及说出口的命令化作血沫,不断涌出。

城墙上的守军爆发出一阵欢呼,崇敬地望着自己的旗队长。

“弓箭手准备,抛射塔楼上的敌军远程步兵!”

哈坎号令着,再一次将强弓拉满,调整角度。

士兵们学着他的方式,将弯弓斜向上,对准天空。

箭雨齐下,不少奥斯曼士兵应声倒下。

哈坎嘴角扯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在此之前,以撒陛下曾经到紫卫军视察,提出逐渐用新式火绳枪代替弓弩,作为军队的远程火力。

哈坎当时就急了,站起来据理力争,最终迫使陛下放弃这个想法。

熟练的弓箭手可以通过对于角度的精准把控杀伤躲藏于掩体之后的目标,火枪行吗?

奥斯曼士兵很快做出了应对,在塔楼最高层增加了盾兵的数量,组成盾墙,将头顶也保护起来。

巨型攻城塔渐渐接近城墙,哈坎已经能够看见奥斯曼士兵们狰狞的面目。

“希腊火,准备,放!”

一处塔楼上,几台希腊火顿时喷出熊熊烈焰,落在攻城塔上,燃着一大片。

奥斯曼士兵们已经习惯这种距离近但威力强的武器,立马取来厚厚的牛皮,覆盖在着火的地方。

“旗队长,恐怕简单的希腊火无法对这座巨型攻城塔造成什么伤害!”

哈坎点点头,咬着牙,恨恨地看着攻城塔上耀武扬威的奥斯曼士兵。

他们在军官的指挥下,逐渐将火势控制,跃跃欲试,准备跳上城墙。

“全体士兵,放下弓箭,换刀盾,准备接敌!”

……

与此同时,狄奥多西城墙各处均遭到奥斯曼军队的猛烈进攻,攻方奇谋百出,守军见招拆招,打得有来有回。

“快,将火油和沥青倒进去!”

南段城墙下,以撒四处奔忙,寻找奥斯曼人的地道,用各种方式破坏他们的企图。

实话实说,奥斯曼人的地道工程实施地非常不错,十几条大小不一的地道从奥君士坦丁堡城郊一直挖到城墙根部,巧妙地避开了过于坚硬的岩石和过于松软的泥地,水平相当高。

早在开战之前,以撒就将奥斯曼可能做出的攻城措施告知每一个守城指挥官,各段城墙也安排了专员巡视检查。

尽管如此,大部分地道还是顺利挖到城墙边缘,只有一小部分被守军及时发现,并想办法阻止。

“格兰特!这里!”

以撒喊道,远处的德意志工程师哼哧哼哧跑过来。

东罗马士兵们围在一处新发现的地道旁边,举着盾牌和弩箭,将试图跑出来的奥斯曼士兵射死。

这条地道挖得太远,正好挖到军营中央,奥斯曼士兵躲藏在其中,压根不敢露头。

来自德意志的工程师格兰特带着工兵连队迅速赶到,将火油和沥青倒进地道口,扔一把火,不一会儿,奥斯曼士兵凄惨的尖叫开始响起,伴随着痛苦的咳嗽和愤怒的咒骂。

大火燃尽后,民夫将泥土和石块堆进地道口,将之彻底封死。

地道战讲究以奇取胜,在不定的时间出现在不定的地点,让敌军猝不及防,从而占据一瞬间的优势。

但是,他们自以为密不透风的计划早就被以撒洞悉,并做出了针对性的安排,应付起奥斯曼的地道攻势得心应手。

水,火,烟,这是对付地道战的三大利器,屡试不爽。

硝烟弥漫,炮声正隆,箭矢如雨,断臂残躯,血月终于降下,太阳挂在天边。

苍凉的战场上,攻守双方像是两个伤痕累累的拳击手,经历了长时间的挥拳与防御,早已耗尽体力,气喘吁吁。

战争进行到现在,双方已经无从收手,迫不得已将自己的全部筹码投入赌局。

赌一个转机。

……

南喀尔巴阡山脉,蒂米什——切尔纳走廊。

这条走廊位于匈牙利王国和瓦拉几亚公国的交界处,连接了特兰西瓦尼亚高原和多瑙河下游平原,自古以来是重要的商贸和军事要道。

达契亚王国曾在这里修筑道路,设置堡垒,收取商税,古罗马帝国将这片地区纳入掌控之后,系统性地将道路重新整修,将其连接到帝国境内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里。

直至今日,这一条古罗马大道仍旧是翻越喀尔巴阡山脉的主要通道,在多瑙河文明和黑海文明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南卡尔巴阡山脉的一处山谷里,新建起一座规模不小的营地,这里水草丰美,野生动物众多,非常适合大军临时驻扎,进行补充和休息。

军营上空旗帜缤纷,最为显目的当属匈雅提家族的渡鸦旗帜和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旗。

正中央的大营里,名义上的主将匈雅提·马加什手指在地图上指指画画,目光难掩兴奋。

马加什今年刚刚十一岁,暂时不具备独自指挥大军的能力,白骑士亚诺什特地委派弗拉德和斯特凡二人作为行军参谋,实际主导大军的行动。

“目前,我军拥有骑兵三千余,步兵一千余,总兵力接近五千。”

“奥斯曼精锐云集君士坦丁堡,后方空虚,留在保加利亚地区的兵力不足,我们应该可以将他们轻松击败。”

马加什身边,斯特凡正在汇报情况。

此次作战,匈雅提家族出兵三千,清一色的轻骑兵,此外,还特地派遣了一支二十人的具装骑士,用来保护马加什的安全。

获取了匈雅提的批准之后,东罗马使团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高薪招募雇佣兵,四百余位亡命之徒愿意加入远征,被编入作战序列。

此外,来自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两位流亡公子弗拉德和斯特凡各自带上自己的部众,共计八百余人。

于是,这样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十字军踏上了征程。

“奥斯曼留守的老弱病残不足为虑,我们的主要目的也并非歼灭他们。”

“关键是,我们应该怎样成功度过这一处走廊,抵达瓦拉几亚平原。”

马加什不愧早慧之名,一眼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殿下,这个问题就交给我吧。”

弗拉德说道。

“戍守蒂米什——切尔纳走廊的将领与我有旧,当年就是他放我一马,我才能够逃往特兰西瓦尼亚。”

弗拉德曾经在1448年短暂登上过瓦拉几亚大公的宝座,是为德拉库里家族的弗拉德三世。

他的第一次登基并不稳定,很快就被当地亲奥斯曼的贵族推翻,不得已逃往匈雅提的宫廷。

“安德尔森阁下,您有什么意见吗?”

马加什问道。

“您的安排非常妥当,尊敬的殿下。”

“很好!”

“弗拉德,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我要登上一望无际的瓦拉几亚平原!”

“如您所愿,亲爱的殿下。”

……

1453年5月28日,君士坦丁堡鏖战正急,奥斯曼人凭借着有利的预兆和强盛的国力,逐渐开始在这场决战中占据上风。

可是,他们不知道,一场风暴正悄然来袭。

5月24日,基督教联军越过喀尔巴阡山脉隘口,抵达瓦拉几亚大平原。

瓦拉几亚公国不出所料地又一次选择骑墙,没有对联军进行刁难。

5月27日,联军抵达保加利亚地区,将奥斯曼几个边境村落洗劫一空,首次将战火烧到奥斯曼的本土。

就在同一天,阿尔巴尼亚统帅斯坎德培和东罗马奥隆军区长官马鲁纳组织起一支军队,进犯奥斯曼占据的南塞尔维亚地区,大掠而归。

基督教军队的目的不是占领土地,也不是歼灭军队,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简单而明了:

打起耶稣基督的旗号,驰援圣城,君士坦丁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