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七百一十三章 始皇帝要下罪己诏?赵昊为始皇帝设下的坑!

“朕自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嬴政用这样的语气对身后的几位帝国老臣说道。

这番话让几位帝国老臣知道,始皇帝现在正反思以前的执政理念,于是,他们把心中想了许久的谏言说了出来。

“陛下,大秦统一六国,耗费了太多民力,物力,以及金钱,需要休养生息了,不可再动兵戈。臣请陛下从今以后罢兵于天下,发展国民生计,福泽天下。”尉缭拱手说道。

嬴政含笑点头:“爱卿所言极是。从今以后,朕会将国家重任交与太子,由他发展国民生计,相信爱卿与诸位大臣会尽心竭力辅佐他,成就一番伟业。而朕,应当自省作为,晓自然之理,节食服药,以强健身体。”

“啊?”

嬴政这一句话,直接把包括尉缭在内的几位帝国老臣打懵了。

好家伙!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你才刚君临天下,就要当甩手掌柜了吗?

这怎么能行?!

几位帝国老臣互相看了看,每个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震惊,不解,以及想要阻止嬴政当甩手掌柜的决心。

可嬴政的心思很快就到了另一个目标去了。

还没等几位帝国老臣站出来,又听嬴政感慨似的说道:“朕即位这么多年来,倾心统一六国,而统一六国之后,又将目光放在了百越,乃至匈奴,最终耽误了不少农桑。”

“朕记得我儿赵昊说过一句话,大秦奋六世之余烈,才有今日之统一大业。意思是大秦历代先王,为了统一六国,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最终由朕,将六世积累的财富,挥霍殆尽,才有今天的大秦。”

“那么,大秦自朕之后呢?难道一点财富都不给子孙后代留吗?”

“这”

几位帝国老臣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他们不知道嬴政为何突然跟他们说这些。

心想,难道陛下还有新的目标?

却听嬴政继续道:“朕年轻的时候,曾读过荀子的《君道》,当时并不是很理解,因为朕总以为朕一个人的权力可以左右天下,号令天下。今‘死而复生’,才领悟他所言‘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

闻言,王翦点了点头,捋着胡须对嬴政笑道:“老臣乃一军武,不懂太多大道理,但也曾与太子闲聊过几句,太子曾言,君着,舟也,黔首者,水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哈哈哈。”

尉缭闻言,忽地朗声大笑:“那小子不是也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吗?民之情若水,顺之,则长风万里,逆之,则有覆舟之危险!我大秦奋六世之余烈,才有陛下统一之大业,可不能栽在民意之上啊!”

“什么那小子,是太子殿下!”

王贲对尉缭称呼赵昊为那小子很不满,不禁板着脸呵斥他道:“你个老匹夫,陛下当面,岂容你放肆!?”

“哼!”

面对王贲的呵斥,尉缭不屑一顾的哼了一声,淡淡道:“那是老夫的弟子,老夫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与你何干?”

“你!”

王贲气急,就要冲上去跟尉缭算账。

一旁的李信连忙拉住了他:“通武侯息怒,切不可在陛下面前无礼!”

其实以前的李信,对赵昊并不怎么关注,直到他儿子那边传来消息,赵昊不仅覆灭了匈奴,还避免了扶苏自杀的命运,还有赵昊未雨绸缪,平定此次叛乱,让大秦避免了二世而亡的命运,可以说,赵昊简直就是大秦的救星。

连一向心高气傲的王贲,都不得不认可赵昊这位太子,更何况他。

但人家尉缭说的也没错,他是赵昊的老师,老师想怎么称呼自己弟子,那是老师的事,外人确实不好说三道四。

而且,嬴政似乎一点也不在乎尉缭称呼赵昊为那小子,毕竟嬴政平时也是这么称呼赵昊的。

眼见两位帝国老因为这点小事起了争执,嬴政无奈地摆了摆手,又转移话题道:“朕今日召你们来,是想跟你们商议一件事,当今秦政,虽然已在修改律法,但苛政之恶深入人心,朕不忍天下人误会,欲禁苛暴,止擅赋,力农本,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己。罢民口增赋三十钱,罢骊山、直道、驰道、长城傜役之重,吁民务本,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

几位帝国老臣一脸不知所措。

他们似乎都没想到,嬴政会当着他们的面,反思既往之过,以至于嬴政话音刚落,整个章台宫书房鸦雀无声,既而爆发出震撼整个书房的共鸣。

“陛下圣明!”

“陛下万年!”

“好!”

嬴政按下几位帝国老臣的呼声,对一直保持沉默的顿弱道:“爱卿就照朕这个意思,让人草拟一道诏书,于三日后的大朝会,当众宣读,进而颁布全国,使天下人皆知朕意。”

“诺!”

顿弱应诺一声,当即拱手告退。

另一边,赵昊还不知道嬴政会在三日后的大朝会,下达罪己诏。

他现在正与萧何、张良、公子良三人商议朝廷改制的事情。

“太子的意思是,可以实行《三省六部》制,但必须裁撤中书省,废左右丞相位,权归六部?”

萧何有些不确定地朝赵昊询问,同时心里一阵惊疑不定。

要知道,以他在赵昊班底的能力,日后成为丞相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如今赵昊据说说要废除丞相之位,着实把他打击到了。

毕竟自战国以来,丞相在各国都是百官之首,就算后来大秦统一六国,李斯主张的《三公九卿》制,都没有废左右丞相之位。

而赵昊这一上来,就要废掉丞相之位。

莫不是因为李斯之事,让太子对丞相的权力产生了忌惮?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分摊丞相权力的六部,岂不是容易产生党争?

这对帝国真的有利吗?

“怎么,我难道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赵昊笑着反问了一句萧何,然后笑眯眯的扫视张良,公子良二人:“你们也有疑问吗?不妨一起说出来,咱们共同商议!”

“这”

张良与公子良对视一眼,不禁面面相觑。

听赵昊这话的意思,废左右丞相之位,是肯定要施行的,想必赵昊早就跟嬴政商量过了,他们就算想要反对,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提一些建议。

沉默了片刻,张良率先开口道:“诚如太子所言,废左右丞相之位,权归六部,确实能让朝廷运转更顺畅,但.”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看了眼萧何,道:“无论是《三省六部》制,还是《三公九卿》制,其核心宗旨,都是为了集权求治,如果将权力都归分六部,容易造成皇权旁落的风险。”

“这个简单。”

赵昊听完张良的担忧,笑着说道:“之前不是已经运转过一段时间的内阁吗?那就让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六部对内阁负责,内阁对皇帝负责,这样就能避免子房说的皇权旁落。”

“哦对了。”

说着,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除了六部之位,以前的御史大夫府,改为都察院。凡都察院各级监御史,为耳目风纪,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这”

纵使自己想要当丞相的愿望破灭了,但听到赵昊这番话,萧何也是不禁怦然心动。

要知道,虽然李斯当初以始皇帝的名义组建的那个内阁,几乎对李斯并没有什么影响,毕竟李斯本身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但对其他人而言,内阁可是一个令人憧憬的部门。

如果按照《三省六部》制的模式去管理大秦,在增大权力的六部重臣面前,内阁大臣无意是凌驾于他们之上的。

当然,按照赵昊的设想,内阁也不会像李斯组建的内阁那样,具有实际权力。

说得简单点就是,内阁变成了它真正意义上的样子,成为了皇帝的私人幕僚,只协助皇帝批阅奏折而已。

真正的决策者,只是皇帝,或者监国太子。

可即使是这样,能进入内阁,也是无比荣幸的事情。

忽然间,公子良突然插话道:“昊弟,若像你这样改革,那是不是说,内阁应该设在父皇身边?”

“当然!”

赵昊会心点头。

萧何、张良闻言,互相对视,心中不禁有些吃惊。

内阁设在陛下身边,也就意味着,无法脱离皇帝的掌控,意味着在皇权之下,纵使增强了六部的权力,六部也无法脱离皇权的掌控。

因为掌控六部的是内阁,内阁无法脱离皇权。

“原来,这是太子为陛下设的坑啊.”

张良、萧何二人总算明白了赵昊的用意。

他这个太子,也想当甩手掌柜,将权力分摊下去,最终由皇帝去统筹全局。

眼见三人都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