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514章 蒙毅质问始皇之死,李斯尽显白莲花

第514章 蒙毅质问始皇之死,李斯尽显白莲花

第514章 蒙毅质问始皇之死,李斯尽显白莲花特质!【求订阅啊】

“陛下,前面是甘泉宫大殿,我们要过去吗?”

来福小心翼翼地提醒嬴政。

嬴政身手摸了摸整齐光滑的洞壁,疑惑道:“你们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挖出这么长的地道来?”

“回陛下,不是小人不想告诉您,而是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自从我们挖地道以来,就没有碰到过难挖的地道,那些看似坚硬如铁的岩石,在我们工兵铲下,就如豆腐一般,很容易就挖开了!”

“工兵铲?”

嬴政愣了一下,有些惊奇的道:“什么工兵铲这么厉害,挖岩石如挖豆腐?”

“陛下稍等,小人这就去给您找一把来!”

来福躬了躬身,很快跑到一处临时库房,找来一把工兵铲递给嬴政。

嬴政接过工兵铲,仔细打量,不由喃喃自语道:“这铲子,造型奇特,看起来确实不凡,但材质,似乎与钢铁无异”

“回陛下,这铲子确实是钢铁锻造,而且,还是我家公子亲自设计的!”来福有些自豪的接口道。

嬴政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多说,当即拿着铲子在洞壁上挖掘。

只见原本整齐光滑的洞壁,很快被嬴政挖了一个小坑,嬴政微微一愣,惊讶道:“这铲子当真好使!”

“不过。”

说着,他又话锋一转:“这铲子挖泥土还行,挖岩石真能如挖豆腐?”

“陛下可以试试.”

“嗯,去找块岩石来,朕试试!”

“陛下稍等!”

来福就像个不知疲倦的‘跑腿小哥’一样,对嬴政的想法,有求必应,看得嬴政很是欣赏,有将他培养成下一个赵高的打算。

就是不知道,阉了他,愿不愿意

很快,来福便抱着一块西瓜般大小的岩石,满头大汗的跑到嬴政面前,气喘吁吁地道:“陛陛下您试试.”

“好!”

嬴政笑着应了一声,随即拿着手中的工兵铲,‘哐当’一声挖在岩石上,发出悦耳的金石碰撞之声。

“嗯?”

嬴政眉头一皱,下意识看向来福。

来福也是微微一诧,随即试探着朝嬴政道:“要不,让小人试试?”

“嗯。”

嬴政点头,将手中的工兵铲递给来福。

来福接过工兵铲,二话不说,直接挖了下去。

只见原本坚硬如铁的岩石,竟然真如豆腐一般,被来福一铲子挖成了两半。

“这”

仿佛从未见过如此惊世骇俗的画面,连一向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的嬴政,都不由瞳孔猛缩,眼睛瞪得滚圆。

这一幕太诡异了!

诡异得嬴政头皮发麻!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来福被地道里的梦中人认可了,赋予了他徒手碎石的能力?

想到这个可能,嬴政有些惊疑不定的道:“来福,你放下那工兵铲,徒手掰开这岩石试试?”

“啊?这”

来福有些愕然,但又不敢违背嬴政的意志,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兵铲,将地上的岩石捡起来,用力掰扯。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无论来福怎么用力,手中的岩石依旧纹丝不动,仿佛在嘲笑他自不量力似的,连一小块岩石都没掰下来。

“陛下.”

“好了,不用掰了!”

眼见来福掰得面容扭曲,青筋直冒,嬴政也不再执着,摆手制止了他,并沉吟道:“看来,这工兵铲只有落在你们手中,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就算是伱们,离开了这工兵铲,也跟常人无异!”

“陛下英明!”

来福放下手中的岩石,躬身笑道:“若不是陛下发现这一特性,我们至今还不知道,以为所有的铲子都能挖地道.”

“呵呵.”

嬴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对地道里的世界更加好奇。

不过,来福知道的东西还是太少,他得专门找个时间,问问赵昊。

“你刚才说,前面是哪里?”

嬴政忽地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

来福愣了一下,拍了拍手中的灰尘,指着前方道:“前面是甘泉宫大殿,陛下要去看看吗?”

“甘泉宫大殿?”

嬴政心头一冷,随即不动声色地问:“能听到上面的声音吗?”

“挖地道的时候,我们没想过听上面的声音,但陛下若是想听,小人可以想办法!”

“哦?你还有这种能力?”

“跟在公子身边久了,什么都会一点。”来福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嬴政淡淡一笑:“那小子教人的本事,确实有一套.”

“.陛下要过去吗?”

“嗯,去听听也好!”

来福躬身对嬴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对来福越看越顺眼。

来福不知道嬴政心里的想法,还以为自己给赵昊长脸了,于是更加殷勤地伺候起了嬴政。

而另一边,甘泉宫大殿。

李斯以领政大臣的身份,再次举行了三公九卿朝会。

这次朝会,三公九卿悉数到场。

就连被迫请辞的老丞相王绾,不问世事的老将军王翦,以及新上任的少府章邯,国尉尉缭,治粟内史粟田,大田令郑国,典客顿弱,奉常胡毋敬,卫尉杨端和,太仆马兴,郎中令蒙毅,宗正嬴腾,全部都来了。

从法度上来说,正式朝会还包括各地郡守县令,以及朝中大臣。

但是,作为日常议事,三公九卿与皇帝决策的重要核心参与,就能决策帝国最高事宜。

再加上天下刚刚稳固,各地郡守县令都有自己的事做,很难全部聚齐。

因此,众臣心里都明白,今日朝会是皇帝缺席以来,最重要的朝会。

在场的所有人,都将决定帝国的未来命运。

“诸位大臣!”

李斯站在皇帝龙椅之下,环顾众臣,拱手行礼道:“今日朝会,之所以在甘泉宫举行,而非咸阳宫举行,主要是非常之期;

而非常者何也?

皇帝陛下与归来途中,遭遇刺客袭击,已离吾等去也!”

此话一出,全场哭声暴起,李斯也老泪纵横,摇摇欲坠。

三公九卿之一的冯劫,抢先一步将李斯抱住,沉声道:“廷尉现在是领政大臣,如此脆弱,何以领导众臣决事?!”

说完,又转身呵斥众臣:“都给老夫闭嘴!哭个鸟!还要不要朝会了?还要不要决事了!都给老夫坐好!听廷尉说话!”

这位御史大夫,本身没有多少坏心眼,就是为人耿直了一些,更兼其脾气火爆,一阵呵斥,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此时,李斯勉强站起身,朝冯劫拱了拱手,又声音嘶哑地道:

“陛下驾崩突然,吾等众臣当同心协力,依据法度,安定大秦。

唯其如此,才不负陛下知遇之恩!”

说完,转身看向左侧的廷尉姚贾:“姚廷尉,皇帝正身之事,可否勘验完毕,有无异常?”

“诸位!”

姚贾从案头捧起一封奏折,声音凄然道:“老夫已经与廷尉府数名官吏,共同勘验完陛下尸身,确认陛下是被刺客刺伤腹部,失血过多而死,这是廷尉府勘验的官书.”

说完,姚贾已经泣不成声,将手中的奏折交给李斯:“李廷尉,还是你”

李斯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一字一句的念完了官书上面的内容,随后环顾众臣道:“诸位大臣,可有异议?”

众臣互相对视一眼,纷纷哽咽摇头:“吾等,无异议.”

“且慢!”

就在李斯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时候,蒙毅从座位上突然站了起来,冷声道:

“敢问廷尉府勘验陛下尸身,是由何人授权的?随行可有太医在场?陛下遇刺身亡,此等惊天大事,为何现在才通知众臣?”

“姚贾作答!”

李斯对姚贾挥了挥手。

“在下遵命!”

姚贾对李斯拱手一礼,随即面对群臣道:“郎中令所言,亦是对陛下之死存疑。经廷尉府查证:

陛下从南海归来途中,遭受大雨倾盆,杨端和与陛下商议后,在一巨型树冠下躲雨扎营,不曾想,刺客竟躲在树冠之中,待到夜深人静之时,突然发动袭击;

虽然守营的将士拼死抵抗,但依旧令人措不及防,被刺客找准时机,潜入了陛下营帐,故此,陛下身受重伤;

杨端和果断唤太医夏无且救治陛下,奈何夏无且赶到之时,陛下已薨

以法度论,此乃杨端和一人所述,不足以为证;

但是,陛下贴身护卫,唐睢统领,一直在陛下身边,尽管吾等很少有人知晓唐睢统领,却不能忽视此人,故,陛下之死,经杨端和口述,唐睢统领补证,廷尉府勘验无误!”

说完,又将目光落在蒙毅身上,道:“郎中令,这是陛下之死疑虑!还有为何现在才通知众臣,这是公子昊得知陛下遇难之后,临时召集随行将尉,大臣,共同商议的决策;

其目的,主要是南海战乱刚刚平定,北边匈奴亦不太平,恐国内动荡,才秘不发丧;

老夫觉得,此举并无不妥,故,勘验公子昊之策无误;

至于勘验陛下尸身是何人授权的,老夫可以明白的告诉郎中令,是李廷尉!

一,李廷尉深受陛下器重,在陛下开展新政之时,李廷尉乃新政的发起人,有能力领导众臣。二,陛下有遗命,李廷尉可以召集众臣,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如此解释,不知姚贾可算说清?”

“姑且信了。”

蒙毅面色阴沉地坐回了原位。

王绾和王翦互相对视一眼,皆默然不语。

但是,冯劫却大为恼怒:“什么叫姑且信了?有什么疑虑,直接说出来便是!”

“冯公,要不还是教郎中令直接询问公子昊?”李斯一脸忧色。

“不用!”

冯劫一拍桌案:“有什么疑虑都说出来!还有谁有异议?”

“我等无异议”

众臣异口同声。

冯劫当机立断:“好!孤议不论,廷尉继续主持朝会!”

李斯无奈的摇了摇头,对蒙毅拱手一礼:“公若心存异议,之后可继续质疑老夫;但是,现在乃非常之时,冯公主持大义,且勿私相怨恨,坏了朝堂风气.”

曹尼玛!

蒙毅听到李斯的话,气得差点蹦出自己侄子蒙德平时爱说的脏话。

这话说得,怎么感觉自己像是在无理取闹?

哦,老夫站出来提几个疑点,你就说老夫坏了朝堂风气,冯劫站出来喷老夫,你就说他主持大义!

我大义尼玛啊!白莲花!

眼见自己叔父被气得额角十字筋暴凸,一旁的蒙德连忙拉拽他的衣袖,示意他赶紧坐下。

然而,蒙毅却一甩衣袖,目光直勾勾的盯着李斯,一言不发。

“诸位!既然廷尉府已经勘验完毕,定论也没有异议,老夫有个提议,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一直沉默不语的左丞相冯去疾,突然站起来高声说道。

众臣瞬间将目光落在他身上。

却听他又道:“诸位大臣赶来之时,天色已经不早了,依老夫之见,不妨先进午膳,再议国事?”

“左丞相老糊涂了吗?这种时候,谁还吃得下饭啊?!”冯劫第一个表达不满道。

冯去疾恨铁不成钢的道:“逆子!你说什么!?”

“父亲!”

“这里没有父亲!只有大秦左相!”

“左相又如何?我乃御史大夫,跟你同列三公!”

“你!”

“好了,都别吵了,此时确实不宜吃喝!”尉缭一拍桌案道。

“不错,陛下驾崩,储君未立,万事不宁也!”寡言的郑国也随声附和道。

其余众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李斯看了眼不远处沉默不语的赵高,随即叹息着道:“空腹商议,也非明智之举,今日还有很多事要决断,不妨一边吃,一边商议!”

众臣闻言,纷纷看向冯劫。

只见冯劫眉头大皱,却是没有再反驳,只是高声提醒众臣:“陛下还未发丧,不可在此饮酒,以免误了之后的朝会!”

众臣闻言,长舒了一口气。

很快,赵高就招呼甘泉宫侍从宫女,抬进了一盘又一盘的美食。

现在的大秦帝国,美食丰富且多彩,无论是煎炸炒烧,还是炖蒸煮煲,都一应俱全,众臣吃得满心欢喜。

当然,也只是心里欢喜,表面还是要庄严肃穆,默默吃喝。

这就好比后世吃席,痛并快乐着。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