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囚徒到影帝 > 第344章 池鱼之殃

华娱:从囚徒到影帝 第344章 池鱼之殃

作者:嗷世巅锋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18 15:29:09

第344章 池鱼之殃

徐琨和唐人这边刚聊了一阵,就见蒋琴琴挽着陈健斌的胳膊来到了附近,也不上前搭话,就那么幽怨的盯着这边。

徐琨有些吃不住劲儿,主动上前拱手致歉:“琴琴姐,这回对不住了,不过我们当时也没想到这件事会波及到你。”

蒋琴琴和陈健斌是今年刚结的婚,两人也算是强强联合了,非但凭借《乔家大院》,同时入选了今年的‘观喜奖’。

蒋琴琴还是‘最具人气女演员奖’呼声最高的提名人——不出意外的话,基本就是她了。

要说这金鹰奖确实是毛病多多顾头不顾腚,你要捧‘最佳表演艺术奖’,那就一视同仁的捧。

偏偏男演员里拿下了张国利的‘观喜’,女演员这边却没有取消蒋琴琴的‘观喜’,那么按照大众的理解的意思,蒋琴琴就应该是本届双料视后。

结果因为徐琨和张国利订立攻守同盟,组委会这边承受不住压力,最终搞出了临时改名的解决办法。

这一下子,蒋琴琴也就遭了池鱼之殃,从双料大视后,变成了有争议的双料小视后,也难怪她会如此幽怨。

说白了,还是陈健斌和蒋琴琴的分量,比不上徐琨和张国利,于是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牺牲品。

虽然心下万分不满,但面对徐琨诚恳的道歉,蒋琴琴也不敢托大,连忙道:“这也怪不得徐导,只能怪我命苦——不过以后要是有合适的机会,徐导可千万得拉我一把。”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徐琨正说着,外面又涌入一拨人,打头的正是江依燕和苏友朋。

看到徐琨正和陈健斌夫妇说话,江依燕想也不想就撇下苏友朋,快步来到了徐琨身边,气咻咻的问:“琨哥,你看过早上的报纸了没?”

“又怎么了?”

“报纸上正在炒作你和余仁泰,谁才是第五个破亿的大导演!而且还在鼓吹《霍元甲》的海外票房,是咱们《人在囧途》的五倍以上。”

“港岛人嘛,干出这种事很正常。”

徐琨微微撇嘴,其实这余仁泰也是受了池鱼之殃的倒霉蛋,而且同样是和他徐某人有关系的池鱼之殃,或者说是蝴蝶效应。

不过这件事就怪不得徐琨了。

余仁泰是《霍元甲》的导演,而《霍元甲》是在1月25号,也就是春节前夕上映的。

本来到2月下旬,《霍元甲》也已经冲到了8000多万票房,结果正当余仁泰和发行方想要‘努努力’,凑个一亿挂零的时候,陈恺歌突然跳出来放炮,要求严格审核票房数据。

虽然陈大导的目的是针对华宜发行的《人在囧途》,结果却是《霍元甲》倒了霉,票房卡在9000万左右,死活上不去。

本来大家都以为他们要认栽了,谁知道大半年后,余仁泰突然宣布当初的票房数据有问题,实际上加上一些小地方后续统计上来的票房,《霍元甲》的内地票房已经达到了1.05亿,而且比《人在囧途》更先破亿。

虽然这种马后炮的说法,认可的人不是很多,但这并不妨碍港岛人和南方媒体一起炒作。

这也让徐琨十分无语,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你要找麻烦也该找陈大导的麻烦,找我徐大导干嘛?

不过其实他也明白余仁泰这么做的原因,排在张陈冯周四人之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排在徐琨这个小字辈儿之后,就显得没那么光鲜亮丽了。

再加上这当中还涉及到李连杰的颜面……

正说到《霍元甲》,电影里的女主角孙丽就和邓朝手挽着手走了进来。

看到邓朝那得意洋洋沾沾自喜的样子,徐琨上去给了他胸膛一拳:“知不知道就因为你,我们险些被毒死?!”

邓朝被弄懵了,揉着胸膛纳闷道:“怎么个意思?什么毒不毒的,你瞎扯什么淡呢?”

“你不信是吧——保强、保强!”

徐琨当即喊来了‘证人’,捎带脚还跟过来了李辰和陈思成。

保强听琨哥让自己作证‘中毒事件’,便咧着嘴嘿嘿直笑。

他暂时还没什么能拿出手的电视剧,但却得了百花奖的提名,所以选择和徐琨同行,先来长沙、再去杭州。保强没急着开口,倒是李辰主动把中毒的事情说了——李辰的戏是在后半段,而且也没什么戏份,几乎就是一小龙套,但他还是积极在剧组忙活,平时全当个剧务在用。

不过李辰明智的没有提到‘苹果’的事儿,只说是化肥中毒的事儿。

邓朝听完,不满道:“靠,我以为怎么回事呢——这化肥中毒跟我有什么关系?”

“冯导本来是想等一场雪的,还不都是因为你老请假,文戏没法往下拍了,所以才只能提前拍战场戏嘛?”

邓朝这才明白徐琨的意思,也同时明白了徐琨这是在提醒自己,冯晓刚乃至整个剧组,可能都会因此对自己产生了不满。

可是……

邓朝侧头看看身边的孙丽,觉得还是后半辈子的幸福更为重要。

这时孙丽笑道:“这么一说倒是我的问题了,要不是因为我,邓朝肯定不会轧戏的——徐导,久闻大名了。”

说着,向徐琨伸出了手。

“彼此、彼此。”

徐坤本来想一触即收,结果见邓朝死盯着不放,干脆捏着孙丽的手,举到他眼前摇晃。

邓朝一把拍在他手腕上,顺势夺过孙丽的手。

徐琨见状对孙丽道:“你回头多给他买点核桃,免得稀里糊涂把人全得罪了。”

这厮一向是个醋坛子,现在更是有些恋爱脑的势头,照这样下去,他和冯晓刚之间的梁子只会越结越深。

哪怕他是刘衡和王忠磊举荐的人,小钢炮一旦脾气上来了也未必会给面子。

这时候冯晓宁导演也到了,徐琨连忙迎上前放低姿态伸出双手。

冯晓宁也与他双手相握,感慨道:“拍《朱元璋》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是个好演员,可也没想到你还是个做导演的好材料——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您说笑了,我这就是取巧,跟您没的比。”

徐琨这倒不是刻意谦虚,他一向认为冯晓宁的《战争子午线》,是中国最好的抗战电影,甚至不用加上‘之一’的前缀。

而冯晓刚的《集结号》虽然请来了刘衡主笔,还是用真实事件改编的,但在故事刻画和情绪调动这方面,徐琨认为是远远比不上《战争子午线》的。

当然,别说是最初被打着儿童电影名头的《战争子午线》,就算是后来的‘红黄紫’战争三部曲,论场面也是没法和《集结号》比的。

想到这里,徐琨突然冒出个想法,等到窜剧本的时候,能不能请冯导帮着给指点一下,该如何烘托民族爱国情绪。

这方面冯晓宁导绝对是宗师级的,三部曲和《战争子午线》好像都是他自编自导,而且他还特别擅长借助外国人的视角,来衬托中国人民的悲壮和勇气。

而自己的新电影,肯定会大量涉及到‘外国人’。

不只是剧本,如果冯晓宁导演愿意的话,完全来给自己当监制。

先前徐琨不肯接受冯晓刚当监制,那是因为自己还没成名,担心变成陆川第二,现在他已经是票房破亿的大导演了,自然不再有这方面的顾虑。

“这……”

听到徐琨的邀请,冯晓宁导演迟疑道:“我最近刚接了一部献礼片,明年上半年恐怕抽不出时间。”

“那正好,我打算让主要演员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军训,最早估计也要等明年下半年才能开拍,晚的话,推到08年也有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